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堤岸及滨溪植物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12MB
约14页
文档ID:47701178
堤岸及滨溪植物_第1页
1/14

堤岸及濱溪植物2005.11.03 郭惠珠圖 1. 河川上、中、下游相對的河源區、緩衝區及沈澱區(FISRWG, 1998)圖 2. 地形河(漫)灘地(沖積平原)及水文河(漫)灘地(FISRWG, 1998)河溪屬於一種特殊的景觀及高度動態的生態系統,極易 受周圍景觀的影響,因此,河流生態學強調要把河流及其附 近的土地視作一個整體來研究在景觀生態學中,把河流及 其附近的土地定義為河流廊道河流廊道(Stream corridor),認為河流 沿岸土地具有重要的功能意義(圖1, 2, 3, 4)圖 3. 河流廊道剖面圖(FISRWG, 1998)河岸帶河岸帶((圖4, 5, 7))是指高低水位之間的河床及高水位 之上直至河水影響完全消失為止的地帶河岸帶也可泛指 一切鄰近河流、湖泊、池塘、濕地以及其他特殊水體並且 有顯著資源價值的地帶;河岸帶包括非永久被水淹沒的河 床及其周圍新生的或殘餘的洪泛平原,其橫向延伸範圍可 抵周圍山麓坡腳由於河岸帶是水陸相互作用的地區,故 其界線可以根據土壤、植被和其他可以指示水陸相互作用 的因素的變化來確定圖 4. 河道、河灘及河流廊道示意圖(FISRWG, 1998)圖 5. 河岸帶功能依河岸交錯區內不同區位而異(Ilhardt et al., 2000)圖 7. 河岸植被交錯帶示意圖(Steinhaus, 2003)河岸緩衝帶是指直接生長在河岸的林地、灌叢(5〜50 m 寬)或草地(50〜200 m寬)。

河岸緩衝帶的寬度依據土壤和 鄰近地區5〜50 m範圍內的景觀條件而定河岸帶河岸帶係指河流兩旁特 有的植被帶,是陸地生 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 的交錯區河岸帶的定義最早為行政管理人員所用,泛指靠近河 邊幾十公尺內的區域;在學術界,首次對河岸帶的定義 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末,係指陸地上同河水發生作用的 植被區域之後,該定義被拓展為廣義廣義和狹義狹義兩種廣 義是指靠近河邊植物群落包括其組成、植物種類多度及 土壤濕度等同高地植被明顯不同的地帶,也就是受河溪 有任何直接影響的植被;狹義指河水、陸地交界處的兩 邊,直至河水影響消失為止的地帶目前大多數學者採 用後一定義顯然,河岸帶是介於河溪和高地植被之間的生態過 渡帶,它是最典型的生態過渡帶,具有明顯的邊緣效應 此外,亦有認為河岸帶指的是河流兩旁特有的植被帶, 它是陸地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的交錯區堤岸植物?台灣堤防的種類有土堤、砌石堤防、混泥 土堤防堤岸上的植被大致可區分成兩區,較靠近 水邊及在堤岸上較高處者生長在河川兩岸成淺水的植物,又稱濱溪 植物土堤植物?土質堤防對植物而言生育環境較佳,利用 蓄儲降雨及吸收毛細作用上升之地下水自然生長植物?應用綠化植物?百喜草、狗牙根(百慕達草)石質堤防植物?堤防為水泥、石塊所組成,夏季的白天吹 陸風,晚上吹海風;冬天的東北季風,將 泥沙吹上堤防。

自然生長植物?應用綠化植物?銀河歡、毛馬齒莧、過江藤、濱刀豆、馬鞍藤、 山葛、地錦(爬牆虎)菊科紫斑向日葵大花咸豐草禾本科?禾本科是所有維 管束植物中分布 最廣,數量最多, 對人類文明發展 也佔很重要的角 色,另外它也是 固著流砂和造成 新生地不可或缺 的優勢科植物鹽地鼠尾粟鹽地鼠尾粟豆科?俗稱:豆仔藤?沙灘防風定砂植物?根有根瘤菌共生具改良土壤之效?生長力強,是防風定砂的優良植 物兼牧草,與田菁皆具有固氮作 用,可改善海埔地的土質為堤 防的優勢植物濱豇豆生長力強,是防風定砂的優良植 物兼牧草,與田菁皆具有固氮作 用,可改善海埔地的土質為堤 防的優勢植物濱豇豆莎草科香附子乾溝漂浮草濱 溪 植 群濱 溪 植 群 (Riparian vegetation)?在 濱 溪 生 態 系 (Riparian eco- system) 內 沿 著 河 岸 或 溪 流 生 長 的 植 群 , 所 以 也 叫 河 岸 植 群 (Bank vegetation) 就 整 個 河 川 生 態 系 或 濱 溪 生 態 系 而 言 , 濱 溪 植 群 都 占 有 非 常 關 鍵 的 地 位 濱 溪 植 群 的 良 好 覆 蓋 , 除 可 護 岸 減 少 土 壤 沖 蝕 而 流 入 太 多 沉 積 物 及 營 養 物 質 , 亦 直 接 或 間 接 影 響 到 有 機 物 輸 入 河 川 的 能 量 來 源 外 , 最 主 要 提 供 了 魚 類 及 其 它 河 川 生 物 庇 蔭 場 所 及 魚 類 等 河 川 生 物 的 昆 蟲 性 食 餌 來 源 , 並 因 遮 蔽 水 面 防 止 太 陽 輻 射 , 降 低 水 溫 , 使 溪 流 環 境 適 合 魚 類 及 其 它 生 物 棲 息 生 存 。

構 築 優 良 的 集 水 區 環 境 , 增 加 樹 冠 蔽 蔭 製 造 大 型 木 質 碎 屑 , 提 供 魚 類 及 其 它 河 川 生 物 如 水 生 昆 蟲 、 附 著 性 藻 類 等 豐 富 的 食 物 來 源 , 並 可 過 濾 一 些 農 藥 、 肥 料 、 污 水 、 泥 砂 等 污 染 物 質 , 以 增 加 水 量 、 保 護 水 流 、 淨 化 水 質 在 整 個 河 川 生 態 系 或 濱 溪 生 態 系 的 能 量 來 源 和 流 動 上 , 深 具 控 制 性 的 地 位 國 內 常 見 的 濱 溪 植 物濱 溪 植 物?山 黃 麻 、 山 芙 蓉 、 九 芎 、 台 灣 櫸 、 構 樹 、 苦 楝 、 黃 連 木 、 水 柳 、 台 灣 赤 楊 、 茄 苳 、 糙 葉 樹 、 朴 樹 、 桑 樹 、 相 思 樹 、 澀 葉 榕 、 牛 奶 榕 、 野 桐 、 光 臘 樹 、 山 鹽 青 、 黃 槿 、 埔 姜 、 山 漆 、 杜 虹 花 、 楓 香 、 裡 白 曶 縱 樅 木 、 通 脫 木 、 水 雞 油 、 水 冬 瓜 等?大 多 屬 在 開 闊 地 、 崩 塌 地 、 河 床 地 優 先 發 生 的 先 驅 樹 種 (Pioneer species) 。

植 物 種 類 因 河 川 所 在 地 點 不 同 或 同 一 河 川 不 同 河 段 而 有 所 不 同 , 譬 如 本 省 東 、 南 部 的 濱 溪 植 群 與 本 省 中 、 北 部 者 不 儘 相 同 , 濁 水 溪 上 游 與 下 游 之 濱 溪 植 群 亦 截 然 不 同 喬木層植物台灣欒樹 科名台灣欒樹 科名:無患子科 別名:無患子科 別名:苦楝舅、拔子雞 油、台灣金雨樹:苦楝舅、拔子雞 油、台灣金雨樹華山松、馬尾松、台灣五葉松、水柳、黃槿、台灣欒樹、 苦楝、攬仁樹等灌木層植物銀合歡、小構樹、台灣苧麻、台灣海桐、馬纓丹銀合歡 別名:白相思子地被草本植物禾本科等蕨類台灣木賊、觀音座蓮、台灣纱欏、竹節草、狗牙根、五節芒等藤本植物山葡萄台灣葛藤、山葡萄水生植物—濕生植物、挺水植物?濕生植物 指生長在河川兩岸或淺水區的植物,河川兩岸植物又稱濱 溪植物,自大喬木至草本植物均有,像是水茄苳(穗花棋 盤腳)、野薑花、巴拉草等,這類型植物在河川下游或河 口地區最具代表性則是河岸紅樹林,臺灣北部淡水河的水 筆仔純林及南部海茄苳、欖李混交林尤為著名挺水植物 指生長在水深半公尺到一公尺左右的淺水區中,根系固著 在水裡土壤,將其莖葉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伸出水面,這類 型植物的根系發育情形隨種類而不同,大多具有走莖或根 莖型態,它們根系的氧氣是經由莖葉內的通氣組織從外界 來供應,像是蘆葦、茭白筍、水蠋、水毛花等。

濱 溪 植 物 方 面 下 游 河 段 多 為 草 本 , 中 、 上 游 河 道 深 狹 處 則 多 喬 大 木 本 植 物 蔭 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