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03KB
约3页
文档ID:435469870
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_第1页
1/3

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 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有抗渗标号要求,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地下室、水泵房、水池 等工程2 引用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Jl08-8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3 施工准备3.1 材料3.1.1 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品种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用外加剂,以降低泄水率如遇 有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3.1.2砂、石:技术指标除应符合(JGJ52—79)和(JGJ53—79)的规定外,尚应符合 下列规定: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 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且不得大于1%,吸水率不得大于1.5%3.1.3掺合料:粉煤灰品质在II级以上,掺量经试验确定3.1.4 外加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减水剂、加气剂、防水剂及膨胀剂等3.1.5 水: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3.2 作业条件3.2.1 完成钢筋、管道预埋件的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 墙时,应采取止水措施。

止水的方法:穿墙螺栓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 管道、预埋件穿过混凝土时,均应有止水措施3.2.2 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木模板应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除 干净,结构内部设置的钢筋及铁丝不得接触模板3.2.3选定配合比时,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试验确定,其设计等级应提高0.2MPa,其他 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a)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掺有活性粉细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小于280kg/mb) 含砂率为35%—40%;灰砂比宜为1: 2-1: 2.5c) 水灰比不大于0.6d) 坍落度不大于50mm若掺用外加剂或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不受此限e) 掺用引气型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时,其含气量应控制在3%—5%4 操作工艺4.1 混凝土搅拌:必须严格试按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投料,按石子、水泥、砂顺序装 入上料斗内,先干拌0.5—1 分钟再加水,加水后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分钟,坍落度控制 在30-50mm之间,一般为30mm左右散装水泥、砂、石必须每车过磅雨季施工期间 对砂、石每天测定含水率,以便调整用水量4.2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从搅拌机卸料后,应及时运至浇灌地点当有离析、泌水产 生时。

应在入模前进行二次搅拌在高温环境下,要特别掌握运输造成坍落度损失 可在搅拌时预先增加估计损失量,也可采用缓凝型减水剂调节4.3 混凝土浇灌:4.3.1 底板应连续浇灌,不得留施工缝在混凝土底板上浇灌墙体时,需将表面清洗 干净,再铺一层2-3cm厚水泥砂浆(即采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 石子混凝土浇第一步混凝土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灌50-60cm,按施工方案规定 的顺序浇灌为保证混凝土浇灌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其落距不应 超过2m,如高度超过3m,必须要沿串筒或溜槽下落4.3.2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一般采用插入式、平板式或 附着式振捣器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要迅速,拔出要缓慢,振动到表面泛浆无气泡 为止插点间距应不大于50cm,严防漏振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 层浇灌,分层振捣的原则操作振捣和浇灌应选择对称的位置开始,以防止模板走动 浇灌到面层时,必须将混凝土表面找平,并抹压坚实平整4.3.3 在浇灌地点作抗压、抗渗混凝土试块4.4 施工缝的位置及接缝形式:底板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施工,不得留施工缝墙体一 般只允许留水平施工缝,其位置不应留在底板与墙体交接处,应留在底板以上20-30cm 处的墙身上。

二:如需留垂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的变形缝处施工缝可做成企口缝、 高低缝、平缝三种形式墙厚在30cm以上时,宜用企口缝;当缝厚小于30cm时可采用 高低缝或止水片、迎水面在低缝处,也就是外墙面做成低台阶止水片按设计要求设 置,设计无要求时在平缝中间埋止水钢板钢板厚3-4mm,宽40cm钢板搭接处用电 弧焊连接封闭施工缝在新旧混凝土接槎处,继续浇灌前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浆使 之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后保持湿润,铺一层20-25mm厚与墙体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 泥砂浆或高砂率混凝土,再浇灌混凝土4.5 养护:常温混凝土浇灌完后4—6小时必须浇水养护, 3天内每天浇水4—6次, 3 天后每天浇水2—3次,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墙体浇灌3天后将侧模撬松,宜在侧模 与混凝土表面缝隙中浇水,以保持湿润4.6 冬期施工:水和砂子根据冬季施工方案规定加热并加外加剂,提高混凝土入模温 度:宜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采用蒸气养护时,应根据结构表面系数控制升温速度, 室内保持一定湿度防止早期脱水,恒温不得高于50°C,降温不宜超过5°C/小时拆模 时结构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得超过15C5 质量标准5.1 保证项目5.1.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及有关 标准的规定。

5.1.2 防水混凝土必须密实,其强度和抗渗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 定抗渗试块不得少于二组,一组标准养护,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压龄期为28天5.1.3施工缝、变形缝M止水片(带)、穿墙管件、支模铁件等设置和构造均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严禁有渗漏5.2 基本项目: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露筋,蜂窝等缺陷,预埋件的位置、标高正确5.3 允许偏差项目地下降水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高层框架高层大模轴线位置5尺量检查各层标高+5+10水准仪或尺量检查截面尺寸+5+5; -2尺量检查墙垂直度每层5用2m压线板检查全高H/1000,且不大于30用经纬仪或吊线或尺量检查表面平整84用2m靠尺和;楔形尺检查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10尺量彳检查预埋管、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5尺量检查电梯井井筒长、宽对中心线+25; -0用吊线尺检查井筒全高垂直度H/1000,且不大于30用线尺量检查注:1、H为墙全高2、上表允许偏差指高层大模,高层框架地下室,其他工程可使用相应的允许偏 差值6 施工注意事项6.1 应避免的质量通病6.1.1 蜂窝、麻面的造成原因是振捣不当、脱模早、模板干燥、模板缝隙偏大导致漏 浆。

6.1.2 孔洞的造成原因是偏振管道密集、预埋件和钢筋稠密处浇灌混凝土有困难, 应采用相同抗渗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灌大管径套管或面积大的预埋钢板应开设浇灌 振捣孔,以便于浇灌、振捣、排气,补救办法是将松散的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 用比原标号提高一级并加防水剂的豆石混凝土填塞孔洞,并仔细捣实 2天后浇水养 护,至少养护7天6.1.3 渗水、漏水是由于施工缝接槎处未处理好或施工中漏振、随意加水、水灰比不 准等造成应严格控制加水量,按本工艺要求振捣密实,并认真处理好施工缝6.2 成品保护;6.2.1 保护钢筋、模板的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和改动模板6.2.2 在拆模或吊运其他物件时,不得碰撞施工缝企口及撞动止水带6.2.3 保护好墙管、电线管、开关盒及预埋件的位置,防止振捣时挤偏或预埋件凹进 混凝土内6.3 安全措施6.3.1 钢质大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增设接地措施,并与接地极(桩)相接,防止机电 设备漏电伤人6.3.2板与梁模板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正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GBJ50204—92) 第2.4.1条表2.4.1的规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