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氣候(二)季風氣候高中地理(一)第一節 亞洲季風的成因與特徵第二節 西非季風氣候的成因與特徵第三節 季風與生活第三章 氣候(二)季風氣候分布:v亞洲:日本、韓國、中南半島、印度半島v西非:幾內亞灣沿岸季風定義定義:風向隨季節而發生規律變化的風第三章 氣候(二)季風氣候 季風v亞洲大陸及所臨的太平洋面積均廣v海陸的熱力性質差別甚大 v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亞洲季風─成因亞洲季風 成成因因:: 亞洲季風 冬冬季季季季風風::v陸地上的氣溫比海洋低很多v蒙古、西伯利亞一帶形成強大的高氣壓區v海洋上氣壓相對較低v強風由亞洲大陸向太平洋及澳洲低壓區吹送形成乾冷的冬季季風 冬季季風:冬季時,陸地比海洋散熱快亞洲季風─冬季季風圖3-1亞洲季風 夏夏季季季季風風::v大陸的氣溫比海洋高而形成低氣壓區v氣溫較低的海洋則形成高氣壓區v風由夏威夷附近、澳洲中部、南印度洋 吹向亞洲大陸v形成暖溼的夏季季風,是降水主要來源夏季季風:夏季時,陸地受熱比海洋快亞洲季風─夏季季風圖3-2亞洲季風 亞洲東部:v冬季:強大的蒙古高壓造成各地強勁的 冬季季風v夏季:海陸氣壓值相差較小,夏季季風 較微弱亞洲東部:冬季季風較夏季季風強勁亞洲季風─亞洲東部亞洲季風 亞亞洲洲南南部部::v冬季:北有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屏障, 東北季風微弱,氣溫比同緯度的中 國東部要高v夏季:印度北部形成低氣壓,氣流由印度洋 高壓區吹入,帶來強勁的西南季風亞洲南部:冬季季風較夏季季風弱亞洲季風─亞洲南部表3-1亞洲季風 v東亞季風區 v南亞季風區因季風現象並不一致,亞洲季風氣候區又分成:亞洲季風氣候區東亞季風 冬季季風::風受地球自轉而右偏:v30°N以北的地區多吹西北風v30°N附近的地區吹北風v30°N以南的地區吹東北風冬季季風:盛行於每年10月~次年2月間 氣候寒冷、乾燥少雨東亞季風─冬季季風圖3-1東亞季風 夏季季風::風受地球自轉而右偏:v30°N以北的地區多吹東南風v30°N以南的地區吹南風或西南風夏季季風:盛行於每年5月中~9月中旬 氣候炎熱,潮溼多雨東亞季風─夏季季風圖3-2東亞季風 鋒鋒面面雨雨::v冬、夏季風勢力消長時期:春夏之交、夏秋之間 v各地雨季長短與夏季季風開始及結束時間有關 v東亞季風區降水的主要來源鋒面雨:兩種性質不同氣團的接觸面 形成鋒面帶來的雨水鋒面雨 梅雨的時間圖東亞季風氣候類型::熱帶季風區v臺灣南部、海南島、中南半島、菲律賓等熱帶季風區:10°N附近至北回歸線之間 (一月18℃為界)東亞季風氣候類型─熱帶季風區東亞季風氣候類型:熱帶季風區氣候特徵:v全年高溫:最冷月均溫在18℃以上v乾溼季分明:冬季季風通常都很乾燥 (但若經過海面也會帶來降雨)v年降水量大:降水主要來自夏季季風和颱風v雨季從4、5月持續至9月v主要風向:冬 ,夏 熱帶季風區氣候特徵圖3-5東亞季風氣候類型::副熱帶季風區:v臺灣中北部、長江中下游地區、日本南部、 朝鮮半島南部 副熱帶季風區:23.5°~35°N亞洲東 岸地區(一月0℃為界)東亞季風氣候類型─副熱帶季風區東亞季風氣候類型:副熱帶季風區氣候特徵:v夏熱冬溫:最冷月均溫在0℃以上v降水充足、無明顯乾季: 本區常為海陸氣團勢力消長拉鋸區,鋒面通過頻繁,降水不少 v主要風向:冬 ,夏 (或冬 ,夏 )副熱帶季風區氣候特徵圖3-6東亞季風氣候類型:溫帶季風區:v中國華北、東北、日本北部、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 溫帶季風區:35°~55°N附近的亞洲 東岸地區 東亞季風氣候類型─溫帶季風區東亞季風氣候類型:溫帶季風區氣候特徵:v夏熱冬寒:冬季因乾冷強大的西北季風,時有 寒潮發生,各地氣溫偏低。
v夏季因太陽輻射量大且白晝長,氣溫仍高 v年溫差大:冬嚴寒、夏暖熱,和同緯度地區 相較,年溫差大v乾溼分明,雨季短:降水主要為夏季季風帶來 的雨水,雨期晚開始而較 早結束 v主要風向:冬 ,夏溫帶季風區氣候特徵圖3-7東亞季風氣候類型:日本:四面環海v冬夏季季風皆經過海面,水汽充足v降水季節分布平均v年溫差小:受海洋調節日本:四面環海東亞季風氣候類型─日本為例南亞季風氣候類型:日本:四面環海全年分三季: v涼季:每年11月~翌年2月v熱季:3~5月v雨季:6~10月分布:印度半島(6°~37 °N 間) 北回歸線橫貫中部 大都屬熱帶季風區南亞季風氣候類型(Ⅰ)圖3-9圖3-10南亞季風氣候類型:涼季:v主要風向:來自陸地的東北信風v南部氣溫20℃以上,北部在10 ℃以上v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涼季:氣候涼爽乾燥南亞季風氣候類型(Ⅱ)南亞季風氣候類型:熱季:v季風轉換的季節v風力微弱且太陽輻射量逐漸增強,氣溫迅速上升,最熱月均溫可至30℃以上v一年中最熱的季節熱季:氣候乾燥高溫南亞季風氣候類型(Ⅲ)南亞季風氣候類型:雨季:v主要風向:經過海面的西南季風v大量的降水雨季:氣候溫暖多雨南亞季風氣候類型(Ⅳ)西非季風:v間熱帶輻合區是南北半球信風的匯流處v間熱帶輻合區移動會左右信風帶的分布分布:幾內亞灣沿岸4°~12°N附近的 地區成因:間熱帶輻合區的南北移動西非季風(Ⅰ)西非季風:間熱帶輻合區的移動:夏季v日射偏北,間熱帶輻合區北移 v來自南半球的東南信風經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v經過海面吹至本區帶來降雨,形成本區的雨季間熱帶輻合區的移動:夏季西非季風(Ⅱ) 圖3-12西非季風:間熱帶輻合區的移動:冬季v日射偏南,間熱帶輻合區南移至幾內亞灣沿岸附近 v由撒哈拉沙漠吹來的東北季風,形成乾季 間熱帶輻合區的移動:冬季西非季風(Ⅲ) 圖3-13西非季風:西非季風氣候區的氣候特徵:v終年高溫:位處低緯v夏雨冬乾:夏季西南季風經過海面,帶來水汽 冬季東北季風經過沙漠,乾燥v雨量由沿海向內陸漸少v緯度愈低的地區,因西南季風較早開始,較晚結束,故雨季較長西非季風氣候區的氣候特徵季風與生活:貢獻:v利用隨季節規律改變的風向,發展交通、貿易例1:鄭和下西洋例2:古代印度帆船藉助東北季風順風,載香 料、地毯等到非洲;夏季借西南季風滿 載小麥、木炭返航貢獻:季風與生活(Ⅰ)季風與生活:貢獻:v夏季高溫多雨,為水稻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v季風亞洲為水稻主要產區貢獻:季風與生活(Ⅱ)季風與生活:問題:v夏季季風早到:降水量過多、降水強度大, 造成洪水氾濫及水土流失v夏季季風延遲:可能形成嚴重旱災問題:季風與生活(Ⅲ)課本圖3-1亞洲冬季的氣壓與風向BACK亞洲季風(冬)BACK東亞季風(冬)課本圖3-2亞洲夏季的氣壓與風向BACK亞洲季風(夏)BACK東亞季風(夏)課本表3-1印度新德里與中國長沙冬季月均溫比較表BACK 圖集8453-P42梅雨的時間圖BACK 課本圖3-5海口氣候圖BACK 課本圖3-6上海氣候圖BACK 課本圖3-7哈爾濱氣候圖BACK 課本圖3-9印度半島冬季的盛行風向BACK 課本圖3-10印度半島夏季的盛行風向BACK 圖3-12西非洲夏季的氣壓和風向BACK 圖3-13西非洲冬季的氣壓和風向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