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回龙镇经济调研情况汇报一、基本概况新回龙镇位于东源县西境,新丰江库区西南边陲,东经114032',北纬 24048',东与新港镇毗邻,南与龙门县、博罗县交界,西连新丰县,北接锡场镇,距县城 98 公里新回龙镇水陆交通便利,水路连接新港、锡场、半江、双江等镇,陆路经龙门县平陵镇通 165 省道新回龙镇区域总面积 384.89 平方公里,水域面积 21.2 万亩,有山地面积 40 万亩,耕地面积 5400 亩,森林面积 36 万亩,覆盖率 87.3%下辖 10 个行政村,总人口约 1 万人我镇地属亚热带季风区,昼夜温差较大,夏日长、冬日短,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四季可耕年平均气温 20.5℃,年平均降雨 1565.7—2146.2 毫米二、主要成绩(一)深化建(一)深化建设设我我镇镇特色特色产业产业依托我镇的地域优势兼顾经济与环境共赢的局面,现已规划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种植绿竹、红心火龙果、兰花、金银花和蓝莓,力求实现多渠道创收面对多种产业齐发展的形式,我镇采取了多种经营模式相结合的产业结构,以农户发展为基础发展金银花和蓝莓,以“企业+农户”的形式建立了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和兰花培育基地,以绿竹为龙头产业来重点发展。
我镇在 2010 年被评为“绿竹专业镇”后,优化绿竹产业结构以“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组织分散的农户按照绿色产品标准,按照区域规划,采取统一品牌、统一种农资供2应、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统一管理,打造我镇特色品牌,提高产业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形成特色农副(林)产品生产与加工专业镇,是我镇发展绿竹专业镇的主要思想目前我镇绿竹种植面积已超出 10600 亩,并有效带动了农村贫困农户发展绿竹种植,使我镇逐步实现了“以稳定促发展”到“以发展保稳定”的工作重心转移如今绿竹犹如我镇的名片一般,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回响,该产业的投入已成功辐射带动农户参与农业开发,极大的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把该项目与发展民营经济、培育龙头企业和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紧密结合,设该项目为重点发展产业,以科技创新为途径,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拓宽创建工作思路,使之尽快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基地化、专业化生产,以小产品构建大产业、大市场,打造了一批特色产业与产品,推动镇域经济与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使创建工作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二)(二)发发展生展生态态旅游依托区位、资源、人文等自身优势,创新思维,认真组织实施《新回龙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努力按照“一城二带三山”的旅游发展思路,把我镇打造成“万绿湖滨第一镇,生态休闲后花园”。
东星万绿谷旅游风景区地处我镇东星村,位于万绿湖畔,距离桂山 33 公里,是万绿湖环湖公路上第一个原生态自然渔村万绿谷自然生态风貌保留完好,推出湖边渔家度假区和绿林寨探秘探险旅游两个精品,有神奇的天坑、幽深的峡谷、落差大300 米的壮美瀑布群、纯清的小溪、广阔的草地、翡翠般的万绿湖,呈现出一幅原生态的自然风光画卷,目前已成为万绿湖首席生态度假圣地各项建设逐步完善,运营正常,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拟引外资 3000 万元合作开发原始瀑布群和水上漂流项目,从而增加新景点,提高竞争力3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旅游完美结合的爱琴岛旅游开发项目在积极筹措当中;圩镇库湾龙悦度假休闲中心已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意向投资 2 个亿建设一个多功能的集会议、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湖滨活动中心另外,着重抓好“两带”桂锡公路沿途景观带和旅游特产带建设,搞好旅游产品开发,推进旅游产业化,推动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三)科学(三)科学发发展小水展小水电电我镇水力资源丰富,有 3000 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经过实地查勘和科学论证,我镇从有限、有序、有偿的角度去开发水力资源,更加注重发挥水电工程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应,实现小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目前已建成有高水、深水、下洞等 8 个小水电站,提高了农村电气化水平,带动了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在积极建设小水电的同时,我镇将抓紧对已建成的电站进行改造和挖潜,特别是变电工程配套和增加调节库容,以充分发挥小水电的经济效益二、今后工作安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各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四五三”总体要求和“一二三八”工作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任务,以新农村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两项活动(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各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完善、落实);狠抓三项重点(招商引资、财政收4入、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加强四项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墟镇建设、新农村和三个文明建设)结合我镇实际,分析当前我镇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按照县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工作任务,我镇提出“一一保保护护五建五建设设”的工作要求。
“一保一保护护”即保即保护护好生好生态环态环境要加大林业管护力度,杜绝乱砍滥伐行为发生;要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打造宜居城镇;要坚决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遏制死灰复燃的情况出现;要严厉打击“三违四抢”行为,提高规划建设水平 “五五建建设设”即一要抓好学校建即一要抓好学校建设设下死决心、花大力气、确保今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造福子孙后代二要搞好二要搞好镇镇府基府基础设础设施建施建设设为确保镇府机关正常办公生活秩序,改善镇府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要尽快完善镇府门楼、围墙、干部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三要三要抓好墟抓好墟镇镇建建设设动工建设镇府所在地的旅游码头、重新规划改造墟镇道路及排水设施;争取动工兴建一个文化广场,新建或改造一个居民小区四要搞好四要搞好经济经济建建设设依托我镇的地域优势兼顾经济与环境共赢的局面,规划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种植绿竹、红心火龙果、兰花、金银花和蓝莓,力求实现多渠道创收五要五要抓抓好干部好干部队队伍建伍建设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三、发展中的困难和建议(一)各(一)各项项基基础设础设施落后全镇道路交通、农田水利、通电、通信和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发展条件先天不足,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科学;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难度大;生产方式落后,现代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保障民生任务艰巨,就业、社保、卫生等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不5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维稳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二)资资金不足由于我镇是全县扶贫重点镇之一,财政基础薄弱,保正常运转难度大,要财政拿出太多资金来搞发展,确实比较困难,各项建设资金均显不足;个私经济启动困难,缺乏政策、资金、服务等扶持三)全(三)全镇经济总镇经济总量偏小,量偏小,经济发经济发展缺乏支柱性展缺乏支柱性产业产业的支撑,拉的支撑,拉动动内需缺乏内需缺乏经济经济后盾一方面,本级财力有限,增加投入建设面临困难;另一方面,投资与发展的软环境不够理想,招商引资步子不大,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发展与环保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四)(四)财财源基源基础础薄弱,薄弱,财财政增政增长长基基础础不不稳稳固,固,财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收支矛盾突出财税收入增速面临诸多挑战,工业经济总量小,税源培植有难度,财政收入少,政府的收支矛盾异常突出;村级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新农村建设步伐难于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五)基(五)基础队础队伍建伍建设设滞后,工作滞后,工作经费经费不足许多部门机构、人员工作尚无工作经费,开展工作难度大,且干部工资、福利待遇低,与发达地区差距太大,干部工作创业积极性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