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信管道施工技术要求(完整版)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1.84KB
约13页
文档ID:434125662
通信管道施工技术要求(完整版)_第1页
1/13

表1.2-1 通信管道、通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间距表 (单位:m)1. 管道平面位置(1) 管道应选择安全、稳定、可靠的路由,确保管道安全,同时尽量与其他电 信运营商的管道路由保持一定隔距2) 尽量顺沿公路或城区街道,以便于方便施工及维护工作3) 管道一般应建筑在人行道下,亦可建在慢车道下,但不宜建在快车道下4) 管道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5) 管道不宜建筑在埋深较大的其它管线附近6) 人(手 )孔内不得有其他管线穿越7) 通信管道与通道应避免与燃气管道、高压电力电缆在道路同侧建设,不可 避免时,通信管道、通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间距 (指管道外壁之间的距离 )应符合表 1.2-1 规定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平行净距交叉净距已有建筑物2.0一规划建筑物红线1.5一给水管d < 300mm0.50.15300mm500mm1.5污水、排水管1.0注①0.15注②热力管1.00.25煤气管压力 w 300kPa压力 w 3kg/cnf)1.00.3注③300kPa<压力 w 800kPa(3kg/cm 2<压力 w 8kg/cnn)2.0电力电缆35kV以下0.50.5注④> 35kV2.0高压铁塔基础边>35kV2.5一通信电缆(或通信管道)0.50.25通信电杆、照明杆0.5一绿化乔木1.5一灌木1.0道路边石边缘1.0一铁路钢轨(或坡脚)2.0一沟渠(基础底)一0.5涵洞(基础底)一0.25电车轨底一1.0铁路轨底一1.5注:① 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平行净距不宜小于 1.5m。

② 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交叉净距不宜小于 0.4m,通信管道应作包封处理包封长度自排水管道两侧各长 2m③ 在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 不能避免时,通信管道应作包圭寸处理④ 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交叉净距可减至 0.15m2. 管道段长管道的段长,主要考虑光(电)缆的标准制造长度和光(电)缆布放时的最大允 许拉力以及线路分支点、弓I上点、叉路口、光(电)缆接入点等因素确定本工程 管道段长根据道路具体情况而定3. 管道容量新建道路新建通信管道,可根据机房业务容量管道管孔数可定为 2孑L、3孔、4孔6孔、和8孔,根据道路规模机房业务容量做相应调整表1.2-2 管道容量表道路类型城市乡镇备注核心节点出局24 〜48各出局方向管孔数之和汇聚节点出局12 〜248〜12各出局方向管孔数之和近局段管道与出局管道容量匹配注1分纤点引入段管道6〜84〜6注2主干管道6〜84〜6城区几纵几横道路和节点附近道路支线管道2〜62〜4与主干道相连接的道路支线或其他引入段管道22注1:近局段管道指离节点最近的主要分支管孔至节点的局前管孔之间的管道注2:主要指光缆交接箱和其他具有良好分纤条件的节点,如位置较好的基站、营业厅等。

4. 人(手)孔型式根据管孔容量本工程选用1.5mX).9mX1.2m手孔、SK1和SSK小手孔图中 所标注的尺寸均为手孔的内净尺寸5. 管材选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管道建设主要选用梅花管和波纹管等 其规格:7X28/32 梅花管和管外径为110mm(壁厚10mm)波纹管管道剖面设计1. 管道埋深(1) 通信管道的埋设深度(管顶至路面)在人行道下不宜小于 0.70m,在车行道 下不宜小于0.8m,管道顶部距人孔内上覆底部的净距不应小于 0.3m,进入人孔 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应小于 0.4m2) 各种路面至管道顶最小埋深不宜低于表 1.2-2的要求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表1.2-2 路面至管顶的最小深度表 (单位:m)类别人行道、 绿化带下车行道下与电车轨道交越 (从轨道底部算起)与铁道交越(从轨道底部算起)水泥管、塑料管0.70.81.01.5钢管0.50.60.81.2(3)考虑管道埋深时,下列情况应作相应的调整:① 城市规划对今后道路扩建、改建后路面高程有变动时② 与其他地下管线交越时的间距不符合表 1.2-2的规定时③ 地下水位高度与冻土层深度对管道有影响时。

2. 管道坡度管道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手 (人)孔管道坡度 可为3%不得小于2.5%如道路本身有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坡度管 道坡度通常有一字坡和人字坡两种管道采用一字坡, 在不影响坡度和埋深等要求下, 应尽量使人孔两侧管道的 相对管孔接近水平错口程度控制在 50cm 以内1.管道断面设计1. 管道地基在承载能力大于其荷重的两倍以上的土壤, 且地下水位长年在地基以下时采 用天然地基; 在地下水位甚低的地区, 如果管沟原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超过管道及 其上部压力的两倍以上, 且又为稳定性的土壤时, 在沟底经平整后, 可直接在其 上铺设管孔;如土质松散,稳定性差,原土地基必须经过人工加固 (或铺填碎 /片石底基 ),当原土超挖时需采用表层夯实法处理地基2. 管道基础在一般土质中采用混凝土基础, 在沉陷性较大的土壤中、 或在管道路由中有 较大跨度的跨越建筑时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若管道路由所在位置土质较稳固, 但地下水位较高,则采用混凝土基础3. 人孔基础和上覆人孔基础采用 12cm C15 混凝土基础,人孔上覆采用钢筋混凝土浇制 (15cmC15)手孔基础米用10cm C15混凝土基础,人(手)孔应建混凝土基础,当遇到 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 还应增设渣石地基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有关人 (手)孔结构请参阅标准图1.管道的包封(1) 管道包封应采用C15混凝土包封,其厚度一般设计为顶部 50mm,两侧厚 度各为 50mm2) 当管道位于排水管下方时,除应有 0.4m 的安全距离外,管道还应用 C15 以上的混凝土包封,包封厚度一般为 100mm,长度每边宽出2m以上3)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为了管道的安全,除钢管管道外,设计考虑包封 和加水泥盖板保护2孔及以下管道一般采用1200X300X50mm盖板,钢筋采用① 12mm螺纹钢2孔以上管道一般采用1200X50X50mm盖板,钢筋采用①12mm 螺纹钢过路管材除顶管外,必须采用钢管4) 钢管管道需在接头部分包封1通信管道的施工1. 挖土方(1)人工挖土方通信管道一般沟深都在1m左右以上,如果土质较好且地下水位较低,可采 用直槽挖沟的方法,挖出的沟槽上下尺寸基本相同;如果地下水位很低又并非雨 季施工,则不需要采用挡土板支撑保护 如果土质较差且地下水位较高,或地面 以上有建筑物不好放坡时,应采用挡土板支撑保护为了施工安全,沟边距房屋 外缘不宜小于1.5m,沟边距堆土边缘不宜小于 0.5m如果挖土超过1.5m深,土质较好、水位低,可采用放坡挖土的方法,沟深(H)与放坡一侧的沟宽(D)的比例(即坡度比)可参照表1.2-3。

表1.2-3 管道沟坡度比土壤类别H : DH<2m2m

但当管道沟槽已采用支撑护土板保护时,可不必对其它管线保护2. 回填土方回填土时,应将沟内、坑内遗留的草帘和木料等杂物清除出去, 如有积水和淤泥,也必须清除后方可进行回土先回10cm的细砂,再回填土在管道顶部 30cm以内,以及人(手)孔和管 道两侧回土时,禁止机械回填,严禁将大块砾石、碎石回填沟内管道两侧回土时,应同时在两侧轮流相间进行,每回土 15cm用木夯夯实 在管道顶部30cm以上的回填土,每回填30cm用打夯机夯实,上层可铺一层红 砖或水泥板施工期间应交叉作业,路基修好一段(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就赶快敷设一 段管道并及时回土,以防止管道暴露时间过长,但不能偷工减料超前施工施工 中有不少单位图省事,回土时不夯实,这样压路设备在进行路面压实时容易损坏 管道和人(手)孔,不但修复不便,在经济上也造成损失根据道路施工国家行业标准 CJJ3-90,回填土的密实度标准应符合表 1.2-4表1.2-4 回填土的压实度标准序 号项目压实度(%) (轻型击实 验试验法)检验频率检验 方法范围点数1胸腔部分>90两井 之间每层一组(3点)用环刀 法检验2管顶以上500mm>85两井 之间每层一组(3点)用环刀 法检验3管顶500 mm 以上 至地面当年 修路 (按路 槽以 下深 度计)0~800mm高级路面 次高级路面 过渡式路面>98>95>92两井 之间每层一组(3点)用环刀 法检验800~1500mm高级路面 次高级路面 过渡式路面>95>90>90>1500mm高级路面 次高级路面 过渡式路面>95>90>85当年不修路或农田>85注:① 本表系按道路结构形式分类确定回填土的压实度标准。

② 高级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等 次高级路面为沥青表面处理路面、 沥青贯入式路面、 黑色碎石路面等 过渡式路 面为泥结碎石路面、级配砾石路面等③ 如遇到当年修路的快速路和主干路时,不论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均执行 上列高级路面的回填土实度标准3. 塑料管的敷设管材敷设前应检查管材及配件的规格及外观质量, 确定管道的排列顺序, 保 证管道端口堵头密封无脱落, 管道应由人工递放入沟, 禁止翻滚入沟或用绳索串 心吊放管道的切割应用专用切割工具, 根据管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截管刀 管道接 口端面应平直,无毛刺接续都用套管插接式,管口处涂刷专用胶水后,应找正 方向即管材有标志一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