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KB
约2页
文档ID:37028785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_第1页
1/2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有人询问:体检心电图查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是不是有心脏病,该怎么办?事实上不用太担心,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无心脏病的健康人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者也不一定有广泛的心肌损害,如不伴有其它器质性心脏,常无重要意义右束支常见的病因为风心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亦可见于肺心、冠心、心肌病等惹通过进一步检查确无器质性心脏病,不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通常是无病理意义的由于无病理意义,即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会对其有影响的心电图特征: 1. QRS 波时间延长完全性者 QRS≥0.12 秒不完全者 QRS<0.12s2. V1 呈 rSR’型或 M 形波(最具特征性 )3. S 波宽钝而不深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incompleteincomplete rightright bundle?branchbundle?branch blockblock为束支传导阻滞的一种类型,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于健康人其心电图改变为:①QRS 波群时限<0.12 秒;V1、V2 导联室壁激动时间≥0.06 秒。

②QRS 波群形态改变:V1、V2 导联呈 rsR 型,或呈宽大并有切迹的 R 波;V5、V6 导联的前半部 TB 为 8R 型,但 S 波显著增宽在肢体导联中以 R 波为主的导联常有粗钝的 S 波,以负向波为主的导联常有终末粗钝的 R 波③ST-T 改变:ST-T 段大致于 QRS 波群络未向量的方向相反,表现为 V1、V2 导联 S-T 段降低,T 波倒置,V5、V6 导联 S-T 段抬高,T 波直立,在肢体导联中也可有类似的改变心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没有什么影响的,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搏动发起点是窦房结, 是在心房部位,发出的神经冲动首先传到心房,导致心房收缩,然后通过房室结传到心室, 传到心室时会分两支,一支就是左束支,一支是右束支,不过束支阻滞不通畅后还可以通过 其他的通路传过去的,所以没有多大的影响,定期复查就行了右侧束支传导阻滞按阻滞程度的不同右侧束支传导阻滞按阻滞程度的不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在正常情况下,心室间隔的除极,大部分依靠沿左束支下传激动,而右束支下传的激动只引起室间隔右侧面的小部分的除极当右束支发生完全性传导阻滞,心室间隔的起始除极没有改变,阻滞并不影响室间隔最初的自左向右除极,在 V1 导联形成 r 波,在 V5 导联中形成 q 波。

而右心室以后的除极必须依靠自左心室通过心肌缓慢地传导,历时较长,故在 V1 导联形成 R′波,V5 形成 S 波,从室间隔除极开始到右心室的除极完毕,连续起来,则 V1 呈 rSR′波,V5 呈现 qRS 波,由于心室除极顺序的改变,相应地继发 ST—T 波改变因此,完全右束支阻滞发生时,心室除极的程序是:①心室除极开始和正常一样先由室间隔左侧面的中 1/3 开始向右前进行,形成一指向右前方的小向量,表现在心电图 V1、V2 导联形成 r 波,而在 V5、V6 导联形成 q 波②除极继续进行,左室壁及室间隔心肌除极,两者除极方向虽然相反,但左室除极占优势,最大除极向量指向左后方表现在 V1、V2 导联上有较大 S 波,V5、V6 导联有较大 R 波③除极最后是在右室壁及室间隔上部除极,形成指向右前上方的较大向量,因激动是沿心室肌传导历时较长,表现在 V1、V2 导联有一个宽大 R′波,V5、V6 导联有一宽钝的 S 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