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大楼工程地下三层,单层建筑面积5960㎡,按照后浇带施工共分为七个施工区域.由于面积较广,施工区域较大,地下室施工时混凝土浇筑需要用到地泵,泵管需要从地面沿护坡边缘向下延伸至浇筑面,需要搭设钢管脚手架对泵管进行支撑、加固与防护.本工程分别在基坑东西两侧各安装一台地泵,需要搭设两部架体.2 施工准备(1) 钢管采用外径为Ø48mm,壁厚3.5mm的无缝钢管.材质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88中的A3钢的技术条件,外壁涂黄色防锈漆,有严重锈蚀、弯曲、压偏损伤与裂纹者挑出.〔2〕扣件要符合GJ22-85《钢管脚手架》规定,材质符合GB078-67《可锻铸铁分类与技术条件》中的技术条件.〔3〕拉结点拉结杆用Φ48的无缝钢管,与8mm钢板焊接Φ48的无缝钢管.〔4〕安全网采用绿色2000目<100mm×100mm>密目安全网,长6000mm,宽1800mm.其性能要符合国家规定和冲韧试验规定.〔5〕基础外墙砖模与回填土,回填土应夯实之后,铺设跳板然后搭设立杆.3 施工工艺3.1 立杆、横杆、拉结点与加固设置〔1〕立杆:立杆用单杆,纵距1500mm,横距800mm,接头用对接扣件.内立杆与墙的间距为300mm.立杆支于回填土与外墙砖模上,先铺设垫板与底座.立杆接头交错布置.〔2〕纵向水平杆:步距1800mm, 长度3500mm,与立杆连接用直角扣件.〔3〕横向水平杆:主节点处与立杆处必须设置.〔4〕剪刀撑:在同一节间由底层至顶层连续布置.〔5〕拉结点:脚手架拉结点两步两跨平行设置,采用加固件设置在腰梁部位,或固定到支护墙壁上.严禁与护壁上锚索拉结.具体做法详见拉结点详图.〔6〕加固设置:泵管四周采用钢管加固措施,用四根钢管将泵管固定在架体上,泵管与钢管之间垫柔性材料缓冲泵送时产生的力量.3.2搭设程序〔1〕按施工设计放线、铺垫板、放置底座、标定立杆位置.〔2〕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牢固,扫地杆距地面200mm,再搭设第一步的大横杆、小横杆、横向斜撑,随校正立杆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3〕拉结点采用两步两跨平行设置,在脚手架的每根外立杆距上端三分之一处与拉结点部位均设置抛撑固定在基坑护壁上,抛撑与拉结点做法按上述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构架稳定和架上操作人员的安全.〔4〕安全网满挂,挂于脚手架立杆的内侧.4 搭设安全质量要求1)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高空作业操作规程,所用的材料堆放平衡,工具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料严禁抛掷.2) 在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不要图快、小力而简化或颠倒操作程序.3) 作业人员无牢靠立足点时,应系好安全带,搭设作业平台.4) 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安全防护设施、非固定的构件上行走,严禁在连接体或支撑件上上下攀登.5) 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证与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登高搭、拆作业,酒后人员禁止登高作业.6) 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着装灵便,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与已搭好的立、横杆挂牢,穿防滑鞋.7) 风力五级以上强风、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8) 脚手架要结合工程进度搭设,搭设未完的脚手架,在离开作业岗位时,不得留有未固定构件和不安全隐患,确保架子稳定.9) 立杆搭设符合下列规定: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符合要求;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撑在垫块或垫板上.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可紧固于立杆上,双排脚手架小横杆靠墙的一端应离开墙面5~15cm.剪刀撑的搭设是一根内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上,这样可以避免两根斜杆相交时把钢管别弯,斜杆两扣件与立杆节点<即立杆与横杆的交点>的距离不宜大于20cm.脚手架各杆件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滑脱.10) 扣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拧紧程度:装螺栓时应注意将根部放正和保证适当的拧紧程度,这对于脚手架的承载能力、稳定和安全影响很大.螺栓拧得不紧固然不好,但拧得过紧会使扣件和螺栓断裂,所以螺栓的拧紧必须适度.要求扭力矩控制在40~55N.M,最大不得超过59N.M.为了控制拧紧程度,操作人员可根据所用扳手的长度用测力计校核自己的手劲,反复练习,以求达到不用测力计也能准确地掌握扭力矩的大小.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朝上或朝内;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向上,以防雨水进入;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小于100mm.- 4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