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3.50KB
约59页
文档ID:555382023
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1页
1/59

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规划纲要(3月29日包头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序   言“十一五”时期,是我市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实现经济强市奋斗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时期科学制定和实行好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于我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规划》是在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七届十一次全委会和市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基本上制定的,是对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指引全市人民实现经济强市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也是制定各级各类规划、筹划以及有关政策的重要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对各类市场主体具有长远的指引作用;《规划》提出的有关基本设施、科技教育、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任务,政府将切实履行职责,统筹运用各类公共资源予以完毕第一章 发展基本与环境第一节 “十五”筹划执行状况“十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最佳的时期,特别是市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紧密结合包头实际,解放思想,大胆构筑,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巨大成就。

经济总量迅速扩大,构造进一步优化,工业基本更加雄厚,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农牧业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各项改革和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与此同步,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基本设施功能和环境承载力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日益巩固,初步摸索出一条国有公司多、承当重的老工业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提前两年超额完毕“十五”筹划重要目的,发明了令人瞩目的“包头模式”并跨入首批全国文明都市行列全市生产总值完毕800.8亿元,为筹划目的的2.2倍,较的228.4亿元增长2.5倍,“十五”期间合计实现2441亿元,年均增速22.7%,超过“九五”1424亿元,年均增速提高11.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毕560亿元,为筹划目的的7.8倍,较的60亿元增长8.3倍,“十五”期间合计完毕1398亿元,年均增速56%,超过“九五”1171亿元,年均增速提高5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完毕102.2亿元,为筹划目的的2.5倍,较的27亿元增长2.7倍,“十五”期间合计完毕289.4亿元,年均增速30%,超过“九五”162亿元,年均增速提高23.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18元,为筹划目的的1.7倍,较的5436元增长1.4倍,“十五” 期间合计46805元,年均增速19.4%,超过“九五”23312元,年均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67元,为筹划目的的1.4倍,比的2548元增长83%,“十五”期间合计17660元,年均增速12.9%,超过“九五”6519元,年均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九五”末的8.4:60.0:31.6调节至4:54:42。

这些成绩的获得,使我们站在了一种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十一五”实现经济强市目的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本在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某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重要表目前: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构造性风险,资源、土地、环境的制约和就业特别是城乡新增人口的就业压力加大;科技投入局限性,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体制改革亟待深化,老工业基地和国有公司的某些深层次矛盾尚未完全解决;非公经济发展不充足,外向型经济规模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服务业、社会事业和基本设施等单薄环节还需进一步发展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认真加以解决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环境分析我市现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科学制定“十一五”规划,必须精确把握将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并进入周期性上升阶段,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技术和产业构造的全面升级,跨国产业转移使国际范畴内的生产力布局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已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和对外投资的优先目的,这些都将为我市开拓国际市场、运用国外先进技术、承办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多机会。

此外,我市又处在国家向俄蒙开放的前沿,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也为融入世界经济发明了有利条件从国内环境看,一是国内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构造升级,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以资本、技术密集和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为特点的重化工业居主导地位随着新一轮产业构造的升级,国内需求特别是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将不断扩大,为我市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化工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重化工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二是国家继续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有关增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发明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三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区别看待、有保有压,努力缓和煤电油运制约,为我市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能源和原材料等基本产业发展发明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四是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确立,以及“呼包银”经济带、“呼包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为我市加强区域经济合伙开拓了新的领域五是自治区大力支持重点地区、重点产业以及重点公司加快发展,全区规划发展的“六大产业”中,冶金、装备制造、化工、稀土产业的基本和重点均在包头,为我市进一步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步,我们也看到宏观环境中还存在着某些不拟定因素,如经济运营保持长周期快增长、资源和环境承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难度等都在加大,与此有关的某些制约因素也将长期存在综合以上分析,“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中,机遇和挑战并存,但从总体看,机遇不小于挑战,仍然有助于我市加快发展因此,将来五年将是我市经济社会继往开来、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构筑新优势,再攀新高峰,加快推动经济强市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第二章 总体规定与重要目的第一节  发展定位包头地处国内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是国家“呼包银”经济带和自治区“呼包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按照建设经济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定,根据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及潜在优势,我市应把将来的发展始终置于全国的大背景下,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行,积极顺应“呼包银”经济带、“呼包鄂”经济圈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加快的总体趋势,通过五至十五年的努力,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六大产业基地、中西部区域性经济中心、人居环境优美的高品位全国文明都市国家重要的六大产业基地坚持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大力增进产业升级,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煤化工和稀土产业基地。

——中西部区域性经济中心在巩固自治区最大经济中心都市地位的基本上,努力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呼包银”、“呼包鄂”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区域性的产业集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人居环境优美的高品位全国文明都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成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建设资源节省型和环境和谐型社会的示范区以及宜人居住的高品位全国文明都市第二节  指引思想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引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城乡互动和开放带动“四大战略”,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乡化进程,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富裕包头、文明包头、生态包头、平安包头”,早日建成国内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上述指引思想的规定,必须坚持如下发展原则:——调节构造,优化发展在加快发展的同步,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继续推动经济构造战略性调节,努力增进产业升级。

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大”的思路,逐渐建立起与区位、资源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产业构造——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规定,加强单薄环节,加快社会发展,加大对农村牧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摸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机制,全力推动城乡化进程同步,注重加强环保与生态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都市与农村牧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创新模式,持续发展按照“减量化、再运用、资源化”的规定,创新资源开发运用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非资源型产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把增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摆到重要地位努力扩大就业,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步,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三节  重要奋斗目的“十一五”时期,力求实现“两个突破、五个前列”即实现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城乡化率突破80%;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乡居民收入等五项重要经济指标在中西部地区保持前列。

在巩固自治区最大经济中心都市地位的基本上,把包头建成国内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的是:——经济增长在优化构造、提高效益和减少消耗的基本上,年均增长率生产总值达到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财政收入达到20%、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三次产业比重调节优化为4:52:44——社会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人均盼望寿命达到74岁;全市总人口达到275万,城乡化率提高到80%以上;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获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得到进一步好转——资源环境资源运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较“十五”期末减少2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运用率提高到45%以上;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15%,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率达到12.2%,基本实现生态园林都市目的;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建成国家环保模范都市;水体按功能区划分达到各自环境原则,市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解决率分别达到90%和70%,再生水运用率达到50%,垃圾无害化解决率达到99%。

初步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和16%以上,分别达到26400元和10000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1%以内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通过五年的奋斗,实现“六大基地”、“四大格局”、“五大体系”、“六种都市竞争力”的战略目的六大基地:即努力建成国内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钢铁基地、铝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电力基地、煤化工基地、稀土基地四大格局:即工业新型化、农牧业产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的产业格局;中直区直公司、稀土高新区公司、旗县区公司、市属公司协作共进的公司格局;八个旗县区财政收入分别进入自治区前列的财政格局;都市现代化、农村城乡化、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都市化格局五大体系:即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规定、廉洁高效的行政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