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5.51KB
约18页
文档ID:541706410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_第1页
1/18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打乒乓有两个基本的发力,一个是撞击球的力,称为击打;另一个是摩擦球之力,称为摩擦除近网大高球,可以用单纯的打外,打其它的球,都必须是击打与摩擦相结合细究起来,这里面还有另外两层的意思   1、快抽时,以打为主,摩擦为辅打,可增加球的速度和力量;摩,可使球产生上旋,上旋有利于制造合理的击球弧线  2、制造旋转时(如拉弧圈球),应以摩擦球为主但是一味追求摩擦,势必物极必反擦球太薄,反而用不上力,自然难以打出旋转强烈的球来应先打后摩,即以打的动作将球近似粘于拍面,然后再加力摩擦 调节意识无论哪种技术动作,在还击不同性能的来球时,都必须自觉地调节动作   具体可细分为:   1、力量调节意识:根据来球情况,适当调节自己的发力来球慢且高,发大力;攻对方搓过来的下旋球,自己发力为主,稍借对方来球之力;对方拉冲不特别凶、球略向前拱时,借力中发力;对方发力抽或冲时,自己应借力挡一板或对付一板,不宜发大力   2、拍形调节意识:应视来球旋转与高低,适当调节拍形来球低或带强烈下旋时,拍形稍后仰;来球不转或与网高时,拍形与台面垂直;来球上旋或高于网时,拍形前倾   3、引拍调节意识:应视来球的快慢、高低、旋转等变化,相应调整引拍动作的快慢、大小和高低,切忌习惯性引拍(即不看来球,打完一板球后就习惯地将球拍引至原来位置)。

如,对方拉过强烈上旋的弧圈球来,应高手引拍,并及时向前迎球(不要等球,更不能有向后的拉拍动作);对方来球下旋且低,应低手引拍;对方来球很快,应减小引拍动作幅度,加快引拍速度;来球慢且高,应适当加大引拍幅度,以利加力抽杀   4、手指调节意识:打乒乓球,无论身体何部位发力,最后都要通过手指作用于球拍手指是身体发力时离球最近的部位,感觉最敏锐在发力时,手指有如长鞭之梢儿,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在发球时,触球瞬间的技巧全在手腕、手指的发力上   5、调节用力方向意识:打球时,应视不同来球,注意调节用力方向如,攻下旋低球,应多向上用力;攻不转球,以向前打为主;攻打上旋强烈的加转弧圈球时,应向前并稍向下用力   还原意识每打完一板球后,应迅速调整重心,将身体尽量还原至接近准备姿势,以为还击下一板球做好准备有些人因缺乏此意识,打完一板球后,身体重心、手臂和球拍较长时间地停留在结束动作上,待对方将球还击过来,往往有来不及的感觉 体会击球动作的意识每打一板球,都要对整个击球动作有清晰的肌肉感觉和表象,尤其是拍触球瞬间的发力情况应该清清楚楚打丢一板球,应立刻回忆动作,哪儿错了?怎样才算正确?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动脑筋还应越来越细。

如攻球出界了,出界多少?刚才的击球动作为什么把球打出界这么远?有了这种意识,练技术才会有收获否则,一点体会没有,技术怎么能进步? 掌握击球动作实质的意识研究技术动作,要注意它的外形,但尤为重要的是应分析击球动作的实质摆速快、能发力、打摩结合好、命中率高、适应来球的范围广(即能依打不同来球的要求相应调整动作),这样的动作,就是好动作   击球动作的时空意识分析技术动作,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时间节奏方面,如快带弧圈,上升期击球;攻打弧圈球,上升后期击球;拉下旋球,下降期击球二是空间位置(或几何图形的变化)如挥拍路线、拍形、用力方法等在时间节奏上,还要特别讲究从引拍到向前挥拍击球这段时间与来球的节奏合拍,这样才能打出又快又狠的球来即在自己发力的同时,又充分借用了对方来球之力研究与掌握这个节奏非常重要 动作不断分化的意识在技术训练中,应不断将对方的来球总结分类,并明确回击每一类来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不少运动员乐于打顺手球,来球突变,失误一球,甚为不快其实,这时应好好想想,此球与顺手球有什么不同,长了、短了?旋转强了?还是节奏变了?弄清楚此球特点,继而明确打此类球的方法这样不断将对方来球区分、归类,并明确打每一类球的不同方法,就可以使自己的技术越来越精细,水平亦越来越高。

教你一招:正手拉球的击球部位正确的击球部位,是保证拉球质量的重要因素最近,在给一些业余爱好者和少年儿童运动员进行时发现,由于对击球部位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准确,影响到拉球力量发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对于业余运动员来说,拉弧圈球容易产生的第一个误解是,认为摩擦球越薄越好大家都知道,摩擦力量由正压力和摩擦系数两个因素构成的如果在拉球时过分强调摩擦效果,易对撞击力重视不够的话,势必要影响球的前进速度,同时,也很难发挥出摩擦效果,拉出又冲又转的弧圈球有鉴于此,在练习拉球的最初阶段,要控制板形不要过于前倾,球板与球接触的最初瞬间,球板与地面保持约90度的半横状即可这样,可多接触球的后部一些,保证球板对球有足够的正压力,为发挥拉球过程中的摩擦效果创造条件拉球的击球点过多地在球的侧面是另一个容易犯的错误有些初学者和业余爱好者,看到一些优秀运动员经常拉出很拐的侧旋弧圈,进而进行模仿久而久之,不管拉什么样的球都是侧旋,已很难再提高拉球的质量了还有些人是因为动作本身有毛病,影响击球的准确部位正确的击球部位应是球的后中部,向中上部摩擦要做到这样,首先要端正对拉球的认识,先掌握好拉前冲和加转两个基本的弧圈球后,再学习拉侧旋及其它种类的球。

否则,将会影响拉球的进步潜力其次要注意拉球的动作要领在进行重心交换时,不要使髋关节在垂直轴上左右转动拉球毕竟不是扔铁饼,这样会分散向前的力量,同时,也难以做到接触球的后中部准备拉球时,重心平动,能够移到右脚即可(以右手为例)手臂运动的轨迹也是影响击球部位的重要环节拉球时,肘关节不要过分后拉,使手臂前后运动;要适当打开前臂与上臂之间在肘关节处的夹角,在身体的整体作用下,收前臂;击球瞬间手腕有一快速内收动作,使球板对球产生较好的摩擦效果最后一点是,拉球过程中,重心不要下蹲这样会因为击球点过低,怕影响拉球的准确性,不敢接触球的后中部,代之以拉球的侧部作为权宜之计从而影响拉球力量适当提高重心,不仅有利于调整击球部位,也符合高重心拉球的当代乒乓球时尚掌握乒乓球弧圈球技术中相关步伐练习如何掌握乒乓球弧圈球技术中的步伐练习,是很多喜欢使用弧圈技术朋友最为关心的问题,而且他们对于自己老是掌握不好这技术而烦恼特别是对于步伐上的配合,也是对于这弧圈球技术有着直接的相连在与很多球友的交流中,发现很多乒乓球爱好者在练习的时候弧圈球的质量很高,但是一到比赛就拉不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来,经过总结发现这些朋友的主要问题在于步伐问题。

首先我们温习一下拉定点弧圈球的要点,若想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正确的扭腰和小臂的发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拉弧圈球时一定要将重心下移,腿蹬地,扭腰,然后用腰带动小臂进行发力,拉完弧圈球后迅速回复等待下一板弧圈球简而言之就是:蹬地、扭腰、挥拍、收小臂上面几个步骤一定要按照顺序做完整,如果是顺序颠倒则很难打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来在练习中,球的落点一般都是固定的,采用上面的方法便会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但在比赛中对方的回球落点一般没有规律,这时便要学会移动中进行拉弧圈球弧圈球的基本动作是固定的,所以如果仍然想拉出练习时的高质量弧圈球,就必须通过灵活的步伐进行位置的调整,调整的方法一般是自己的反应速度和对球的预判能力以及平时步伐的练习在乒乓球步伐中包括六种步伐单步、跨步、并步、跳步、交叉步、小碎步具体步伐细节请参考我在前面给大家总结的如何认识乒乓球基本步法技术这篇文章,也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我在阿邦网的乒乓球专栏乒乓球实战中弧圈球步伐练习中注意事项:1、预判性:人的反应速度是有限的,而对于高速的乒乓球运动而言,在比赛中更注重于对于球的预判在乒乓球比赛中,一定要培养乒乓球路线判断的好习惯,当判断完毕根据自己所在位置与球的落点,采用适合的步伐到达适合的击球位置。

  2、稳定性:在武术中下盘功夫一定要稳,乒乓球运动也是如此,即便有凌波微步的步伐,如果在击球时双脚无法扎稳,回球的质量也不会很高当采用预判并采用合适步伐到达合适击球位置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稳定,尽量在击球的瞬间不要使身体有重心左右的移动3、重心的顺势移动:当根据来球调整好身体的重心位置后,然后按照蹬腿扭腰收小臂的发力机制予以回球,此时重心也会顺势前移在击球过程中一定要感觉腿使得上劲,如果感觉腿使不上力,无法给腰一个良好的支撑,速度再快也无法打出高质量的回球总之,步伐在乒乓球实战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基本功,但这项基本功对于提高乒乓球实战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所以希望广大乒乓球迷朋友能够多加练习技术的掌握程度如何,就必须要把正确的动作先纠正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把握好乒乓球弧圈球技术,所以必须从步伐上开始着手改正过来乒乓球发球中体现国家队员前臂加速作用效果业余球友都习惯于把球发转而忽略发球的速度,对发球的速度理解不够,以为发球就是发旋球,其实发球的速度同样重要,对于直板单面攻的球友,直线急球不但可以限制对手的侧身而且有时候可以发球直接得分,打乱对手的心理限制对手的技战术发挥在,这一点上大家都会深有体会。

但有时意识到要发快球了但做不到,发出的球不快反而让对手直接上手自己把自己弄被动了,如何加快发球的速度呢?前臂的作用是加速作用,发球的速度不快,多数是前臂的力量运用不好或者根本不用前臂发球时从挥拍到触球前臂的摆速一定要快,利用前臂的摆速加快来加快发球的速度,尤其是发长球时运用前臂的加速发力效果会更好像我国优秀运动员王励勤,马龙的正手侧身半高抛发球前臂的发力作用十分突出,大家不妨模仿学习一下,或许会有不错的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手腕的顺势发力,这样力量的传递才依次顺利当然,最终触球是靠手指来传递力量,在球拍触球瞬间手指要有握紧球拍的感觉,从而把所有的力量传递到球拍上运用好小臂和手腕的力量,不但可以加快发球的出球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发球的旋转,这同样重要对于发球的旋转不好的朋友,比如说发不出下旋球,那么就要注意提高小臂和手腕摆速去触球和摩擦球就可能发出较转的球了拉弧圈球易犯的毛病有哪些?如何纠正?1.在引拍过程中,前臂和上臂在肘关节处的夹角没有打开,而是靠拉肘向后引拍,影响拉球的发力在训练中有意识地把前臂放下来,配合脚部的转动和重心移动,引拍效果会好些2.击球前 ,腰部向后转动过大,形成掷铁饼式的准备姿势,影响向前发力。

在实践中,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能够移至击球一侧脚时即可3.击球时,球拍过于前倾,摩擦球过薄,使拉球的力量减小,准确性降低,容易打在拍边,出现人们常说的"飞碟"现象击球时球拍不要过于前倾,同时注意手腕向内向前的转动,这样方可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4、拉球过程中,手臂由后直接向前挥动,成近似于直线型,难以制造拉球的弧线正确的挥动方法是手臂由右后下方,以肘关节为轴,向左前上方挥动,其挥动轨迹近似于"小弧型",这也部分地体现了弧圈球这一技术术语的内涵5.肩部过于紧张,动作僵硬由于弧圈球的动作比一般攻球动作稍大些,因此要做到拉后手臂,尤其是肩部要迅速放松还原,以利于连续拉和提高拉后扣杀的命中率业余直拍初学者如何纠正正手攻球的错误动作很多业余的学习乒乓球的朋友,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经过比较专业的教练的指导,又因为打球的时间有限,所以没有注意动作的正确性而只是发力打而已,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非常错误的攻球动作这些错误动作的害处自然很多,而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妨碍打球者技术的进步和身体健康,相对于我们锻炼身体的初衷而言,有些背道而驰了也可能是中国人的拿筷子的习惯动作的影响,直拍是我们业余选手经常使用的一种打法,所以我们这里来分析一下直拍的一些正手攻球的问题。

最常见的直拍正手攻球(也不排除横拍)的错误是不会收缩小臂,只是架起肩膀,在大臂的发力和带动下大小臂成固定夹角的击球,腰部的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