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苏菲的世界》导读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KB
约5页
文档ID:541229008
2、《苏菲的世界》导读_第1页
1/5

2、《苏菲的世界》导读一、《苏菲的世界》简介《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 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 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 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 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被誉为 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1994年获“德国青少年文 学奖”与“最优秀作品奖”二、作者简介乔斯坦•贾德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 ),是一位世界级的挪威作家,1952年8 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获得斯堪 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 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其后10年他在芬兰教授哲学,于1991年成为一位全职作家 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300万册 已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被翻译为四十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

乔斯坦•贾德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 情境,他的作品动人心弦,启发无数读者对个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乔斯坦•贾德除致力于文学创作,启发读者对于生命的省思外,对于公益事业亦不遗馀 力他于1997年创立“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奖”,鼓励能以创新方 式对环境发展提出另类方案或将之付诸实行的个人或机构三、主要内容梗概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一一“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 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 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 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 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来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 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神秘导师艾伯特(Alberto Knox )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 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生 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伯 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伯特少校) 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 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和苏菲莫名的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四、主要人物介绍1、苏菲•阿曼德森苏菲是《苏菲的世界》的主角,她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 14岁女孩,15岁生日 之前她得知自己的生活是艾伯特•纳格的发明,苏菲从他处得知这一切和许多其他事情艾 伯特•艾伯特是一位哲学家,是苏菲的老师苏菲不仅仅是向艾伯特学习,她也向他提问并 表现出她有自己想要实施的想法小说结尾处,苏菲表明她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苏菲喜欢思考,为人友善,但不善交际更多时候她是 在自省,而不是交谈,事实上,苏菲开始学习哲学以后,她几乎忘记了她的好朋友乔安苏 菲很挑剔,对她爱的人也不放过她母亲在整本书中不得不多次听苏菲的批评,乔安和艾伯 特也听了不少苏菲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愿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2、艾伯特•纳格作为苏菲的老师,艾伯特•纳格代表理想的哲学家,他从不急于判断,总是思考自己所 做的事,他强烈信仰哲学,严格要求,关爱学生,是一位出色的老师,他教会苏菲独立思考 问题并得出结论,希望苏菲能够学好。

艾伯特•纳格是席德的父亲,是苏菲和艾伯特赖以存在的那个聪明人他为了给他深爱 的女儿生日礼物而创造了他们他有一种极具讽刺意味的幽默他很关心世界,他为联合国 工作,希望人们和平、和谐相处 艾伯特•纳格还十分希望女儿能把世界(和宇宙)看成是 一个特殊的所在他希望女儿学哲学,那样她就可以思考并以他认为适合的方式去生活像 艾伯特一样,他在内心中也是一位哲学家,世界本身对他来说就足以令人陶醉3、席德席德是艾伯特•纳格的女儿,苏菲和艾伯特都是为逗她开心而创造出来的人物席德喜 欢沉思,对书中的哲学家有极大的兴趣席德富有同情心,她同情苏菲和艾伯特的遭遇席 德独立性强席德很理智,做事深思熟虑,正是她的直觉告诉自己苏菲的真实存在4、阿曼德森(苏菲的妈妈)苏菲的妈妈是该书中最滑稽的角色之一,她为苏菲的哲学经历提供了一个陪衬她认为 女儿一定是丢了魂,才会开始执着于研究人和动物的差异以及思想如何塑造了人类这些问题 她还代表了世界上那些不愿思考的人艾伯特警告苏菲说,那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五、作品主题《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哲学是其贯穿始终的主题哲学并非以那种无事 可做的人进行深奥思考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为与生活相统一的事物而出现。

苏菲和艾伯特需 要运用哲学去理解他们的世界但是他们又并非和人们格格不入他们能够确信他们的世界 是艾勃特•纳格的创造,但仅仅因为人们没有关于自己世界(或宇宙)本源的答案,并不意 味着可以不问这一问题实际上,正像贾德在整本书中所强调的,要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就不 能停止提出问题艾伯特努力让苏菲意识到她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了不起人们提出的问题可 能并没有任何答案,但这也没什么,因为正是能够提出问题才让我们成为人我们为什么会 在这里,什么才是好生活——从贾德的观点来看,该书提到的所有这些哲学活——从贾德的 观点来看,该书提到的所有这些哲学问题就是人们可以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一旦人们的身 体健康得到保证,人们就必须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生命是一种赋予,要使生命对个人产生 意义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提出这些问题哲学特立独行,置身于其他学科之外,因为实 际上贾德将哲学与生存看得同等重要假如人们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那么就剥夺了自己最 大的乐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哲学是一项不断进行的、毕生的追求 地球生物中只有人类可以进行哲学思考虽然哲学或许不能使生活更简单,或是给出容易的 答案,但它会让人们对于自己的存在充满好奇心。

即使哲学相当错综复杂,但其主旨却是简 单的假如《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 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 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 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在这本书里,其实贾德真正感兴趣的哲学,不在逻辑学、数学或语言学,当故事重心转 移到马克思、弗洛伊德、达尔文和宇宙论时,摩尔、罗素等人,根本连提都不提有些话题, 即使和哲学没什么关系,却一再出现,很明显,这是一本在政治立场上十分讨好的书一切 当代时髦词汇全部被囊括:生态学、女性主义、宽容、东方宗教、比较宗教、联合国和新世 界秩序等这样的写法,或许是为了使哲学议题不和时代脱节,或许是为了涵盖更广大的读 者群,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这些议题似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这不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 做的选择性的探讨在小说结尾,科学被认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义虽然教义不明确, 却绝对是人类的最佳选择这本书引导读者获至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 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六、 艺术特色《苏菲的世界》包含至少三个叙述者,分别是哲学家艾伯特、苏菲和席德,他们从各自 的角度来观察和描述这三个不同的视角组成三重叙述层面,相互交叉在一起,构成了这部 小说的复调结构1、 虚构的故事情节苏菲的故事是真实和虚构二者之间的文本苏菲在了解到自己的虚构身份后先是沮丧失 望,谋求改变现状,在明白一切已成定局后,她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作为读者的席德原来也是不真实的苏菲和席德的故事必然引起读者对现实和虚构的深 刻反思,因为它解构了人类存在的坚实基础,质疑客观知识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 部小说是后现代的2、 多种语类形式的运用《苏菲的世界》包含书信、明信片、哲学、历史、文学等各种语类形式它的语言具有 多种多样的特点3、 艺术和内容的统一《苏菲的世界》把哲学趣味化、生动化,但它同时是一部成功的元小说,用元小说的形 式来表达哲学思考,二者相得益彰4、 深入浅出的描述《苏菲的世界》里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将哲学的原理演绎出来,在描述德误克里特斯 的原子理论时,小说中是通过苏菲玩积木的过程进程讲述的;通过皇帝的新衣来讲述苏格拉 底的智慧,以及人类 并非万能和无所不知的;通过戴眼镜等方式让人们理解康德的时间和空 间直观形式”;作品中通过光着身体的男人,来表现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

5、 故事情节缺少整体性和连贯性《苏菲的世界》小说的结构是分裂的、不连贯的,虚构的框架是分散的,读者不可能被 故事情节吸引而忘记自己的身份,而更多地是思考自己所阅读的内容阅读的过程变成读者 和文本的对话,而这正是这部哲学史小说所希望产生的效果七、 作品影响《苏菲的世界》出版后,即被欧陆许多学院选为哲学教科书这本书有关哲学史的叙述 与传统学院的叙述方法大相径庭,它力求与时代的发展及社会之演变搭上线,哲学不能被架 空成观念游戏,真正的哲学应该是通俗化的、可读性强的、有用的力量该书自1991年出版发行之后,长期雄踞各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世界上已有 35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苏菲的世界》被翻译成 90种文字,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发行了几百万册,一度名列德国和美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之首 1991-1995年,《苏菲的世界》分别获得挪威“宋雅•赫格曼那斯童书奖”、德国《时代周刊》文学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还曾荣获我国台湾省《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全球销量超过 3亿册八、作品评价1、 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可谓是空前的,他再次用事实证明了哲学并不是脱离现实 的学院人士在象牙塔里所写的东西 一《德意志星期日汇报》2、 该书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 未曾修习哲学概论的人,可以把它作为一 本最佳的入门读物,而学习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该书则是温故而知新的得力之作。

――美国《新闻周刊》3、 《苏菲的世界》有助于使读者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游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 20世纪的世界哲学史,而丝毫不产生任何枯燥厌烦的感觉 一作家与评论家 马德兰•蓝格尔4、 《苏菲的世界》可以当做哲学启蒙书来阅读它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则 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 让人更加心胸开阔一一作家南方朔5、 《苏菲的世界》不论就内容,或就其受欢迎程度来看,都是极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成功,显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社会大众渴望知识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说 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 一一菲力•詹森 九、《苏菲的世界》 中按顺序分别提到哪几个哲学家?----1 、德谟克里特斯、2、苏格拉底、3、柏拉图、4、亚里士多德、5、巴洛克、6、 笛卡尔、7、史宾诺莎、8洛克、9、休姆、10、伯克莱、11、康德、12、黑格尔、13、 祁克果、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