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乒乓球削球技术详解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15KB
约14页
文档ID:423102636
乒乓球削球技术详解_第1页
1/14

乒乓球削球技术详解一、 特点和作用削球,是一种防御性技术,具有稳健性好、冒险性小的特点所以,传统削球的取胜一 直靠的是实力随着攻球技术的提高,首先击败了“消极防御”(即稳削),继而又在与“积 极性防御”的争斗中占了上风因为,尽管削球者通过旋转和落点的变化确给攻球者增加了 困难,但其威胁性仍然比不上攻球一记重扣,可以得分;一板加转,就未必奏效况且, 人们对旋转的适应能力是一直在提高的,而对速度的适应就有一定的限度这就使削球必须 沿着:“实力+积极防御+攻球”的方向发展用削球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用削球限制对 方的进攻,用削球使对方被动,甚至失误二、 要求1、 削球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要能削弧圈、能削一般拉球、能接突击球2、 树立“积极防御”的指导思想,增大削球旋转的变化,提高逼角和落点的变化能力, 控制好削球低度3、 必须具备灵活的步法和顽强的意志4、 重视削球与攻球的配合三、 削球技术打法的指导思想削球打法的指导思想,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转、稳、低、变、攻”这是我国乒乓界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1、 转:是以能削加转球为主,并能削出不转球,扩大两者的差距,这是诱使对方失误并使 自己争取主动的最基本的手段。

2、 稳:是指在一般情况下,该削到的球都要削到如果人家冷不防打你一下,你没来得及 准备,不能说你削球不稳,如果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你削丢了,那么就是削球不稳了3、 低:削球的弧线要低,能擦网而过最好这样就能减少被对方发力进攻的机会,使自己 处于主动或相持的地位4、 变:是争取主动和直接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削球来说,不仅要有旋转变化还要有落 点、回接技术和战术的变化等以前没有提变字,我觉得应该加上,使削球的主动因素更多 些,这对于改善目前的削球状况是有益的5、攻:包括发球抢攻、削中反攻、连续进攻或接发球抢攻等进攻是削球的主要得分手段 之一,搞旋转变化,搞逼角调动对方,最后还要靠进攻来得分陈新华、童玲的攻削结合打 法,使用攻的比例已达到50%,甚至更多一点所以,丁松、陈新华发球时总使对方提心 吊胆,不知他何时会打你一板总之,这五个字是削球手不可忽略的,它们之间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削球一定要有一板加转, 这样才有威胁但光有旋转,不稳健,总给对方出机会球,风险就大了所以要稳、低,这 是削球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要通过自己的变化和进攻来争取主动他们用长胶搞旋转、正手也能加转; 他们通过多球训练来提高削球的稳健性和质量,少出高球;他们用换拍搓、拱等多种技术接 发球以及用旋转、落点的变化来调动对方,使对方失误;他们很注重发球抢攻,相持时一有 机会即反攻和连续攻。

所以,作为一名削球运动员,这五个方面要全面,不能有漏洞当然,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侧重于某一方面,以形成自己的特长四、横板削球1、远削[1] 特点与运用击球动作大、球速慢、弧线长,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常适用于对 付对方的扣杀球、弧圈球和提拉球它是以削为主打法的选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2] 动作要领① 正手远削右脚稍后,体略右侧,双膝微屈,拍形竖立[即与台面近似垂直],站位中台左脚稍前,上 体稍向右转重心落于右脚,持拍手臂自然弯曲于腹前顺来球方向向右上方引拍与肩同高, 拍面后仰当球从台上弹起时,持拍手上臂带动前臂由右上向左前下方加速切削,手腕向下 转动用力,在右侧离身体40厘米处击准下降期球的中下部,并顺势前送② 反手远削中台站位右脚稍前,上体左转重心落于左脚,持拍手自然弯曲放松置于胸前顺来球路线向 左上方引拍约与肩咼,拍柄向下当球弹起时持拍手从左上方向右前下方挥动,拍面后仰, 用前臂和手腕加速用力切削,球拍在胸前偏左30厘米处击准下降期球的中下部,并顺势挥 至右侧下[腹身体重心向下、向前、向右挥动]削球的重点难点是手臂、腰、腹和腿的协调用力[3]要点:① 向上引拍,是为了增大削击球的用力距离。

② 在下降期击球,但不能过于低于台面③ 要保持足够的撞击力,否则球不会过网2、 近削[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前进力较强,多用于近削逼角,有一定的威胁,往往能获得主动或直接得分一般用来对付轻拉球和一般的上旋球[2]动作要领① 横板正手近台削球身体离球台较近,右脚稍后,左脚稍前,向身体的右上方引拍,身体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 脚,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偏下位置,身体向左转动,前臂向前下方发力, 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削直线球的动作要领是身体侧对球台,击球时身体避免向左转动,以利前臂手腕直接向前下方发力,削出直线球② 横板反手近台削球站位时右脚在前,左脚稍后,向身体的左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身体向左稍偏斜,重心在 两脚之间,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偏下位置,击球时身体向右转动,前臂迎 前向前下方发力,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削直线球的动作要领是:站位时右脚 在前,左脚在后,身体侧对球台,向身体的左侧后上方引拍,手腕稍内曲,击球时,直接向前下方用力,重心要稳定[3]要点:① 向上引拍比肩略高② 根据来球的情况调节拍面后仰角度。

③ 前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下压,击球后没有前送的动作3、 削加转球[1]动作要领① 正手削加转球 向身体的右侧上方引拍,拍型稍后仰,目视来球,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接触球的中下 部,向前下方发力摩擦,当接近底部时,手腕发力摩擦,手腕的发力方向和前臂保持一致, 同时要转体转腰以辅助发力例如:正手位正手削接左侧下旋长球:要及时调整好站位,向右侧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 在来球的下降前期或高点期以前臂发力为主削接削直线时以向正前方发力为主,削斜线时 向斜前方发力削接侧下旋长球是以旋转和落点控制对方也就是说削球要转,弧线要低, 落点要远离对手另外削接时身体重心不要太低,要借助身体转动的力量削速② 反手削加转球向身体的左侧上方引拍,球拍稍后仰,击球中下部,击球时前臂外展,向前下方发力摩擦, 在接近球的底部时,手腕加力,这时手腕要相对固定4、削不转球[1] 动作要领① 横板正手削不转球横板正手削不转球时主要是击球的中部,拍形稍立起,拍面接近垂直,击球时,前臂将球用 力向前送出而不摩擦球,手腕固定,削转球的转速最快可达100转/秒左右,削不转球一般在20转/秒以下,削球选手利用相似的手法,可以削出转球或不转球,用于迷惑对手,争取主动。

削转球可以使对手拉球下网,削不转球可以使对手拉球出界判断转与不转的经验是,球出 拍时,响球不转,转球不响② 横板反手削不转球横板反手削不转球的动作要领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向身体的左后侧上 方引拍,球拍稍立起,击球的中部,在下降前期击球,手腕相对固定,前臂手腕将球向前送,在球要离开 的时候,前臂再做外展动作,使球拍对球不产生摩擦,也就削出相对不转球5、 削接前冲弧圈球[1] 动作要领① 正手削前冲弧圈球横板正手削前冲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首先迅速向后让位(用单步),身体向右偏斜,手臂迅 速上举,拍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击球时迎着来球手臂连同转腰从 上向下压球,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触球时手腕相对固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6、 横板反手削前冲弧圈球② 反手削前冲弧圈球左脚迅速向后让位,手臂上举,拍形接近垂直,身体向左偏斜,双腿弯曲,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前臂向前下方用力,触球时手腕相对固定,控制板形同时弯腰曲膝,以辅助压低弧线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2] 动作要点① 动作基本与接突击球相似前冲弧圈球既快又转,所以,削接它时既要反应快、步法快、动作快,又要注意向下切削,拍形竖立。

② 自己在回球不转或较高时,对方常会来一板从上向前、向下直扫式的前冲球,此球弧线尤低、在削接这种球时应稍向前送,以防下网[3] 要点① 应在来球的下降后期触球,此时,球的旋转已减弱② 击球点一般选在右腹前为宜,并适当放低些,这样可利用来球部分向上的反弹力形成自然的回球弧线,有利于提高削球的准确性③ 球拍触球时,拍面不能过分后仰,应触球的中下部;如来球旋转较强,可使拍面坚直些,并适当加大手臂向下压球的力量④ 触球时,手腕应相对固定,以免回球过高6、削咼吊弧圈[1] 特点与运用削高吊弧圈球是削球手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加转弧圈球上旋强,触拍后向上的反弹力极大,处理不好容易回出高球甚至出界,所以难度较大[2] 要求当今,弧圈球打法风靡世界乒坛,所以,削球者如欲立足,则必须削好弧圈球其中,削好 加转弧圈球又更为基本① 过去,削接加转弧圈多在下降后期现为了更好地完成下切动作,提倡在下降前中期触球② 拍形竖直[即与台面垂直]甚至引拍后还可略前倾拍形③ 协同身体重心的力量,上臂带动前臂向下用力为主触球瞬间有一先压后摩再依球调整推送的动作手腕切忌晃动④ 为提高控制弧圈球的能力和加大削球的旋转,应特别重视运用身体重心的力量[即腰、腹、髋、腿、膝等部位的协调配合]。

⑤ 削接弧圈球时,应特别加强判断,以尽早移位选位、调整动作,争取在最佳击球点位置[一般在右腹前]触球[3] 动作要领① 正手削加转弧圈球右脚在后,左脚在前,向身体的右后上方引拍,引拍的幅度要加大,拍面稍后仰,接近垂直, 身体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脚,双腿要弯曲,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发力时上臂 带动前臂,向下用力较多略带向前发力的顺序是先压后削再送,重心随着向左移动,触球 时拍形不要过于后仰,手腕相对固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接下一板来球在削斜线时注意重心向左前方转动,前臂要内收削直线时,身体站位稍侧,向前下方用力② 反手削加转弧圈球横板反手削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向身体的左后上方引拍,拍形稍 后仰,接近垂直,身体向左偏斜,双腿弯曲,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前臂从上向 前下方用力,触球时手腕相对固定,拍形不要过于后仰,弯腰屈膝辅助压低弧线,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接下一板来球7、剁”削“剁”削一一它是对付弧圈球、突击球的一种以快对快的防守技术由于近台、站位高、拍形垂直、用力向下等原因,使它很像用刀剁东西一样的动作,故“剁”削就因此得名这个“剁”削动作是快速突然地斩断高速向前行驶的来球,使得球过网以后上漂。

[1] 易犯错误① 拍形错误拍形像普通削球一样后仰,会使回球很高应该拍面垂直,拍头斜向上方,高于来球② 重心过低 只用手臂的力量,没有身体重心向下的力量,不能形成上肢和身体重心的合力③ 用力方向错误应该向下垂直用力,不能向前下用力④ 击球时机掌握不好 不能太早或太迟,应该在高点区[2] 纠正方法① 强调动作要点:击球前,快速引拍至头侧,拍面垂直,收腹含胸,转腰侧肩,重心升高; 击球,当球到身体的左侧胸高时,转腰转髋,大臂带动小臂由上向下垂直挥臂,击球的后中 部,重心随之一起向下用力;还原,击球后继续向下挥摆,随后迅速还原② 多次反复示范:多做转腰转髋,升、降重心和垂直引拍向下用力的动作,边讲边示范③ 徒手模仿练习:教练带领练习④ 表象法:A. 对镜子练习 看自己的动作,回忆教练的动作,比较找出错误B. 看图片、VCD光盘、录像 边看边想边模仿C. 相互练习根据教练、图片、光盘、录像所形成的正确动作概念,纠正同伴的错误⑤ 变换法A. 剁削奔球练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