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跨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桥设计(共89页)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0MB
约85页
文档ID:430829304
三跨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桥设计(共89页)_第1页
1/85

三跨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桥设计目 录1 工程概况1.1 自然地理概况1.1.1 桥梁建设规模南京市六合区复兴桥工程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复兴路,复兴路为南北向主干道,南接商城路,北接长江路,跨越滁河,是六合区连接滁河主要通道,道路全长918.571m,主桥宽26m作为跨滁河上的桥梁,主桥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桥(32+40+32=104m);引桥宽26m,南引桥为3跨25m预应力混凝土间支T梁,北引桥为3跨25m预应力混凝土间支T梁;桥头南侧引道长度为379.051m,桥头北侧引道长度为118.72m主桥部分设计1.1.2 主要工程材料(1) 混凝土表1.1 混凝土材料结构标号类型主桥现浇T梁,引桥预制T梁C50预应力混凝土主桥现浇桥面板混凝土条平层C50钢筋混凝土引桥现浇桥面板混凝土条平层C40钢筋混凝土主敦己过度敦身,挡块,垫石C40钢筋混凝土桥台盖梁,引桥桥墩盖梁,引桥挡块C30钢筋混凝土护栏,搭坂C30钢筋混凝土引桥桥墩承台,桥台太身,桥墩蹲身C30钢筋混凝土桥墩系梁,桥台承台,桩基C25钢筋混凝土(2) 预应力钢材引桥T梁预应力钢束及主桥T梁纵向预应力钢束均采用按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生产的公称直径15.2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MPa。

钢绞线加载至规定的负荷的70%及1000小时的时候,松弛损失不大于2.5%.主桥T梁纵向预应力钢束及引桥T梁钢束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con =0.75fpk=1395MPa;要求钢绞线的供货厂家必须取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部级以上产品质量鉴定合格书3) 普通钢筋钢筋直径d≥12mm者采用HRB335钢筋,直径d<12mm者采用HRB235钢筋,其规格和技术性能应分别符合GB1499.1-2008和GB14992-2007之规定4) 其他钢材型钢及钢板均采用Q2350钢,质量必须符合GB/T 70-2006标准5) 支座主桥支座采用GKPZ(II)15.0GD、GKPZ(II)15.0DX、GKPZ(II)15.0SX、GKPZ(II)3.5DX、GKPZ(II)3.5SX型号的盆式橡胶支座,其标准应符合《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的规定引桥采用GYZ450×105(CR)、GYZF350×87(CR)型号的板式橡胶支座,其支座的技术标准均应符合交通部行业JT/T663-2006之规定伸缩缝桥台处采用DSO型伸缩逢,主引桥交界过度墩处采用D160型伸缩缝,伸缩缝的材料及其成品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的有关规定。

6) 桥面铺装桥面设现浇5cm~12cm混凝土调平层与10cm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混凝土调平层内设D6冷轧带肋焊接钢筋网在沥青混凝土桥面平铺装与现浇混凝土调平层间设防水层1.1.3 气候及水文条件 长江河道江津段,受江津褶曲构造影响,形态上由三个较大的反向连接的弯道组成,近似“几”字,故江津城区河段又称几江河段在桥址处河面宽120~200m,常年洪水位一般为18.00~19.00m、汛期最大流量4259m3/s(1981年7月),最高流速4.07m/s,调查的历史最高水位为20.25m(1870年),最低水位为16.8m(1987年) 复兴大桥桥址处洪水频率及水位由区防洪指挥部提供大桥的设计洪水位成果如下表所示表1.2 设计洪水频率及水位表 洪水频率(%)0.332520流量(m3/s)4616452036542659水位(m)20.319.819.619.4 根据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提供的对本项目的防洪评价报告,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长江江津段的河势、水流形态、防洪等级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也不会明显抬高水位该报告对工程河段河道演变进行了分析,采用二维数学模型研究了工程建设对工程河段防洪以及河势的影响。

河演分析表明,工程河段河势主要受两岸地质地貌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河道平面形态、岸线、滩槽比较稳定,年际冲淤基本平衡近年来受几江防洪护岸等工程建设影响,河床略有冲刷调整,但整体河势仍基本稳定,因而具有建设复兴大桥的条件 模型计算表明,本工程修建后引起的水位、流速变化主要在大桥附近局部区域,大桥上游一定范围内的水位略有壅高,流速变化不大,大桥下游局部水位略有下降,流速略有增大大桥工程建设不会对工程河段行洪和河势带来明显不利影响,对沿江经济设施影响也较小1.1.4 地层及岩性拟建场区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填筑土(Q4me)、残坡积亚粘土(Q4el+dl)、砂土及卵石土(Q4al),在左岸斜坡部位有基岩出露地表,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泥岩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土层(Q4)填筑土(Q4me):主要分布于建(构)筑物区,由粘性土夹砂、泥岩碎(块)石等组成,在滨江路主要为粘性土夹卵石,碎石粒径主要为30~200mm,局部粒径250~500mm;结构稍密~中密,稍湿厚度1~20m亚粘土(Q4el+dl):紫红色,可塑~硬塑状,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厚0.50m~5.0m,主要分布在两岸的斜坡部位砂土(Q4al):主要分布于长江左岸河漫滩,呈灰褐色,主要为细砂和粉砂,砂粒成份为石英和少量暗色矿物,颗粒级配较差,含少量粘性土稍湿,结构松散,厚0.50~3.00m卵石土(Q4al):主要分布于长江右岸河漫滩,呈灰色,分选性较差,磨园度较好,呈园~次园状,母岩成份为石英岩、花岗岩、灰岩、燧石岩等卵石含量80%~85%,充填物主要为砂土,上部较松散,下部较密实钻探揭露厚24.2m(借用观音岩大桥S11401钻孔资料)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J2s)场区基岩为泥岩、砂岩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较重在CZK—3和S10401钻孔有揭露,揭露厚10.10m(S11401)~19.85 m(CZK—3)为场区主要岩层砂岩:浅灰色~灰色,细粒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成份为长石、石英和少量云母,钙泥质胶结揭露厚3.45 m(CZK—3)~13.78m(CZK—4未揭穿)基岩强风化带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少量扁柱状,岩质较软,岩芯破碎弱风化带裂隙少,岩芯较完整,呈长柱状、短柱状,岩质较硬1.1.5 地质构造及特征桥位区位于北碚向斜南东翼,地层单斜产出,产状280°∠6°。

根据滨江路西侧的建筑工地基坑开挖出的基岩及北岸坡地表测绘,桥梁南岸(江津岸)桥位区主要发育两组裂隙:85∠74°,310∠85°,裂隙间距一般0.8~5.0m,地面见裂宽一般0.2~3cm,延伸长度2~4m,局部充有粉质粘土;北岸(西彭岸)桥位区主要发育两组裂隙:165∠74°,250∠83°,裂隙间距一般0.8~5.0m,裂宽一般0.2~3cm,延伸长度1~3m,局部充有粘土区内无断层及次级褶皱发育,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南引桥墩冲积层:分布于南引桥墩所在的Ⅰ级阶地阶坡上部以黄色、黄褐色粉土为主,呈可塑状底部为砂卵石层,卵砾含量50-60%,结构稍密容许承载力[σ]=300kPa南主桥墩冲积层:分布在南岸主桥墩所在的河漫滩,物质成分是砂卵石土,卵石含量60-70%结构中密容许承载力[σ]=500 kPa表1.3 土体工程地质特征表土体位置成 因密 实 度容许承载力(kPa)南岸引桥墩阶地冲积层稍密300南岸主桥墩河漫滩冲积层中密5001.1.6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主桥墩区出露的岩层以砂质泥岩为主:砂岩呈薄层状或透镜体夹于砂质泥岩中现对各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砂质泥岩:拟建区均有分布节理裂隙不发育。

中等风化岩层:自然抗压强度421~1770 kPa,饱和抗压强度353~1080 kPa;微风化岩层:自然抗压强度1010~2860 kPa,饱和抗压强度690~1740 kPa;属软质岩砂岩:呈薄层状或透镜体分布节理裂隙不发育中等风化岩层:自然抗压强度1570~2430 kPa,饱和抗压强度1030~1850 kPa;微风化岩层:自然抗压强度2730~3410 kPa,饱和抗压强度1720~2510 kPa;属较软岩表1.4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表位置岩 性风化程度抗压强度(Mpa)抗剪强度变形指标(Mpa)自然饱和粘聚力(Mpa)内摩擦角(°)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北主桥墩砂质泥岩中等风化10.516.390.5031.921491664微风化12.657.830.5632.627132047砂岩中等风化16.110.60.5031.921491664微风化28.7820.871.0642.648874186南主桥墩砂质泥岩中等风化8.95.50.3131.123012017微风化17.511.40.5632.627132047砂岩中等风化16.110.60.3131.123012017微风化28.320.21.0836.1382429181.2 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书。

1.3 主要设计技术规范与标准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预规) (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技术规范》(JTG D63-2007)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T B02-01-2008)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8)《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 (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1.4 设计标准(1)设计基准期:100年,安全等级:一级(2)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3)计算行车速度:100km/h;(4)设计荷栽:公路Ⅰ级,检修道人群荷栽:1.5kN/m2;(5)桥面净空(单幅): 净宽2×3.75+3.5=11m, 护栏:2×0.5=1m;(6)桥面纵坡:0.0%;(7)桥面横坡:1.5%;(8)设计洪水频率:1/30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