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类型与主题分类类型标志主题咏史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 题目中有“咏”、“怀古”、“咏怀”等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批评,抒发自己抑郁 不得志的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忧国忧民感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表达雄心壮志写景诗 山水诗 田园诗山村、农村生活环境优美、恬静归隐田园,钟情山水,闲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雄心壮志赞物,闲适,富有情趣赞春、惜春忧国忧民、壮志难酬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安贫乐 道的高洁品格战争诗边塞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 “军”等字边塞奇异的风光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建立功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怨愤行旅诗旅途的艰辛、寂寞、飘零之感 思乡怀人久宦在外,漂泊在外,引起思乡之情闺怨诗闺中怀人,思念之情送别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别后情景的想象,离别之悲伤友人逝去,悲伤、孤独、惆怅哲理诗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 学道理表达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珍惜时间的感慨,赞美坚强、独立品 质,战胜困难的勇气,奉献精神等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 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 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1、 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 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 云弄巧”秦观)等等2、 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 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 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 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3、 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 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4、 送别诗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 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 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 董大二首》(高适)等5、 记行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 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 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 可视作山水诗6、 边塞诗 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 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 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7、 咏史诗 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 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 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 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 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 咏物诗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 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 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9、 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 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 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10、 怀古诗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 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 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 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 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等等,都遗响千古。
山水诗、田园诗因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其题材或与其他题材相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也不再赘述文章录入:郑桂梅 责任编辑:admin古诗词鉴赏指导与训练(2009-01-01 14:30:15)转载▼标签:请下载打印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1■月一思乡,怀人怀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2. 菊花——清高人格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3. 梅花——高洁人格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4. 一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5. 莲——爱的象征,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另外还表示高洁的人格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6. 梧桐——凄凉悲伤,落寞的心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7. 杜鹃鸟一凄怨哀伤,乡愁乡思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
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8. 秋蝉 高洁,悲凉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9.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10. 柳一与“留”谐音,离情依依挽留惜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11. 南浦,长亭一送别之所表达依依别情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12. 芳草 离愁别恨与美人或理想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13. 芭蕉——孤独与忧愁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14. 羌笛 凄凉悲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5. 乌鸦——衰败荒凉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16. 孤帆、晓风、残月一一伤别情怀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7. 流水一一年华易逝思旧怀人绵绵愁绪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古代诗歌分类常见主题归类一、 边塞战争诗:⑴戍边报国⑵渴望安定 ⑶思念故乡⑷建功立业二、 山水田园诗:⑴赞美山河⑵热爱生活⑶闲适安逸⑷超脱避世三、 咏史咏怀诗:⑴仰慕先贤⑵借古讽今 ⑶评价史实 ⑷怀才不遇四、 羁旅赠答诗:⑴文人失意⑵漂泊哀伤 ⑶思念亲人 ⑷生活潦倒 ⑸互勉自慰五、 写景咏物诗:⑴托物寓理⑵托物言志诗歌鉴赏常用术语1. 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 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此外还有欲扬先抑、明贬实褒、明褒实贬、寓 褒于贬、以虚写实、虚实相映、动静结合等关键词:情景、动静、虚实、哀乐、点面、声色、冷暖、明暗、远近、高低、大小、诗 画、抑扬、古今、正反、褒贬、有形无形、直接间接等)2. 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 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3. 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 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4. 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伏笔照应等5. 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 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豪放、婉约等6. 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 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诗词赏析训练(―)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2、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的前四句统领在“ ”字中,诗人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由 至u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三)咏 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 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那些特征?(2) “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四)谢公亭(李白)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谢公亭位居宣城城北,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诗人范云1、 本诗的作者“李白”,字 ,号 , 被誉为,写出他的另外一首诗名2、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五)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 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2、 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 好?请说出理由六)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