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后,我的台湾之行1947年冬,我在广西养利县(旧县名,1952年撤并为大新县)简易师范任教这所师范是省属师范,经费由设在桂林的?V西省教育厅发给,而且随物价上涨而浮动,所以员工待遇还好由于内战,国统区物价变化很大,校长邓某便伙同会计出纳打起了“时间差”的歪主意,钱汇到后不是在学校及时发放应付开支,而是当作本钱倒买倒卖煤油等日用品以及农产品等紧俏物资周转一番后,物价又升了不少,自然大大影响了师生们的生活,大家意见纷纷 我平日就在课堂上抨击当局,此时更有意鼓动学生们公开揭丑学生们为此罢课并在县城游行一天,打出的口号是“反内战,反饥饿”县政府官员了解事由之后表示同情学生,对邓某非常不满,因为前方打仗,后方需要“稳定”,邓某只好离职而去新来的校长叫唐勋,曾与我在天保县中学共过事,提议让我当了教导主任谁知12月底教育厅又派来一位年轻的重庆社教学院毕业的梁某当教导主任,下文免去了唐校长对我的任命,我感到有点不妙果然不久后即知,县政府已把我列入黑名单,说我是共产党,且“背后操纵学潮”介于当时的形势,我只好趁乱赶紧离开学校之后我辗转到了南宁,又和随后赶来的妻子,带着1岁的儿子还有保姆去了贵县(今贵港市)。
晚年的郭鸿承 广西教师是统一管理的,我从养利逃走,到贵县也只能是暂时谋个饭碗,如果仍当教师,上面要查是查得到的养利不能呆,贵县没希望,故乡江西万载也不能回,因为7年前我因宣传抗日被当局误为共产党欲抓而出走的住旅店的几个星期里,我想法联系朋友们,得知广西同乡郭远之在台湾屏东市任工商课课长,市长龚某是他父亲郭一岑的学生龚市长通过自己的同乡――市一中的校长郑某,说可以安排两个教师职位当时物价只涨不跌,一份薪水养家太不容易,看来可选择的还是去台湾只是台湾离广西太远,也不知实际情况怎样妻子请来了母亲和姐姐,跟她们通了气,也算是告别吧我们又返回南宁,乘船经梧州去广州上船时我们夫妻带着保姆和孩子,遇到了另外一家三口:一个老太太、一个年轻妇女,还带个3岁男孩这位妇女是去台湾探亲的,很善谈,从她口中得知她丈夫是孙立人将军部下,徐州人,叫郭大志,现部队在台湾又问我们去哪,我们不敢说出真相,只说去广州找找工作她们晕船,我们便帮忙打水端饭,照顾她那小孩拉屎撒尿,她们也很感激到广州时是1948年年初,我们找到妻子在广州的高中同学王祥佑(他的本家王了一是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到中山大学文学院打证明说我是该院助教,要到台湾谋职,石牌警察分局见证明后办了同意去台湾的手续。
当我们携家带口再次登船时,居然意外地又碰到了郭大志的夫人一行,她们是由朋友送上船的,见到我们也非常惊奇当然我们再也无法掩饰,只说广州事不好找,到台湾投靠朋友去她们在船上也没熟人,风浪大时老太太在海轮上站都站不稳,晕船厉害,孩子简直成了多余的累赘我们夫妻都不晕船,又里里外外地照顾她们两天后船到达台湾高雄,广州的三月还有些许寒意,台湾就不同了,下船就热出了一身汗郭大志大概事先已知,早已在码头接船他是上校政治指导员,身材高大,声音洪亮,潇洒,豪爽他太太向他介绍了我们,说一路上多亏了我们,不然不知有多狼狈两人一再向我们道谢在高雄稍事休息,我们买了去屏东的火车票,简直无巧不成书,我们与郭大志一家又是同一趟车我们到屏东会见了郭远之,市一中郑校长安排我为商业科语文三年级教师,我妻子教英语这个学校只有初中12个班,学生皆通学铁路方便准时,稍远的学生乘火车也误不了课,给我印象也很深我从与台籍老师及学生家长接触中知道,台湾虽被日本侵占50年,但老百姓内心从未被征服;日本统治者要求穿和服,很多老百姓故意穿西装,西装是世界流行的,日本人只能干瞪眼,光复时人们纷纷翻出祖先留下的“唐装”穿上去迎接祖国来人日本人推行奴化教育,学校教授日语,50年的强制,很多人懂日语,但汉语始终是百姓根深蒂固的母语,口口相传。
日本人一滚蛋,不仅所有学校老师一口汉语,整个社会听到的全是国语或福建话我在那儿一年多,竟没听到一句日语在屏东,我甚至感受不到日本人待过的痕迹,这大概是日本人怎么也想象不到的吧学生们大多是本地人,天真活泼,他们最高兴的事是学校假期组织的旅游活动,但包括本地籍老师在内,他们与广西学校师生不同的是几乎不谈任何国事政治!大概是“二?二八”军队残酷镇压留下的阴影,我逐渐了解到,蒋介石带给台湾民众的失望与不满,其实从光复之后便有了国民党从高雄登陆的李良荣部队只能算二流部队,军风军纪差强人意衣着不整齐不说,甚至军鞋都不配套,一只胶鞋一只布鞋,吃香蕉随手丢皮、吃甘蔗随地吐渣,火车车门挤便从窗口爬……原本满腔热情来迎接的地方代表就有人摇头了军队之后是大批政府官员职员到来,有人请了当地保姆,称“下女”,人家姑娘当下女是为了挣点钱做嫁妆,有人却遭到了主人奸污……税警更不应随意殴打小摊贩但周围百姓对我们这些大陆来的普通教师和随来的大陆学生仍是同胞情谊,根本没有生疏感,丝毫也没当外人我们刚到屏东没几天,郭大志夫妻就来看我们原来他家团聚后人口增多,住房一时成了问题因为国民党来台的官员、国大代表、飞行员,有钞票金条,购买和占有了许多房子,故房源很紧。
郭大志本来期望我们能帮个忙,可我也只能借住学生家中,帮不上他们好在不久后他的部队调到离屏东更近的驻地时,已找到了住房他聊到部队里很多人心不安,担心高山族群众下山袭击听说我们和当地群众相处和睦,倒有点没想到几个月后我妻子生了第二个小孩,郭大志来看望我们,还买了猪肚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