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宪的超逻辑幽默吴宗宪的超逻辑幽默吴宗宪的超逻辑幽默.txt 男人应该感谢 20 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 20 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 20 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吴宗宪何许人也?台湾娱乐界主持天王,有“语不惊人死不休” 、“笑死人不偿命”之称的超级谐星所谓“香港有周星驰,大陆有赵本山,台湾有吴宗宪”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日益枯燥的现代人心中,唯有他们的种种幽默,能让我们有一刻真正的放松从逻辑的角度说,吴宗宪的主持风格从表面上看完全是“非逻辑” 、 “非理性”的只见整个节目都是男男女女,打打闹闹,古灵精怪,敲锣打鼓,偶尔还出现一些儿童不宜的调笑……在正派人士眼里,这的确就是庸俗不堪了但是吴的节目收视率却十多年来长居台湾电视收视率榜首,他本人也因此奠定自己的传奇地位是开放的台湾人民选择了具有平民气质的吴宗宪,也正是台湾文化兼容并包的气度,才能让一系列或雅或俗的文艺形式都得到接受近年来大陆渐渐开放,草根阶层逐渐崛起,以吴宗宪为代表的通俗综艺节目也逐渐脱下低俗的帽子,登上潮流的尖端可以说在周星驰与赵本山都能成为大师、宗师的二十一世纪,怎么能少了吴宗宪?吴宗宪绝对能称得上空前的一位幽默主持人,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
幽默是什么?《辞海》上的解释是这样的: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吴宗宪的节目中就时常通过一种突如其来的,不合逻辑的,看似荒唐的语言和行动,在不经意间让人回过神来,进而爆发出一阵阵笑声他的表演往往让观众在为之嘻笑的同时,也不免对主持人的急智与机巧默默赞叹在吴的节目中,一切的非逻辑都是为他的突发性幽默服务的他大量应用谐音、双关、自我矛盾的方式,让观众在看似荒诞的语言中,发现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及不合情理之处比如他曾经说过一句相当经典的“疯话”:“我生平最恨两种人,一种是种族歧视的人,一种是黑人 ”这句话引来全场观众爆笑然而人们在笑过后,又不禁会感叹:世上有多少国家和人是如此德性!当着人群说冠冕堂皇的话,私下又是另一种态度!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派,在吴的一句无逻辑的话里,被无情地揭露了用非逻辑与反逻辑可以带来幽默,更能让我们明白生活中有许多尚未发现的虚妄与荒唐看看吴宗宪的一些经典语录:(宪哥即为吴宗宪,阿雅是他的主持搭档)宪哥问来宾(一个 14 岁的小女孩):“上课的时候太无聊,割自己的手啊? ” (一脸正经)阿雅:“现在的国中生,太爱耍帅了。
”宪哥:“我是个当爸爸的人了,让我来说两句好不好? ”阿雅:“好好好 ”宪哥脸转向来宾严肃地说:“小妹妹,你上课怎么可以这样?居然割自己的手,要割就割同学的嘛 ”从宗宪前面的一脸正经上看,他肯定是要对小妹妹大大地教育一番了,不料他竟然“不怀好意”!(当然他绝不是真的教唆小妹妹去割同学……)本来有些抑郁的气氛被他轻松地搞活了,小妹妹和观众都捧腹大笑在宪哥的有意“教唆”下,小妹妹心中的悔意与遗憾有没有些许的减轻呢?由此可见,各种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吴宗宪没有“逻辑”的恶搞中能够变得不再那么严肃而让生活更轻松愉快,就是幽默的职责我们的生活总是讲究条理分明,有秩有序但正是如此,反而把自己经常逼进头脑转不过弯,生活工作枯燥乏味的死角之中所以我们需要幽默作为润滑油,用种种非逻辑的方式,让我们的思维换一种方式这时,最好看看吴宗宪的节目比如下面这段: 宪哥:“知不知道黑种人最不喜欢吃什么?”阿雅:“是什么?”宪哥:“巧克力呀,因为会咬着自己的手指头 ”阿雅:“对呀!”宪哥:“那么黄种人最不喜欢吃什么?”阿雅:“是香蕉吗?”宪哥:“不是,其实是大便 ”阿雅:“为什么!!”宪哥:“废话,谁会喜欢吃大便呀!还问为什么!”前面说吴宗宪这类的幽默是“非逻辑”或“反逻辑”的,加了引号。
其实我想说的是“超逻辑” ,也就是现在越来越强调的“跳跃思维” 跳跃思维是遵守一切逻辑规则的,并且从不拘泥于规则从中国地图联想到公鸡,是一般思路,人人都会;但要联想到一只侧面的雄鹰(新疆与东北是双翼,辽东是喙,云南是尾)就很困难了,这就是一种独特的跳跃思维跳跃思维是有根据的,是一般思维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一般思维,或者说惯性思维,虽然能让我们的生活生产有条不紊,但有时就会阻塞脑中的道路,让我们陷进死胡同中不能自拔这时跳跃思维就开始起作用吴宗宪是富有跳跃思维的,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前面一个脑筋急转弯无疑就是一个惯性思维的陷阱!如果你是做一推二,二推三式推理型智商测试题的高手,还是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包管上当!平时的思考方式在这类问题前的无力顿时体现,这时跳跃思维就成了绝对的主角现实事物荒诞化、矛盾化更是吴在节目中常用的手法,如上文提到的“种族歧视”的包袱看下面的语录:宪哥:“……难怪你的发型,光头还中分……”宪哥:“……她有一次就出错了,上班的时候穿太花俏,低胸低到肚脐眼,露背装露到股沟出来,侧开叉开到腋下……”宪哥说阿雅:“你长得多龙飞凤舞啊,远看真像一幅泼墨山水啊 ”宪哥:“请问你的工作是什么?”来宾:“在葬礼上演奏乐曲。
”宪哥:“那你都是在灵柩棺材旁边吹吗?”来宾:“对,在他旁边 ”宪哥:“那你有吹到那个往生者自己起来答谢的吗?”在这些话语中不难看出矛盾与荒唐的广泛存在,但就是这种存在让我们捧腹大笑所谓“无厘头”者,大概就是如此就如同戏剧需要矛盾对立一样,幽默也需要,这里的矛盾便上升为逻辑性质的矛盾 “光头”与“中分” , “往生者”与“起来答谢”具有排他性,却硬生生被塞合在一起,但是有幽默感的观众绝不会戴上科学家的眼镜说:“这怎么可能” ,而是领悟吴宗宪耍宝的别具匠心;“种族歧视”与“讨厌黑人”是同一个概念,吴却把他们放在对立的两方,无疑又是违背逻辑规则的,但观众除了笑之外,谁会板着脸要求老吴回学校重修逻辑呢?节目下的吴宗宪是个很严肃而有逻辑的人,文化水平也很高其实一个能够有意识地通过犯逻辑错误创造幽默气氛的人,通常都是思维缜密,有文化底蕴的相反,现在许多社会“上层人物” ,作为高端文化的代言,国家精英的成员,却往往缺乏幽默感他们也许不是不愿意幽默,而是不能幽默他们不是不愿意超越逻辑,而是担心离开了逻辑,他们会失去自己二十一世纪人类是不能离开幽默的,也更不能离开逻辑我们可以看到,在大陆台湾香港的许多电视节目中,喜欢“制造”幽默的主持人相当地多。
但是,其中有多少的受欢迎程度高的过吴宗宪?谁能像吴那样放下架子,插科打诨呢?比如有些大电视台的“名嘴”们,在做娱乐节目时,也追求幽默,也追求笑声,但总让人感觉不舒服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幽默是装出来的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平时的严肃状态,无法跳脱出世俗,更无法达到“超逻辑”的境界尤其是大陆主持人,思维比较僵化,经常把娱乐节目搞成新闻联播但他们主持严肃节目应该是优秀的而除他们之外,更有些没有经验的主持人,总是让观众非常失望:节目既不具幽默,又缺乏正常逻辑和文化内涵,拼命“挤”观众的笑容,却只让人反胃幽默的境界不到,尚可以慢慢修炼;但如果基本逻辑的思维都不具备,又如何超逻辑?所以,要提高幽默的水平,首先要提高逻辑水平所谓“不破不立” ,正是这个道理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有魅力的受人欢迎的现代人,一定是有幽默感的也许有一种严肃的人生价值观是对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则完全不必过分拘泥我们需要一般思维去对待生活中的大部分,但更需要跳跃思维,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