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外大师们的油画综合材料与语言风格 浅谈中外大师们的油画综合材料与语言风格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中外大师们的油画综合材料与语言风格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中外大师们的油画综合材料与语言风格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在了解西方古典和当代艺术之时,无不对绘画材料在大师们的笔下所展现的材质美而叹服二十世纪初,材料开始了综合性的研究,二十世纪后期,我国部分艺术家历经了由认知、理解、摹仿,到取其精髓、自由创造的过程综合材料研究的出现,已成为当代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和新的表现语言产生了诸如:尚扬、张元、石冲、许江等著名艺术家他们引领着一支对材料造诣颇深的中国艺术家群走向了二十一世纪。
关键词】 综合材料 语言风格 艺术观念一、材料与油画的渊源及发展欧洲最早的绘画应是岩壁画、胶彩画和古罗马时期的镶嵌画和壁画,基督教产生后,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中世纪,通常以壁画的形式展现在欧洲各国的教堂里,宣扬着耶稣救世的善行,于是盛行着宗教题材的壁画一般绘画最开始是酪素丹培拉乳液配色绘制壁画那么,什么是丹培拉?丹培拉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一种乳液乳液是一种多水而不透明的乳状混合物,有油和水两种成份丹培拉,也就是水性丹培拉拜占庭时期的绘画就属于水性丹培拉技术体系而油性丹培拉是从乔托以后开始,可以说也属于乔托的系统乔托的伟大是使绘画彻底摆脱了拜占庭式刻板传统什么是油性丹培拉?就是一种含油性较多的材料,而表层光亮有透明之感]即为油性丹培拉凡·爱克(Janvan Eyck 1380-1441)以混合技法发展了油性丹培拉技术,发现了亚麻油和核桃油既可做最好的颜料又可做很好的光油;,达·芬奇(Leonardo daVinci 1452-1519)则力求技法和颜料试验,他的半明法使画面更完美提香以树脂覆盖丹培拉颜料,形成油颜料,讲究色调,使画面具有透明感鲁本斯(Peter PaulRubens 1577-1640)对于玛蹄树脂、核桃油、亚麻仁油、松节油的运用,形成了亮厚暗薄的技法,委拉斯贵支研究出了一次完成绘画技法。
随着大师们不断的探索,油性丹培拉逐步演化成油画伦勃朗(Rembrandt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的技术与材料被后世推崇备至,他以光的效果创造了明暗色的统一,他创造了一种空前的半暗效果他的色彩技巧神奇而具有魔力,超凡脱俗,这都归功于他对材料的巧妙运用西方古典技法都是建立在材料基础上的也是历代大师作品产生的闪光点及魅力之所在乔托、凡·爱克、达·芬奇、提香、鲁本斯、委拉斯贵支、伦勃朗等大师在材料和技法上有着辉煌的成就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也正是材料技法和文化观念的大变革时期由此从十七世纪开始.欧洲的油画间接画技法走向了成熟二、油画综合材料自身语言的扩张欧洲古代以胶彩画、蜡彩画、镶嵌画、壁画、丹培拉绘画为主,而油画的产生,经历了很漫长的历史变迁,至今只有500年的历史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油画材料形成了批量生产由于照相技术的成熟,艺术家们一直坚持不懈地找寻着新的材料,综合材料在语言表现上有着无穷尽的闪光点,他们充分的认识到材料自身的审美价值,进而把艺术语言向材料自身转化贯穿整个西方绘画材料语言的发展史,一是从水性丹培拉技术至油性丹培拉技术直至油画的产生与发展:二是从间接画法发展到直接画法到材料综合绘制法的过程。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0 1881-1973)以油画本身材料及其综合材料进行拼贴实验,例如(纸板、玻璃等)更适合几何立体结构,有着特有的视觉融合与突出画面的视觉张力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 1904-1989)为了画面视觉张力的扩展,也常实验沙石渗入和纸板应用,扩展了材料自身的语言魅力瓦西里·康定斯基(Kandinsky Wassily 1866-1944)以热抽象的风格展现给人们,用曲线、直线、不同的圆以及各种几何体组合成画面的基本结构,以点线面的形式、色彩强烈对比的手法,同样进行了墨、腊、胶、布、纸板的应用,体现了内在的张力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aies 1923-)是二十世纪在综合材料领域里程碑式的人物塔皮埃斯对材料的应用广泛.对综合材料、拼贴都相继实验过,不断的找寻和扩展材料语言,把综合材料和油画以及观念都推到了极至他的作品具有很多的社会和精神内涵,他在晚年对东方文化及哲学思想颇有研究,其作品多方面体现了东方文化及哲学内涵二十世纪中晚期,又出现了许多关于材料应用的著名大师,如:基弗以作品《玫瑰风暴》、《大地之歌》、《奥西里斯与伊希斯》展现给世人,成功的运用了胶、石膏、沙土、丙稀等综合性的材料。
他把观念很贴切的赋予给材料,表现了他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的深刻思考,进而让人反思历史的教训杜布菲以金属、水泥、环氧树脂、胶彩、纸材拼贴技术,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他广泛的题材:克洛斯以丙稀和特殊照相写实技法,冲击着所有人们的视觉极限,也将抽象和具象的概念融化成一体了:波洛克则采用油彩和漆,以抽象的线条充分体现了他抽象表现的风格及观念三、中国油画综合材料的发展与展望欧洲油画发展到了近代油画阶段,才传人中国,在中国落户不过百多年历史85美术新潮引来了西方各个艺术流派.90年代初,首先是尚扬的作品《状态》系列、《大风景系列》、他关注人类文明所派生出许多社会问题,追问人类生命的深层次问题,如《董其昌计划-2》很直接表达了社会与文化深层次的问题尚扬的作品从表现形式上给人们一种随机偶然的效果,简明而沉着,他作品的艺术精神和品质,总是给人们某种思维方式的指导和对文化深层次的思考石冲最初的作品《预言家》、《肖像》系列强调了材料、肌理和构成在画中的突出位置,运用了布、石膏、油画色等使画面具有触觉感,有很强的张力他深受塔皮埃斯和尚扬的影响,之后他创造了改造艺术摹本,也就是说他精心构思的首先用综合材料制作成摹本,然后再以超写实的油画绘制而成。
例如:《被晒干的鱼》、《行走的人》、《综合景观一红墙叙事》,之后,他的摹本转入到装置和以人为中心的研究课题张元教授是中央美术学院材料艺术工作室主持,他培养了大批的研究绘画材料的学员他的《大自然的启示系列》、《岁月记忆系列》、都是用最传统的丹培拉技法与综合材料绘制而成,他的作品深沉厚重.大气磅礴,具象与抽象交融,体现了自然的雄伟、自然的实在、自然的变幻无穷许江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是文化学者型艺术家,九十年代,他的综合材料作品《对手弈》、《翻手覆手弈》、《世纪之弈》画面的语言符号以手套、棋子、油彩及其它材料构成了厚重的大作,材料与观念很贴切地相融,直切主题,表现了中西文化的搏弈王怀庆的《大明风度》都是以木质框架屋结构构成,一种版画效果画面而综合材料作品《八宝》系列、《没有家的家具》都离不开木质材料,这可能是他对此情有独钟吧特别是所有这些木块都是以黑色为本色,其实他只是顺应了人们从古到今都崇尚黑色的审美习惯,无论在形式上怎样去变幻,但从材质到文化依然是历史传统的回归周长江的作品《家族树》综合材料,他通过家族的结构形成了一个正金字塔.这也反映了自古以来人类的繁衍与家族是息息相关的使我产生了反证,当今的家族是一个倒三角金字塔,传统的家族结构巳被打破。
他关注人的生存结构与空间,一旦材料合理的应用,就能充分表达所展现的观念还有当代的许多旅居国外的艺术家,例如旅法艺术家戴海鹰、孙路:旅美艺术家秦风、韦佳、林延:还有国内的曹吉冈、宋学智、郑峰、李俊峰等,他们都对世界文化艺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江 浅谈中外大师们的油画综合材料与语言风格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中外大师们的油画综合材料与语言风格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中外大师们的油画综合材料与语言风格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山代有人才出,还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家仍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贡献自已的才智,在中国就难以尽数了研究综合材料的群体不断地壮大,他们己不满足于传统,甚至已经超出了油画综合材料的局限,而找寻着无限的材料空间。
自杜尚的《泉》小便器现成品的展示,已打破了艺术表达形式的局限而模糊了界限例如:装置艺术、影像、多媒体等,派生出了多种表现形式因而材料的随机性带来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是无限的,同时在审美主体方面更加复杂化,也具备无穷无尽的潜力,未来的前景将是广阔而阳光的参考文献[1]参贝《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德)马克斯·多奈尔著杨鸿晏杨红太译重庆出版社1996年p208页[2]参见《材料与表现》张元马路编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9页曹吉冈根据录音整理[3]参见[祝斌著《石冲追寻生命的足迹》资料]作者简介郑远景,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