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木瓜恰恰恰教案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4KB
约14页
文档ID:499727870
木瓜恰恰恰教案_第1页
1/14

  《木瓜恰恰恰》教案   执教 钟秋月 设计理念:  《木瓜恰恰恰》一课,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课最大的闪光点就是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较好地把握和体现了关注音乐,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聆听音乐,感受乐句与乐段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设计新颖在学唱歌曲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不同的目的,反复聆听歌曲旋律,体会音乐情感,引导学生体味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些情感并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演奏沙袋、模仿表演、观看多媒体、教师充满激情的表演唱)教学过程一环紧扣一环,学生通过多种实践充分感受蕰含在音乐要素中的形式美,从而形成审美体验  教学素材:  教材 道具(木瓜) 印度尼西亚风景图片 课件    教学年级  小学三年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在聆听音乐中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XX X”节奏,能用沙蛋为歌曲伴奏 二、在聆听、对比、模唱、学唱的过程中准确的演唱歌曲,表现印尼歌曲欢快、热情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把握印尼歌曲的风格,准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一、歌曲中同音反复的旋律    二、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   电脑、钢琴、沙蛋、木瓜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音乐风格 (一)感受A段旋律  1、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听一听这一段音乐能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播放音乐,师随音乐跳着舞蹈在学生间穿梭,在每句句末“XX X”节奏处,边做扭胯的动作,边引导学生听辨  师:听出来了吗,孩子们?这段音乐呀和我们平时听的不太一样,是不是呀?哪儿最有特点?(生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中关注“X X X”节奏      2、师:那这个声音是轻快的还是笨重的呢?出现在每个乐句的前面还是末尾?让我们用沙蛋试着为这段音乐伴奏学生随着音乐用沙蛋伴奏  生:略 3、师:这回呀请大家仔细听我在什么方随着音乐加上了“恰恰恰”?加了几次?(老师随音乐在每句末尾“XX X”节奏处轻巧地说出“恰恰恰”)   生:略   4、师:这是什么样的“恰恰恰”?大家可能发现了:在“恰恰恰”的地方,不管我手上的动作怎样变化,我都在随着音乐扭胯,我们一起来试试!(学生学习轻巧的扭胯。

     5师:让我们一起边说边做!看谁的动作及合上音乐的感觉又和别人不一样播放音乐,师生一起边说“恰恰恰”,边在这个节奏处加入扭胯的动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的风格  (二)感受B段音乐  1、师:大家仔细听,除了“恰恰恰”,我还在什么地方加上衬词和动作?(播放音乐A+B段,B段师用衬音“lai”边唱边加上舞蹈动作       2、师:这段旋律是轻快的还是优美的?   生:略    师:哦,优美的  师:这段旋律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大家仔细听,是相同还是不同呢?   生:略  3、师:这回大家来唱,我来加上动作,注意观察我的动作是怎么样随着你们的歌声而变化的 (播放B段音乐,师做动作)   4、师:发现了吗?我的动作是随着你的歌声变化你的歌声高的时候,我的动作高你的歌声低的时候,我的动作低,也就是说我的动作是随着声音高低而变化! 5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师生共舞,感受音乐) (设计意图:在对比、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    二、学唱歌曲   (一)激趣导入  1、师:刚才我们又唱又跳,我想你们一定很高兴今天呀!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水果,你们看----(神秘的拿出木瓜)  2、师:它是什么水果呢?味道怎么样?价格呢?价格呢?(生猜)那请大家在我的歌声当中来寻找答案。

 (完整播放歌曲,老师范唱表演) (设计意图:用木瓜做道具,既真实具体又能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3、师:你们猜对了,我是卖水果的我的水果品种非常多,但是我的主打产品是木瓜!今天呀,我们就要在这首热情的歌曲中卖水果 4、师:那么这首歌的名字叫《木瓜恰恰恰》(出示课题,课件)这里的“恰恰恰”表现了我们卖水果时怎样的心情呢?我们来试着合作,我来唱“木瓜”,你们唱“恰恰恰” (师生合作)   (二)介绍印度尼西亚风光、风情  1、师:你们知道木瓜生长在什么地方吗?,它主要产地是是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简称是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千岛之国,这里的火山十分活跃,所以呀又被人们称为火山之国,巴厘岛,是印尼偩盛名的旅游胜地,因为那里呀四季如春,风景如画,所以又被人称为花之岛 神仙岛 天堂岛可爱的印尼小朋友和头顶物品的印尼妇女,以及翩翩起舞的印尼姑娘,她们的服饰色彩艳丽,头、手都戴饰品   (出示图片(1)木瓜2)印度地图3)千岛之国4)火山 火山之国5)巴厘岛 花之岛 神仙岛 天堂岛6)印尼小朋友7)印尼妇女8)印尼姑娘)   2、师:我们现在听到的是印尼最有代表性的甘美兰音乐,甘美兰就是指印尼打击乐器的合奏,现在先让我们听一听这特别的甘美兰音乐。

出示甘美兰音乐图片和音乐)  (欣赏音乐)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对印尼地域名胜、人民、风俗、习惯、音乐等加以介绍,帮助学生走进印尼,了解印尼,扩展视野,为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做铺垫        (三)学唱A段歌词   1、师:那我们就用甘美兰叮叮的声音来模仿一下,我们卖水果时的旋律 (师弹奏、范唱、手势启发后,学生随琴用“叮叮”模唱旋律) 2、师:听!水果市场呀!又传来了卖木瓜的歌声  (师范唱A段歌词,学生学唱)   3、师:那让我们听一听这段旋律的简谱,大家仔细听这段旋律的前几个字音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出示歌谱,师生共同唱谱) 4、师:唱时要注意休止符,“ 0”这它停住就是了,播放音乐A段,唱两遍A+A)(指出不足的地方要用甘美兰的轻巧的声音唱跟唱谱两遍)   (四)学唱B段歌词   1、师:哟,差忘错了?快让我们看一看我们的水果滩呢?都有哪些好吃的水果呢?(多媒体出示水果的B段歌词,师范唱   2、师弹琴,生慢速随琴填唱歌词,再按原速唱    生:略 3、师:这么高兴的心情我想用一段歌声来表达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多媒体B段师生一起唱歌词)   (五)学唱全歌曲  1、师:那我们的水果又大又好!我觉得你们的歌声更好!吸引了很多顾客来,这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师:听到你们的歌声我太有信心了,我们现在就一起去卖水果吧!   3、师:请同学们随着我的琴完整的唱一遍,记着呀我们可是用我们的歌声去推销水果。

老师用琴带(A+B介绍一下吧?)+A   4、师:学歌学得非常快那!孩子们你想一想,现在呀我去了水果市场了,我们看着自己挑来那一担一担的水果都那么好,心情是怎样的呢?生:非常高兴  5、师:用你的声音告诉我,如果你的眼睛看到了那水果了你的声音呀一定感受得到老师用琴带词:A+B+A好的表扬,指出不足 三、拓展延伸全曲  1师:那我们的水果又大又好!我觉得你们的歌声更好!吸引了很多顾客来,这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非常高兴那这么高兴的心情我想用一段歌声来表达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段歌声呀你们一点都不陌生、播放B段老师同学一起唱 2师:我想邀请一些同学和我一起介绍水果 (学生分组合唱) 3师:现在的水果市场热闹极了,又哪些声音呢? (生略)  4师:让我们大家来分分工:卖木瓜的、唱恰恰恰的、介绍水果的,选择一个你想唱的 (播放伴奏音乐,学生自由分组演唱歌曲   四 欣赏印尼语原唱 (设计意图:欣赏印尼语的语言原唱,进一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 1师:大家的歌声让我感觉到你们卖水果时高兴的心情让我们来看看印尼小伙子卖水果时的情景出示图片)   2师:再听听印尼姑娘卖水果师欢快、热情的歌声,你能听出印尼语的木瓜是怎样说的吗?   (播放印尼语演唱的《木瓜恰恰恰》,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和演唱。

   (生略,师板书PEPAYA——木瓜) 3师:水果市场里热闹极了出示印尼水果市场图片)还传出了卖木瓜的吆喝声师喊PEPAYA)让我们用音乐来营造一个市场的氛围,我们的市场有点特别,谁的歌唱得好,谁的水果才会卖得最水果卖得最好   (学生明确自己要演唱的内容随音乐边唱边表现卖水果的情景   (设计意图:营造市场氛围,学生很投入地边表演边歌唱,把情绪推向高潮   4师:刚才唱得怎么样?   (学生评价,再表演一次 5师:我们用音乐和歌声感受了印尼人卖水果时高兴得的心情最后我说:PEPAYA,你们呢? 生:恰恰恰 (设计意图  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我认为仅仅学会歌曲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深挖教材中蕴含的更深层的东西生活本身就是音乐的源泉,同学们欣赏市场的其他叫卖,利用生活中物品的自然音源表现了歌曲.)   五、小结  师:嗨,我觉得你们唱得非常好,如果我是买水果的我一定愿意来再来一次   师:我们的水果都卖光了,剩下一个送给你们下课!         《木瓜恰恰恰》教学反思   《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旋律简洁,特别是“恰恰恰”的加入,更是体现了音乐的轻松明快、活泼热情的特点。

本节课目的为让学生了解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音乐风格,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这节课上完后,我认为我比较顺利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因此我始终以音乐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音乐中进行完成的,体现出音乐教学的学科特点我把歌曲所具有的独特旋律、节奏特点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积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自发性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这节课,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课最大的闪光点就是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较好地把握和体现了关注音乐,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聆听音乐,感受乐句与乐段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设计新颖在学唱歌曲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不同的目的,反复聆听歌曲旋律,体会音乐情感,引导学生体味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些情感并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演奏沙袋、模仿表演、观看多媒体、教师充满激情的表演唱)。

教学过程一环紧扣一环,学生通过多种实践充分感受蕰含在音乐要素中的形式美,从而形成审美体验 本课不足之处:本人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目标相对立本节课是一节歌唱课,教师设计的一切情感体验与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和演唱歌曲但从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到最后对歌曲的演唱不够熟,个别地方还唱不够好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表演成份太重,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了配角,学生学习较被动,教师不太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学习的培养  领导点评  钟老师这节课,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课最大的闪光点就是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较好地把握和体现了关注音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