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弗洛姆的重占有的生存方式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64KB
约3页
文档ID:553246168
弗洛姆的重占有的生存方式_第1页
1/3

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一、 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占有还是生存》是弗洛姆生前最后一本十分重要的著作,他在本书中还是 像在以前的《逃避自由》、《自为的人》、《健全的社会》中一样,依旧把批判和超 越现代人的异化的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发展健全的人格和建立健全的社会作为 自己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在《占有还是生存》这本书的导言中,弗洛姆一开始就明确提出,现代工业 文明和传统理性文化一直在为人类提供一个伟大的允诺:社会的无止境进步、人 的无限满足和尘世中天国的建立但是,弗洛姆指出,在根本意义上,现代工作 文明的这一伟大允诺并未能真正实现,而且在工作文明的发达阶段走向了自己的 反面:无限制地去满足所有的愿望并不会带来欢乐和极大的享乐,而且也不会使 人生活得幸福;想独立地主宰我们生活的梦想破灭了,因为我们认识到,大家都 变成了官僚机器的齿轮掌握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工业——国家机器操纵着我们的 思想、感情和趣味;不断发展的经济进步仅局限于一些富有的国家,穷国与富国 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技术的进步不仅威胁着生态平衡,而且也带来了爆发核战 争的危险,不论是前种危险还是后种危险或两者一起,都会毁灭整个人类文明, 甚至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这一伟大的允诺之所以未能实现,其原因除了工业制度内部的经济矛盾之 外,还在于这一制度两个重要的心理上的前提:1、生活的目的是幸福,也就是 说最大限度地随心所欲,即满足一个人所能具有的全部愿望或者说主观需求 (极 端享乐主义);2、自私、利己和占有欲——制度为了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必须要鼓 励这些性格特征的发展,这会导致和谐与和平弗洛姆将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区分为两种:“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和“重生 存”的生存方式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对现存的存在物的占有和 消费,而不是一种基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创造和自我创造,而重生存的生存方式的 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对已有的给定的东西的占有和消费,而是人内在的创造力的 发挥和本质力量的实现弗洛姆认为,在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大众传播媒介不断丰富为背景的现代 发达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是中占有后的生存方式重占有的生存方式 的社会基础是私有财产、利润和强权现代社会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主要特征是,1、占有范围的无限度的扩大,包括物、人、自我、思想等一切存在物都成为人 们追逐和占有的对象2、占有方式或占有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概括起来 讲,现代社会的占有从囤积型转变为消费型或市场型,即是说,人们占有人和物 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保存,而是为了尽快的消费。

因此,疯狂消费成为现代社会的 重要病症之一他认为,这种超越“功能性占有”或“生存性占有”的、以无限度的消费为 宗旨的、指向一切存在物的“占有”,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物化对象,是异化结构 在人的生存结构中的深化和内化,它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把人的一切活 动和一切关系都变成了物的关系、消极的关系弗洛姆虽然看到了现代社会的异化和物化的深化和普遍化问题,但是从总体 上,他对人类的未来还是持有乐观的信念,他坚持认为,重占有虽然在现代社会 中占主导地位,但它并非人的唯一天性,重生存也同样是根植与人的本性结构中 的倾向要克服现代人在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方面的深层异化,就要超越重占有 的生存方式,确立重生存的生存方式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独立、自由、批判意 识,以及积极的行动弗洛姆在《占有还是生存》中,列举了非异化的“新人”的性格结构的 21 条重要特征,与“新人”的性格结构密切相关,还阐述了围绕着“新人”和为了 “新人”为建立起来的“新社会”的 13点本质特征二、 弗洛姆重要著作之间的逻辑联系弗洛姆的重要著作之间互为联系,各有重点,以层进的关系,一起成为体系 其中,《为己的人》表明了弗洛姆的基本价值观:人道主义;《逃避自由》是“人 的问题”的起点,《爱的艺术》是解决“人的问题”结论;最后,《健全的社会》 是弗洛姆对“人的问题”的理解应用于社会的推论。

1、《为己的人》表明价值观基础如果说,弗洛姆的其他观点是经过推理演绎的话,那么,他在起点上,一开 始就相信人的理性力量由此,他提出了一种伦理观,作为他整个思想体系的价 值观基础,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伦理学”这个理论思想,不是弗洛姆的创造, 而是他对人道主义伦理学的重申,浓缩在《为己的人》著作中笔者看来,在这 本著作中,弗洛姆重点对这种伦理学,论述了四点:(1)它是有别于相对主义 的;(2)它是有别于权威主义的;(3)它是客观主义的;(4)它是有历史传 统的2、《逃避自由》是提出问题这一著作是最为人们所了解的这本著作,讲了两个方面,可以用两个关键 词来概括:一是“自由”问题,另一个是“异化”问题其中,“异化”概念不 是弗洛姆的首创;而“自由”的二律背反问题,弗洛姆论证得相当精彩,在某种 意义上说,是他的首创,也是弗洛姆思想的核心,这恐怕是书名的由来自由”问题已经使人们陷入了困境,而“异化”问题无疑更加加剧了人的 困难处境人不再可以为自己活着,不能实现自身人格的成长,却被社会压抑着, 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交给了“消费社会”人如同社会的机械的部件,人不能够 为己,而是异化了此时的弗洛姆,认为他在立场上是和卡尔.马克思站在一起的, 他以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主要论据,认为马克思也是“人学” 大师,马克思的中心概念就是要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3、《爱的艺术》是问题的解答如果仅仅看书的名称,不了解情况的人也许会认为,这本书是写给那些想提 高爱的技巧的人看的诚然,在这本书里面,确实还详细谈到了性爱、情侣之爱 和父母之爱等有的学者,甚至将他的关于“爱的理论”拿来与其它爱情、性欲 理论相比较但在笔者看来,这本书完全不是这个目的这本书,其实是作为其 它著作的呼应,是一脉相承的它的主要目的,不是“说爱”,而是作者要给那 些“逃避自由”且“异化”的人一个答案4、 推论和一些补充在《健全的社会》里,弗洛姆构造了一种能够为人实现自己的社会,这还 是与他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分不开的因此,可以看作是用“爱”来解决人的问题 之后,应用到社会范围的推论这部著作篇幅不长,他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 改革也写得比较淡薄因此,学者普遍认为他的“健全的社会”乌托邦色彩太 浓,而很不现实相比之下,弗洛姆闪亮的思想应该是在他之前的著作中,体现 在对于人的问题的精彩剖析中此外,弗洛姆还用其他著作补充论述了他的思想体系的一些细节比如说, 他在《精神分析和禅宗》一书中,用类比的方式说明了他所使用的工具(心理分 析学)的性质他还用《超越幻象之锁链》来说明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 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