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义乌传统婚俗在现代的继承与发展

206****9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97KB
约2页
文档ID:40694412
义乌传统婚俗在现代的继承与发展_第1页
1/2

义乌传统婚俗在现代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义乌处于浙江省中部,从秦始皇二十五年的乌伤县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义乌的 婚俗礼仪在保持传统性的同时,也受到了时代性的影响本文结合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探究义乌传统婚俗的主 要礼节步骤,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婚俗的发展现状及传承前景 关键字:传统 婚俗 礼仪 婚姻是人生大事,各地的婚俗礼仪因地域差别和文化相异而各有特点,义乌的传统婚俗也有其独有的特征从说 媒开始,义乌传统婚俗的基本步骤为:说媒、下礼、送日子、发嫁子、迎亲、闹新房、会亲、拜门,各个步骤都 有各自的涵义,表现出了人们对婚姻礼仪的谨慎与重视 一、说媒 古时男女婚姻大事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人是不可缺少的角色说媒便是迈向婚姻的第一步男方父母 属意某家姑娘为媳,便托媒人说媒女方父母一般按照“成不成,三五程”的习俗,即女方应该保持矜持,即使 满意男方,也不可一次答应亲事,应该要让媒人三番五次多走几趟才能允诺三五程为泛指,但按例应包括以下 几程的礼数:第一程,媒人先介绍男方的生活条件、道德品质、身材样貌、父母为人及祖宗情况媒人走后,女 方会结合媒人描述,察访男方的情况,并请人合八字;第二程,若女方同意亲事,媒人便会陪同男方与女方见面, 即“相亲” ,但与今天的相亲不同。

古时由于封建礼俗限制,男子很难见到女子真容,而女子可以在暗处看清男子 的容貌;第四程, “卷包” ,即男方将两包糖霜和藕粉或冰糖和桂圆(每包一斤) ,由媒人转送到女方家若女方同 意亲事,则将包收下;若女方拒绝亲事,则会在一个月内把包退回给男方所以“卷包”这一程带有试探亲事能 否成功的意味 现在,说媒这一步已极其简略自由恋爱的男女自动可以跳过这一步,若是第三人介绍的情况,则通常会由介绍 人陪同男方到女方家见面,了解男女双方各自的情况,若感觉良好,男女双方会互留联系方式以便进一步发展; 若不满意,男女双方在见面结束后会通过介绍人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不会一般再见面,省了三五程的步骤 二、下礼 下礼即下聘礼,一般条件的人家准备两担陈酒、一双凉篮,凉篮内放上聘金、庚帖、首饰、糕点等物品,大户人 家则会准备二十担甚至更多的陈酒和凉篮男方挑上聘礼到女方家,女方会以“子汤”款待男方 “子汤”即鸡蛋 汤,义乌话蛋发“子”音子汤是义乌人待客的必备食物,一碗子汤有两个鸡蛋,用红糖调成甜味,寓意甜甜美 美、好事成双子汤用在婚事中待客也有子孙多福的寓意女方会收下部分聘金,半数的首饰、糕点等,并把事 先准备好的红鸡蛋、馒头、红粿(一种糯米甜食,里面为芝麻馅儿,外面裹上染了红色的糯米)等物品,放在男 方带来的酒担、凉篮内,数量酌情而定,并将女儿的庚帖及给女婿的一整套衣帽鞋袜一并放入其中。

女方还应送 数字吉利的红包给挑担者 现代的下礼仍保留了传统的方式,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聘礼呈现越来越体面的趋势下礼是整个婚俗礼仪 中重要的一步,它是男方综合实力的第一次展现从下礼场面的隆重程度及聘礼的体面程度,可以看出男方的家 底以及对于这门婚事的重视程度 三、送日子 在正式举行婚礼前的一年或半年内,男方选日子送给女方,使女方有充足的时间置办嫁妆,称为“送日子” ,古时 也称“请期” 男方将事先选好的两个日子写在红纸上,同四副糕点五尺细红布、数量若干的日子银(一般为聘金 的百分之十)一起放于凉篮内,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选择其中一个日子定下婚期,并给男方十五只红鸡蛋 (寓意七子八团圆之意)的回礼继而女方会请媒人家讨取叔舅翁姑等长辈的鞋样,以备女子给男方家属各人制 作新鞋之用 现代的送日子的程序和古时基本相同,只是给男方家属预备的新鞋不再由姑娘亲自制作,而是根据尺码到品牌鞋 店统一制作古时从制作的新鞋的品质可以看出女子的女工手艺,现在从鞋子的品牌及质量可以看出女方对这门 婚事的重视程度 四、发嫁子 在婚期的前一天,女方将准备好的嫁妆送往男方,即送嫁妆,义乌话俗称“发嫁子” 条件中等及偏下人家的嫁妆 一般为“三件头”:衣柜、帐桌(即祭祀所用的长方形木桌,古时客厅的必备家具) 、箱子;条件中上的人家会在 “三件头”的基础上加一对钱柜凑成“四件头” ;大户人家则会另加一些如八仙桌、大衣柜、春凳等家具;富豪大 户则是“全房嫁” ,即包括农具在内的全部大小家具。

男方收下嫁妆后,应送于女方“回程” ,即将相当于嫁妆价 值百分之二十的钱财作为回礼赠与女方 现代的发嫁子一般是作为迎亲环节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单独的环节进行嫁妆以各色家用电器、被褥、金器首 饰、传统喜庆食物(馒头、粽子、红粿等) 、送子娃娃等为主,其中有义乌特色的是嫁妆中必须要有两条完整健壮的莲藕,并用红布包裹,且在行车途中不能弄断藕在义乌话中与后代的“后”同音,此举寓意男女完婚后能后 代不断、子孙绵延 五、迎亲 迎亲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一步,义乌话俗称“接新囡” 古时的迎亲队伍由四人抬的“驷轿” 、旗锣牌伞执事和吹鼓 乐队组成驷轿上会用大圆灯笼装饰,灯笼上会写上男方的姓名迎亲队伍的先后顺序为旗锣牌伞执事、吹鼓队、 驷轿、压轿人,压轿人由男方亲友中的尊长担任到女方家后,女方先请男方亲属吃子汤,新娘会在厨房接受出 嫁仪式:即新娘坐到灶台前面,新娘前面放一个米筛,米筛上面放上剪刀、镜子、尺子、梳子女方亲属中会推 举一名女性尊长担任利事嬷嬷,帮助新娘梳头、洗脸、吃甜茶、吃鸡蛋、吃上轿饭然后利事嬷嬷会扶着新娘登 凳,即在厨房放置三条凳子,凳子要一条比一条高,让新娘子一步一步而登,寓意步步高在新娘登上最高凳子 时,媒人会服侍新娘穿上新郎带来的婆衣,寓意婆媳关系融洽。

而后由兄长或舅舅抱新娘上轿,这时新娘母亲会 边上楼梯边说吉利话,寓意步步高涨男方将新娘接到家门前,由新郎的爷爷将新娘抱出驷轿,这时男方中某一 位女性尊长,俗称利事嬷嬷会将三只或五只麻袋铺在地上,让新娘踩着麻袋进堂上香此举寓意新娘可以为新郎 顺顺利利地续宗传代新郎新娘拜天地礼毕后,新娘由利事嬷嬷陪入新房,新郎则开始陪同礼堂中前来观礼的亲 友 现代的迎亲步骤既有传统特色,也融入了现代因素迎亲之前,男方会准备好车队,并委托婚庆公司妆扮好主婚 车与副婚车,并安排好摄影师随车拍摄婚礼全程接亲时辰多在七点至九点,新郎的车队必须在七点之前到达新 娘家新郎到新娘家时,新娘亲属会故意紧闭房门这时新郎就要递上事先准备好的若干红包,并说吉利话,得 到新娘家属的认可才能进门进门之后,新郎会手捧鲜花来到新娘房间门口这时新娘的姐妹、表姐妹或者闺蜜 会给新郎出难题,不让新郎轻松进房间,比如唱歌、做俯卧撑、跳舞等,不一而足新郎依旧会拿出红包给这帮 新娘的小姐妹,直到小姐妹愿意开门然后,新郎就会在新娘面前跪地求婚,新娘答应后,依然会在利事嬷嬷的 陪同下完成出嫁礼仪,由兄长或舅舅抱入主婚车到新郎家之后,依旧要踩麻袋,但省略了拜堂环节。

双方的亲 属会在新郎家吃午饭晚宴是婚礼的主宴,一般由婚庆公司安排整个晚宴流程,各个环节的设计视具体情况而异 晚宴的结束意味着新人婚姻礼成 六、闹新房 在成亲当晚,新人的新房内会摆设“花烛酒” ,由村中七位夫妻双全、儿女双全的妇女和利事嬷嬷陪新娘入席戏 中七位妇女会推举一名贤妇,向新娘敬茶,并唱“敬茶歌” “花烛酒”散去后,闹新房的人会向新娘“讨七子” “七子”是指鸡子(鸡蛋) 、桂圆、荔枝、花生、莲子、香菲、南枣若能讨到七子,可以讨得一年的吉利,但能 讨到七子的人应该要是村中最聪明且口才最好的人 现代的闹新房已没有传统的影子,一般都是由双方的亲属聚在新房中,想出一些小游戏让新郎新娘完成,并故意 用带有亲密动作的环节增加难度,制造热烈的气氛,以达到“闹”的目的 七、会亲 会亲也称“做新舅” 结婚第三天,新娘家属会带着新娘的兄弟、挑着凉篮看望新娘与亲家公婆凉篮内装着糕点 及炒熟的花生豆子之类的干果,新娘家属会将这些熟食分与村中人,寓意吃熟食建立熟识的关系,友好相处男 方会盛情招待女方家人,并会送红包给新舅子做见面礼 现代的会亲已逐渐消失,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女方往往没有亲生兄弟来当小舅子,因而这一 环节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八、拜门 结婚后,女婿第一次到岳父母家为“拜门” ,也称“回门” 女婿拜门必须得挑着一定数量的凉篮酒担,分给岳父 母家嫡亲的亲属,每家一份而受到新郎凉篮酒担的人家也必须请新郎吃一碗子汤岳父母要包红包给女婿,数 额必须比女婿给新舅子的红包要多旧时由于封建礼仪束缚,新娘不得随便回娘家,若要回按风俗也应在成婚三 年之后,所以女婿拜门另由其他人陪同现代的拜门基本延续古时的礼制,最大的不同是新娘可以陪同新郎一起 回娘家至此,男女婚事的全部礼仪便完成了 对义乌传统婚俗和现代婚姻礼仪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义乌现代的婚姻礼仪继承了传统婚俗的核心程序,保持 了许多具有吉祥喜庆寓意的环节,但也摈弃了许多传统环节,如会亲等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义乌传统婚 俗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对于义乌传统婚俗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持乐观态度义乌现代婚姻礼仪保存了传统婚俗 的基本面貌,舍弃了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成分,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体现,这也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义乌方志 2008 年季刊 2 风物乡情 2008 年 12 月 17 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