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融入语文古诗词策略探究 摘要:美术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美术教学也是实现美育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小学美术教学新模式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和语文古诗词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基于“诗画合一”理念,探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古诗词,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地领悟古诗词的人文精神以及艺术魅力,进而深化对色调、笔触以及构图等美术基本知识、技术的认知,对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探讨在小学美术中融入语文古诗词策略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关键词:小学美术;语文古诗词;融入路径前言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要基于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通过学习活动方式对美术学习领域加以细分,强化美术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以及综合性,将美术课程和学生生活经验进行关联和整合,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下增强自身的创作力以及想象力,进而提升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塑造对自然以及社会的责任感在西蒙尼蒂斯看来,“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而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至今,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无论是绘画中的表现手法、具象思维还是抽象意境,都和古诗词中蕴含的人文和艺术内涵具有紧密关系。
另外结合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践行“诗画合一”理念,极具现实价值1. 营造氛围,激趣导入在美术教学中融入语文古诗词,实现“诗画合一”,有助于转变传统美术机械化教学模式,利用诗词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交互式、体验式的民主教学氛围,能够促使师生、生生展开有效沟通,围绕美术创作展开更为深刻的探讨对于教师而言,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利用诗画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诗画关系形成更为系统的感知,每一小组成员会在内部展开讨论,学生会发挥想象,在倾听和记录中形成对诗画更为完整的意识,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随后描绘自己想象中的图景,并依次传阅、欣赏,营造良好的诗画鉴赏课堂氛围以《诗情画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和描绘古诗中的情景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利用有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行评价分析本小组的作品例如:师:同学们,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饱读诗书,会让人才华横溢,今天我们就让才子们,表演一下才艺,看谁的诗词背诵更有感情组1:老师,我们先来,《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组2:老师,我们背诵《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师:非常好,大家都表现得很不错,那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当你闭着眼睛背诵时,在脑海里会出现怎样一副画面,请和小组同伴一起讨论并试着画在纸上,分享给大家生1:我闭着眼睛,仿佛好像一群雪白的鹅从我的身边游过,它们你追我赶,像是在比赛生2:我感觉一群白鹅在湖上唱歌,湖水清澈,它们非常开心生3:我好像正在江中的大船上,周围全部是悬崖峭壁,瀑布从高处落下来,很险要生4:在巨大的瀑布下,我感到自己十分渺小和害怕,瀑布和流水真实太震撼了师:同学们想象力都很丰富,很棒,这两首都是经典的故事作品,通过想象,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善于将文字转变成为一幅幅生动的图像,使整首作品充满诗情画意由此可见,教师应诗画教学中,应善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促使学生融入课堂讨论,借助已学或者熟知的古诗作品,引发学生从意境想象逐步过渡至绘画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2. 诗画互配,多元创作诗画结合指的是基于对诗意的充分解读,借助视觉形象来凸显诗意,因此,在教师应注重通过“赏诗配画”和“以画配诗”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诗情画意”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强化对绘画技能的掌握以“赏诗配画”为例,教师引入《静夜思》,并将原诗和译文板书在黑板上: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向学生介绍“赏诗配画”的要点,即突出重点、正确构图、展开想象,在此环节,将学习的主动权赋予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形成结论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配画的基本流程;第一步,分析《静夜思》所传达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第二步,构思,如何利用想象对《静夜思》的已经加以描述,常见内容包括形体、空间、线条、色彩以及构图语言等;第三步,把想象的画面描绘在纸上,形成原始的草图;第四步,完成草图的描绘以及着色工作利用上述流程,帮助学生从古诗出发更加深刻地领悟“赏诗配画”的要点,对于强化诗词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在“以画配诗”中,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诵和感悟相关著名诗句,可以借助多媒体,从视觉、听觉等层面让学生深刻领悟古诗的韵味,同时,引导学生基于意境进行构思、描绘以及着色,让绘画作品和古诗的已经更为契合,实现多元创作三、诗画拓展,多维评价虽然美术教材涵盖了部分古诗词内容,但是在培养“诗画意识”,实现“诗画结合”的过程中仍然略显不足,因此,教师应着重进行诗画拓展,应重视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多读古诗词,在掌握其人文和艺术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所学构思、构图技巧和知识,更进一步领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涵,不断增强自身的绘画意识、绘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需注意,在诗画拓展时,要应展开多维评价,多维评价主要建立在多维创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展平台,让学生能够欣赏不同的学生作品,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改进的机会而对于教师而言,要灵活运用生成性评价方式和激励性评价,将个体置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以科学评估其在美术学习的表现,既要注重美术知识、技能的评价,也要关注其美术情感、审美能力以及协同意识的提升,这样才能在诗画教学中及时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积极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例如“你的画非常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视觉表现很有冲击力,很震撼”以及“你对诗词意境和情感的拿捏很到位,继续加油”,通过此类评语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4.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诗画结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引导学生将古诗词的“意境美”和“人文美”通过绘画的方式加以展示,充分体现了课程融合以及思维创新的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绘画技能极具重要意义诗画结合”的关键在于领悟字词内涵、创作背景以及人文情感,基于此,才能将构思、构图和古诗词的思想内涵相一致因此,教师应在绘画课程导入、诗词鉴赏、诗画互配、诗画拓展以及多维评价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绘画技能,最终让绘画更具内涵和思想性。
参考文献1. 王轩.试析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艺术[J].试题与研究,2020(03):69.2. 陆云峰.文化理解:“诗”与“画”的深度融合[J].江苏教育研究,2020(02):36-39.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