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美术教学案12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86MB
约25页
文档ID:577308010
三年级美术教学案12_第1页
1/25

第一课:水墨游戏教学目的: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教学重点;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教学难点:1、工具的使用2、用笔、用墨的训练教学工具、材料: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教学过程: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 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 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 水墨游戏” 1、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 ) 毛笔:羊 毫 ( 软) 、狼 毫 ( 硬 ) 、兼 毫 ( 中性) 2 ) 墨汁:( 一得阁、中华) 、墨 块 ( 收藏、欣赏) 3 ) 纸:( 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 4 ) 砚台:( 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2、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3、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4、布置作业,回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5、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6、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7、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课后收获与反思: 第二课重重复复教学目的:I . 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2 . 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3 . 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创设情景,诱导发现,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 一会儿, 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 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 你们说好吗?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1 .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 点击课件)①老师点击鼠标,鱼儿向左重复连续排列②点击鼠标,鱼儿向右重复连续排列③点击鼠标,鱼儿向上重复连续排列。

④点击鼠标,鱼儿向下重复连续排列2 . 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板书课题:重重复复三、观察质疑,操作交流,讲授新课1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师:重复构成的规律,真特别下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把老师这儿的泡塑鱼排列一下,这些鱼儿还可以怎么排列着游?下面的学生,拿出信封里的鱼儿,在方格垫板上摆一摆把你们所想的都摆出来教师随着学生演示完毕,逐步把骨式图贴于黑板匕 引导学生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2 .发挥学生的想象里在一次让学生摆出不同的重复形式师:鱼儿除了这几种排列外,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同学再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还有多种重复排列的方式,待学生操作完毕,各组派代表把鱼的排列图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四、自由想象,小组创作,进行课堂练习1 .结合课本范图诱导启发,拓展创作的题材与空间师: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

同忖让学生举例说说,使学生明确画的内容之多、之广2 .讲解作画步骤①先请学生说说作画步骤②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再归纳3 .自由想象,绘画图案接下来,各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收集的东西摆一摆.4 .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想象, 讨论、设计、绘画五、展评习作I .举办小型作品展览,让学生先自我评价,教师、同学辅以点评2 .联系生活,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那里可以见到重复图案3 . 课堂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 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第 三 课曲曲直直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a )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b ) 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2、 情感态度: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3、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重点: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教学过程与方法:( ) 教学过程结构:直接导入:提出主题(-)教学过程结构说明:教具准备:直曲线课件,大量的作品。

学具准备: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收集“ 曲”或 “ 直”的物品和胶水、剪刀等学具,带到课堂教学过程:1、师:“ 这节课我们谈论‘ 曲 ' 与 ‘ 直教师板书“ 曲曲直直2、师:“ 在课前老师先带你们•起去看看线条家族中的曲曲直直” 播放课件《 线的认识与表现》 ,了解直线与曲线的类型及他们给人们的感觉 绘画中的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线有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线的美感具有无穷的魅力线的种类大体有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有: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线 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欣赏范图:这是幅山涧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另一幅岩石图,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和正直的感觉;霍克纳作品《 更大的水花》使用许多水平线,水平线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螺旋线则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3、师: ' ' 你们也带来不少曲与直的物品,互相观察、细心触摸、再跟同组的同学介绍, •起感受一下, 特别要讨论一下这样的直或曲的物品带给你什么感觉。

注意:每一组评出一位最佳 介 绍 ( 评论)员 ”学生小组讨论,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讨论习惯学生分组介绍,讨论4、直与曲物品展示师:同学们, 推出你们小组选出的最佳评论员, 带上你们的物品上来介绍, 与全班同学分享注意听、看、不同的物品给人的感觉不同,你适当时候可以举手发言表达5、图片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曲线、直线或材料用得好吗?克 立 《 奔流》 、毕 加 索 《 牛头》 、陈 半 丁 《 凌波》 、儿童作品《 卡车》《 时尚卷发》6、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作品?小组之间试一试7、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环境收拾整理 第四课平平稳稳教学目的:I . 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 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2 . 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 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教学重点: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教学难点: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教学用具:图 片 投 影 仪 水 彩 笔 油 画 棒 彩 色 纸 剪 刀 胶 水 等教学过程:一、导入:用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师小结: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二、发展阶段: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举例:一棵树、 •篮水果,它们的左右不一定对称,但视觉上看去是平衡的教材中的《 镜前的少女》 、《 组合橱》等都是给人的视觉上以平衡感,所以它们看上去是平稳图 片 《 大海上的船》 ,海面上船有的大、有的小,画面左边一艘大轮船,右边有远近三艘小船画面左右不对称,但视觉上看是平衡的小组讨论: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师小结: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作业布置: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可以•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拓展: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第 五 课感受声音课 时:1课时课 型:欣赏、造型、表现、评述[ 教学目的]1 . 通过教学活动, 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 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2 . 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及方法]1 . 导入阶段:( 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学生小组讨论对音乐的感想)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2 . 发展阶段:启发视觉表现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 学生小组讨论)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 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 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其基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3 . 探究阶段:( 欣赏抽象绘画作品)康定斯基( 俄) 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 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马列维奇( 俄 )用直线组成的•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4 . 启发创作阶段:闭 H 艮睛听音乐, 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 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5 . 学生创作阶段:教师注意启发学生的感受,使用造型语言不必过于工细行装饰( 欣赏学生作品)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6 . 课堂延伸: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声音,如人体动作( 舞蹈) 、雕塑等。

第 六 课 迷 彩 服一、教学目的:I . 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2 . 学习几种制作方法,拓展学生思维3 . 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二、教学重点: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三、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四、教学过程:1 . 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解放军战士穿的迷彩服吗?出示迷彩服的图片,观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图案 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 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接近的图案和色彩, 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 展示欣赏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对吗?2 . 欣赏课本上 有斑纹的动物图片说说你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3 . 学习几种制作技法注意色彩的搭配⑴运用点、线、面画动物身上的斑纹⑵用纸蘸颜料印动物身上的斑纹⑶用纸对折, 一半涂画你喜欢的儿种颜色或花斑, 另 半镂刻出动物的外形, 然后把纸合匕制作完成清同学们动动脑筋,还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 老师出示利用各种材料拼贴的斑纹图片)4 . 选择一种方法为你喜爱的动物设计一件迷彩服,和它们一同去参加动物联欢会 第七课彩色玻璃窗教学目的:I、以欣赏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彩色玻璃窗镶嵌画的艺术特点2、掌握利用套色剪纸制作窗花的方法,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颜色、材料来设计玻璃窗,在设计中,捕捉创作的灵感重点:掌握套色剪纸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套色剪纸来制作窗花难点:玻璃窗造型的设计及镂空的技法运用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彩色玻璃窗图片、做好的玻璃窗教具、彩色手工纸( 卡纸、蜡光纸、彩色玻璃纸、包装纸)剪刀、胶水2、学生准备:彩色手工纸( 卡纸、蜡光纸、彩色玻璃纸、包装纸)剪刀、胶水、彩色水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欣赏彩色玻璃窗镶嵌画图片2、朋友说说这些图片的特点及给你的感觉 从纹样、色彩上进行欣赏)3、师对彩色玻璃窗做简单的介绍:彩色玻璃窗镶嵌画,早在罗马式时期就开始使用,一般使用于教堂, 公 元 13— 14世纪又得到长足的发展 教堂装饰中采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 闪耀不定, 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非常吸引人4、揭示课题:彩色玻璃窗二、探索新知1、欣赏书本图片,并请小朋友思考:如何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彩色玻璃窗?2、与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引出镂空这种表现方法,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几种镂空的技法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老师设计的这些镂空的图案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 对称,造型奇特) 4、通过师的示范引导学生也来设计不同的镂空技法,并到展台上进行演示。

5、欣赏老师做好的彩色玻璃窗教具,小组讨论:老师是怎样套色的?为什么颜色会这么鲜艳呢?6、学生和老师一起交流,得出结论:在镂空的基础上,老师使用了不同颜色及纹样的手工纸来进行套色,从而做出了颜色鲜艳的彩色玻璃窗7、欣赏 组窗户造型设计的图片( 师课前手绘的作品) , 对学生在窗户的造型上做进一步引导三、综合实践1、作业:用彩色的手工纸拼帖玻璃窗2、要求:造型奇特、色彩鲜艳四、巡视指导五、总结汇报1、在小组中选出较好的作品贴于黑板展示,并和老师一起来说说,这些作品的优点,及你最想学习的地方2、督促学生做好教室卫生保洁工作 第九课家乡的桥和塔教学目标:I 、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2 、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3 、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教学难点:桥和塔的造型表现教学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教师:范例课件、学生作品等、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 、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师: 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与资料,大家完成了没有?很好, 现在请你们带着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交流。

待会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I 、你们在哪里见过桥和塔? 2 、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2 、小组汇报交流感受,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3 、师小结二、发展阶段I 、欣赏教材中的范画,( 利用多媒体演示)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 )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 2 )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 )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师: 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 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3、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大胆的想象、构思,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景物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5、作业展示、评价1、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比赛请已经画好的小组,评 一 评 ( 由组长组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 看一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造型与众不同,就让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 小组推荐)2、全班欣赏和评价这些小组作品,评 出 “ 最受欢迎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I 、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大胆想象,创 作 出 “ 未来的桥和塔” 。

2、运用其他材料创作立体桥和塔( 陶土、纸张等) 第十课我设计的一本书教学目标:I 、通过学习设计制作封面,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2、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封面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3、在课堂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美术的兴趣与爱好重难点:学习如何设计、制作一本书的封面的方法教具准备:教学封面设计范图、封面设计作品、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一、 导入: 同学们, 你们每天都在读书, 接触过许多的书, 不知你们是否有注意过书的封面?( 给学生回答,教师即时引导)教师拿出学生书包里的一本书( 掩住书名) ,请学生认一认这是同学们哪一课的书? (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也来设计一本书,教师展示课题:我设计的一本书二、引导学习阶段:1、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本书要注意什么方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由一位同学来记录讨论出的设计个在素2、教师请小组出示讨论结果各小组进行回答,教师引导并给予肯定3、教师出示自己的设计要素教师对学生各小组的回答情况给予总结并板书,并为学生讨论的要素进行补充,提出教师对设计的几个要素的意见设计要点:主题突出背景画面有趣并与主题内容相关图文并茂色彩艳丽4、教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何实施设计方案?教师请学生自由举手并回答自己的意见, 然后总结步骤: 构 思 打 稿 修 改 定 稿 上 色 装 饰( 拼贴)5、请同学们欣赏设计作品,教师边展示边与设计要素相结合进行引导学生的思考」三、学生课堂学习活动阶段。

教师布置作业( 以 “ 小小科学家”为题设计一个封面) ,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视四、学生作业展示学生完成作品的到黑板前展示,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看法( 来得及的学生可以带下去再修改)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并评出优秀作品五、课后拓展:本课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一起来做一本书,书的内容自己定,文字材料及相关资料在课前小组进行准备,可以拼贴图片和文字,课前把相关的材料带好 第十二课甜蜜的梦教学目标:I 、指导学生学习在蜡纸层上刮出肌理效果,表现梦境2 、培养学生的记忆、创新的能力3 、引导学生体验尝试用刮法所产生的效果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各种工具在蜡层上刮出机理效果以及画面组织教学准备:优秀作品、有关做梦的科学常识( 录象) 、油画棒、工具刀、牙签等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 、师问:同学们做过梦吗?都做些什么梦呢?要不要描述给大家听?2 、让学生描述,同时激发学生描述最精彩的梦境3 、师小结:刚才同学门描述的梦境有甜蜜的也有可怕的梦,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表现的是:甜蜜的梦( 用课件出示课题)二、渗透做梦的科学常识:1 、让学生说说人为什么会做梦2 、师播放录象补充人做梦的科学常识。

三、引导欣赏对比学习刮法:1 、欣赏没有刮蜡笔画和刮过的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感觉它们不同效果2 、指导学生学习在蜡层上刮出肌理效果:( 1 )先画出梦境内容并用油画棒或蜡笔涂色( 单层或多层) 2 )师示范用刀、牙签、指甲等硬物尖头刮划出痕迹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三、发展阶段:1 、回忆做过的梦2 、用油画棒或蜡笔3 、用带来的工具刮出机理效果四、引导观摩评价作业1 、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并选出比较优秀作业进行欣赏2 、师点评全班同学作业总体情况 第十四课变幻无穷的形象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种身边常见的物体,熟练的运用“ 加” “ 减”的方法,根据想象和变化,创造出艺术作品;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与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兴趣教学中以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观察尝试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学目标:1 . 情意领域: 通过欣赏各种形象加以联想而创作的造型的作品, 引导学生对组合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2 . 认知领域:将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不同的艺术作品3 . 操作领域:根据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和变化,创作艺术作品。

课前准备:1 . 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 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 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 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镜子以及绘画材料等2 . 课前教师收集一些根据不同物品变化出来的形象和作品3 . 教师和学生在课前收集艺术家对形象进行变化的创作作品教学过程:一、欣赏与分析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造型艺术讨论:1. 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2.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二、观察与尝试1 . 观察:学生观察课本上范图,讨论作品是通过哪些方法加以变化而来的2 . 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各种形象变化出其他简单的造型三、实践与操作1 . 通过尝试及再次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在制作是还要注意哪些要点?2 . 游戏:比 一 比 ,赛一赛,哪一组变幻出来的造型最多,最美3 . 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四、评价与反思1 . 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2 . 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3 . 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第十五课我们的节日教学目的:1 . 培养学生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2 . 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人物造型的表现教学难点: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节日的欢乐情景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同学们,你们的节日是哪一天呢? ( 六一)导出课题:我们的节日2、引导:“ 六一”节这一天同学们是怎么过的?3、引导想象:现在同学们可以把欢庆“ 六一”节的地点、环境及其欢庆的方式进行大胆想象,构思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比一比看谁想得有创新性4、欣赏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到运用;作品借助哪些因素烘托节日的热闹、欢乐的气氛? ( 气球、鲜花等)你还可以借助什么东西来烘托节日的气氛?5、表现技法介绍:油画棒水彩结合法、刮蜡法等三、布置作业:根据主题构思、构图创作一幅作品四、课堂:巡回指导,纠正普遍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的作品五、课堂评价:作品展示,学生相互评价、交流课堂小结:简要总结本课的学习要点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交待下节课需准备的材料 第十六课二十二世纪的建筑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启发学生对二十二世纪的建筑展开想象,对科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2、引导学生用、绘画、手工等方法,创作出富个性特点和形式新颖的建筑。

教学重点:二十二世纪的建筑的形状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创造二十二世纪的建筑教具准务:彩色笔、彩纸、卡纸、废旧盒子教学教程:1、课前准备一、①欣赏科幻片段( 让学生观察片中人们生活、交通、建筑发生怎样的变化) ②学生讨论、交流、发言③师:二十二世纪人们在各星球之间,自由地来往,人们设计了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与外星人进行交流、工作,那么,二十二世纪建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们设计了什样的房屋④学生交流、发言二、揭示课题,《 二十二世纪的建筑》①欣赏科幻画作品,让学生观察,了解房屋的外形,结构,功能,色彩,有什么变化②生:发言师:1、外形千变万化,还有会长上飞翔翅膀的房屋2、功能无所不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变成各种厅特的房屋3、人们穿着各种各样的宇航服,在太空中自由工作学习,做各种运动三、欣赏课文图例四、创作1、绘画步骤:①构思②得用各种形状来综合画二十二世纪的建筑③人类在太空中的表现④太空的表现其他星球和星云的描绘⑤着包2、手工步骤:①根据所带材料、进行重叠插接②引导学生用剪、镂、折、画等制作,表现二十二世纪的建筑物五、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六、展示作品,让制作者根据自已的理解对自已设计的作品进行描述。

七、收拾与整理,保持教室整洁 第十七课电脑美术教学目标:I、 指导学生在Windows画图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漂亮的图案3、 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创作一幅漂亮的图案( 花草树木) 教学难点:创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 画图程序界面上各种工具的使用) 教具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施课堂教学:一、复习导入:1、组织教学,确保每台电脑能够正常运行2、复习学过的图画程序操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知识、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3、作品欣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思考• :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二、发展阶段1、教师示范:以清晰的演示复习图画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示范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等创作方法2、师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方法的操作3、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中的各种工具4、学生创作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电子画笔和颜色, 通过想象与构思、 , 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老师要求或自己想创作的形象。

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的操作,制作出具有一定内容的图案作业要求: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5、学生作业品评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 赏 ,并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三、收拾整理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四、课后拓展鼓励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多做练习, 进行有趣的造型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可能的话把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送给父母、老师或同学 第十八课会飞的玩具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利用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飞的玩具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一、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会飞的玩具的方法难点:如何使玩具会飞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卡纸、塑料袋、线等材料,铅笔、蜡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三、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制作玩具的方法,那些会响的玩具,会滚的玩具, 会爬的玩具着实让小朋友们觉得特别有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一些不同的玩具,大家看一看,比 比 ,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啊展示会飞的玩具。

问题,四人小组讨论这些玩具怎么会飞呢?这些玩具的设计思想来源是什么?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会飞,它们为什么会飞呢?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飞动,必须借助空气,它们是怎么样借助空气的?而我们今天制作会飞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生:( 略)师:知道了玩具的部件要有借助空气的功能,我们就能设计制作出会飞的玩具了 师小结: 会飞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今天我们要把它和我们的玩具结合起来,变成一个会飞的玩具2、发展阶段讲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示范制作步骤:设计制作:找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 ,设计并制作一个会飞的玩具装饰美化: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装饰美化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 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 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 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四、布置作业: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飞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 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飞的玩具。

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比谁的玩具飞的最好,最远,最高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五、展示作品小组比一比,互相评价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六、小结拓展:人类对于飞翔的梦想和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种梦想和努力让我们拥有了日新月异的航天空科技筒介人类航天航空发展历程并展示其主要图景今天我们初步学习设计制作会飞的玩具, 希望同学们能多动脑动手, 为人类的科技进步作贡献 第十九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动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画册或分布图2、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教具: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课题以动物世界的录象片和动物的图片导入课题:1、让学生欣赏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和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师指生点名回答2、小组讨论,说出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分布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好3、出示课题——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三、说明野生动物受到人类的破坏在地球上渐渐的减少,师生讨论该什么去保护。

让学生了解一些珍稀动物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分布等师小结: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匕就别忽略了它的每一件东西, 哪怕是小小的动物, 这小小的动物能为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和快乐四、探究如何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开设计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要什么设计小报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师 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从封面、到内容的图片和文字的穿插排版等等以及小组的分工五、制作I 、以收集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和照片,制作环保的小报或画册2、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六、展示作业,总结评价1、是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2、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3、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告诉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第二十课民间玩具课题:民间玩具领域:综合、探索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2、通过欣赏、探索使学生对民间玩具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3、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制作一个玩具教学难点:玩具的设计教具准备:玩具作品若干件,图片、录像等学具准备:民间玩具若干,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易拉罐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及自己所见所知的民间玩具2、播放录像:欣赏收集的民间玩具,并简单介绍这些玩具的出处及特点3、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录像中的民间玩具自己喜欢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 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二、发展阶段:1、教材作品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民间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及寓意( 师生共同完成)( 1)《 大阿福》 :江苏无锡是我国历来民间艺人,特别是泥塑艺人集中的地方,历代人才辈出,《 大阿福》是我国传统的泥娃娃的代表作,胖的脸庞,讨人喜欢,含有吉祥、幸福的寓意,( 讨论现代大阿福与古代大阿福有什么不同?)( 2)《 套娃》 :俄罗斯流行的木制娃娃,造型生动,色彩富有民族特色,五个木娃娃环环相套,可以合成一个大的木娃娃,设计非常巧妙 请同学列举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的相似的玩具作品) ( 3 )《 扳不倒》河北玉I I I ,是一种重力玩具,上部用纸,下部用纸包泥,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 又 称 “ 扳不倒儿” 这是同学常见的玩具,在我们这里很常见,叫 “ 不倒翁” ,很多同学自己都会制作,只是制作的材料各种各样,请同学来谈谈( 不倒翁的原理或制作过程) 。

4 )欣 赏 《 白釉彩绘陶猫》 、《 布公鸡》 、《 泥狗》 、《 兔儿爷》 、《 竹龙》 、《 猴翻跟头》 、《 竹制机关枪》 、《 沙燕风筝》 、《 泥公鸡》 、《 虎》系列等作品,并谈谈各地民间玩具的创造者们,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形象,制作各种不同的玩具小结:通过以上所欣赏的古今中外民间玩具作品得知,它们在造型色彩上都有独到之处,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实际上却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小狗、小猫、小鸡,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民间玩具中经常表现的对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2、设计制作玩具,可单独完成也可多人合作 1 )选材构思:合作者可讨论如何先材定题 2 )设计方案 3 )完成制作3、学生进行设计制作4、玩具作品欣赏交流:( 1 )选出有代表性作品请作者谈创作意图及创作体会并进行交流 2 )布置玩具作品展三、课后拓展:可利用各种方法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民间玩具的资料, 利用木块、 泥土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