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体生理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 hi./%C0%EE%C3%AF%B4%BA%D1%A7%CA%F5%CD%F8//item/98c2d8118384f306213f2ef6.html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最早开始解剖学记载):最早开始解剖学记载 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Aristotles): 把神经和肌腱的概念正确地区分开来,把神经和肌腱的概念正确地区分开来, 指出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枢指出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枢盖伦盖伦(Galen):出版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解剖学著作《医经》):出版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解剖学著作《医经》安德烈安德烈.维萨利(维萨利(Vesalius):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被称):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被称 为近代解剖学创始人为近代解剖学创始人威廉威廉.哈维(哈维(william Harvey): 出版了《论心脏和血液的运动》一出版了《论心脏和血液的运动》一 书,发现血液循环,创立了器官生书,发现血液循环,创立了器官生 理学。
此发现标志着近代生理学的理学此发现标志着近代生理学的 诞生hippcratesHippocrates----(公元前(公元前460~377)古希腊)古希腊名医、解剖学鼻祖名医、解剖学鼻祖 正确描述颅骨正确描述颅骨GlenusGalen---------((130~200))古罗马名医、古罗马名医、解剖学家,著解剖学家,著《医经》,对《医经》,对血液流动、神血液流动、神经分支和脑、经分支和脑、心等器官有具心等器官有具体描述Glenus---竞技场医疗指导VesaliusVesalius------(1514~1564)近代解剖近代解剖学创始人,学创始人,出版《人体出版《人体构造》一书构造》一书VesaliusVesalius《人体构造》部分插图HarveyHarvey------(1578~1657)解剖生理学解剖生理学家,发现了血液循环的原理,家,发现了血液循环的原理,确定确定血液是在一个封闭的管道内循环血液是在一个封闭的管道内循环著有《血液循环论》、《动物的发著有《血液循环论》、《动物的发生》两书。
生》两书三、学习解剖生理学的观点三、学习解剖生理学的观点 •1、形态与功能相联系的观点•2、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3、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4、进化发展的观点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由许多形态和功能近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组成组织 •由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器官 •许多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联系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活动,即构成系统 •1、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的生理特性及构成细胞的物质的理化特性•2、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子•3、整体水平:研究各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五、生理学的实验方法•1、急性实验法: A-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活体取出要研究的组织或器官,置于近乎生理状态的人工环境中进行实验和观察 B-活体解剖(在体)实验法:使用一定方法处理,在动物失去知觉但仍存活情况下施行手术,暴露某些器官和组织,再行实验•2、慢性实验法:以完整、健康而清醒的机体为对象,在自然条件下,对某一功能进行研究动物可以较长时间存活,实验可以较长时间进行。
六、解剖生理学和现代医药学的关系•1、寻找新药和新剂型•2、研究药物的药理和毒理作用现代医药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现代医药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正常结构与功能—病理改变与机制—药物干预—结构与功能恢复正常七、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七、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三)自身调节(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 ①①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 ②②基本方式:反射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③③结构基础:反射弧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④④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⑤⑤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短暂。
短暂(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 ①①概念: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概念: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质,后者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receptor),对这,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②②类型:类型: 全身性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 局部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 神经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神经神经-体液调节:神经细胞直接或间接地调节一些内分泌体液调节:神经细胞直接或间接地调节一些内分泌细胞的作用,使这些内分泌细胞成了反射弧的传出纤维的延细胞的作用,使这些内分泌细胞成了反射弧的传出纤维的延长部分,以这种方式发挥的调节作用称为神经长部分,以这种方式发挥的调节作用称为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③③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弥散、持久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弥散、持久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效应 激素内分泌腺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三)自身调节 ①①概念: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概念: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肾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肾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脑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脑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60-140mmHg范围内变范围内变动时,脑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动时,脑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心肌初长度影响心肌收缩力心肌初长度影响心肌收缩力 ②②自身调节自身调节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四)(四) 体内的控制系统体内的控制系统 人体功能调节过程和工程控制有许多共同的规律人体功能调节过程和工程控制有许多共同的规律 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存在数以千计的各种控制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存在数以千计的各种控制系统系统(control system);甚至在一个细胞内也存在着许多极;甚至在一个细胞内也存在着许多极其精细复杂的控制系统,对细胞的各种功能进行调节因此,其精细复杂的控制系统,对细胞的各种功能进行调节因此,学者们也应用控制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机体学者们也应用控制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机体各种功能的调节。
各种功能的调节 从控制论的观念来分析,任何控制系统都由控制部分和从控制论的观念来分析,任何控制系统都由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控制系统可分为三大类:受控部分组成控制系统可分为三大类:非自动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1、非自动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开环开环”系统控制部分发出指系统控制部分发出指令到达受控部分,而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令到达受控部分,而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分的活动 控制方式:单向性控制方式:单向性 控制特点:控制特点: 对受控部分的活动不起自动调节作用;对受控部分的活动不起自动调节作用; 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中,这种控制极少见仅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中,这种控制极少见仅在反馈机制受到抑制时,机体的反应表现为非自动控制在反馈机制受到抑制时,机体的反应表现为非自动控制 例如:例如: 应急时,因压力感受器受抑制,应急刺激引起交感神应急时,因压力感受器受抑制,应急刺激引起交感神经系统高度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而这些信息不能经系统高度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而这些信息不能引起明显的神经调节活动,故心率、血压维持在高水平。
引起明显的神经调节活动,故心率、血压维持在高水平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受控部分受控部分机能活动机能活动指令指令 2、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feedback control system) 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闭环闭环”系统,控制部分发出信号,系统,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示受控部分活动,而受控部分的活动可被一定的感受装置指示受控部分活动,而受控部分的活动可被一定的感受装置感受,感受装置再将受控部分的活动情况作为反馈信号送回感受,感受装置再将受控部分的活动情况作为反馈信号送回到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可以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到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可以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调整对受控部分的指令,因而能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调整对受控部分的指令,因而能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受控部分受控部分机能活动机能活动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反馈信息反馈信息控制方式:双向性控制方式:双向性 (1)正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控制系统 正反馈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的作用性质与:反馈信息的作用性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
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 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受控部分受控部分机能活动机能活动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反馈信息反馈信息((+)) 正反馈控制系统的意义:有助于一个完整生理过程的完正反馈控制系统的意义:有助于一个完整生理过程的完成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排尿排尿分娩分娩FⅫFⅫaFIXFXIaHKPKK胶原、异物胶原、异物表面激活的正反馈表面激活的正反馈组织损伤组织损伤FⅢFⅢFⅦaCa2+PLFXFXaFVa Ca2+PL正正反反馈馈效效应应分娩的正反馈控制分娩的正反馈控制子宫收缩子宫收缩胎头下降胎头下降宫颈牵张宫颈牵张胎儿娩出胎儿娩出((+)) (2)负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的作用性质与反馈信息的作用性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 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受控部分受控部分机能活动机能活动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反馈信息反馈信息((-))负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维持内环境稳态负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维持内环境稳态 血压调节血压调节 体温调节体温调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监测装置监测装置比较器比较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受控系统受控系统偏差信息偏差信息参考信息参考信息控制信息控制信息输出变量输出变量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干扰信息干扰信息人体绝大多数功能都可以看成人体绝大多数功能都可以看成“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
系统 3、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feed-forward control system) 前馈控制: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的同时,又通前馈控制: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的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受控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部分的活动 控制方式:双通路控制方式:双通路 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受控部分受控部分指令指令快捷通路前馈信息快捷通路前馈信息 控制特点:前馈控制可更快的对活动进行控制,使活动控制特点:前馈控制可更快的对活动进行控制,使活动更加准确;有些条件反射也可以认为是前馈控制,可使机体更加准确;有些条件反射也可以认为是前馈控制,可使机体对环境变化做预见性和超前性活动,减少负反馈的波动性和对环境变化做预见性和超前性活动,减少负反馈的波动性和滞后性刺激感受器传入联系中枢神经系统传出联系效应器 反射效应反馈联系B B 反射调节系统•机体生存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不断变化的外环机体生存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不断变化的外环境,另一个是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境,另一个是相对稳定的内环境•体内所有生命活动的机制,尽管种类不同,功能体内所有生命活动的机制,尽管种类不同,功能各异,但只有一个目的:保持内环境的稳态,稳各异,但只有一个目的:保持内环境的稳态,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态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是一个动态平衡,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自稳态是一个动态平衡,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自身调节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身调节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各种功能活动通过反馈机制达到自动而精确的调各种功能活动通过反馈机制达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