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绥阳县温泉镇擦耳岩引水灌溉工程位于绥阳县东北部,距县城65km,距温泉镇25km,属温泉镇辖区项目区涉及灌溉该镇五星、和平、联丰、南坪四村干旱农田土3850亩,其中,农田3480亩,旱地330亩;受益人口427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315元区内无工业可言,赖靠天吃饭的农业支撑,农业以种植水稻、包谷、洋芋为主,经济作物则以种植辣椒、烤烟为主项目区地处芙蓉江上游右岸支流四统溪汇口处台地,台地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经作物的生长和种植,由于芙蓉干流及支流四统溪河谷深切,切割高差达300m,使区内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海拔多在850~1000m之间,且由于区内遍布皆碳酸盐类岩及碎屑岩,属于中山地段,地势主要以坡地、丛林、洼地分布,造成区内水源快速流失,农田耕作区抗旱保水能力极差,稍遇干旱农作物便大幅减产,若遇连续干旱60天以上则区内大部份田土皆会绝收,区内农民连吃水都已经只有到河里去挑1990年、2010年、2013年等年份发生的干旱期,项目区均是依靠政府送水解决基本的人畜饮水问题,项目区农业生产严重受损,严重影响项目区群众的生存环境项目区唯一的水利工程擦耳岩引水工程兴建于1975年,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850亩,因年久失修,灌区田间渠道极不配套,且多为毛渠,其整个渠系渗漏严重,渠道垮塌,淤积堵塞十分普遍,导致擦耳岩引水灌溉工程长期达不到设计灌溉要求,实际灌溉不足1200亩。
该工程运行过程中,维修几次,但因资金极少,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致使工程长期处于低效益运行状态,未能发挥较好效益,因此,实施绥阳县温泉镇擦耳岩引水灌溉工程,充分改造和完善灌区渠系配套工程,全面解决项目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缺水问题,充分改善项目区的生存环境,使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对项目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3年10月,经绥阳县水利局委托,由遵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绥阳县设计室进行勘测设计,编制本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绥阳县温泉镇擦耳岩引水灌溉工程建设规模:设计灌溉面积3850亩建设内容:1、维修改造引水总渠10.65km;其中:维修改造渠道10.5km,改造倒虹管0.15km.2、新建田间防渗灌渠20条总长18.09km.工程总投资:526.80万元1.2 水文根据绥阳县气象站1954至2005年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135.9mm,多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36.9℃(1971年7月27日),极端最低气温-7.1℃(1977年1月29日)多年平均无霜期287天,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m/s,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1115小时,平均相对湿度80%。
根据绥阳县水利区划等值线图,区域内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59,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5.8℃,多年平均蒸发量748.9mm绥阳县温泉镇擦耳岩引水灌溉工程进水口枢纽位于芙蓉江一级支流四统溪中游河段上,坝址以上集雨面积58.1km2,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135.9mm,多年平均径流系数0.57,多年平均蒸发量748.9mm,由于区内无水文站、气象站,因此,参证绥阳气象站52年的降雨资料进行典型年逐月雨量分配计算,按P=90%保证率年为设计依据,知四统溪在灌溉季节的5~10月的月来水量通过换算均大于0.675m3/s,定工程引用流量为0.23m3/s,是完全有保证的1.3 工程地质工程处贵州高原黔北大娄山山脉东段,地势南东高、北西底,海拔600~1200m之间,地表侵蚀作用强烈,河容深切,地形起伏高差大,区内分布碳酸盐类岩及碎屑岩地层出露为二迭系下统昼郎组(T1Y)泥页岩,灰岩二迭系中统长兴组(P2C)灰岩,下统捿霞组茅口组(P1q-m)灰岩,志留系中统韩家店(S2h)泥页岩及第四系(Q3-4)堆积层枢纽及渠道皆处志留系韩家店泥页岩区,岩石抗风化能力弱,易产生局部塌方、滑坡,尤以表层风化剥蚀最为严重,严重影响大坝进水口进水畅通及产生渠道淤塞,需作好工程处理措施。
当地建筑材料可在沿渠线河对岸康家山一带开采二迭系捿霞组灰岩作工程砂石料之用工程区位于完整稳定地块上,且无大的断裂和活动断层通过,地震活动弱,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C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组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Ⅵ度,区域构造较稳定1.4 工程灌区规划及本年度建设任务工程灌区规划;工程规划灌区为温泉镇五星、和平、联丰、南坪等四村共18个村民组 ,灌区相对集中联片,灌溉总面积3480亩,所涉人口为4274人工程规划建设项目为:1、灌溉总干渠一条,长10.65km,其中,渠道10.5km、倒虹管0.15km2、灌溉支渠11条,总长26.5km1.5 工程布置设计1.5.1 工程总体布置设计工程拟在四统溪中游河段原拦河坝处将原建拦河坝加固防渗,增设进水闸和自控翻转冲沙闸各一座,总干渠接于进水口后,总干渠沿四统溪右岸西向修建,至长生坝略为北转,在干渠7+300,即长生坝处分土地垭支渠,土地垭支渠北向灌溉杨家弯洞当门一带1180亩农田,总干渠在10+450即水淹凼处分南坪支渠,南坪支渠南向灌溉南坪,大岩脚一带1428亩农田,余642亩农田由干渠末端灌溉,其余支渠共11条,总长26.5km皆由以上干支渠分布,灌溉整个灌区。
1.5.2 灌溉引水渠道设计改造总干渠10.65km,其中,渠道10.5km、倒虹管0.15km设计建田间灌渠20条18.09km1.6 施工组织渠道施工在作渠道施工时首先测量放线,将渠道基础马道或渠槽清挖至所需断面后方可进行渠道砌石,砌石完工一段(不少于500m)验合格后方可浇两侧防渗砼,底板砼必须在严格测量放线准确分段作好标高标记后方可浇筑砼 本工程计划总工期8个月,即2014年4月10日开工,2014年12月10日完工1.7 工程概算1、定额采用:(1) 贵州省水利电力厅黔水建(2012)6号关于发布《贵州省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及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系列定额(2011)版的通知2、工程概算经概算,绥阳县温泉镇擦耳岩引水灌溉工程总投资526.8万元1.8 工程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程土石方开挖9165.8m3,主要是工程渠道及施工道路等基础开挖所产生的渠道主要以维修改造为主,经工程回填、夯实、盖土等处理用土,工程基本无弃土实施工程,必须尽量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要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故工程防治水土流失措施事要求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现场及时处理,不单独进行设计和考虑费用。
经过上述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是可以采取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和减少的,因此,工程建设不对项目区造成重大的环境影响,相反,工程的兴建将充分改善项目区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给项目区群众带来无穷无尽的利益,工程将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故工程建设方案合理可行故工程对环境影响要求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现场及时处理,不单独进行设计和考虑费用1.9 工程招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以及省、市招标投标的有关规定绥阳县温泉镇擦耳岩引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批复后,由绥阳县水利局迅速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招投标工作,确定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根据绥阳县温泉镇擦耳岩引水灌溉工程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工程招标可划分为1个标段1.10 建设管理组织专门的绥阳县温泉镇擦耳岩引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机构,成立以水利局局长任组长,水利局分管局长和温泉镇分管镇长为副组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涉及项目区的乡镇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请人大、政协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全程监督,严格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由项目法人单位水利局工程技术服务站,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管理程序,组织实施。
实行项目建设“四制”管理,严格质量监管,确保安全施工,切实做到项目建成,群众受益项目一旦得到审批,要做到人员到位,资金调度到位,技术服务到位,监管跟踪到位,使工程保障机制全面完善工程全面完工经验收合格后,立即建立工程维护制度和工程管理制度 1.11 效益分析1、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经计算得出评价指标如下:1)、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1.61>7%(社会折现率)2)、经济净现值:ENPV=402.2万元3)、投资回收年限为8.03年绥阳县温泉镇擦耳岩引水灌溉工程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产生的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没有直接的财务收入,故本实施方案依据有关规范,只能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从上述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案在经济分析上是可行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 工 程 特 表 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坝址以上集雨面积Km58.1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万m335633、多年平均流量m3/s1.15二、工程规模1、灌溉工程设计灌溉面积亩3480灌溉保证率P=85%灌溉引用流量m3/s0.23年灌溉用水总量万m3883三、工程建设内容1、总干渠改造条1长度km10.65断面m×m设计引水流量m3/s0.232、田间灌渠条20长度km18.09断面m×m四、主要工程量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土方开挖m38399.2石方开挖m3766.6M7.5渠砌石m3637.4C15砼m35115.29投工工日110002、工程主要材料用量水泥T3000炸药T1木材m3120五、工期月4六、经济指标工程投资万元526.802 水 文2.1 流域概况绥阳县温泉镇擦耳岩引水灌溉工程位于绥阳县温泉镇境内的芙蓉江支流四统溪中游,工程距绥阳县城60km,距温泉镇25km。
四统溪发源于绥阳县坪乐乡大垭陈老林,属芙蓉江一级支流,全流域面积74.7Km2,河全长18.3Km,天然落差703.0m,平均坡降38.5‰多年平均径流量1.57m3/s,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597.00至1300.00m,区内山高坡陡,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约19%工程拦河坝坝址以上河道长15.2km,地表集雨面积58.1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15m3/s,河道加权平均比降38.5‰,流域形状系数0.25由于河道处于陡坡峡谷中,无蓄水库容,因此无人工调节水量2.2 气象四统溪流域内无水文站、雨量站和气象站绥阳气象站距流域中心60公里,为距离最近的气象站根据绥阳县气象站1954至2005年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135.9mm,多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36.9℃(1971年7月27日),极端最低气温-7.1℃(1977年1月29日)多年平均无霜期287天,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m/s,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1115小时,平均相对湿度80%根据绥阳县水利区划等值线图,区域内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59,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5.8℃,多年平均蒸发量748.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