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语音对比与教学 高玮Summary: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作为邻邦,中韩两国的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韩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总是感觉到汉语听力和口语表达难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韩国人学汉语发音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Keys:汉韩语音对比 汉语声调教学问题 汉语拼音拼读问题一、引言由于中韩两国深厚的文化渊源,韩国人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大多能阅读汉语、书写汉字但是,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是要用它来交流,以此获得信息因此,学习语言只能读写是远远不够的韩国人学习汉语感到最困难的是“听”和“说”,尤其是汉语发音方面本文从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韩国人学习汉语发音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学说汉语,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母语发音规则,然后弄清楚汉语的发音特点,把握住它们的异同这样,学习说汉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汉语与韩语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汉语是表意文字,一个字是一个表音单位,也是一个表意单位词的界限清楚,是一种“硬”的语言,特点是抑扬顿挫韩语是拼音文字,以句子作表意和表情单位句子由一连串的音组成,词的界限不清楚,句子中没有停顿,是一种“软”的语言,特点是连贯流畅。
汉语是一种障碍语,发音时气流有障碍,语速比韩语慢韩语属一种平滑语,发音时气流无障碍,语速较汉语快汉语有声调,如用音阶表示,大概是“1-5”汉语发音时,唇、齿、喉、舌的运动比较强烈,使用的气息量大,比说韩语费力韩语没有声调,如用音阶表示,大概是“3-5”韩语发音时,唇、齿、喉、舌运动平缓,使用的气息量比汉语小,说韩语比较轻松虽然韩语与汉语中有很多听上去好像很近似的发音,但实际上它们有本质的不同正是这种不同,造成了韩国人学习说汉语的困难二、汉韩语音对比与教学策略学说汉语离不开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方案》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为了方便汉语学习而开始使用的汉语拼音借用了拉丁字母,它包括21个声母、35个韵母、4个声调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的拼音,它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汉语拼音只表音,不表意,无论声母还是韵母,其本身就是实际发音这与属表音文字的韩语极为相似韩语也是由辅音加元音构成一个音节有19个辅音、21个元音,不须借助音标来表示,字母本身就是发音汉语拼音的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而韩语的辅音按发音部位分为:双唇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喉音。
可以看出,汉语拼音声母发音是由唇到齿、由舌尖到舌根,尤以舌位多变为特点而韩语辅音发音舌位没有变化因此,韩语与汉语的某一个音只是相似,绝不相同比如“g”和“]”,发声母“g”的音时,舌根抵住软腭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声,这个音在舌根就已经形成而韩语“]”发音时,舌后部向上抬起,与此同时,舌根接触软腭,阻住气流然后放开,使气流冲出而形成声音,这就没有了声母的爆破力]”音在舌面形成,发“]”音的时候口腔比发“g”时小韩语辅音发音,因其舌位变化不大,只有声音形成在舌面前或舌面后之分,所以汉语声母的发音与韩语有很大不同如果用韩语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来学习汉语发音必然会走进误区韩国人说汉语有几组声母特别容易混淆例如:(1)“p”和“f”如:把“衣服”读成“衣扑”p”是双唇音,韩语里也有双唇音,不易发错;“f”是唇齿音,是下唇接近上齿,形成窄缝,气流从窄缝中间挤出,摩擦成声韩语里没有唇齿音,在拼读时会习惯的把上齿变成上唇,读成双唇音所以常常把声母“f”读成“p”2)“n”和“l”如:把“你好”读作“理袄”,把“男女”读作“男吕”韩语里“L”的发音是舌尖抵住上齿龈,使气流通过鼻腔泄出而成音。
这跟“n”很相似,“n”是气流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音在舌尖 而“L-”音在舌面前靠近舌尖,这个音听起来像介于“n”“1”之间l”舌位与“n”相同只是发“l”的时候气流振动声带从舌的两边通过韩国人容易模糊舌面前音与舌尖音的界限,发“n”“l”时气流分散着从口鼻而出,一半鼻音一半舌尖音,形成一个介乎两者之间的音3)“zh、ch、sh”和“z、c、s”如:把“孩子”读作“孩治”,把“耻辱”读作“此辱”,把“凡是”读作“凡四”常常把“zh、ch、sh”读作"z、c、s”,这两组声母都是舌尖音,“z、c、s”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气流分别由弱到强,听到的声音也由强到弱音形成于舌尖前,是舌尖前音zh、ch、sh”比“z、c、s”多了一个“h”,就由舌尖前音变成了舌尖后音发音时舌根接近软腭,留出窄缝使气流从舌根的窄缝中挤出,舌尖自然上翘抵住硬腭前部,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尖的阻碍摩擦成声这就是卷舌音韩语中没有卷舌音,初学者不能准确理解卷舌的意思,干脆把它发成较容易的平舌音另一种情况是,有一定汉语基础的人,基本上能从理论上掌握这三个音的发音规则,发出的这三个音绝对不是平舌音,但也不是标准的卷舌音。
这是由于韩语里没有舌根音,在发音时舌根的位置不准确,舌头不够靠后停留在中间,无法堵住鼻腔的通路,舌尖也不能自然上翘,使气流分散发出,没有摩擦就发出了一个近似卷舌音的音韩国人学习汉语声母的关键是要克服母语的习惯,准确把握声母的口型、舌位,学会卷舌说汉语时,发音器官运动量比韩语大,使用气息量也大汉语拼音的另一个组成因素是韵母它包括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汉语中的韵母与韩语中的元音发音也不尽相同比如“a”和“+”,发“a”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居中央(不前不后)韩语“”发音时,口自然张开,双唇自然放松,舌尖向下接近下齿龈,发出的音集中在口腔前部i”和“1”,发“i”音时,唇形呈扁平状,舌头伸向前,舌尖抵住下齿背而韩语里的“1”是口稍微张开,舌尖贴下齿龈,舌面抬起贴近上腭,双唇向左向右自然拉伸i”音的口腔范围比“1”音的口腔范围大一些,舌头不那么紧张如用“1”的发音方法来发“i”,声音就有尖扁的感觉比较“u”和“T”,韵母“u”发音时双唇拢圆,向前努出,舌头往后缩,舌根接近软腭而“T”发音时双唇稍微拢圆,不向前努出,舌尖抵住下齿龈汉语“u”发音时因舌位靠后,口腔里留的空间大,气流更通畅、强烈,发音较用力。
韩语“T”发音时比较自然,比汉语“u”发音时用力要小得多和韩语相比,汉语发音时气流较强、用力较大、唇形较开为什么要比较这三组元音?因为汉语拼音讲究四呼,而这几个韵母都是四呼中有代表性的韵母四呼在汉语拼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是按照一个音节(一个字)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划分的分为开口呼:韵母不是“i、u、u”或不以“i、u、u”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齐齿呼:“i”或以“i”起头的韵母;合口呼:“u”或以“u”起头的韵母;撮口呼:“u”或以“u”起头的韵母四呼的发音方法如下:开口呼:发音用力处在喉头,经由上腭发出,口腔大开,声音宏亮如:韩、海、刀、冷、热、仁等,齐齿呼:嘴角向两旁咧,牙齿微露,发出的音清脆如:冰、倪、秋、姜、意、炎等合口呼:两唇微闭,发出的音圆润如:五、多、外、中、环、尉等撮口呼:外唇形缩小微微向前努出如:女、雀、穷、越、军、区等在拼读音节的时候,同一“呼”的韵母和声母拼合的情况基本相同,所以,四呼是掌握汉语的准确发音的基础三、汉语声调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组成汉语拼音音节的第三个因素是声调,它是音节高低升降的表现形式,表现了汉语的特色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五度,最低为“1”最高为“5”。
五度标记法”可以形象地说明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频率,最低是一度,最高是五度第一声用“55”表示,声带绷到最紧,振动频率最高,并且保持住,发出的声音就是第一声如果念一篇文章,一会儿把第一声念成“55”,一会儿念成“44”,或者“33”,振动频率不稳定,必然使得到其它字的声调也不准确所以,定准这个调,保持住这个调是学会汉语声调的一个前提第二声用“35”表示,声音从中高到最高第三声用“214”表示,这个调拐了一个弯儿,不易发准第四声用“51”表示,声音从最高到最低声调用“一、丿、丷、丶”标记在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上,它表示这个音节整体的声调韩国人说汉语常见的声调错误是:1.因为三声发音困难,所以三声念错了括号里是发错的音:卖主(竹)、色彩(猜)、十五(屋)六个、旅游(驴又)、楚国(出果)、游览(兰)、美(梅)丽、开始(师)2.因为刻意的发三声,把不是三声的念成三声了:有些(写)人、国(果)王、买一(以)根、方(仿)便、注(主)意、游(有)戏、赢(影)得3.把连续两个第二声的词全部念成第一声:繁华(念作“翻花”,下同)、男人、人群、随时、成才4.把连续两个不同声调的词念成相同的:必定(逼丁)、失去(失躯)。
声调读错的主要原因:一是上文所说的声带振动幅度不够或者不稳定,读不准声调或者跑调二是四声练习不够,没有形成条件反射三是汉语的搭配千变万化由字到词再到句子四个声调的发音位置、发音方法相互影响,导致声调不准确要解决声调问题是比较困难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是要在理论上认识声调的来龙去脉,读准单字的声调其次是要把四声练习(ma ma ma ma)读上无数遍,在嘴里建立四声的感觉,把这种感觉变成条件反射,一看到声调符号,不用想就自然发出那个声调来最后要反复进行字、词、句、段的朗读训练,注意声调变化,熟练掌握各种声调的搭配四、汉语拼音拼读偏误分析与策略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合起来加上声调发出一个声音,这个过程叫拼音多数人用两拼法完成这个过程所谓两拼法就是以声母为一个部分,韵母(无论结构如何)为另一部分,把两部分拼合起来成为一个音的方法如:huang→huang(黄)、lan→lan(蓝)在声韵母拼读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1.把声母读成呼读音声母教学时,读的是声母的呼读音,就是声母加上了一个元音b、p、m、f”的呼读音分别是“bo、po、mo、fo”其它的声母都是如此,在教学时都加了一个元音可是在拼读音节时应去掉这个元音,读声母的本音。
否则,就会把音拼错比如:把“调查”读成“得要茶”,把“米缸”读成“米以哥昂”拼音时把声母念成呼读音,占了一定的时值,一个音节就变成两个音了2.声母、韵母之间停顿比如:拼gu(古)时,如果“g”和“u”之间停顿了,就拼成ge-a(歌舞)了3.韵头丢失“i、u、u”开头的复韵母,叫作韵头韵头念不准或是丢了韵头,音就拼错了比如,huan(欢)丢了韵头!“u”,就成了han(鼾);liang(粮)丢了韵头“i”,就成了lang(狼)4.连读拼音就是把无论多少个字母拼成一个音,如果拼成两个音,即使声母韵母念得再准确,也失去了拼音的意义有人把拼音的经验总结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这话抓住了拼音的要领前音(声母)念得轻而短,就可能接近于本音;后音(韵母)是发音响亮的部分,当然该重两音相连关键要猛一碰,“猛”,强调时间短暂,“碰”强调的是发出一个声音学习语言重在实践,拼音也是一样学习者可以参考“普通话声韵配合表”,再配合四声反复练习,或可对提高汉语拼音能力有所帮助五、结语综上所述,韩国人掌握准确的汉语发音及声调,必须克服母语的发音习惯,决不能用近似的韩语发音代替汉语拼音的发音要有意识地增加自己发音的频率,加大唇、齿、喉、牙的运动幅度,加大气息量,使发音过程达到汉语的发音标准。
另外,要注意汉语的最小单位是字,汉语拼音是为了方便学习者学习用的有了汉语拼音,汉语也没变成拼音文字所以按拼音文字的方法,只简单的依照汉语拼音脱离文字说汉语是不可取的学习者应该脱离注音直接念文字,只有到达这个阶段,说好汉语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