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下村访民情总结

东***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87KB
约9页
文档ID:219383721
下村访民情总结_第1页
1/9

下村访民情总结 下村访民情总结 中共大囫囵镇委员会 关于开展千名干部“访民情、解民忧,民生 状况集中摸排〞活动的反馈报告 县群工办: 自全县开展千名干部“访民情、解民忧,民生状况集中摸排〞活动以来,大囫囵全镇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圆满的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付的各项活动任务,现将有关活动状况反馈如下: 一、活动的筹备状况 全县召开活动动员会后,我镇及时召开了党委会研究布暑活动开展,成立了党委书记赵晨云任组长、群工委员程凤鲲任副组长、群工办人员为成员的大囫囵镇千名干部“访民情、解民忧,民生状况集中摸排〞活动指挥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县派驻我镇的各机关单位下乡,指挥督导我镇29名领导和干部的下村活动开展事宜;党委会后,全镇迅速召开了全体干部会,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的活动原则,确定了“彻底摸清并着力解决一批民生问题〞的活动目标,并把此次活动作为锻炼全镇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一次特别机遇 二、人员到岗、到位状况 5月5日至5月12日,活动在我镇全面展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机关工委、县水务局、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县广播电视台、县科协和我镇共2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45名一般干部和47名大学生干部分赴全镇22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驻村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民生状况集中摸排〞活动。

活动期间,所有下乡干部均发扬了“不怕吃苦、贴近群众、求真务实、认真负责〞的优良精神风貌,吃住在村,没有一人请假,没有一人缺岗,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活动任务 三、摸排工作开展状况 摸排活动开展以来,全镇累计摸底四千多户、一万五千多人,经全面摸排,发现矛盾纠纷案件12件,饮水困难户805户,危房户295户,五保户123户,低保边缘户314户,患大病致贫户121户,春播困难户11户,残疾人291人,地质灾害隐患13处 〔一〕及时召开两个会 下乡干部进村后,及时召开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委委员会,向他们说明了来意,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意图和工作安排,听取了委员们对本村经济发展、民生保证、党建等各方面汇报,总结了经济发展中的经验,认真查找了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召开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乡村缺任老干部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议,听取了党员和群众就民生工作方面的看法、建议 〔二〕进行入户调查了解 全体下乡干部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分散供养的乡村五保 户、部分乡村低保户,部分低保边缘户,建国前入党的乡村老党员,建国后“文革〞前入党的乡村党员,重度残疾人员担任多年村书记、村主任的乡村卸任老干部,因患大病致贫和供子女上高中、大学致贫的家庭,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单身居住生活的家庭。

在入户察访中,主要查看了村民的生活状况,具体过问了惠民政策是否落实到户,及存在的问题 〔三〕其他民情民生调查状况 入户工作完成后,所有下乡干部走向田间地头,查看了各村土壤墒情和春耕备耕状况;到圈舍牛棚查看了奶牛、肉羊等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到大囫囵中学、小学和北壕堑小学感受了集中办学的状况 四、各村的具体状况、特点和问题 经过摸排和整理分析,全镇各村的具体状况和特点浮现了片状分布的格局,具体说来全镇总体是北部养殖业发展较快,但集中科学养殖还需科学协调发展;中部种植业搞的较好,水浇地和蔬菜种植基地基本成型,但后续建设还需加快建设进程;西部缺水较严重,交通比较不方便,但发展旅游业大有潜力全镇的五保和贫困户重要集中在西南部靠近坝头的几个行政村,危房也集中在这一区域中 五、谋划发展思路状况 经过认真整理和思索,我们认为,全镇应该严格按照全镇十年规划,加大农业产业现代化和集镇规模建设力度首 先,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乡村资源,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在保证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蔬菜、林果业,优化品种,发展特色,加强市场占有份额其次,致力挖潜振兴,加强传统产业的新生力。

要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加快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发挥产业优势,逐步形成区域货物集散中心再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蔬菜、奶牛、马铃薯三大产业现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蔬菜产业随着国际、国内对食品卫生日益严格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引进合格品种,强化日常监管,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绿色蔬菜,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放心蔬菜同时,要向“精、细、特〞方向发展,追求蔬菜产值最大化主要打造北壕堑、红沙滩两个精品蔬菜种植园区,积极激励建设蔬菜交易市场,延长蔬菜产业链条着力建设畜牧养殖基地,努力实现奶牛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高效化、集约化马铃薯产业以镇内马铃薯淀粉加工厂为龙头,大力推广种植并搞好马铃薯产业的优化升级杂粮、杂豆是本镇山区的一大特色产业重点抓好产业品种优化,延伸产业链条在支持大囫囵麦片厂、粮油加工厂等现有企业的同 时,积极引进一批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六、调研报告完成状况 全体下乡干部在驻村工作一周后,顺利完成了各项摸排工作,各单位和每名下乡干部尤其是大学生干部都撰写了调研报告,对各村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思索,对全镇的更好更快发展和各项民生事业的进步贡献了优良的智慧财富。

中共大囫囵镇委员会201*年5月12日 扩大阅读:富池镇港下村民情调查报告__柯望 港下村民情调查报告 阳新电信分公司 驻富池镇港下村工作组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千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抓落实、促发展〞活动的安排,阳新电信分公司的几名干部,深入富池镇港下村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展民情走访活动我们三名党员深入到234户群众家中,全面收集、了解、掌握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特别问题,全力以赴化解影响科学发展、社会稳定的重点问题,在走访中,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积极问政于民、主动问需于民、虚心问计于民做到主动约访排民忧、带案下访解民难、上门回访暖民心,切实帮助群众在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生活上解困并为村组干部鼓干劲、出点子,指导农民春季抗旱,抓好农业生产、搞好结构调整,为农民增收“问诊把脉〞大家怀着腔热情,通过入村庄、走农户并与老百姓交谈,以进一步了解真实状况 一、基本状况 港下村隶属富池镇管辖内,距离富池镇政府有15华里,富枫公路直达该村,村境内正修建阳枫省道,南边与枫林镇坡山村接壤,其境内是湖北鸡笼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所在地,西边与丰山村相邻。

港下村有五个生产组,分别为童家湾组、新屋组、背后屋组、曹家山组、吴家坝组,六个自然湾农户234户,778人,党员64人,其中村干部7人全村地域面积39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570亩主要是旱地为主,山地面积3400亩人均居住面积90平方米,住房全属砖混结构,且土房占较小比重,公路总里程10公里左右,其中7公里村级主干道已经全部浇灌水泥农民主要以种植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为主,原有的主导农作物水稻已慢慢退出舞台,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走访调查的234户,共778人、劳作力560人在外出打工的有63人,都是从事非技术工种,上学总人数为260人;伤、病、残总人数为21人;固定工作人员有18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文化素养偏低,小农意识较强,缺乏创业思想及动力;二是务农人员外出打工困难,收入不高;三是由于该村主要是山地,可耕种面积比较小,农业受到土地限制无法形成规模;四是新乡村建设资金不够,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三、改变现状的几点思索 一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自身素养港下村调查的234户中务农人员总人数为497人,外出打工的只有63人,仅占务农人员总数的39%,打工收入占总收入的31.4%,且都是从事非技术工种,而这61%的富余劳作力在家也是一半劳作一半休息,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就业难度之大。

导致其主要原因就是农民的自身素养不高,就业观念差,没有就业技能针对此状况政府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强化对农民的就业观念教育,切实提升农民的就业技能,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还要搞好富余劳作力的转移,从而促进农民的就业和增收 二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领域这次调查中发现,该村农业结果单一,可耕种面积较少,主要山场为主,没有结合当地土地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经济,而且他们每户的年平均收入的55.5%都来自种植收入多数农户还是以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却没有多大变化这就不得不拓宽渠道,进行产业结构再调整,发展特色经济结合实际,以“绿色食品〞为主题,打造“绿色环保健康〞品牌,发现空位,抢占市场,以科技为动力,优化农业结构,从单一种植转变到多种农副产品经营,提升农民收入 三是发挥“统〞的功能,积极筹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港下村的油菜、竹子、和养殖产业大部分还停留在分户为战,小打小闹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和产业规模可以统一组织起来成立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每个相关产业中能人的优势,提升积极性,又可以享受国家的一些补助及优惠政策,降低市场风险。

最终实现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群众发财致富的双赢目标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港下村有65%以上的初中生毕业后就不再持续深造学习了,当我们问起他们父母说孩子还上学吗,他们多数是说没钱上不起学,可从不去想事情的根源,也不为孩子的将来合计,更不去想他们为什么会祖祖辈辈都这么困难可不知就是由于这一念之差,只能使他们永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只能永远落后因此要想改变现状,应该很抓乡村的教育,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免费让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掌握一门技术,回家创业致富其次要加快建设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彻底改变乡村医疗卫生设施落后的问题建立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定期为农民群众检查服务,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误,正真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再次要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走访调查中得知,全村普遍反映饮水难的问题,村民大量饮用地下水,由于地下说含矿物质成分比较多,使得部分村民患有不定程度的结石病况对发展生产或多或少有些影响,对此各级政府应予迅速解决当地饮水难的问题除此之外各级各部门还应从活跃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基点,建立文化活动中心,使群众能看上报纸、听上音乐、扭起秧歌,真正浮现出一番新乡村景象。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下村访民情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照拓展思维使用,下村访民情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第 9 页 共 9 页WORD文档可编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