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概述-教育评价-幼儿教育论文- 提到评价,我们常常会联想到权威部门对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评估,或者是研究者对儿童进行各种测验和测试则,教育评价和幼儿园教师有没有关系呢?教师可以〔或应该〕在教育评价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本章将以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为切入口,介绍相关的教育评价观念和办法技术 从字面上来理解,评价应该包括两层含义:评判和价值所谓评判,就是对评价对象作出判断,具体地说,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就是对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以及教师、幼儿乃至整个课程等等评价对象,作出一个判断;而价值那么是作出评判的根底和规范,即提醒评价者按照什么规范对以上的对象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判断 所以,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用科学的办法,对教育活动中的有关要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应该有别于一般的测验或测试,而应该被看成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育评价依照其目的、对象和实施范围不同,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可以是对整个数学课程结构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具体教育活动的评价;可以是对某一地区幼儿数学水平的整体评价,也可以是对小范围幼儿或个别幼儿的部分评价。
而对教师来说,更受关注的那么是和教育实践密切相关、能够为教师的实践提供直接帮忙的活动层次的评价因此下面我们就以教育活动的评价作为介绍的重点 一、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 的意义 应该说,教育评价正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希望运用这种科学的伎俩对教育的效果加以评鉴教师也希望通过评价来分析自身的教学得失及诊断儿童的学习困难,以此作为实施补救教学和个别的依据教育部于2022年7月公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了解教育的合适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良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开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伎俩〞由此可见教育评价的意义所在 简单地说,教育评价的作用就是检查教育的效果而从实际的教育活动进程来看,教育评价那么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下列几个方面: 1.鉴别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为了作鉴别而发展教育评价比方,一个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是否“达标〞?到达什么等级?这些都需要通过教育评价在数学教育活动中,也经常需要进行鉴别性的评价如,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幼儿开展的状况如何,也都需要通过教育评价才能准确地获知教育评价是为幼儿园、教师、幼儿贴“标签〞的依据。
确实,通过教育评价,我们可以对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鉴别这里的鉴别包含两层含义:鉴定和区别 所谓鉴定,就是检查教育的各个要素是否到达了预定的目标,即检查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 教育是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引下进行的活动,而它最终是否到达了预定的目标,就需要通过教育评价来加以检查和鉴定因此,教育评价是到达教育目标的保证在教育活动评价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幼儿进行评价针对不同对象的评价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育目标达成的程度如我们可以对某一次教育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通过了解幼儿对某一内容的学习情况,来评价教育活动的效果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幼儿的评价,鉴定幼儿的开展水平,包括其开展的一般水平和个别差别 在对评价对象进行鉴定的根底上,我们还可以对评价的对象进行一定的区别,即作出上下、优劣之分这通常是在对不同的评价对象作横向比拟的根底上,而作出的相对的辨别比方,哪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更优,哪些幼儿的开展水平更高等等 2.诊断作用 在当今的教育评价实践中,渐渐出现了一种趋向,即淡化评价的选拔性功能,而更强调通过评价诊断问题,改良教学,促进开展也就是说,评价不仅限于面对教育活动的结果作横向的比拟,而要面对整个教育活动的过程,作动态的、纵向的比拟,着眼于教育过程自身的完善和开展。
这实际上是强调教育评价的诊断和改良作用 教育评价的诊断作用,是指通过评价揭示、暴露教育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以便教育者明确教育中的症结所在,并在下一阶段的教育中加以改良 比方,教师在进行某一内容的教学活动之前,有必要了解幼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此所发展的评价就具有诊断的作用教师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幼儿已经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的指导 对幼儿的开展状况进行评价,同样具有诊断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评价了解哪些幼儿开展得较好,哪些幼儿存在缺乏,以便进行个别教育;还可以了解幼儿的个别差别,以便因材施教 3.改良作用 从基本上说,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在于鉴别或诊断,而是为了改良今后的工作功效因为教育活动是一个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螺旋回升的过程在每一个循环中,教育评价都起到总结和检查的作用,可以说它既是“终点〞,同时也是新的循环的“起点〞换句话说,教育评价不仅能够鉴定教育的结果,还能为进一步确定教育目标和内容、及时调整教育过程提供依据,最终到达改良教育过程、促进幼儿开展的目的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评价。
即根据教育目标,不断地对照实际的教育结果,找出教育活动偏离目标的程度,以便通过一定的改良措施更好地达成目标评价能够使教师及时得到反应的信息,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改良教育过程比方,在教育过程中,幼儿会有各种言语、表情的反馈,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进行评价,了解幼儿对学习内容是否理解,是否感兴趣等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幼儿理解有困难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指导,运用各种办法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育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价,虽然不能及时地改良教育效果,但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某些措施加以补救对教师来说,教育评价反应的信息还可以使其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断改良从这些均可看出教育评价的改良作用所在 总之,我们要全面地看待教育评价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教师来说,不能仅仅把评价看成是鉴别儿童孰优孰劣的伎俩,而要通过评价更深入地了解儿童开展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别,做到因材施教;也不能仅仅把评价看成是对自己的教学检查,而要通过评价找到问题的症结,以利反思和改良教学 二、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评价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1.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划分 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划分,数学教育活动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幼儿开展评价,另一种是教学评价。
尽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总是要关注教师和幼儿两方面,但有时我们出于不同的需要,会将评价的焦点集中于不同的方面示例,在幼儿开展评价中,评价的焦点就是幼儿的开展状况,包括幼儿开展的总体水平以及个别的差别,而不太关注实际的教学过程而在教学评价中,那么对教学的过程更为关注,尤其是关注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性质,关注教师的教如何促进幼儿的开展 幼儿开展评价常常运用于各种情形中为了了解教学活动特别是长期的教学活动的效果,我们可以对幼儿的开展状况进行评价,并对教学活动前后幼儿的开展状况进行比照,以此证明教学活动的作用此外,教师在发展教学工作时,为了了解幼儿是否具有相应的学习准备,也要对幼儿的开展状况进行一个诊断性的评价,才能将自己的教学建立在幼儿已有的开展水平根底上幼儿开展评价还能让我们对幼儿开展的个别差别有所了解,帮忙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既有对幼儿开展进行全面的、整体性的评价,也有针对个别幼儿和具体情境的随机性评价 教学评价那么常常是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其目的是及时了解教学的效果,帮忙教师改良教学教学评价既可以是对一次教学活动的评价,也可以是对一段时期教学活动的评价既可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同步进行,也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进行。
由于幼儿开展评价和教学评价关注的焦点不同,其评价的办法和伎俩也有所不同在幼儿开展评价中,我们为了了解幼儿开展的一般和真实情况,要排除教学因素〔主要指短期教学〕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就常常要有意回避教学中波及到的一些内容而在教学评价中那么不必过多考虑这一因素我们可以采用和教学内容相类似的问题对幼儿进行评价,有时甚至也可以直接用教学的内容进行评价,以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稳固和迁移到达何种程度 下面的例子表明的就是这个问题: 例:幼儿序列观念的开展水平评价 序列观念是幼儿逻辑观念的一种为了了解幼儿序列观念的开展水平,包括幼儿对序列中的差别性、传递性和可逆性的认识,评价者方案采用“长短排序〞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测查,即提供七根长短不等的棍子让幼儿排序,并检查其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很多中班的幼儿都能熟练地完成这一排序任务经过反思,评价者猜想,可能是教师的教学因素影响了评价的结果因为中班的教师已经把“长短排序〞的策略――把最短的一根放在最前面,再从剩下的当中找出最短的一根依次放在它的后面……教给了幼儿是不是幼儿的学习经验促使其序列逻辑观念提前获得了呢?还是它掩盖了幼儿真实的开展水平呢?评价者对评价的方式进行了调整,即在前面让幼儿进行长短排序的任务根底上,追加一些补充的任务,如:“刚刚你是从短到长排队的,现在你能不能用很快的办法把它们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起来呢?〞 或者在幼儿排序完成以后,又拿出一根中等长度的棍子,对幼儿说:“我这里还有一根棍子,它也要排队呢,你能不能把它排进队伍里呢?〞 结果发现,幼儿在这一次评价活动中的表现和前面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有的幼儿,虽然能够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正确地排序,但是在完成从长到短的排序任务时,并不会在原有的序列根底上,将最后的一根依次调整到新的序列中,而是将其全部打乱,用老师教的办法来进行重新排序而有的幼儿就能够认识到新的序列和原来的序列之间存在的可逆性关系,在排序时只是将原来的顺序完全颠倒就很快完成了任务 在第二个追加的问题中,评价者更能明显地看出幼儿能否理解“序列中的任何一个棍子都比前面的长、比后面的短〞这一关系,而这正是其传递性和可逆性观念的具体表现如果幼儿不具备这样的逻辑观念,他就很难帮追加的一根棍子在已经形成的序列中找到适宜的位置,而只能将序列完全打乱重新排序,或者完全依靠尝试错误来寻找答案 由于评价者追加了两个问题,这次评价较好地揭示了幼儿序列观念开展的真实水平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在进行幼儿开展评价时,短期的教学有时会掩盖幼儿的真实开展水平如果我们要对幼儿的开展水平进行评价,就必需要考虑到这一影响因素并加以躲避而在教学评价中,评价者的初衷就是了解幼儿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因此就不必过于考虑这就是幼儿开展评价和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在评价实践中,幼儿开展评价和教学评价是可以相互映证的。
因为幼儿的开展状况能反映出教师教学的情况,而教师教的情况也往往暗示了儿童的学习结果所以,它们只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评价,其评价的结果也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情况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幼儿开展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的结果虽然可用于相互映证,但是二者之间也会出现不一致也就是说,幼儿在评价中表现出较高的开展水平未必就是一次或几次教育活动的直接结果,它有赖于长期的教育影响,甚至受制于其自然的成熟过程和个人的生活经验;同样,一位教师教的不错,也未必就立竿见影地表现为幼儿开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可见的行为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时,既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将不同的评价结果相互映证,同时也要慎重地对待评价结果,防止片面的解释 2.按照评价的时段及功能划分 根据教育评价的不同功能,以及它们的运行时段,可以把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评价分为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