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征求意见)

cjc****53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7KB
约43页
文档ID:48038130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征求意见)_第1页
1/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ode for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 open pit coal mine(征求意见稿)2010 沈阳目 次1 总则……………………………………………………………………12 术语、符号……………………………………………………………23 基本规定………………………………………………………………34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55 排土场岩土工程勘察…………………………………………………86 采掘场岩土工程勘察…………………………………………………107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118 勘探与取样……………………………………………………………149 岩土试验………………………………………………………………1710 现场监测……………………………………………………………1811 边坡稳定性评价……………………………………………………2012 岩土工程勘察成果…………………………………………………22附 录 A………………………条文说明1 1 总总 则则1.0.11.0.1 为在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中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 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扩)建露天煤矿边坡,内、外排土场以及采掘场内有关的岩土工程 勘察 1.0.31.0.3 露天煤矿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露天煤矿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露天煤矿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阶段并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必须结合露天煤矿设计任务的要求,并根据露天煤必须结合露天煤矿设计任务的要求,并根据露天煤 矿的具体特点,因地制宜,选择运用综合勘察手段矿的具体特点,因地制宜,选择运用综合勘察手段,,提供符合露天煤矿设计与施工要求的勘察成果 在勘察工作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岩土工程新理论在勘察工作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岩土工程新理论 1.0.41.0.4 对于露天煤矿其他地面建筑设施的岩土工程勘察,应执行国家现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GB500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 等 1.0.51.0.5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2 术语、符号术语、符号2.12.1 术语术语2.1.12.1.1 露天煤矿 对矿床进行露天开采时,在地表所形成的采场、排土场及地面生产系统的总体,称为露天矿。

2.1.22.1.2 露天开采直接从地表揭露出矿物并将其采出的作业 2.1.32.1.3 露天采场 进行露天开采的场所 2.1.42.1.4 剥离物 露天采场内的表土、岩层和不进行回收的矿物 2.1.52.1.5 边帮露天采场内由台阶平盘和台阶坡面组成的总体 2.1.62.1.6 工作帮由正在开采的台阶组成的边帮 2.1.72.1.7 非工作帮由已结束开采的台阶部分组成的边帮 2.1.82.1.8 边帮(坡)角边帮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1.92.1.9 排土场 堆放剥离物的场所 2.1.102.1.10 排土 向排土场排卸剥离物的作业2.22.2 符号符号RQD — 岩石质量指标 F — 地震力 K — 地震系数 m — 滑体的质量a — 地震加速度 g — 重力加速度 S — 平均值的标准差 E — 岩石的变形模量3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3.0.13.0.1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原则上宜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 2 初步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初勘); 3 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详勘); 4 开采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勘察)。

3.0.23.0.2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量,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1 勘察类别(包括边坡勘察、排土场勘察、采掘场勘察); 2 勘察阶段; 3 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与复杂程度; 4 勘察规模; 5 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施工条件 3.0.33.0.3 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程度可按表 3.0.3 划分表表 3.0.33.0.3 场地研究程度分类场地研究程度分类详细研究过场地初步研究过场地未专门研究过场地1 人所作研究较多,可利用资料较多;2 对边坡(排土场或采掘场)进行过专门岩土工程勘察,勘察工作内容较全;3 场区基岩出露条件好;4 具有深部勘察、试验资料,且勘察成果准确可靠1 前人所作研究较少,可利用资料较少;2 对边坡(排土场或采掘场)虽进行过专门岩土工程勘察,但勘察工作内容不全;3 场区基岩出露条件好;4 缺少深部勘察、试验资料,且勘察成果可靠度较低1 可利用资料极少;2 仅在资源勘探阶段做过少量工程地质,未对边坡(排土场或采掘场)进行过专门岩土工程勘察3.0.43.0.4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可按表 3.0.4 划分。

表表 3.0.43.0.4 工程地质条件分类工程地质条件分类复杂场地中等复杂场地简单场地1 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场地和地段;2 不良地质现象强烈发育;3 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4 地形地貌复杂;5 地质构造复杂,岩土种类多,性质变化大;6 坚硬岩层与软岩互层,软弱结构层(面)发育;7 地下水丰富,对工程影响大;8 具有小窑空巷与采空区1 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场地和地段;2 不良地质现象一般发育;3 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4 地形地貌较复杂;5 地质构造较复杂,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大;6 坚硬岩层与软岩互层,有软弱结构层(面);7 含水性中等,对工程具有一定影响1 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段;2 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3 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4 地形地貌简单;5 地质构造简单,岩土种类单一,性质变化不大;6 坚硬岩层为主,岩性变化不大,岩层产状稳定,软弱结构层(面)不发育;7 含水性差,对工程影响不大注:表内场地抗震等级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执行3.0.53.0.5 边坡类型的划分 1 最终边坡高度划分,宜符合下列规定: 1)高边坡——高度大于 300m; 2)中高边坡——高度为 100~300m; 3)低边坡——高度小于 100m。

2 按各帮上部境界长度划分,宜符合下列规定: 1)长边坡—长度大于 3000m; 2)中长边坡—长度为 1000~3000m; 3)短边坡—长度小于 1000m 3.0.63.0.6 各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均应取得设计单位或生产单位提出的《露天煤矿边坡(排土 场或采掘场)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后进行3.0.73.0.7 露天煤矿边坡(排土场或采掘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按预先编制的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 进行4 4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边坡岩土工程勘察4.1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4.1.14.1.1 露天煤矿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边坡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基础工作露天煤矿采掘场最终 边坡角的大小和稳定程度对露天煤矿的剥离量、生产和安全影响极大,是露天开采经济效益的重要 因素而可靠的工程地质参数是确定经济合理的边坡角的基础 4.1.24.1.2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查明露天煤矿边坡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 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诸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影响程度; 3 提出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 4 确定边坡角和预想失稳模式; 5 对稳定条件差的边坡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与监测方案。

4.1.34.1.3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必须紧紧结合露天开拓方案并围绕露天矿各边帮进行在设计部门 正式划定露天矿境界和拉沟位置后,方能进行专门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4.1.44.1.4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分阶段进行,具体阶段划分符合本规范 3.0.1 的规定4.24.2 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4.2.14.2.1 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为矿山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应满足初步确定采掘场境界几何形状的要求 4.2.24.2.2 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以搜集、分析和研究资料为主搜集和研究的资料应 包括下列内容: 1 区域地质资料; 2 矿区资源勘探报告及有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 3 与采掘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等资料 4.2.34.2.3 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勘察场区,所搜集到的资料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可适当进行野外勘察 工作;勘察工作应以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为主,必要时可进行少量的勘探与试验工作4.34.3 初步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初步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4.3.14.3.1 初步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应为初步确定采掘场各边帮坡角、地表境界和边坡管理工作 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4.3.24.3.2 初步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应满足下列要求:1 初步查明勘察区地层、岩性分布、产状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初步查明土层空间分布、成因、 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2 初步查明勘察区级基岩的构造特征,确定断层、褶皱、节理、裂隙等的分布、组合特点等;3 初步查明勘察区基岩软弱面及软弱夹层的赋存条件、分布、产状、厚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质;4 初步查清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5 初步查清勘察区不良地质现象及采空区的分布、成因、发展趋势和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6 对地震基本烈度≥7º 的勘察区,应搜集了解区域地震资料,并分析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7 对勘察区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初步确定各分区边坡破坏模式,进行边坡稳定计算,推荐各帮边坡角的范围值;8 对边坡的监测工作提出建议 4.3.34.3.3 初步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1 收集和研究与勘察区有关的区域的、矿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2 进行工程地质测绘、调查工作;3 工程地质勘探; 4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 5 水文地质试验和地下水长期观测工作4.44.4 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4.4.14.4.1 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应满足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各帮边坡角的确 定、各帮边坡维护管理及治理监测的要求。

4.4.24.4.2 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应满足下列内容要求: 1 查明勘察区地层、岩性、产状;2 查明土层空间分布、成因、时代,地下水埋藏特点和土岩接合面特点,查明勘察区断层、 褶皱、节理、裂隙等构造类型分布、组合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3 查明勘察区软弱结构层(面)及分布、厚度及其工程地质特征;4 查清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5 确定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并应重点研究可能滑动面的抗剪强度;6 查清勘察区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成因、发展趋势和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7 对位于高应力区的高边坡,宜进行岩石原位地应力的测量与分析;8 在地震基本烈度≥7º 的勘察区,应搜集和分析区域地震资料,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9 对勘察区进行工程地质分区,确定各分区,并进行稳定性计算,提供各分区边坡角;10 对稳定程度较低的边坡,应提出治理措施和对水压、位移监测的建议 4.4.34.4.3 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应在充分利用已有工程地质资料基础上进行如下工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