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触摸经典 ——《诗经》,1、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táo tà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 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 好像已有三月长啊,,2、黍离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行迈:行走靡靡:行步迟缓貌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粱刚发苗 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何人造成的?,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关于《黍离》一诗的主旨,《诗序》说得明白: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萋萋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更进一层,透过诗本文所提供的具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等样的人呢?“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充满失望的呼号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诗人的影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吟出《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心中所怀的不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吗?,3、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苹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弹琴吹笙奏乐调 一吹笙管振簧片, 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 指示大道乐遵照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 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 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弹琴奏乐调, 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 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4、《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义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5、伐檀 (练习册上) 6、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硕鼠》是魏国的民歌,据《毛诗序》说:“硕鼠,刺重敛也。
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它和《伐檀》一样,都是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所不同的是,《伐檀》责问剥削者用的是直呼其名的方式,《硕鼠》则用比喻以刺其政但《硕鼠》比《伐檀》的斗争性更强《伐檀》只有愤怒,没有反抗,而《硕鼠》则不但有愤怒,且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奴隶们在不堪忍受奴隶主剥削和压迫的情况下,准备远走逃亡奴隶制社会后期,大量的奴隶逃亡,曾是促使奴隶制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更为可贵的是,《硕鼠》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的美好理想,试图寻找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平等的社会,这虽然在当时根本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达到,但毕竟比《伐檀》单纯的指责前进了一大步,标明奴隶们在长期的反抗斗争中,已逐步清醒了阶级意识,开始有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和对未来社会的合理设想,可以看作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7、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Chuán 快速,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2、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8、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译:生和死都在一起,我和你定下海誓;让我们携手相牵,活到老永不分离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1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1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即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大土山。
原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后用以比喻事过境迁,现多比喻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人在高处时,有低的想法,不要张狂;人在低处时,有高的期望,不要沉沦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