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_纺织品前处理(第二稿).doc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5MB
约46页
文档ID:532163751
第三章_纺织品前处理(第二稿).doc_第1页
1/46

第三章 纺织品的前处理 前处理是纺织品整个染整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前处理的目的是去除纤维上所含的天然杂质以及在纺织加工中所施加的浆料和沾上的油污等,使纤维充分发挥其优良品质,并使织物具有洁白、柔软的性能和良好的渗透性,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成品 棉织物的前处理,包括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幅、轧水、烘干和丝光工序,以去除纤维中的果胶、蜡质、棉籽壳和浆料等杂质,提高织物的外观和内在质量苎麻织物的前处理,包括苎麻纤维的脱胶和苎麻织物的煮练、漂白,以去除果胶等杂质羊毛的前处理,包括选毛、洗毛和炭化工序,以去除羊毛纤维中的羊脂、羊汗、尘土和植物性杂质丝织物前处理,以脱胶为主,去除生丝中的大部分丝胶、色素和其它杂质化学纤维织物不含有天然杂质,只有浆料、油污等,因此前处理工艺较简单对于混纺和交织织物的前处理,要满足各自前处理加工的要求绒类织物、色织物和针织物的前处理主要去除杂质,其工艺与一般棉织物前处理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各自的特殊要求第一节 棉织物的前处理 一、原布准备 纺织厂织好的布称原布或坯布,原布准备是染整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 (一)原布检验 原布在进行前处理加工之前,都要经过检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成品的质量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由于原布的数量很大,通常只抽查10%左右,也可根据品种要求和原布的一贯质量情况适当增减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方面,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宽、重量、经纬纱细度和密度、强力等指标;后者主要是指纺织过程中所形成的疵病,如缺经、断纬、跳纱、油污纱、色纱、棉结、斑渍、筘条、稀弄、破洞等一般对漂布的油污,色布的棉结、筘条和密路要求较严,而对花布,由于其花纹能遮盖某些疵病,因此外观疵病要求相对低一些 (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 为了便于管理,常把同规格、同工艺原布划为一类加以分批分箱每批数量主要是按照原布的情况和后加工要求而定如煮布锅按锅容量,绳状连续机按堆布池容量,平幅连续练漂品种,一般以10箱为一批分箱原则按布箱大小、原布组织和有利于运送而定,一般为60~80匹为了便于绳状双头加工,分箱数应为双数卷染加工织物应使每箱布能分成若干整卷为宜 翻布时将布匹翻摆在堆布板上,做到正反一致,同时拉出两个布头子,要求布边整齐。

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每箱布的两头(卷染布在每卷布的两头),打上印记,部位离布头10~20cm处,标明原布品类、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卷染包括卷号)、 发布日期、翻布人代号等印油,一般常用红车油与炭黑以5~10:1的比例充分拌匀、加热调制而成 每箱布都附有一张分箱卡(卷染布每卷都有), 注明织物的品种、批号、 箱号(卷号) ,便于管理  (三)缝头 布匹下织机后的长度一般为30~120m,而印染厂的加工多是连续进行的为了确保成批布连续地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缝头要求平整、坚牢、边齐,在两侧布边1~3cm处还应加密,防止开口、卷边和后加工时产生皱条如发现纺织厂开剪歪斜,应撕掉布头后缝头,防止织物纬斜 常用的缝接方法有环缝和平缝二种环缝式最常用,卷染、印花、轧光、电光等织物必须用环缝在机台箱与箱之间的布用平缝连接,但布头重叠,在卷染时易产生横挡疵病,轧光时要损伤轧辊 二、烧毛 一般棉织物在前处理前都先要烧毛,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和印花疵病 织物烧毛是将平幅织物迅速地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而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既烧去绒毛,又不使织物损伤的目的。

烧毛质量评定分五级,一般织物要求3~4级,质量要求高的织物要求4级,甚至4~5级,稀薄织物达到3级即可另外,烧毛还必须均匀,否则经染色、印花后便呈现色泽不匀,需重新烧毛 烧毛前,先将织物通过刷毛箱,箱中装有数对与织物成逆向转动的刷毛辊,以刷去布面纱头、杂物和灰尘,并使织物上的绒毛竖立而利于烧毛织物经烧毛后,往往沾有火星,如不及时加以熄灭,便会引起燃烧,故烧毛后应立即将织物通过灭火槽或灭火箱,将残留的火星熄灭灭火槽内有轧液辊一对,槽内盛有热水或退浆液(酶液或稀碱液),布通过时,火星即告熄灭灭火箱是利用蒸汽喷雾灭火 烧毛机的种类有气体烧毛机、圆筒烧毛机、铜板烧毛机等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气体烧毛机(图3-1),它的主要机件为火口一般气体烧毛机的火口为2~4个,织物正反面经过火口的只数,随织物的品种和要求而定,可以是一正一反、两正两反或三正一反等燃烧气主要有煤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气三种为使燃烧气发挥良好的燃烧作用,必须将燃烧气和空气按适当的比例进行混合,正常的火焰应是光亮有力的淡蓝色气体烧毛机的车速一般为80~150m/min图3-1 气体烧毛机1-吸尘风道 2-刷毛箱 3-气体烧毛机火口 4-冷水冷却辊 5-浸渍槽 6- 轧液装置 卡其类棉织物常用接触式的圆筒烧毛机烧毛。

圆筒的回转方向与织物运行方向相反,以充分利用其赤热筒面烧毛圆筒数量有2~4只不等,具有两只圆筒以上者可供织物双面烧毛圆筒烧毛机烧毛能改善粗厚棉织物、麻织物和低级棉织物的表面光洁度圆筒烧毛机的运行布速为50~120m/min新型的圆筒烧毛机是电加热陶瓷管烧毛机,如图3-2所示烧毛时,织物与低速转动的炽热载热陶瓷管表面摩擦接触而烧去茸毛该机的载热陶瓷管里面的套管是直径比其约小一倍的电热陶瓷管,通电时,电热陶瓷管升温,通过热辐射将套在其表面的载热陶瓷管加热,一般只需要约十分钟就可将载热陶瓷管表面温度加热到780℃左右,最高温度可达800~1000℃这种机型不仅加热速度快和清洁无污染,而且陶瓷管表面温度均匀,温差很小,仅为3~5℃图3-2 电加热陶瓷管烧毛机 1- 红外电子对中装置,2-电加热陶瓷管烧毛单元,3- 电加热烧毛陶瓷管(4只)4- 灭火装置,5- 水洗槽,6- 落布装置 三、退浆 织物织造前,经纱一般都要经过上浆处理(经纱在浆液中浸轧后,再经烘干),使纱中的纤维粘着抱合起来,并在纱线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便于织造棉织物一般用淀粉或变性淀粉浆料或与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酯)浆料上浆,在浆液中还加有润滑剂、柔软剂、防腐剂等助剂。

经纱上浆率的高低,视品种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通常是纱支细、密度大的织物经纱上浆率高些,一般织物的上浆率大约在10%左右,而线织物如线卡其可不上浆或上浆率在1%以下 退浆是织物前处理的基础,必须去除原布上大部分的浆料,以利于煮练和漂白加工,退浆时也去除了部分天然杂质常用的退浆方法较多,有酶、碱、酸和氧化剂退浆等,可根据原布的品种、浆料组成情况、退浆要求和工厂设备,选用适当的退浆方法退浆后,必须及时用热水洗净,因为淀粉的分解产物等杂质会重新凝结在织物上,严重妨碍以后的加工过程 1.酶退浆 酶是一种高效、高度专一的生物催化剂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有高效催化作用,可用于淀粉和变性淀粉上浆织物的退浆淀粉酶的退浆率高,不会损伤纤维素纤维,但淀粉酶只对淀粉类浆料有退浆效果,对其它天然浆料和合成浆料没有退浆作用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两种α-淀粉酶可快速切断淀粉大分子链中的α-1,4-甙键,催化分解无一定规律,与酸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很相似,形成的水解产物是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它使淀粉糊的粘度很快降低,有很强的液化能力,又称为液化酶或糊精酶β-淀粉酶从淀粉大分子链的非还原性末端顺次进行水解,产物为麦芽糖,又称糖化酶。

β-淀粉酶对支链淀粉分枝处的α-1,6-甙键无水解作用,因此对淀粉糊的粘度降低没有α-淀粉酶来得快另外淀粉酶中还有支链淀粉酶和异淀粉酶等,支链淀粉酶只水解支链淀粉分枝点的α-1,6-甙键,而异淀粉酶能够水解所有支链或非支链的α-1,6-甙键在酶退浆中使用的主要是α-淀粉酶,但其中会含有微量的其它淀粉酶如β-淀粉酶、支链淀粉酶和异淀粉酶等α-淀粉酶分为普通型(中温型)和热稳定型(高温型)两大类,我国长期以来使用的BF-7658淀粉酶和胰酶都是中温型淀粉酶BF-7658淀粉酶的最佳使用温度为55~60℃,胰酶的使用温度为40~55℃目前商品化的耐高温型α-淀粉酶多为基因改性品种,推荐的最佳使用温度很宽,在40~110℃之间,特别适合于高温连续化退浆处理酶退浆工艺随着酶制剂、设备和织物品种的不同而有多种形式,如轧堆法、浸渍法、轧蒸法等,但总的来说,都是由四步组成:预水洗、浸轧或浸渍酶退浆液、保温堆置和水洗后处理1)预水洗淀粉酶一般不易分解生淀粉或硬化淀粉预水洗可促使浆膜溶胀,使酶液较好地渗透到浆膜中去,同时可以洗除有害的防腐剂和酸性物质因此酶退浆时在烧毛后,先将原布在80~95℃的水中进行水洗。

为了提高水洗效果, 可在洗液中加入0.5 g/L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 浸轧或浸渍酶退浆液经过预水洗的原布,在70~85℃和微酸性至中性(pH值5.5~7.5)的条件下浸轧(浸渍)酶液所用酶制剂的性能不同,浸轧(浸渍)的温度和pH值不同酶的用量和所用的工艺有关,一般连续轧蒸法的酶浓度应高于堆置和轧卷法的织物的带液率控制在100%左右3)保温堆置淀粉分解成可溶性糊精的反应从酶液接触浆料就开始了,但淀粉酶对织物上的淀粉完全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保温堆置可以使酶对淀粉进行充分水解堆置时间与温度有关,温度的选择视酶的耐热稳定性和设备条件而定织物在40~50℃下堆置需要2~4小时,高温型淀粉酶在100~115℃下汽蒸只需要15~120秒轧堆法将织物保持在浸渍温度(70~75℃)下卷在有盖的布轴上或放在堆布箱中堆置2~4小时,堆置温度低时需堆置过夜浸渍法多使用喷射、溢流或绳状染色机进行退浆轧蒸法是连续化的加工工艺,适合于高温酶,可在80~85℃浸轧酶液,再进入汽蒸箱在90~100℃汽蒸1~3min,或在85℃浸轧酶液,在100~115℃汽蒸15~120s4)水洗后处理淀粉浆经淀粉酶水解后,仍然沾附在织物上,需要经过水洗才能去除。

因此酶处理的最后阶段,要用洗涤剂在高温水中洗涤,对厚重织物可以加入烧碱进行碱性洗涤,以提高洗涤效果轧堆法、浸渍法可用90~95℃、含10~15g/L洗涤剂或烧碱的水进行洗涤,轧蒸法的洗涤条件应更剧烈一些,采用95~100℃和15~30g/L的洗涤剂或烧碱洗涤 2.碱退浆 在热碱的作用下,淀粉或化学浆都会发生剧烈溶胀,溶解度提高,然后用热水洗去棉纤维中的含氮物质和果胶物质等天然杂质经碱作用也会发生部分分解和去除,可减轻煮练负担 常用的碱退浆工艺流程为:轧碱→打卷堆置或汽蒸→水洗轧碱先在烧毛机的灭火槽中平幅轧碱(烧碱浓度5~10g/L, 温度70~80℃),然后在平幅汽蒸箱中汽蒸60min(见图 3-3)或打卷堆置(50~70℃,4~5 h),再进行充分的水洗进布装置 烧毛机 浸轧碱液 汽蒸 (或打卷堆置)图 3-3 平幅连续退浆机 碱退浆使用广泛,对各种浆料都有退浆作用,可利用丝光或煮练后的废碱液,故其退浆成本低碱退浆对天然杂质的去除较多,对棉籽壳去除所起的作用较大,特别适合于含天然杂质较多的原布其缺点是退浆废水的COD值较高,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碱退浆时浆料不起化学降解作用,水洗槽中水溶液的粘度较大,浆料易重新沾污织物,因此退浆后水洗一定要充分 3.氧化剂退浆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淀粉等浆料发生氧化、降解直至分子链断裂,溶解度增大,经水洗后容易被去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