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镇中心小学特色材料大洋洲镇中心小学现有22个教学班,在编在岗教职工46人, 教学楼、生活楼、宿舍楼依次排开,学校分区合理、功能齐全, 设施配套,是一所较大规模的农村完全小学一、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创新促发展学校借助“百校千 课”活动的契机,深入贯彻“高效课堂”新理念,以模式驱动, 以导学案统领,以分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 本质,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以“信仰学生”为宗 旨,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学校全面铺开高效课堂,真正实现教学 方式和课堂文化的重塑通过教学论坛、赛课、磨课、结对帮扶 等方式搅动学校教研的一池春水,催生了万花齐放的旖旎春色, 也极大地促进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2013年黄艳红老师在“班 班通教学资源应用大赛”和“高效课堂教学比赛”中连获市一等 奖,全校近两年在县里的赛课中多次获得佳绩,在教学教研上的 历史性突破已成为了学校的一面旗帜二、 树立危机意识,勇破常规求跨越大洋洲镇历史上教育欠账较多、校舍破旧近年来,学校直 面硬件设施日趋落后陈旧的严峻现实、勇于树立危机意识、打破 惯有思维,借助国家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契机,通过示范 性村小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改项目等平台、外引内联筹措校建资 金,精心规划,先后筹措校建资金400余万元,新建了一栋教学 楼、一栋学生宿舍楼,以及正在建设的教师周转房、学生食堂等 项目。
在学校硬件配套、硬化美化绿化、教学设施的更新等方面 也累计投入资金39万多元,做到了四季有绿,常年有花,美观、 明亮、新雅,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村小建设同样日新月异学校争取项目资金共计294万余元, 兴建了两栋教学楼,改造了一栋教学楼,今年即可实现消灭所有 低矮平房的目标同时新修两处标准篮球场,添置了一大批教学 设备,把全镇所有的破旧课桌椅全部进行了更新,学生的学习条 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在学校信息化标准建设方面,学校更是舍得投入:电脑房、 标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还率先建 设了覆盖全校各科室、教师的信息网络,可以说几年的功夫,学 校就由农业社会直接跨进了信息社会的门槛,一所现代化信息化 校园已初具雏形每个村小也都配备了电脑,连通了网络,初步 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今年中心小学所有的教室又全面实现班班通 工程,学校的信息化程度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发展速度之快前 所未有大洋洲镇中心小学在校建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多次得到 了上级领导的嘉奖,并在县电视台《走遍新干》栏目中作了专题 报道三、打造书香校园,和谐家园学校不仅教育资源日益优化,更注重打造内在的人文特色 学校把“书香校园”作为一个主抓手大力推进。
建起了百米校园 文化长廊,新建了开放书吧,开设了阅读课,学校还把国学经典 诵读作为弘扬主旋律、培育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制定了详实的 行动设计,从人员配备、时间安排、阶段考核等方面全方位跟踪推进,实现全员参与、阵地推动、情感熏陶、厚积薄发,全校师 生不分长幼,用诵读国学经典的形式为“书香校园”涂抹上一 层文化重彩2012年在全县教工红色经典诵读比赛中获得三等 奖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不仅教学成绩再上层楼,第二课 堂更是红红火火,成了展现自我、凸显个性的舞台写字课、阅 读课、课外兴趣小组的开展有声有色在全县的文艺调研中,大 洋洲镇中心小学推出的节目连续多年获得县一等奖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一是“留守学生”日常 管理规范,成立了关爱“留守学生”领导机构,建立了 “留守学 生”档案,制定了相应制度,学校还与班主任和“留守学生”现 监护人签订了关爱责任状;二是开展了有特色的关爱“留守学生” 工作首先是全方位关爱“留守学生”,将关爱“留守学生”纳 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工作,不单从学习上、生活上关 心“留守学生”,还专门设立了 “知音信箱”让“留守学生”倾 吐,咨询有关心理、生理知识,从心理健康角度关爱“留守学生”; 学校还让每一同学主动交一个“留守学生”朋友,每一个教师与 一名“留守学生”结对子,校广播站还专门开设相关栏目、定期 播出“点歌台”、“文化广角”等丰富“留守学生”生活,少先队 大队部还每月组织一次“留守学生”集体生日会,让“留守学生” 体会到家的温暖。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学校没有把它当成一句挂在墙上的口号,在体育活动中坚持全员 参与,讲求实效不仅有制度、有措施,有记录,更通过运动会、武术表演、跳绳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点燃师生激情,储备健康 正能量在全校组织开展“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成长” 的大课间活动,将跳绳作为主打运动项目进行推广,并制定了详 细的实施方案,大课间俨然成为了学生跳出快乐人生的一个大舞 台,学生的素质和体能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去年的全县中小学田 径运动会中,大洋洲小学代表队就再次荣获小学六年级组第四名 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