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儿童道德的发展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5.02KB
约43页
文档ID:577602903
第十章儿童道德的发展_第1页
1/43

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 第十章第十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道德的发展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攻击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解攻击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2、理解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解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3、深刻理解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深刻理解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4、深刻理解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深刻理解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5、深刻理解班杜拉的攻击实验及其社会、深刻理解班杜拉的攻击实验及其社会认知理论认知理论3 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的发展、道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德情感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是道德研究最重要的道德认知发展是道德研究最重要的方面,得到很多比较成熟的成果方面,得到很多比较成熟的成果最成功的研究来自于最成功的研究来自于皮亚杰皮亚杰及其影及其影响下的响下的科尔伯格科尔伯格等人4 儿儿童童的的道道德德认认知知是是指指个个体体对对是是非非、、善善恶恶行行为为准准则则和和社社会会道道德德规规范范的的认认识识它它包包括括道道德德概概念念的的掌掌握握、、道道德德判判断断能能力力的的发发展展以以及及道道德德信信念形成三个方面。

念形成三个方面5 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二、二、 柯尔伯格的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论道德发展三水平论””6 一、皮亚杰的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研究方法皮亚杰的研究方法皮亚杰的研究内容皮亚杰的研究内容皮亚杰的皮亚杰的““他律和自律论他律和自律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7 1.皮亚杰的研究方法皮亚杰的研究方法独创的临床谈话法临床谈话法临床法:临床法:又称诊断法,由又称诊断法,由皮亚杰所倡导实际是自然皮亚杰所倡导实际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合并临床诊断法的合并运用,包括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儿童的实物运用,包括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儿童的实物操作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三方面材料的分析、操作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三方面材料的分析、综合,可以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综合,可以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做法做法: 通常预先向儿童讲述一些关于道德现象通常预先向儿童讲述一些关于道德现象的故事的故事,然后和儿童进行深入的谈话然后和儿童进行深入的谈话,根据儿童根据儿童的回答确定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回答确定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8 2.皮亚杰的研究内容皮亚杰的研究内容1 1 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遵守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遵守2 2 对过失的判断对过失的判断3 3 对谎言的理解对谎言的理解9 3.3.皮亚杰的皮亚杰的““他律和自律论他律和自律论””皮亚杰皮亚杰1932年出版年出版《《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的道德判断》》皮皮亚亚杰杰认认为为,,儿儿童童的的道道德德认认识识的的发发展展是是从从他他律律道道德德向向自自律律道道德德转转化化的的过过程程。

他他和和同同事事们们设设计计了了许许多多包包含含道道德德价价值值内内容容的对偶故事来考察儿童道德判断地发展的对偶故事来考察儿童道德判断地发展10 例,皮亚杰例,皮亚杰““道德判断道德判断””对偶故事之对偶故事之一一A.一一个个叫叫约约翰翰的的小小男男孩孩,,听听到到有有人人叫叫他他吃吃饭饭,,就就去去开开吃吃饭饭间间的的门门他他不不知知道道门门外外有有一一张张椅椅子子,,椅椅子子上上放放着着一一只只盘盘子子,,盘盘内内有有15只只茶茶杯杯,,结结果果撞倒了盘子,打碎了撞倒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B.有有个个男男孩孩叫叫亨亨利利,,一一天天,,他他妈妈妈妈外外出出,,他他想想拿碗橱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拿碗橱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问题: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问题: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11 5岁以下儿童没法作出比较岁以下儿童没法作出比较6岁以上儿童才能作出回答大多认为第岁以上儿童才能作出回答大多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重,因为他打破了较一个男孩的过失较重,因为他打破了较多的杯子;年龄较大的儿童则认为第一多的杯子;年龄较大的儿童则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轻,因为他的过失是在个男孩的过失较轻,因为他的过失是在无意间发生的。

无意间发生的12 处于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7岁)的儿童会认为约翰更坏些岁)的儿童会认为约翰更坏些因为他们判因为他们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他们是根据的行为的客观责任去作主观动机他们是根据的行为的客观责任去作出判断的出判断的处于处于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8-11岁)的岁)的儿童会认为亨利更坏些儿童会认为亨利更坏些因为他们判断行为时,因为他们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是根据的行为的主观责任去作出判断的他们是根据的行为的主观责任去作出判断的13 4.4.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1)(1)前道德判断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2-42-4岁)岁)处处于于这这个个阶阶段段的的儿儿童童对对引引起起事事件件的的原原因因只只能能有有很很朦朦胧胧的的认认识识,,他他们们的的行行为为是是感感性性化化的的,,因因而而这这个个年年龄龄阶阶段段的的儿儿童童的的行行为还不为还不具有道德特性。

具有道德特性14 (2)(2)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75-7岁)岁)一一是是认认为为规规则则是是绝绝对对的的、、固固定定不不变变的的,,是是由由权权威威给给予予的的,,而而不不能能理理解解规规则则可可以以经过集体的协商来制定或改变;经过集体的协商来制定或改变;二二是是在在评评定定是是非非时时总总是是持持极极端端态态度度,,非非好即坏;好即坏;三三是是判判断断一一个个行行为为的的好好坏坏,,是是根根据据行行为为的的后后果果而而不不是是根根据据行行为为的的动动机机4 4、、5 5--8 8、、9 9岁)岁)15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他律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他律阶段时的特点段时的特点:①①认为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是绝对的、不可以认为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是绝对的、不可以改变的②②判断行为的好坏只依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即客观判断行为的好坏只依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即客观责任,而不是行为者的意图或动机责任,而不是行为者的意图或动机③③非此即彼判断行为时不是好就是坏,而且认非此即彼判断行为时不是好就是坏,而且认为别人也会这样想为别人也会这样想④④内在的公正,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内在的公正,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

惩罚⑤⑤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成人规则的义务感16 他律道德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所作的他律道德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所作的判断儿童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不判断儿童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这是一种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这是一种受自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的道德判断17 皮皮亚亚杰杰认认为为,,幼幼儿儿的的道道德德认认知知属属于于第第二二阶阶段段,,他他们们在在道道德德判判断断和和行行为为上上表表现现出出““他他律律道道德德或或道道德德实实在在论论阶阶段段””的的所所有有特点18 ((3)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8-11岁)岁)处处于于这这个个阶阶段段儿儿童童在在判判断断行行为为的的好好坏坏时时,,是是根根据据一一个个人人行行为为的的动动机机而而不不是是根根据据行行为为的的结结果果;;认认为为规规则则是是可可以以通通过过集集体体的的讨讨论论和和协协商商而而调调整整和和改改变变的的;;不不根根据据是是否否遵遵从从权权威威来来判判断断是是非非,,而而是是根根据据自自己己的的道道德德标标准准来来要要求求自自己己和和评评判判别别人人。

9、、10岁以后出现)岁以后出现)19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自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自律阶段时的特点阶段时的特点:①①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况下,规则可以违反在某些情况下,规则可以违反②②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行为的动机③③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化,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④④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不再相信内在公正,认识到越者认识和改正不再相信内在公正,认识到越轨行为可以隐蔽而不被觉察或惩罚轨行为可以隐蔽而不被觉察或惩罚20 自律道德是从主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自律道德是从主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自身已具有的主观价值所支配主观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的道德判断21 ((4)青少年时期相当于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时期相当于形式运算阶段能够想象游戏过程中可能的假设情境,能够想象游戏过程中可能的假设情境,并创造出新的规则。

同时他们的道德推并创造出新的规则同时他们的道德推理开始超越个人的水平,开始关注社会理开始超越个人的水平,开始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和政治问题22 儿童的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从儿童的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从他律他律道德向道德向自律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道德转化的过程23 二、柯尔伯格的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道德发展三水平论论””柯尔伯格柯尔伯格(Kohlberg)20(Kohlberg)20世纪世纪5050年代末期,年代末期,采用道德两难的问题探讨了儿童和青少采用道德两难的问题探讨了儿童和青少年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和认知年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和认知出版出版《《阶段与继续:对社会化的认知发阶段与继续:对社会化的认知发展展》》((19691969)、)、《《儿童对道德准则的定儿童对道德准则的定向的发展向的发展》》((19731973))24 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偷海因兹偷药的故事药的故事欧欧洲洲有有个个妇妇人人患患了了癌癌症症,,生生命命垂垂危危医医生生认认为为只只有有一一种种药药才才能能救救她她,,就就是是本本城城一一个个药药剂剂师师最最近近发发明明的的镭镭制制造造这这种种药药要要花花很很多多钱钱,,药药剂剂师师索索价价还还要要高高过过成成本本十十倍倍。

他他花花了了200元元制制造造镭镭,,而而这这点点药药他他竟竟索索价价2000元元病病妇妇的的丈丈夫夫海海因因兹兹到到处处向向熟熟人人借借栈栈,,一一共共才才借借得得1000元元,,只只够够药药费费的的一一半半海海因因兹兹不不得得已已,,只只好好告告诉诉药药剂剂师师,,他他的的妻妻子子快快要要死死了了,,请请求求药药剂剂师师便便宜宜一一点点卖卖给给他他,,或或者者允允许许他他赊赊欠欠但但药药剂剂师师说说::“不不成成!我我发发明明此此药药就就是是为为了了赚赚钱钱”海海因因兹兹走走投投无无路路竞竞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了药 25 讲讲完完这这个个故故事事,,主主试试就就向向被被试试提提出出了了一一系系列列的的问问题题::这这个个丈丈夫夫应应该该这这样样做做吗吗?为为什什么么说说应应该该?为为什什么么说说不不应应该该?法法官官该该不不该该判判他他的的刑刑?为为什什么么?柯柯尔尔伯伯格格与与皮皮亚亚杰杰一一样样,,他他真真正正关关心心的的并并不不是是儿儿童童对对问问题题回回答答的的“是是”或或“否否”,,而而是是回回答答中中的的推推理理所所以以在在与与被被试试交交谈谈中中不不断断地地提提出出问问题,以了解儿童是怎样推理的。

题,以了解儿童是怎样推理的26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阶段柯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阶段(1)(1)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在在前前习习俗俗水水平平,,儿儿童童基基本本上上按按行行动动的的结结果果判判断是非阶段阶段1是法律道德阶段,是法律道德阶段,对行为判断的主要依对行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据是避免惩罚,服从权威避免惩罚,服从权威儿童对是否的定儿童对是否的定义,是说一个人为了避免惩罚,应该服从规义,是说一个人为了避免惩罚,应该服从规则阶段阶段2是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换阶段,是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换阶段,发展发展了了交互的道义交互的道义,认为自己满足需要的同,认为自己满足需要的同时,也应该时,也应该让别人满足需要,了解了公平和让别人满足需要,了解了公平和平等交换平等交换27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阶段柯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阶段(2)(2)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在在习习俗俗道道德德水水平平,,重重点点在在社社会会需需要要方方面面,,价价值值观观放放在在个人兴趣之上个人兴趣之上阶段阶段3是个人之间的相互期待、相互关系和一致阶段,是个人之间的相互期待、相互关系和一致阶段,儿童强调做一个儿童强调做一个“自己和他人眼中的好人自己和他人眼中的好人”,儿童通,儿童通过过“做好人做好人”而寻求认可。

对正确行为的判断依据是,而寻求认可对正确行为的判断依据是,使自己在自己和别人眼里都是一个好人,行为良好的使自己在自己和别人眼里都是一个好人,行为良好的动机是愿意服从那些固定化了的规则动机是愿意服从那些固定化了的规则阶段阶段4是社会体系和良心阶段,是社会体系和良心阶段,儿童不仅关心对社会秩儿童不仅关心对社会秩序的遵守,而且也关心对这个秩序的维持认为正确序的遵守,而且也关心对这个秩序的维持认为正确的行为应包含的行为应包含履行一个人的责任、尊敬权威和为了自履行一个人的责任、尊敬权威和为了自己而维持已有的社会秩序己而维持已有的社会秩序28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阶段柯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阶段(3)(3)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在在后后习习俗俗或或原原则则性性水水平平,,人人们们的的道道德德判判断断是是根根据据考考虑虑过和接受了的原则过和接受了的原则阶段阶段5是社会契约或功用和个人权利阶段是社会契约或功用和个人权利阶段,这一阶段的,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认为可以通过协议、契约、客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认为可以通过协议、契约、客观的公正和适当的过程等形式,把各种观点结合起来观的公正和适当的过程等形式,把各种观点结合起来。

为所有人的幸福和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制定和遵从法为所有人的幸福和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制定和遵从法律阶段阶段6是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是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儿童认为应运用适合各儿童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种情况的抽象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抽象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信任普遍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个人要有判断的根据信任普遍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个人要有对这些原则承担义务的意识对这些原则承担义务的意识29 柯柯尔尔伯伯格格认认为为,,幼幼儿儿的的道道德德认认识识是是处处于于前前习习俗俗水水平平,,他他们们的的道道德德判判断断是是个个人人化化的、自我中心的和具体的的、自我中心的和具体的30 对科尔伯格理论的评价优点优点:1 它描绘了从儿童期到成年期道德推理发生的普遍的有顺序的变化2 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都有助于道德的发展缺点缺点:1 科尔伯格的理论未考察生活在许多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的道德状况,2 未充分考察那些注重精神或关怀倾向,而不是注重个人权利和公正的人们的道德状况,3 它低估了年幼儿童的道德推理31 第二节第二节 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三、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三、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32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学习: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态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态度和行为方式。

度和行为方式33 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的过程(P195图图)::注注 意意 -- 保保 持持 -- 生生 成成 -- 动动 机机34 注注意意要要学学习习的的事事件件是是形形成成态态度度的的首首要要条条件件示示范范对对象象的的特特征征和和观观察察者者的特征直接影响注意的效果的特征直接影响注意的效果保持保持是记住榜样的行为特征,把注是记住榜样的行为特征,把注意到的示范信息转换成表象的、语意到的示范信息转换成表象的、语义概念的符号表征并储存在记忆中,义概念的符号表征并储存在记忆中,还能在大脑中反复播放,即认知演还能在大脑中反复播放,即认知演练35 生生成成是是将将符符号号内内容容转转化化为为相相应应的的行行为为((动动作作复复现现、、模模仿仿))对对榜榜样样模模仿仿的的类类型型::直直接接模模仿仿、、象象征征模模仿仿、、创造模仿、延迟模仿创造模仿、延迟模仿生成的行为有可能受到强化,增加生成的行为有可能受到强化,增加以后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成为以后以后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成为以后行为发生的行为发生的动机动机36 三类强化(班杜拉)三类强化(班杜拉)直接强化直接强化:个体出现合乎要求的行为后所导致个体出现合乎要求的行为后所导致的学习结果的知悉,或实物、金钱、表扬及其的学习结果的知悉,或实物、金钱、表扬及其他象征物的获得,加强了该态度和行为。

他象征物的获得,加强了该态度和行为替代强化替代强化:儿童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儿童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影响儿童去学习和抑制这种行为这到的强化影响儿童去学习和抑制这种行为这个过程称为替代强化个过程称为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指儿童已经建立了自己自我强化是指儿童已经建立了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当儿童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内部的行为准则,当儿童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奖励自己;而当其行为违反了这个规则时,就奖励自己;而当其行为违反了这个规则时,就惩罚自己时,就惩罚自己37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二)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二)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三)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发展(三)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四)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四)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38 三、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三、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一)攻击行为的含义(一)攻击行为的含义(二)攻击行为的理论(二)攻击行为的理论(三)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发展(三)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四)攻击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四)攻击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五)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五)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39 第三节第三节 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40 一、良心与道德的内化一、良心与道德的内化二、移情作用二、移情作用三、羞愧感三、羞愧感41 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1、哪些因素导致儿童的攻击行为的产生、哪些因素导致儿童的攻击行为的产生??2、哪些因素有利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哪些因素有利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产生?3、简述、简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4、班杜拉的攻击实验内容是什么?、班杜拉的攻击实验内容是什么?5、如何控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何控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42 OK4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