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宋·苏轼横当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矗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多种不同的样子我之因此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由于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题写 各不同:不相似 不识:不能结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同“原”,由于;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由于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测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结识为人处事的一种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结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结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畴,挣脱主观成见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当山和水不断反复时,我会怀疑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种村庄出目前眼前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出名爱国诗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扬州孤船的帆影徐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之:往、达到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辞:辞别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端人 【译文】上午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沙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边的柳树都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与明朗请君再饮一杯辞别的酒,只由于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碰不到知己的老朋友了。
使:到某地;出使 浥:(yì):湿润,沾湿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故人:老朋友,旧友 更尽:再喝完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乐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厌:满足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无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光下洞庭湖苍翠欲滴的江山,从远处看,就像是在白银盘盛放着的一枚青色的钉螺湖光:湖面的光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相:互相 白银盘:形容安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怀念美好的江南?忆江南:词牌名忆:怀念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蓝:蓝草,叶子青绿色的可以用来制作染料白居易,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她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一条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 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山原:山陵和旷野 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子规:杜鹃鸟 如:仿佛 才:刚刚 了: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体现出她对劳动人民的爱慕,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子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 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的拿手本领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 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接近桑树阴下学着种瓜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京口和瓜洲仅间隔一条长江,京口与钟山却相隔着许多山 眼见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干为我照明使我回到家乡? 泊船:停船。
泊,停泊 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间:要注意读要读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隔:间隔 数重:几层绿:吹绿了还(huán):回秋思 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 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 捎书人临行我又打开信封意万重:形容体现的意思诸多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怀念起家乡来,由于家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五年级下册】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傍晚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绿草如茵,广阔的旷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似乎在和晚风嬉戏。
牧童放牧归来,在傍晚饱饭后 她连蓑衣都没脱,就快乐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横野:宽阔的旷野 弄:逗弄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译文】一叶(条)渔船上,有两个顽童,她们收了撑竿,停下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她们就张开了伞,本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运用伞使风让船迈进啊!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 :船桨 怪生:怪不得 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船向前行驶清平乐(yuè)•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屋檐低矮,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又是谁家的一对白发苍苍的公公婆婆?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最顽皮的讨人爱慕的小儿子,正躺在小溪边剥着莲蓬呢!(一种逗人爱慕的顽皮佬 【六年级上册】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译文】回忆从前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昔:从前思:语调助词矣:语调助词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晃的样子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春夜喜雨 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译文】好雨似乎领略人意懂得季节变化,合法春天万物生长时即来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彩都是那样漆黑,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等到明天黎明看看被淋湿的花朵,整个成都都显得沉甸甸的,那红花一定更加迷人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俱:全,都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独:独自,只有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红:红花 花重: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知:知晓 及:于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断稻花香里,一片蛙声,仿佛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月亮被遮住了只有远方的天边尚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居然落下几点雨行人则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目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