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科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教学案

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7.55KB
约6页
文档ID:239758587
科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教学案_第1页
1/6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优质资料 欢迎下载第一章 走进试验窒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 课时: 1 课时 备课人:章节: 1-1 :走进试验窒班级: 姓名:学问与技能熟悉到测量是试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观看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明白观看的科学的方法;情感与态度激发同学初步的探究意识,培育同学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重点让同学对科学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熟悉,提高同学对物理的爱好;重点难点难点培育同学从生活中查找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物理学是争论;2. 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的测量工具:; 质量测量工具:;时间的测量工具:; 温度测量工具:;电的测量工具:; 力的测量工具:;体积的测量工具:;3. 科学探究的步骤( 1)( 2) ( 3)( 4)( 5) ( 6)( 7);二、合作学习:(一)走进科学探究的基地1. 观看奇特的物理现像( 1)光的色散 ( 2)音叉振动将小球弹起 ( 3)“魔镜” ( 4)干冰升华2. 熟悉科学探究的工具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依据试验的需要合理挑选;3.像科学家一样探究一提二猜三设计;四是试验与收集;五是分析与论证;六是评估七沟通;遵守操作规章,留意安全,爱惜仪器、设施,做试验的主人;三、当堂检测:1. 以下关于科学探究工具的表达,正确选项( )A.量筒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B.体积的测量用托盘天平C .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质量 D.时间的测量用秒表 2.以下物体中,不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测量工具的是( )A.温度计 B.米尺 C.剪刀 D.天平3 、 议一议: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争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这时,有位同学手拿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结论 B.评估 C.猜想与假设 D.进行试验教学反思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优质资料 欢迎下载科目:物理 年级:八年级 课时: 1 课时 备课人:章节: 1-2 :测量:试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班级: 姓名:学问与技能 学习使用刻度尺,明白零点(零刻度线) 、分度尺、量程等概念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情感与态度 通过规范同学的操作行为,培育庄重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 长度的测量难点 懂得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1、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是科学试验的重要环节;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其他常用的单位及符号仍 有 ( ), ( ), ( ), ( ), ( ); 3、单位换算关系:1km= m; 1m= dm, 1dm= cm, 1cm= mm, 1mm= μ_ m 1μm= nm 1m= dm= cm= mm= μ m= nm1dm= m; 1cm= m; 1mm= m; 1 μm= m; 1nm= m;4、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叫 ; 打算着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畴即刻度尺最大的读数叫 ;5、误差: ,误差是 防止的;减小误差最主要的方是归纳: 1、长度的帮助单位:2.长度单位换算10 10 10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km m dm cm mm μ m nm3 3 3 310 10 10 10分析:单位换算法就: 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数不变,化单位 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合作学习一、 长度单位互化 例 题 185cm= m ; 63.3km= m ;解: 185 cm= = m 63.3km= = = m 点拨:单位互化 , 化单位就是用原数字乘以之间的进率(用 10 的幂表示)和新单位;二、长度的测量工具:1、常用的测量工具是 ; 2 、其它长度测量工具仍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3、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前三看:分度值 :1mm零刻线:未磨损单位 :cm量程 :0~ 8cm看刻度尺的 、 、和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优质资料 欢迎下载选尺:在实际的测量中 , 并不是分度尺越小越好 , 测量时应先 依据实际情形 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 , 再挑选满意测量要求的刻度尺;例如 : 现有卷尺 〔 分度值 1cm〕和卡尺 〔 分度值 0.1mm〕依据需要挑选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 ;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 ;测量时:( 1) 放对: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 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2)看对: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 3)读对: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 78cm精确值估读值单位( 4)记对: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三、测量长度应留意的问题1、估:估量物体的长度; 2、选:挑选不同规格的刻度尺;3、放: ( 1)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2)与待测长度平行(放正) ,( 3)紧靠被测量的物体;4、读: ( 1)视线正对刻度线; ( 2)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5、记:测量结果 =精确值 +估量值 +单位例题: 如下列图,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①图 〔a〕 中,尺子的最小分度值是 , 所测物体的长度 cm.②图 〔b〕 中,尺子的最小分度值是 , 所测物体的长度 cm.a b四、误差 :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定存在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的来源: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行能特别精确; 2、仪器本身不精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留意: 1. 误差是不行 的,不行能 , 只能尽量的减小; 2.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章, 或读取、 记录测量结果时马虎等缘由造成的; 错误是不应当发生的,是可以防止的3、减小误差的方法( 1)采纳精密的测量工具来减小误差; ( 2)改进测量方法减小误差;( 3)采纳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达标练习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2. 在以下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是 1.67 ; 物理书的长度是 2.52 ;一支铅笔的长度是 18 ;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 2 ;3、进行以下单位换算;68.75m= mm = km 5.86 × 10 cm m = mm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优质资料 欢迎下载4× 105μ m= m; 7.84 ×106m= km 25nm= m 15km= cm 3.6m= nm 3 ×105km= mm4. 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 :25.1mm,25.2mm,27.2mm,25.3mm, 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 ,它是 , 依据以上测量记录 , 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 .5、(多项)如下列图,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正确选项( )A B C D6、如下列图,用 A、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A 尺的分度值是 , 用 A 尺测得结果是: ;用 B 尺测量使用方法正确吗? 7 以下各式中表达正确选项: ( )A0 1 2 3㎝B0 1 2 3㎝A 7.2m=7.2 × 100=720cm B 7.2m=7.2m × 100=720cmC 7.2m=7.2 × 100cm=720cm D 7.2m=7.2m × 100cm=720cm8、一支新中华 2B 铅笔的长度大约为 ( )A. 17.5mm B. 17.5cm C. 17.5dm D. 17.5m6. 四 位 同 学 用 分 度 值 为 1 分 米 的 同 一 把 刻 度 尺 测 量 同 一 物 体 的 长 度 , 其 中 错 误 的 测 量 数 据 是6( ) 4.5dm B. 45cm C. 0.45m D. 45mm 6. 1.60 × 10 μ m可能是( )A. 一个人的高度 B. 一本书的长度 C.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D. 一座山的高度7. 在 运 动 会 跳 远 比 赛 中 , 用 皮 卷 尺 测 量 比 赛 成 绩 , 如 在 测 量 时 将 皮 卷 尺 拉 得 太 紧 , 就 测 量 值 会(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都有可能作业:教学反思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优质资料 欢迎下载科目:物理 年级:八年级 课时: 1 课时 备课人:章节: 1-3 :活动 降落伞竞赛 班级: 姓名:学问与技能 明白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与方法 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会“掌握变量”等科学争论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 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育敬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重点 重点 明白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学习试验的一些基本技巧难点 难点 用“掌握变量”方法在实际中应用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1.科学探究的步骤:2.掌握变量法:科学探究的要素:合作学习一、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二、猜想与假设: (争论)1.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有关?2. 可能与降落伞的外形有关 .3.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4. 可能与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