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KB
约7页
文档ID:402594206
2023年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_第1页
1/7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3章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 1、新闻与信息: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规定  ◎ 2、新闻与宣传:宣传的定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决动宣传效应的因素  ◎ 3、新闻与舆论:舆论的定义、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  一、释义:  1、信息:(一般)指与人的结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互相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可以消除受信者随机不拟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也许性,只采用其中一个的也许性在新闻学里重要指狭义这一定义)  2、宣传:是运用各种故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3、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注意:媒介现实、媒介拟态环境、拟态公众,P53 主流意见(优势意见)】  二、简答  1、信息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特点是什么  第一、信息最基本的特点:信息必须包含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第二、信息的一般特点:1)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正是信息的共享性才使得信息得以传播  2)扩展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  3)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新信息来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这也是信息和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  5)相对性信息的相对性是和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注意到的信息又和接受者的内在需求相关  2、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规定是什么  第一、观念上必须明确: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媒介以向社会提供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成为其生存的前提,一切宣传都只能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拟定性  第二、在新闻工作业务上也体现出新的规定和特色: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事前有预测报道,发生时有动态追踪报道,事后有总结反映报道”  2)加强深度报道即根据信息扩缩性特点,对信息展开深加工  3)加强新闻综合评述这是信息的组合性特点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  4)加强全方位报道这是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做多角度、多侧面 “全息”报道  3、宣传与新闻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与宣传的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第二、具体区别: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处在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去追逐受众;  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受众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  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以外,对新闻自身无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信息)  宣传却需要经常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4)传播的规定不同:信息沟通规定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宣传规定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规定对的鲜明,材料要真实典型  第三、两者的复杂联系:尽管两者从动议、特点、只能上均有原则性的区别,但又出现一定的特殊复合现象媒介的所有者(私人、集团、政党、阶级)或新闻工作者自身处在某种目的,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

  4、决定宣传效应的因素:  第一、宣传的目的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宣传目的,即争取良好的宣传效应,宣传作为一个传播过程,其影响因素为:WHO(宣传者)、WHOM(被宣传者)、WHAT(内容)、WHERE(场合)、WHEN(时机)、WHY(动机)、HOW(宣传方法)  第二、1)宣传者:其不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并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信任度和宣传效应成正比  2)宣传对象:其既是宣传效果的承担者,也是宣传效果的最后鉴定者魔弹论”)  3)宣传内容:起最后宣传作用的是宣传内容真理与谬误、真话与假话、有利与损害)  4)宣传场合:分封闭环境和开放环境封闭环境下信息渠道单一,外界干扰小,宣传容易取得预期效果开放环境下,信息渠道多样,各种竞争性或敌对性势力却设法争取受众,预期效果就困难善于组织和选择场合是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一环  5)宣传时机:宣传需要针对各个个体在不同时机的不同心理状态,才取得预期效益  6)宣传动机:动机不同,内容的选择也就不同,宣传的目的要十分明确  7)宣传方法:宣传者要达成效果必须得本地运用一定的宣传手段、技巧和媒介途径  5、舆论的本质和特点:  第一、本质:舆论作为公共意见(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众事务为指向。

  第二、特点:1)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的的公共性  2)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  3)急切性其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需要破求解决的问题,指向与目的的显示迫切感决定了舆论的社会急切性  4)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做出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6、舆论的社会功能和重要目的  第一、社会功能: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共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显示”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第二、目的: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规定  第三、重要功能:对涉及公共实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于即定的公共共批准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形式之一  7、舆论控制作用的表现:  第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舆论针对公共事务,作为最大公共权利的国家权利成为监督和制约的最重要对象,其体现在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决策实行结果、相关执行人物上  第二、对于公众行为的鼓励和制约鼓励公众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鼓励公众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舆论还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先导作用  8、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第一、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识倾向的表达,但由于公众结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杂器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集中意志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是对的的  第二、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其重用是正负双向的,它的质量存在高下之分,好坏之别  第三、衡量舆论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涉及直接与间接、短期与长期的结果等  9、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  第一、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媒介因自身的特性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它与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二、反映并代表舆论1)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到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  2)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第二、引发舆论1)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故意见就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重要来自于媒体。

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限度的判断也重要依据新闻媒介鉴定的顺序  2)新闻媒介设立的议题经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第三、引导舆论:1)通过连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结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式地作着引导  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额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新闻媒介通过隐含的意见倾向性报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立场、观点,引导舆论而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优势意见),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住意见而遵从和符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故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是其强大影响力最明显的表现  总之、新闻媒介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舆论代表、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积极引导舆论的方向关于凯程:凯程考研成立于2023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由李海洋专家、张鑫专家、卢营专家、王洋专家、杨武金专家、张释然专家、索玉柱专家、方浩专家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凯程考研的价值观标语:凯旋归来,前程万里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佳的归宿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机构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服务:以学员的前程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