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4.42KB
约21页
文档ID:415386413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_第1页
1/21

附录:指标解释(1 )资源产出增加率指标解释:资源产出率指的是消耗一次资源(包括煤、石油、铁矿 石、有色金属稀土矿、磷矿、石灰石、沙石等)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资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发展间的客观规律若 资源产出率低,则一个区域经济增长所需资源更多地是依靠资源量的投 入,表明该区域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计算方法:资源产出率一地区生产总值(万元)资源产出率_主要资源消耗总量(吨)考虑到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资源禀赋、城镇化、工业化差 异明显,考核资源产出率的绝对值意义不大因此,本指标体系采用资 源产出增加率,即某一地区创建目标年度资源产出率与基准年度资源产 出率的差值与基准年度资源产出率的比值计算方法:资源产出增加率=目标年资源产『、基准年资源产出率X100% 基准年资源产出率数据来源:发改、统计、经贸等部门2)单位工业用地产值指标解释:指辖区内单位面积工业用地产出的工业增加值,是反映 工业用地利用效益的指标单位工业用地产值越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越高其中,工业用地参照《土地现状利用分类》(GB/T21010-2007)统 计,工业增加值采用不变价核算计算方法:单位工业用地产值=年度工业增加值(亿元)工业用地面积(平方公里)数据来源:经贸、统计等部门。

3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指标解释:指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 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 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X废玻璃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计算方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再生资源循环量(吨)X100%再生资源量(吨)数据来源:经贸等部门4)碳排放强度指标解释:指辖区内某年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碳排放强度=当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千克)当年GDP总量(万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根据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 制指南(试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计算公式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燃料消费量(热量单位)X单位热值燃料含碳量 -固碳量)X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碳氧化率其中,燃料消费量=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国际航海(航空)加 油-库存变化;燃料消费量(热量单位)二燃料消费量<换算系数(燃料 单位热值);燃料含碳量二燃料消费量(热量单位)X单位燃料含碳量(燃 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固碳量=固碳产品产量X单位产品含碳量X固碳 率;净碳排放量二燃料总的含碳量-固碳量;实际碳排放量二净碳排放量X 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碳氧化率固碳率是指各种化石燃料在作为非能源使 用过程中,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比率,由于这部分碳没有被释放,所以需 要在排放量的计算中予以扣除;碳氧化率是指各种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 中被氧化的碳的比率,表征燃料的燃烧充分性。

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 化率参照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必表1 )表1单位燃料含碳量与碳氧化率参数类别名称单位热值含碳量(吨碳/TJ :碳氧化率固体燃料无烟煤27.40.94烟煤26.10.93褐煤28.00.96炼焦煤25.40.98型煤33.60.90& 土焦炭29.50.93其他焦化产品29.50.93液体燃料原油20.10.98燃料油21.10.98汽油18.90.98柴油20.20.98喷气煤油19.50.98一般煤油19.60.98液体燃料NGL17.20.98LPG17.20.98炼厂干气18.20.98石脑油20.00.98沥青22.00.98润滑油20.00.98石油焦27.50.98石化原料油20.00.98其他油品20.00.98气体燃料天然气15.30.99数据来源:发改、统计、环保等部门5 )单位GDP能耗指标解释:指辖区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计算方法:单位GDP能耗能十%” 地区生产总值(万兀)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 定时间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能源,是指狭义上能源的概念,即从 自然界能够直接取得或通过加工、转换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一次能源通过加工、转换产生的洗煤、焦炭、煤气、电力、 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和同时产生的其他产品;其他化石能源、可再 生能源和新能源。

其中,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 再生能源,是仅包括人们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获得的,并作为商品能源使 用的部分;核能仅包括作为能源使用的部分标准煤: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 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含热值7000千卡(29307.6千焦)的 能源定义为一千克标准煤也称标煤另外,我国还经常将各种能源折合 成标准煤的吨数来表示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 千克)/7000(千卡/千克)6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首先直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 再折算标准煤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 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平均热值(千卡/千克)二Z(某种能源实测低位发热量)(千卡/千克) x该能源数量(吨)/能源总量(吨)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按照《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2589-2008)执行(表 2 )□表2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原煤20908 kJ/kg( 5000 kcal/kg)0.7143 kgce/kg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洗精煤26344 kJ/kg( 6300 kcal/kg)0.9000 kgce/kg其 洗中煤8363 kJ/kg( 2000 kcal/kg)0.2857 kgce/kg它洗 煤泥8363 kJ/kg ~ 12545 kJ/kg0.2857 kgce/k~ 0.4286(2000 kcal/k~ 000 kcal/kg)kgce/kg煤& 土焦炭28435 kJ/kg ( 6800 kcal/kg )0.9714 kgce/kg原油41816 kJ/kg ( 10000 kcal/kg )1.4286 kgce/kg燃料油41816 kJ/kg ( 10000 kcal/kg )1.4286 kgce/kg汽油43070 kJ/kg ( 10300 kcal/kg )1.4714 kgce/kg煤油43070 kJ/kg ( 10300 kcal/kg )1.4714 kgce/kg柴油42652 kJ/kg ( 10200 kcal/kg )1.4571 kgce/kg煤焦油33453 kJ/kg ( 8000 kcal/kg )1.1429 kgce/kg渣油41816 kJ/kg ( 10000 kcal/kg )1.4286 kgce/kg液化石油气50179 kJ/kg ( 12000 kcal/kg )1.7143 kgce/kg炼厂干气46055 kJ/kg ( 11000 kcal/kg )1.5714 kgce/kg油田天然气38931 kJ/m3 ( 9310 kcal/m3 )1.3300 kgce/m3气田天然气3 544 kJ/m3 ( 8500 kcal/m3 )1.2143 kgce/m314636 kJ/m3 ~ 16726 kJ/m3煤矿瓦斯气0.5000 kgce/m~ 0.5714(3500 kcal/m3 ~ 4000 kcal/m3 )kgce/n?16726 kJ/m3 ~ 17981 kJ/m3焦炉煤气0.5714 kgce/m~ 0.6143(4000 kcal/m3 ~ 4300 kcal/m3 )kgce/n?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高炉煤气3763 kJ/m30.1286 kgce/m3a)发生炉煤气5227 kJ/kg( 1250 kcal/ m3)0.1786 kgce/ m3其 b)重油催化裂解煤气19235 kJ/kg( 4600 kcal/ m3)0.6571 kgce/ m3他 c)重油热裂解煤气35544 kJ/kg( 8500 kcal/ m3)1.2143 kgce/ m3煤 d)焦炭制气16308 kJ/kg( 3900 kcal/ m3)0.5571 kgce/ m3气 e)压力气化煤气15054 kJ/kg( 3600 kcal/ m3)0.5143 kgce/ m3f)水煤气10454 kJ/kg( 2500 kcal/ m3)0.3571 kgce/ m3粗苯41816 kJ/kg( 10000 kcal/kg)1.4286 kgce/kg热力(当量值)—0.03412 kgce/MJ电力(当量值)3600 kJ/( kWh)[860 kcal( kW-h)]0.1229 kgce/ / kW・h )电力(等价值)按当年火电发电标准煤耗计算蒸汽(低压)3763 MJ/t / 900 Mcal/t)0.1286 kgce/kg秸秆3500(Kcal/kg)0.5 kgce/kg沼气5000(Kcal/m3)0.7140(kgce/m3)数据来源:统计、经信、发改等部门。

6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指标解释:工业用新鲜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 的新鲜水量(生活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工业废水混排的除外, 它等于企业从城市自来水取用的水量和企业自备水用量之和工业增加值指全部企业工业增加值,不限于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工业用新鲜水量(立方米)工业增加值(万元)数据来源:统计、水务、经信、环保等部门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指标解释: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水量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计算公式为:单位GDP水耗二全社会用水量/ GDP资料来源:水务部门8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指标解释:指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总量与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计算方法: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净灌溉用水总量(立方米)毛灌溉用水总量(立方米)毛灌溉用水总量:指灌区全年从水源地等灌溉系统取用的用于农田 灌溉的总水量,其值等于取水总量中扣除由于工程保护、防洪除险等需 要的渠道(管路)弃水量、向灌区外的退水量以及非农业灌溉水量等 年毛灌溉用水总量应根据灌区从水源地等灌溉系统实际取水测量值统计 分析取得在一些利用塘堰坝或其他水源与灌溉水源联合灌溉供水的灌 区,塘堰坝蓄水和其他水源用于灌溉的供水量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 方法进行分析后计入灌区毛灌溉用水总量中。

净灌溉用水量:同一时间段进入田间的灌溉用水量其分析计算针 对旱作充分灌溉、旱作非充分灌溉、水稻常规灌溉和水稻积水灌溉等几 种主要灌溉方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