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代文学复习材料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3.50KB
约10页
文档ID:420008711
古代文学复习材料_第1页
1/10

古代文学复习材料一、填空1. 薛道衡《昔昔盐》写游子思妇的“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2. 明朝陆时雍《诗境·总论》中说王勃的诗“调入初唐,实(时)带六朝锦色”3. 沈佺期、宋之问完成了粘对律的规范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评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5. 盛唐诗歌的特点: “萦廻盘礡,千变万态” (中唐诗僧皎然《诗式·明势》 );“文质半取,风骚两挟”(殷璠《阖岳英灵集·集论》 ;基调爽朗,形象鲜明6. 浦起龙《论杜诗解》评《兵车行》 “是为变体,实乃正言”7. 《汉书·乐志》评杜甫的《乐府诗》 “感于哀乐,缘情而发”8. 严羽《沧浪诗话》评王维“”9. 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 “自谓颇挺出, 主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禹, 再使风俗淳 ”10. 杜甫《遣兴诗五首》 “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11. 闻一多评孟浩然“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在注在一句或一联当中,而是把它冲淡了分布于整首诗中,淡到令你疑心有诗没有,淡到看不到诗”12. 孟浩然《涧南即市贻皎上人》 “弊庐在郭外,幸产惟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李氏园林卧底》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13. 王维《赠从弟司库之外絿》 “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 ;《终南别业》 “中年颇好道,晚家南山陲”;《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有官何日在朝天”14. 王维有边塞诗、豪侠诗、田园诗、山水诗,成就在山水诗上。

15. 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16.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17.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18. 高适、岑参并称高岑,但风格不同,高适悲壮、岑参奇壮19. 《燕歌行并序》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写征人思妇,在这个基础上有空间广度和思想深度20. 岑参《初过厌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万里奉王室,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21. 白居易《与元九书》评李白“才矣,奇矣,人不逮矣”22. 龚自珍《最录李白集》 “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23. 杜甫的《寄李十二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皮日休的《刘枣强碑文》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 ;胡应麟《诗薮》 “出鬼入神,怅恍莫测”中都说出了李白的大胆24. 公安三袁:袁宏道25. 袁宏道《瓶史》 “随意断续” “参差不伦”26. 明王世贞评李白的“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27. 李贺《南山田中行》 “鬼火如漆点松花, ”28. 王国维说“主观诗人不必多阅事,客观诗人不能不阅事”29.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指出“太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

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 ”评李白《蜀道难》 30. 胡震亨《李诗通》说李白的诗“以才情相胜,以宣泄见长”31. 王国维“境非独物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为境界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2. 杜甫《房兵曹胡马》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 “致君尧舜禹,再使风俗淳 ”“朝扣富人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33. 《旧唐书·杜甫传》评杜甫“高而不切”34. 杜甫另一首写诸葛亮的诗“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杨慎《说元吴漳》 “南阳祠守空秋草 ,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35.中唐前期:元结(主张与杜甫相近,规讽,开了白居易诗歌主张的先河);顾况(比元结稍逊色,但诗歌创作主张上成熟,强调声教);山水诗人刘长卿(善近体诗,犹长于五律,曾自诩为五言长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山水诗人韦应物(抑郁情绪,既有表现个人对山水田园诗人的体验,也有表现百姓疾苦的田园诗);边塞诗人李益36.大历十才子:钱起37.中唐后期两大诗派: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李绅);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贾岛、姚合、卢仝)38. 赵翼《瓯北诗话》 “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唯少陵其险处尚可推广,故一眼觑定,欲从此劈山开道自成一家。

——说韩孟诗派39. 新乐府运动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乐志》 )的写实传统40. 元稹《乐府古题序》说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41. 钱起《湘灵鼓瑟》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42. 白居易“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下知” 议论叙事结合43. 刘熙载《艺概》 “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矣奇语难,常语易,此诗之重关也 ” (深入浅出);李渔“能以浅切见才,方是文章高手” ;元稹想学白居易“思身语近,而病未能也——白居易的通俗化44. 李益《过马嵬》 “汉将如云不直言,寇来翻罪绮罗恩托君休洗莲花血,留记千年妾泪痕45. 李商隐概括杜牧的诗“可以伤春夏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46. 以写实为特点的作家群: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于愤、曹邺(继承了袁白新乐府创作精神)47. 曹邺《捕鱼谣》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 ”48. 杜荀鹤用格律诗写新体乐府诗的内容49. 以大量艳体诗为突出特点的有:温庭筠、韩偓、断成式表示出一种颓废的人生态度50. 杜牧的诗“不取华丽,而取高绝”51. 以七律称道的有:杜甫、李商隐;以七绝著称的有:李白、王昌龄、杜牧。

52. 李商隐善写爱情诗和咏史诗53. 元好问“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诗歌特点)54. 韩愈散文的种类:论说文;叙事文《张中丞后叙》 、《柳子厚墓志铭》 ;抒情文《祭十二郎文》(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应用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诙谐文《进学解》、《毛颖传》、《送穷文》55. 柳宗元散文类型:论说文《封建论》 、《天说》;传记文《童区寄传》 、 ,《梓人传》、种树郭橐驼传》;寓言小品;山水游记56. 宋代人《太平广记》收录了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57. 传奇最早出现在中唐,元稹的《莺莺传》58. 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第一个大量填词的人59. 南唐主要词人有冯延巳、李璟、李煜60. 北宋四大开祖:晏殊、欧阳修、晏几道、张先61. 清刘熙载《艺概》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峻,欧阳永叔得其深62. 冯延巳的词被看作是文人词的正宗, ,有人称其“北宋倚声家初祖”63. 张先《天仙子》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64. 柳永“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65. 宋金十大曲: 柳永《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蝶恋花》、晏几道《鹧鸪天》、邓千红《望海潮》、吴激《春草碧》 、辛弃疾《摸鱼儿》 、朱淑真《生查子》 、蔡松年《石州慢》 、张先《天仙子》66. 李方叔“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识与不识,谁不衋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评苏轼67. 苏轼《自题小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68. 杜甫是第一个大量写品画诗的69. 苏轼说自己的诗是“又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70. 李白豪放飘逸,旷达;杜甫沉郁顿挫;陶渊明平淡醇厚;韩愈左右逢源天马行空71. 魏玉庆说苏轼的七言古体诗“波澜浩大,变化不测72. 陆游说苏轼是“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73.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 “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学为诗 ”——体现一代宋诗的特点74. 苏轼的文“洒脱隽永,姿态横生 ”75. 苏轼的私淑弟子评苏轼的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76. 夏敬观称秦观的词“纯乎词人之词”77. 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78.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周邦彦“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 ”被人誉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79. 王士祯“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以幼安称首,皆我历城人也80. 张端义《贵耳集》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 ;刘熙载《艺概》 “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 ”;王安石“看似寻常多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清彭孙遹《金粟词话》 “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陈适焯“一片神形,愈唱愈妙 ”《白雨斋词话》 81. 明朝毛晋说“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 ”82. 辛弃疾是豪放派的集大成者83. 格律派词人:吴文英、王 祈孙、周密、张炎、史达祖84. 张炎评姜夔“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清空骚雅85. 辛派此人代表人物:陈亮、刘过、戴复古、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86. 苏轼开创的豪放词发展为爱国词87. 宋初三体:白体(白居易) ;西昆体(李商隐) ;晚唐体(贾岛、姚合)也称隐逸诗88. 龚啸评梅尧臣“去浮靡之习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89. 南宋刘克庄称梅尧臣是宋诗开山之祖90. 南宋张戒讽江西诗派“屋下架屋,而愈见其小91. 陈与义最早改变江西诗派风格的人,后人总结江西诗派“一祖三宗” (一祖即杜甫,三宗分别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92. 江西诗派是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93. 南宋四大诗人(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94. 范成大善爱国诗、爱民诗(田园诗) 、95. 杨万里《过上湖岭招贤江南北山》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96. 杨万里爱国诗《初入淮河》 ,长于七绝,长于山水景物诗97. 江湖诗人:陈亮、姜夔、戴复古、方岳、刘克庄、刘辰翁98. 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汪元量、林景熙、谢翱、郑思肖99. 曾巩散文古典平正二、默写三、名词解释:1. 沉郁顿挫:出自杜甫自己的散文《进鵰赋表》 “则巨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 ”“沉郁”指诗歌思想情感的深广厚重,郁结蕴藉;“顿挫”指语言音节抑扬铿锵,艺术表现上的潜气内转,起伏升沉,后人多以此四字概括杜诗的风格2. 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自觉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汉书·乐志》的写实传统,但却摒弃乐府旧题,而以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 (元稹《乐府古题序》 )的创作为直接榜样, 努力写作反映现实反映民生疾苦的新题乐府诗, 诗风浅切通俗 我们把诗歌革新活动和创作思潮叫做新乐府运动3. 古文运动:是指元贞至元和年间,以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