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青春之歌教学设计.doc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KB
约5页
文档ID:561046023
青春之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1/5

青春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和创造活动2.能够掌握重复的音乐创作手法以及音乐要素的构成,了解二度创作的概念3.能够掌握新疆民歌的典型节奏型,并能为歌曲伴奏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训练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立志成材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青春舞曲》以及对歌曲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感受各种音乐要素的不同作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情境激趣师生用维吾尔语问好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换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好吗,跟我说:亚克西谬sei思!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大家知道这是我国哪个民族的语言吗?师:没错,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文化,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去了解一下新疆吧设计意图:【采用维吾尔语直接导入,从方言出发引导学生探究新疆的民族地方特色。

聆听青春(一)初听歌曲课件播放新疆特色视频,背景音乐是青春舞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特点(二) 复听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音乐特点是什么?(速度,节奏)为什么会有紧凑的节奏特点?生回答:多用十六分音符,读节奏歌唱青春1.随琴视唱乐谱2.找出难点,单独解决借助柯尔文手势以及画旋律线重点解决6624的音准问题3.师生接龙随钢琴演唱歌曲前半段,学生长十六分音符的部分,教师唱每一句的后两小节,然后师生再互换6.加上歌词7.教师评价并提问旋律特点,生回答8.讲解重复的创作手法以及其作用9.教师范唱歌曲的后半部分并提问学生演唱了几遍,讲解反复记号10.讲解别的那样哟的意思,讲解衬词并纠正音准11.随琴完整演唱,强调歌唱的声音状态a让声音竖起来,b欢快跳跃的情绪,c每一拍的重音突出,增强音乐的律动感12.跟随音乐演唱一遍,提醒学生注意听前奏13.教师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演唱接龙,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并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解决演唱中的节奏和音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活动,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律动青春1.教师反复播放歌曲前奏中的鼓点节奏,让学生上黑板写出节奏2.引导学生一起读节奏(课件显示手鼓节奏)2/4 X .X X X | 0 X 0 X ||3. 教师用手拍出切分节奏,提问学生是否听出节奏型,生回答。

4. 课件出示节奏组合5.节奏练习,小组合作6.挑选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分发乐器7.唱奏结合,引导学生在演唱歌曲的同时模拟手鼓进行伴奏8.教师评价设计意图:【声势教学,通过简单伴奏能够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更好的学习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与风格演绎青春(一)感受合唱《青春舞曲》,体会艺术加工和处理的重要作用1.预设问题,歌曲重复了几次,每一次演唱方式和旋律特点有何不同?生回答2.尝试轮唱并加入快慢对比,处理作品3.师引导学生认识音乐要素,课件出示音乐要素的定义4.希沃课堂游戏,检测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掌握情况5.播放玖月奇迹组合,讲解二度创作6.教师小结:经典歌曲总是历久弥新,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旋律朗朗上口,让人回味,也得益于后人对经典歌曲的二度创作,使经典歌曲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设计意图:【重视艺术感知和奖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对于表现音乐作品的重要性】珍惜青春(一)作者介绍1.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2.引用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情感升华,德育渗透二)小结师: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光阴稍纵即逝让我们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吧!因为只有在充实的人生中,青春才会流光溢彩。

用维吾尔语赞美学生并与学生再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