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残疾儿童行为矫正:链锁原理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9.58KB
约16页
文档ID:472269377
残疾儿童行为矫正:链锁原理_第1页
1/16

链锁原理一、链锁的涵义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行为都是由具有很多反应组成的复杂性为,这些行为都按照顺序发 生,这种由许多部分组成的行为叫做行为链链锁原理就是根据行为的这一特点而产生的 举个例子来说,当你想吃一块口香糖的时候,会进行一系列的行为:①把手伸进口袋或书包; ②掏出一包口香糖;③从这包口香糖里抽出一片;④剥开包装纸;⑤将口香糖放进嘴里吃 一片口香糖至少包括这五个步骤的行为,而且这五个行为必须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你必须 在完成了前面一个行为后才能进入下一个行为再如,我们每天洗手的过程是这样的:①把 水龙头打开或倒水在脸盆里;②把手放在水里;③在手上涂肥皂或使用洗手液;④两只手互 相搓洗;⑤把手放在水中冲洗干净;⑥用毛巾把手擦干这样的顺序可能依照每个人的习惯 在某一步骤上有少许的不同,但总的来说是类似的你不可能不把手弄湿就涂肥皂,也不可 能先用毛巾擦干手再打开水龙头在这一节里,将介绍怎样分析行为链的各个部分以及怎样 应用各种方法教给被训练者进行行为链中的行为在我们了解链锁的含义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的一些概念1. 刺激控制和辨别刺激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的任何人和事物以及一些物理、化学的事件都可以成为刺激,如声音、 温度、书本、风、雨、房屋等等,只要是能引起我们的内在和外在反应的事物都构成了对我 们的刺激。

因为有这些刺激的存在,我们才会对外界做出反应刺激控制是指个体的某些反应特定于一些刺激出现的时候发生,而在另一些刺激出现时 不发生,称之为刺激控制在行为反应发生前的刺激有两种,一种是当该刺激出现时,特定反应的发生得到强化, 我们把这个刺激叫做这个反应的强化性辨别刺激,简写为Sd比如说,当有人敲门时,你会 去开门,发现有客人在门外这就是在敲门声的刺激下,发现了客人,开门的反应得到强化; 另一种是在行为发生前,当某种刺激出现时,个体发生特定反应,而得不到强化,这个 S 就叫消退性辨别刺激,简写为Sd比如说,每当有人敲门时,你打开门,都发现没有人在 门外,那么下一次再听到敲门声就不会去开门再如,小红今年2岁了,她刚刚学会打有几次铃响的时候,她拿起听筒 说“喂,喂,你找谁呀?”,并且由于和打来的人通了话这个接的行为受到了强化 在以后的几次中,即使铃没有响,她也拿起说:“喂,喂,你找谁呀?”显然,这 个时候就没有人回答她因此,小红学会了只有在铃响后才去接,并且说话在这 里,对于拿起话筒并且说“喂,喂,你找谁呀?”这个反应,铃响是强化性辨别刺激 Sd,并且得到了与别人讲话的正强化;而铃没响则是该反应的消退性辨别刺激SA,得不到和别人讲话的正强化。

如下所示:SD (铃响)f反应(拿起听筒,讲话)f正强化物(与别人讲话)S^ (铃未响)f反应(拿起听筒,讲话)f没有正强化物(不能与别人讲话)2. 刺激一反应链一个刺激一反应链是由一系列的强化性辨别刺激(Sd)和反应(R)组成的,其中,一 个Sd可以引发特定R,形成一个S-R环节;而每一个反应又可成为下一个反应的Sd,最终形 成一连串的S-R链可表示为:S1DfR1 (S2D)f R2 (S3D)fR3 (S4D)f R4 (S5D)……Q— 4 Q+J)反应完毕后给 予一个较强的正强化3. 链锁我们把通过对刺激一反应链(S-R链)的正强化而建立终点行为的训练方法叫做链锁 需用链锁来建立的目标行为通常是比较复杂的系列性行为4. 任务分析将一个行为链分成一个个单一的刺激—反应的分析过程叫做任务分析任何时候当你 要教给别人一个由两个以上步骤组成的复杂任务时,第一步就是要将完成任务所要进行的所 有行为都区分出来,并将它们写下来下一步就是要区分出任务中每个行为的强化性辨别刺 激因为教给别人任务包括对行为链中的每一个刺激—反应部分的辨别训练,训练者必须进 行详细的任务分析,使自己能正确理解每一个刺激—反应步骤。

进行任务分析时有几种方法方法之一就是观察别人进行这项工作,并记录下每个刺 激—反应的步骤比如,想要教给被训练者如何系鞋带,就要观察自己周围的人是怎样做的 方法之二是,可以请教一个擅长这项活动的专家,让她解释这项活动的每一个步骤最后, 训练者自己也可以从事这项活动并记录下每个反应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时,如果自己从事 要分析的任务,就可以得到关于活动中的每个反应及其与每个反应相关的刺激的最准确信 息也就是说,自己进行分析得到的信息最多进行初步的任务分析后,在训练中还要对此修正训练者可能会发现可以将某些步骤 分成更细的步骤,或者将几个步骤合并成一个步骤根据训练的进展来决定是否对任务分析 进行修正如果一些被训练者觉得学习某些行为有困难,可以将行为分解成更多的步骤相 反,如果被训练者有能力掌握较大的行为组合,就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步骤合并成一个 步骤二、链锁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链锁有以下三种形式训练者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使用1. 顺向链锁按照刺激一反应链(S-R链)的顺序,从第一个环节开始依次训练,并将前面的环节与所训练的环节联结起来,直到整个刺激一反应链(S-R链)6T表示为:止强化正强化全部掌握的链锁训练方式。

用图图 6-1 顺向链锁顺向链锁每次只教授行为链的一个步骤,然后再将它们链接起来在教授过程中运用激 起和渐隐原理对行为链中的每个步骤中与辨别性强化刺激相关的行为进行训练例如,我们在训练儿童学习洗脸时,可以把洗脸的动作分成几个步骤⑴打开水龙头放大约 半水池水;⑵关上水龙头;⑶把毛巾放在水里浸湿;⑷拿湿毛巾把脸擦干净;⑸搓洗毛巾并 拧干毛巾;⑹挂好毛巾;⑺把水池中的水放掉在训练的时候,先教第一步,让儿童学会打 开水龙头放水训练者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儿童自己做,如果儿童能很好地完成的话,就给 予正强化;然后教下一步,关上水龙头同样示范后让儿童自己做然后要求儿童将之与第 一步连起来一起完成,并在儿童按要求完成后给予正强化;接下来教第三步,并将前两步与 第三步连起来一起完成,如果儿童按要求完成后仍给予正强化如此下去,直到整个刺激— 反应链全部完成,儿童学会整个洗脸的行为为止由于训练者在训练中对每一个反应都给予 了强化,每个反应的结果都成了条件强化物这对顺向链锁特别重要,因为除非在训练最后 一个步骤时,你无法得到行为链最后的自然强化一旦学习者已经可以进行行为链中所有行 为时,训练者就要将连续强化改为间歇强化以使行为得到保持。

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然强化 物使行为得到保持2. 逆向链锁 逆向链锁是一种强有力的训练方法,主要应用于学习者的能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在进 行逆向链锁时,也要运用激起和渐隐的方法逆向链锁是将整个S-R链的次序倒过来训练的 一种训练方式,即先训练最后一步,接着再训练倒数第二步,并要求将之与倒数第一步联系, 然后再练倒数第三步……如此训练到S-R链的开端用图示6-2表示为:图 6-2 逆向链锁例如,我们训练智力障碍儿童穿裤子时,可以把这个动作分解为以下的步骤进行⑴从 放衣服的地方拿出裤子;⑵正面朝外,正方向提裤子;⑶把一只脚放在裤腿里;⑷把另一只 脚放在另一只裤腿里;⑸把裤子拉到膝盖处;⑹把裤子拉到大腿处;⑺把裤子全拉好;⑻按 上纽扣或勾扣;⑼拉上拉链;⑽系好皮带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可以用逆向链锁来训练 首先,先教儿童倒数第一步,即系好皮带,当儿童完成这一步后,给予正强化;接着训练第 九步“拉上拉链”,训练人员将前八步做好,然后教儿童拉上拉链,并让儿童将第九步和第 十步连接起来,当儿童能学会时,给予正强化;然后训练儿童第八步“按上纽扣或勾扣”, 训练人员将前七步都做好,训练儿童学会第八步,并要求儿童将之与第九步和第十步连接起 来。

这样每次增加一步,连续反向训练,直到个体能将全部步骤作完为止3. 整个任务呈现整个任务呈现是指每次训练都从锁链的开端一直进行到末尾的链锁训练方式用这种方式训练,只有受训练者每次做完所有的步骤后才能得到正强化,经过多次练习,就可以使被训练者掌握所有步骤如下图6-3 所示:图 6-3 整个任务呈现例如,训练者教儿童一句简单的话“我想上厕所”时,可以用整个任务呈现的方式进行训练,即把整句话连起来教每当儿童能说完这句完整的话时,就立即给予正强化,直到儿 童能准确熟练地说出这句话为止4. 链锁方式的选用(1)链锁适用于较复杂行为的训练,因此对于比较简单的行为,即刺激—反应链较短 的行为,这三种方法都可以采用2)整个任务呈现的方法需要指导被训练者完成整个行为链,因此,当任务不是很长或很复杂时可以应用如果任务很长或很难最好使用顺向链锁或逆向链锁,因为这两种方法 在一次训练中只注意一个步骤,并且将一个一个的步骤连接起来3) 对于较复杂的行为,逆向链锁的效果比其他两种效果好这是因为,逆向链锁具 有理论上的优势,它能产生一个又一个较易获得的条件强化物来加强每个新增反应,而顺向 链锁和整个任务呈现只能产生一个个强化性辨别刺激,而不能自发形成条件强化物。

例如, 在用逆向链锁训练儿童穿裤子的例子中,在训练最后一步“系好皮带”之前,训练人员已经 为儿童完成了前九步的动作,“拉上拉链”就构成了第十步“系好皮带”的强化性辨别刺激, 同时也成为第八步的条件强化物这样,每个步骤上的强化性辨别刺激都变成了条件强化物, 从而使整个链尾的强化作用沿着这条行为链逐步地转到一个个强化性辨别刺激上了因此, 在训练复杂行为时,逆向链锁更加有效它在每一个步骤上产生一个个条件强化物来加强整 个行为链但是,由于逆向链锁是按与行为的自然次序相反的顺序来进行训练的,当儿童脱 离行为改变训练程序时,已形成的行为链容易被打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对儿童的生活自 理能力进行训练时,宜采用顺向链锁和整个任务呈现方法,尤其是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训练此外,还需要考虑训练者和被训练者的能力当被训练者的学习能力有限时,顺向链锁 和逆向链锁比较适用;训练者的能力也很重要,虽然要成功地进行顺向链锁和逆向链锁也需 要专业训练,但整个任务呈现却是最难施行的这是因为整个任务呈现通常会用到渐进性的 指导,要求训练者给予被训练者个别指导,或者适时准确地跟随被训练者完成行为链如果 做得不正确,渐进性指导就可能成为强迫被训练者完成行为,而不是交给他完成这个行为。

5. 链锁的三种形式的相同点和区别(1) 相同点:顺向链锁和逆向链锁以及整个任务呈现都用于进行复杂任务或行为链的 教学进行任务之前都需要进行任务分析并且三者都要应用激起和渐隐技术2) 区别:在整个任务呈现时,被训练者每次进行学习尝试都要完成整个任务,而其 他两种方法中,训练者每次只要教行为链中的一个步骤,然后将这些步骤连接起来三、链锁的误用 运用链锁可以建立较长的行为链,帮助儿童学习一些复杂的行为但如果链锁运用不当, 会产生不恰当的行为链链锁误用有以下几种类型1. 误用正强化而建立起不恰当的行为链例如,一个儿童在学习说话的时候,把香蕉说成“蕉蕉”,家里的成人都知道他想表达 的意思是香蕉,于是每当他说“蕉蕉”时父母就给他香蕉(正强化物)这样,不恰当的音 节链就形成了因此,当儿童表现出不正确的行为时,家长要及时纠正,而不能给予强化, 否则会影响儿童的发展2. 良好行为之前的不良行为与良好行为一起受到了正强化,由此形成不良行为链 例如,某个人在讲演时由于紧张在每句话之前都有“这个嘛,恩,啊!”等口头语口头语后的精彩内容最终赢得了听众的掌声,从而这些口头语也一同受到了掌声的正强化,而 这个人在今后的演讲中可能会养成带有这些口头语的不良习惯。

3. 在一个行为改变程序中有时应用了别的行为改变程序也会导致不恰当的行为链产生例如,有一个父亲想用正强化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