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4.44KB
约7页
文档ID:453742688
《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_第1页
1/7

《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修订对照表序号一1234原表述修订后第2篇体检项目及操作规程6.1血常规(第16-17页)6.1.1红细胞总数(RBC)6.1.1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男性:(4.0~5.5)【参考值】男性:(4.3~5.8)×1012/L;女性:(3.5~5.0)×1012/L×1012/L;女性:(3.8~5.1)×1012/L6.1.2血红蛋白(HGB)6.1.2血红蛋白(HGB)【参考值】男性:120~160g/L;女【参考值】男性:130~175g/L;女性:110~150g/L性:115~150g/L6.1.3白细胞总数(WBC)6.1.3白细胞计数(WBC)99【参考值】(4.0~10.0)×10/L参考值】(3.5~9.5)×10/L6.1.4白细胞分类计数(DC)6.1.4白细胞分类计数(DC)【参考值】【参考值】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为0.01~0.05中性粒细胞:(1.8~6.3)×109/L(1%~5%),分叶核为0.50~0.70(40%~75%)50%~70%)嗜酸粒细胞:(0.02~0.52)×109/L嗜酸粒细胞:0.005~0.05(0.5%~(0.4%~8%)。

5%)嗜碱粒细胞:(0.00~0.06)×109/L(0~1%)嗜碱粒细胞:0.00~0.01(0~1%)淋巴细胞:(1.1~3.2)×109/L(20%~50%)9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1~0.6)×10/L(3%~单核细胞:0.03~0.08(3%~8%)嗜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银屑病、⋯⋯天疱疮、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嗜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银屑病、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天疱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白血病、鼻咽癌、肺癌及宫颈癌等;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及宫颈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嗜碱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慢性粒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细胞白血病伴有骨髓纤维化、慢性溶嗜碱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慢性粒血及脾切除后;减少一般没有临床意细胞白血病伴有嗜碱粒细胞增高、骨义髓纤维化、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减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传染性单少一般没有临床意义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传染性单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毒感染等;减少常见于某些白血病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线照射后毒感染等;减少常见于破坏过多,如及免疫缺陷等。

长期化疗、X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单核细胞等性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伤寒、疟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单核细胞疾等;减少临床意义不大性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伤寒、疟疾等;减少临床意义不大6.1.5血小板计数(PLT)6.1.5血小板计数(PLT)599【参考值】(100~300)×10/L参考值】(125~350)×10/L二第2篇体检项目及操作规程6.3血生化(第18页)6.3.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3.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脏生化检查指标,采用酶法,用全肝脏生化检查指标,采用酶法,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仪检测,可对病毒自动或半自动生化仪检测,可对病毒6性肝炎等肝胆系统疾病进行早期诊性肝炎等肝胆系统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并有助于判断疾病的程度、预后断,并有助于判断疾病的程度、预后参考值】<40U/L【参考值】男:9~50U/L,女:7~40U/L6.3.3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3.3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生化检查指标,检测方法和意义肝脏生化检查指标,检测方法和意义7同ALT同ALT参考值】<40U/L【参考值】13~35U/L男:15~40U/L,女:第3篇《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实施细则3关于血三液病(第27-29页)83关于血液系统疾病3关于血液病第三条血液病,不合格。

单纯第三条血液系统疾病,不合9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格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g/L、女性高于80g/L,合格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合格3.1条文解释3.1条文解释⋯⋯⋯⋯血液病一般可分为红细胞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一般可分为红细(主要为各种贫血)、白细胞疾病、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疾病等,临造血干细胞疾病等,临床上可以表现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及为贫血、出血、发热或恶性细胞浸润恶性细胞浸润所致的淋巴结、肝、脾所致的淋巴结、肝、脾肿大等,不同肿大等,不同疾病又各有其特点现疾病又各有其特点现仅就较常见的仅就较常见的一些疾病做简要说明一些疾病做简要说明3.1.1贫血系指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3.1.1贫血系指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参考值的下限,同时常蛋白含量低于参考值的下限,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数量和红细伴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压积减少一般认为,在平原地区,胞压积减少一般认为,在平原地区,血红蛋白含量成人男性<120g/L,血红蛋白含量成人男性<130g/L,11女性<110g/L,即可诊断为贫血。

⋯⋯2)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多种病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及造血微环境损伤所导致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女性<115g/L,即可诊断为贫血⋯⋯2)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多种病因引起骨髓衰竭所导致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征常见病因有药物、化学毒征常见病因有药物、化学毒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骨髓增生异常等⋯⋯4)骨髓病性贫血:是由于骨髓被肿瘤细胞或异常组织浸润而引起的继发性贫血,其特点为骨痛、骨质破坏,贫血伴幼粒幼红细胞血像常见病因有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及转移癌等本病一经诊断,即作不合格结论5)溶血性贫血:系因红细胞破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4)肿瘤性贫血:是由于血液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或实体瘤浸润骨髓或骨髓增生异常(如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所致的贫血本病一经诊断,即作不合格结论5)溶血性贫血:系因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功能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其主要特点为贫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功能的代偿能血、黄疸、脾大、网织红细胞增多及力而发生的贫血,其主要特点为贫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溶血原因可由红血、黄疸、脾大、网织红细胞增多及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缺陷、酶缺陷等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溶血原因可由红红细胞遗传缺陷所致,也可由感染、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缺陷、酶缺陷等药物、理化、免疫、代谢等后天因素红细胞遗传缺陷所致,也可由感染、而引起根据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理化、免疫、代谢等后天因素而引起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两根据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可分为者均作不合格结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两者均作不合格结论3.1.3白细胞疾病包括各类白细胞3.1.3白细胞疾病包括各类白细胞12减少和增多性疾病减少和增多性疾病1)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1)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症: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09/L,其中以中性粒细计数<3.5×9/L,其中以中性粒细×1010胞减少占绝大多数,当中性粒细胞总胞减少占绝大多数,当中性粒细胞总数<0.5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数<0.5×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1010症两者的病因大致相同两者的病因大致相同⋯⋯2)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外2)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7.09/L[白周血中性粒细胞数>7.0×9/L×10109细胞参考值(4.0~10.0)×10/L,⋯⋯中性粒细胞占50%~70%,故其绝对值1314应≤7.0×109/L]。

⋯⋯3.1.5多发性骨髓瘤为恶性浆细胞增生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中呈肿瘤性增生,从而破坏骨组织⋯⋯3.1.7出血性疾病正常的止血机制由血管、血小板及凝血机制三方面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任何一个方面发生障碍都可导致异常出血,即出血不止或过多,称为出血性疾病1)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参考值下限3.1.5多发性骨髓瘤为恶性浆细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单克隆浆细胞呈肿瘤性增生⋯⋯3.1.7出血性疾病正常的止血机制由血管、血小板及凝血机制三方面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任何一个方面发生障碍都可导致异常出血,即出血不止或过多,称为出血性疾病1)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当血99(100×10/L)当血小板计数低于小板计数低于50×10/L时可能会有9950×10/L时可能会有出血,低于出血,低于20×10/L时出血症状会20×109/L时出血症状会加重,表现加重,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点(直径为皮肤黏膜出血点(直径<2mm)、紫<2mm)、紫癜(直径3~5mm)或瘀斑癜(直径3~5mm)或瘀斑(直径>(直径>5mm)、牙龈出血、鼻出血,5mm)、牙龈出血、鼻出血,重者可重者可有内脏出血,如便血和尿血有内脏出血,如便血和尿血等。

等⋯⋯⋯⋯3.2诊断要点3.2诊断要点3.2.1缺铁性贫血3.2.1缺铁性贫血3)辅助检查要点:⋯⋯3)辅助检查要点:⋯⋯不能确定贫血性质时,可根据当不能确定贫血性质时,可根据当地条件选择进一步检测项目,如测定地条件选择进一步检测项目,如测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或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等,以确定是否为缺铁性贫血,并进一步寻找缺铁病因,以便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以确定是否为缺铁性贫血,并进一步寻找缺铁病因,以便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