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机冲击下的匈牙利经济和政策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9KB
约14页
文档ID:537430910
危机冲击下的匈牙利经济和政策_第1页
1/14

危机冲击下的匈牙利经济和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赴匈牙利经济考察团2013-3-29 9:51:56  来源:《经济学动态》(京)2011年10期  【英文标题】Economy and Policy of Hungary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赴匈牙利经济考察团,执笔人:王宏淼、张平、张晓晶、王诚、香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电子邮箱:wanghongmiao@北京100836  应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邀请,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张平、王诚、张晓晶、香伶和王宏淼一行五人于2011年6月27日至7月4日访问了匈牙利,与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共同在布达佩斯召开了“经济危机、教育和劳动力:中国—匈牙利国际会议”(Economics of Crisis, Education and Labour: Chinese-Hungar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在研讨中,我们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和匈牙利学者广泛探讨了匈牙利经济及其加入欧元区的机会、风险和收益等问题。

本文将基于此次会议情况,并结合一些公开的匈牙利基础数据和早前研究资料,就匈牙利经济转轨以来的发展情况做一综述  一、匈牙利经济转轨路径及其经济表现  经济转轨向来有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道路之分,两者主要差异体现在转轨顺序以及改革的力度上与东欧其他国家一样,匈牙利的经济转轨亦涉及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与贸易的自由化和国有资产的私有化不同于20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以波兰为代表的东欧激进休克疗法风潮,匈牙利的转轨战略是偏重于渐进改革的,具有不同于中东欧转轨国家的转轨特色  1.总体渐进,但并不排斥特定的激进政策匈牙利90年代的转型,实质是其60年代以来改革的继续和深化1968-1989年,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1989年以后则是由公有制向私有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匈牙利在全面转轨启动初期,实行了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试图通过减少补贴、削减开支、提高利率、抑制需求、取消税收优惠、逐步实行价格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等措施来推动经济转轨,并实现宏观稳定1968年启动价格改革,1988年开始放开价格,到1990年已有80%的价格放开,1992年90%的价格已放开1990年匈牙利放松了78%的进口管制,1991年90%的进口不受任何限制,1992年完全放开进口。

为推进货币可兑换性,匈牙利逐步将福林贬值,1989年1美元兑换59.07福林,经过1990、1991、1992、1993年数次贬值,到1993年年底,1美元可兑换85福林,官方汇率已接近于市场汇率1995年福林实现了经常项下的可兑换显然上述改革过程是逐步推进的但是当匈牙利面临严重的财政不平衡时,1995年新任财政部长博克洛什就毫不犹豫地实施了激进的稳定化计划博克洛什紧缩纲领”以“令人不快和不受欢迎的”强制性措施,停止此前右派政府一直维持的拨给亏损国营企业的财政支持,转而实行空前严厉的财政紧缩,削减社会福利、冻结工资、放开物价、贬值福林以促进出口、让企业破产、增加失业因此有人将该届政府的举措称为“休克疗法”补课当然就总体而言,匈牙利的转型方式仍是平缓的,从而使匈牙利的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相对平和,未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更为主要的是使宏观领域的重大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2.租售结合,推进土地私有化私有化大体上分为土地私有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两方面匈牙利政府在1990年时提出,要建立“以私有制和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因此所有制改革可以说是整个经济转型的中心内容  20世纪90年代初的匈牙利土地私有化,实际上分为两个方面:(1)真正新实行私有化的,只是部分国有土地;(2)而在合作化前属于私人的土地,则归还给原所有者个人:如将革命前属于教堂的土地发还给教堂,由教堂出售或出租收取租金。

但国有土地的主体未变,即原来没收的纳粹亲善者的土地和大地主的土地,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仍归国有,但这部分国有土地原则上可以卖(也属于私有化)经过土地私有化,匈牙利的土地所有权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家所有土地从1990年占国土面积的31.8%下降到2001年的19.7%,集体所有土地从1990年占国土面积的60.9%下降到2001年的6.7%,私人所有土地从1990年占国土面积的7.3%上升到2001年的63.6%  私有化的一个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减轻政府负担和偿还外债伴随着土地私有化,匈牙利政府减少甚至取消了对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的补贴,银行取消了农业的优惠贷款,加上私有化中重新获得土地的地主并不耕种,种地成本提高而使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土地撂荒严重因此尽管转轨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率(如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高,但改革对于农业生产的冲击仍是巨大的匈牙利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1999年比1986-1990年的均值减少了12%在转轨后的11年中,农业生产有8年负增长,增长的年份仅有3年,2000年还达不到1989年的水平(仅为1989年的67.1%),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匈牙利1990-2000年农业生产情况(1989=100)  3.吸纳外资,进行国企私有化。

在国企私有化方面,匈牙利明确拒绝了波兰、捷克以资产券方式无偿分配国有资产的建议,而以直接面向国内外投资者、以出售国有企业的方式来大刀阔斧地进行私有化匈牙利不仅较早对煤气、电力、电信企业和国有银行等国资进行私有化,而且也是东欧国家中率先对敏感的基础设施部门进行私有化的国家进入匈牙利的FDI约有一半参与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1990-2002年底,匈牙利吸引外资267亿美元,大约成立了3万个外资公司这使得匈牙利成为中东欧地区(包括前苏联)吸纳FDI最多的国家之一,占同期流入中东欧地区FDI的1/3  4.重视政府在立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匈牙利在经济转轨中重视立法工作,制定了《私有化法》、《竞争法》、《银行法》等一整套法律体系,为市场体制建立了必要的法律基础设施为了推进土地的私有化,匈牙利国会还相继通过了紧急过渡条例(1990年10月)、赔偿法(1991年4月)、合作社改组法(1992年1月)等与欧盟的入盟谈判也加速了匈牙利法律“欧洲化”的进程匈政府制定了长期的经济发展计划,并且有相应的产业政策的支持如安道尔政府时期制定的1990年“国家经济复兴计划”,为经济转型确立了中长期纲领为提高工业的竞争力,政府产业政策的重点在于增加投资、支持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活动及形成广泛的商业供应网络。

政府也积极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重建,如政府在2004-2006年拨出60亿美金,用于增强经济竞争力、发展人力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农业  5.注重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接轨东欧剧变后匈牙利一方面积极推进经济转轨,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主动融入与欧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1993年匈牙利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1998年启动了入盟谈判进程,2004年正式加入欧盟经济转轨为匈牙利与欧盟的入盟谈判创造了条件,而与欧盟制度的接轨又成了深化经济转轨的重要基础  在经过了10多年的转轨后,私有市场经济体制被建立起来1989年私有经济成分占GDP的比重仅为18%,2000年前后,随着私有化基本结束,私有经济成分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占85%,原有的2000家国有企业所剩无几1989年之前,匈牙利的贸易65%是与经互会国家进行的,而转轨后,匈牙利的贸易方向从面向经互会国家转而面向欧洲,2002年对欧盟出口占匈牙利出口总额的75%,从欧盟进口占匈牙利进口总额的56%在吸引外资方面,50%的外资来自欧盟许多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在匈牙利投资设厂或设立研发基地,并将其利润用于再投资。

  匈牙利的经济转轨获得了国际承认,1996年匈牙利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国1998年匈牙利开始了加入欧盟的谈判,匈牙利法律体系与欧盟法律体系的接轨过程加快2002年匈牙利在世界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28位,高于其他中东欧国家2002年12月匈牙利结束了入盟谈判,2003年4月匈牙利正式签署了加入欧盟的条约,2004年5月1日匈牙利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  但经济转轨也让匈牙利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表现在:(1)转轨初期经历了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所称的“转轨性衰退”,GDP一度直线下滑,宏观经济数年混乱1990-1993年匈牙利GDP下降了18%,这一过程直至1994年起才大体结束直至1997年步入稳定增长阶段,才克服了长达10年的经济负增长或低速徘徊,取得了年均4.5%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和居民生活水平才恢复到1989年前的水平从宏观经济的其他指标看,1993年的失业率达到12%,直到2000年才下降到8.7%,2002年才降至5.9%通货膨胀率1995年达到28%,直到2000年才终于降至一位数(9.8%),2002年进一步降至5.3%实际工资经历了长达10年的下降,从1997年才开始恢复增长。

2001年的消费水平才恢复到1989年前的水平  (2)收入差距扩大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匈牙利收入最低与最高的10%人群,1987年所占收入份额分别为4.96%与19%(收入差距为1﹕3.8),到1989年的份额为4.52%、21.45%(收入差距为1﹕4.7),1999年为3.98%、23.38%(收入差距为1﹕5.9),2007年为3.54%、25.44%,收入差距扩大至1﹕7.2从基尼系数看,1987年为21,2007年达到31一些人认为,转轨后1/3的居民比从前生活得好,2/3的人生活得比从前糟公务员、退休者和农民成为了主要的利益受损群体  (3)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外资青睐布达佩斯和西部相对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则很少有人问津,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4)外资化倾向严重外资企业对匈牙利经济的贡献令人关注,其产值占匈牙利GDP的近50%,其出口额占匈出口总额的80%,就业占全部工业劳动力的43%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和大银行都为外资所控制,跨国公司事实上控制了匈牙利的经济命脉,外资依赖型经济特征十分突出虽然有人对此并不担忧,认为这是小型开放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无奈之举,但也有人对匈牙利民族经济的发展忧心忡忡。

  (5)财政赤字较严重匈牙利数届政府试图解决预算赤字问题,但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实现公共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仍是匈牙利面临的重要挑战  总的看来,经过经济转轨的最初大震荡并付出较大的代价后,1997以来匈牙利经济开始显现稳步增长态势1997-2006年的“黄金十年”经济增长率均在3.2%以上,年均达到4.1%2004年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大关,突破了中等收入约束,2008年达到15489美元但2007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下,经济增长率又出现回落(见图2、图3)  二、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匈经济的冲击及应对  2008年2月,匈牙利央行宣布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从而解决了2001年10月以来同时实行水平区间盯住汇率制与通胀目标制之间的内在冲突然而,当2007年华尔街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时,由于比较高的经济自由度和外向型特征,匈牙利成为了第一批受到冲击的经济体之一2007、2008年匈牙利经济基本没有增长,2009年出现负增长(-6.7%),导致人均GDP下降至12856美元危机对匈牙利的冲击是明显的,但没有经济转型带来的影响大、时间长为了尽早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匈牙利政府推出了“危机处理纲领”,试图为匈经济增长创造条件,进而恢复民众的信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