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百家姓中符姓和刘姓的来源汇总

1824****9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71KB
约18页
文档ID:307535353
百家姓中符姓和刘姓的来源汇总_第1页
1/18

百家姓中符姓和刘姓的来源符姓的来源 一、姓氏溯源 源于官名:春秋时期,鲁顷公的孙子公雅,在秦国任符釜令的官职,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姓,相传姓符 符氏在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名內,符姓是出自姬姓符和璽是古代很重要的代君王傳達吩咐、符即是兵符,調兵遺將的憑證,作用類似於令箭;而璽是大印一類的東西春秋戰國時有符璽令這一官職,就是專門管理兵璽印的魯頃公的孫子公雅曾在秦國擔任符璽令,後來他用官名作為姓氏,稱為符氏,是今日符姓的起源 二、郡望堂号 郡望 – 瑯琊郡   秦置琅邪郡,现在山东省诸城市《广韵》记载:鲁顷公孙公雅,仕秦为符奎令,因以为氏望出琅邪 祖籍 海南 文昌縣 湖南 符姓祖籍又有南海人 客家人 符姓在中國分佈於湖南省、海南省、香港、澳門及新加坡 馬來西亞等 南洋沿海及城市 三、历代名人 符坚——字永固,又名文玉十六国时前秦皇帝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人初为东海王,后杀符生独立,任用汉族地主王猛改革内政,加强中心集权;兴修关中水利,发展农业和交通事业,促进了前秦政治、经济的发展在位期间,先后攻灭前燕、前凉代国,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并夺取了东晋的益州(今四川成都)。

为了歼灭东晋,于建元十九年(383年),强征90万大军南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军打得大败其后,原来归附前秦的各族首领乘机起兵独立,符坚为羌族首领姚苌所杀年47岁 符彦卿——字冠侯,宋朝宛丘人出身武将世家他13岁能骑射, 25岁当了吉州刺史,讨王都于定州,大破辽兵于嘉山,击退围阳城的辽兵,封魏王 符确坚——广东(今海南)文昌人1927年加入中国___参与长征, 抗日斗争爆发后,调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历任军政治部组织部干瞜ao瓶瞥ぁ⑿滤木笔糇鼙菊挝薄⑿滤木谝皇φ尾孔橹坎砍ぁ⑺罩芯懒⒌诙谜尾恐魅巍?946年后,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其次师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其次十三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其次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2年起,任第三十一军政治委员1955 年9月 , 被授予少将军衔 符氏祠堂对联资料 符(Fú)姓追根溯源,是远古黄帝的后裔符姓出自姬姓,相传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他的后代便姓姬符姓是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鲁国鲁顷公的孙子公雅任秦国的符玺令,他的子孙便以祖之官名符为姓后人奉公雅为符姓的得姓始祖。

名言留誉琅琊郡; 德政传声积善堂 ——全联典指符姓名郡和名堂 浚仪龙门授业 乾仁秘录修真 ——上联说东汉浚仪人符融,在太学拜李膺为师李膺为一时名士,当时谁假如被他接收,就称为“登龙门”下联典指东汉人符乾仁,著有《修真秘录》一卷 贤姊妹缘联国母; 良刺史感泣州民 ——上联典指宋·符彦卿有二女,长女为周世宗后,次女为宋太宗后下联典指南唐·符令谦任赵州刺史,卒后州民号泣送葬,人称“良刺史” 虎将沉机,卓尔登坛之将; 龙门授业,蔚然太学之英 ——上联典指五代时后唐宣武节度使符存审机灵有谋略跟随庄宗李存勖破后梁、击辽兵,大小百余战,未曾失败下联典指东汉浚仪人符融,在太学拜李膺为师李膺为一时名士,被他接收,就称为“登龙门” 附: 幅巾高议; 秘录修真 ——佚名撰符姓宗祠联上联说东汉浚仪人符融下联典指东汉人符乾仁 千古家风,掌符玺于一世; 十龄孝子,闻誉彰于万年 ——佚名撰符姓宗祠联上联典指符姓的得姓始祖公雅下联典指晋代人符表,以孝闻名 刘姓的来源 关于刘姓氏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是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

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二是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三是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刘氏迁徙分布 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日的陕西省境内公元前300多年前起先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晋大夫会有子留居秦国,称刘氏,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同等十四处之多。

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 郡望堂号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5个,其中出名的有18个 1、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此支刘氏 是汉高祖的后代 2、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4、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5、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 6、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文所开基 7、 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8、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西汉长沙定王刘发 9、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10、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所开基 11、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12、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氏 13、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苍之后 15、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16、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17、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定王刘发 18、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1、彭城堂:这是刘氏运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郡望堂号的正宗 2、豢龙堂:夏相刘累,相传他擅长养龙,被封为豢龙氏 3、藜照堂: 汉代的刘向,元帝的时候校书天禄阁,有一天,一个老翁穿着黄衣,拿者藜杖,吹着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书给刘向。

刘向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是太乙之精,听说他好学,特来看他刘向一生著述许多,见了老翁后,才思更加灵敏了 刘氏历史名人 刘邦:即汉高祖,沛县人秦末时陈胜起义,他在沛县聚众三千人响应后受楚怀王之命与项羽分兵入关,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阳,被项羽封为汉王,与项羽绽开五年之久的楚汉斗争之后得胜,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启 (公元前188~前141)字开,是汉文帝的长子在位时称汉景帝,采纳窦皇后的黄老治术,实行无为政治,节俭爱民后因采纳晁错的主见,削夺诸侯王封地,引起七国之乱,幸赖太尉周亚夫平定,自此中心权力巩固,诸王毫无实力在位十六年崩 刘彻(前156一前87),即汉武帝西汉武帝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将汉朝推向全盛时期能诗善赋,原有文集两卷,亡佚 刘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公元22年在春陵起兵,加入绿林军,以复原汉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战胜赤眉起义军。

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后歼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刘备: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靖王刘胜的裔孙东汉末年曾投kao曹cao、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纳联吴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cao于赤壁,节节成功公园21年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其父子两代称王达43年 刘伶:沛郡人,西晋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建威将军 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刘过:太和人,南朝闻名词人、诗人 刘禹锡:中山人,唐代闻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在哲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说著作有《天论》等 刘松年:钱塘人,画家,擅长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刘墉:今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高校士,与当时的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齐名 刘氏祠堂对联资料 刘(Liú)姓出自姬姓,系尧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尧母庆都居于伊祁山下,故从母居地姓“伊祁”后又分出“伊”“祁”二姓祁姓后代一支被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境),建立刘国。

得姓始祖:刘累诞生时有纹在手曰:“累”,便以此为名刘累长大后,跟随豢龙氏学习养龙本事,被夏帝孔甲封为“御龙氏”,负责驯养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孔甲孔甲特别兴奋,就赏赐给刘累很多财物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派人去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领家眷逃到鲁阳(今河南省鲁山)不敢再用祁姓,就用刘字作了姓氏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刘姓家族地位显赫,从古到今,称王称帝者多达六十六人,统治时间长达六百五十多年 源承姬姓; 望出彭城 ——全联典指刘姓的源流和郡望 藜照堂敦本堂中山堂蒲编堂堂堂挺秀; 彭城郡弘农郡东海郡高密郡各郡争芳 ——全联典指刘姓名郡和名堂 一姓五都督; 三科两状元 ——全联典指江苏省姜堰市旧城刘氏家族,在明清两个朝代先后出过五名都督和一对兄弟状元 太史令术通象纬; 剡溪人喜入天台 ——上联典指明初大臣刘伯温,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博通经史,善写文章,尤精象数谶纬之术著有《诚意伯文集》等。

下联典指东汉剡溪人刘晨,相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