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管道泄漏现场处置方案步骤处置负责人征兆管道泄露:1、 管道系统出现油品的跑、冒、滴、漏2、 管道系统周边保温层破坏,周边温度过低3、 油品输转过程中产生静电打火、遇明火、雷击、电气打火等4、 操作人员违反平安操作规程阀门泄露:1、 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2、 设备中的阀门、法兰等处出现油渍或滴 油、漏油现象3、 现场巡检人员发现有气雾四散逃逸或听到阀门发出气体外溢的响声发现 人报警及确认1、 立即向站控室和值班领导报告,汇报事 件发生的位置、类型、程度(确认出现泄露的 阀门位置包括站内的紧急切断阀、截止阀、球 阀及工艺影响)2、 经站长确认后,根据指令,在确保自身 和他人平安的情况下,根据指令采取措施控制 事态发现第一人现场处置程序启动1、 通知、组织所属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应急 处置2、 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汇报事故情况,并视应急现场情况请求救援3、 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并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现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2步骤处置负责人应 应 急 响 应调整操作及工艺控制管道泄露:1、 应立即停输,关闭管道泄漏点两侧的截 断阀,对泄漏管道附近其他管线或电缆采取必 要的保护措施等2、 要求停止站内一切有可能引起明火的 作业。
如施工作业、发动车辆、设备运转等, 防止引起火灾和爆炸使事故扩大,禁止一切无 关人员、车辆入站3、 根据指令做相应生产调整,按照操作规 程进行相关工艺操作,并在现场查看管道压力 等情况阀门泄露:1、 停止出现泄露阀门的相关生产流程2、 根据指令做相应生产调整,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相关工艺操作3、 实时监视各项工艺参数4、 停止现场一切可能产生明火的作业,划分警戒区域生产 处置 组成 员警戒与疏散1、 设定警戒范围,对现场进行油气浓度检测2、 组织疏散与抢险无关的现场人员警戒 救护 组组 长应急抢修管道泄露:1、 完成相关工艺流程操作,工艺条件到达 抢险作业要求如为一般泄漏,可选择直接安 装卡具堵漏的作业方案2、 事故点可燃气体浓度检测,需符合平安 规定要求,即低于爆炸下限的10%假设浓度超 标,采取轴流风机对现场进行吹扫,使现场可 燃气体浓度到达抢险作业要求3、 进场道路铺设,抢险机具、设备布置全体救援人员步骤处置负责人结合现场抢险实际,选择最正确地点,修建进场 道路待进场道路铺设完成后,抢险车辆依次 进场,将抢险设备摆放到作业坑周边适合吊车 吊装的位置4、 通过现场勘察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调用相关挖掘设备,先采用人工开挖,找到管 线位置后,可机械开挖,作业坑的空间大小需 要能够满足抢险人员进行作业。
5、 作业坑开挖完成后,根据作业坑内积水 情况进行降水,并对作业坑四周布置防倾塌工 事,同时在作业坑内开挖进场及逃生路线6、 现场符合安装卡具的条件,那么选用卡具安装的抢险方案:a)清理管线外表防腐层, 满足堵漏卡具安装要求b)吊车(或导链等) 配合进行堵漏卡具安装c)卡具安装完成后, 对卡具进行紧固d)复测可燃气体浓度,确 认合格后,焊接补强板e)焊接完成后进行 焊口检测,确认检测合格f )管道升压,恢 复流程g)管道防腐h)管沟回填i)清理 现场7、 当泄漏导致其他事故时,同时启动相对应的专项应急预案阀门泄露:1、 假设发生火灾,组织所属人员使用灭火器 材扑救初期火灾2、 转移受伤人员并采取初步救护,严重者就医治疗3、 密切关注泄漏油品和污水流淌动向,采取围挡、拦截、回收措施,防控外泄4、 当应急处置中产生的污水有可能排入 外部市政排水管网、水渠等时,应及时采取封 堵措施,防控事态扩大5、 当泄漏导致其他事故时,同时启动相对应的专项应急预案34步骤处置负责人外部救援到主要道路交叉口接应和引导外部应急救援 人员和车辆警戒 救护 组组 长善后处理1、 对泄漏油品和污水进行回收和处理2、 用油脂分解剂或蒸汽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
3、 现场余火扑灭后,进行燃气浓度检测, 检测合格后,查看泄漏位置,组织人员对泄露 部位进行检修确认检修完成,打通流程,恢 复生产4、 组织人员清理现场全体救援人员考前须知1、进入现场开展应急工作的任何人员都必须进行防 护进入危险区,人员必须穿防火隔热服,佩戴呼吸 器,并采取水枪掩护2、抢修人员必须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在隔离警戒区域 集中出入口设置人体静电导除设施,进入人员应触摸 消除人体静电,严禁在隔离警戒区域内更衣3、救援设备应采用防爆防静电设备严禁吸烟,严禁 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和电气,进入的机动车辆必须配 戴尾气火花熄灭器,严禁未经批准的一切可能产生火 花的行为4、正确使用各类消防器材,应针对起火物质合理选择 灭火材料5、在回收油品时,严禁使用铁制工具,以免发生撞击 摩擦起火6、雷雨天气时,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防雷击措施,防 止次生灾害的发生7、应急措施应注意平安第一、防止污染扩散、防止污 染物进入水体8、现场救援人员应选择正确路线、位置,尽量选择位步骤处置负责人于上风向9、要加强平安警戒,严格控制火源及危险区域内的人 员数量10、火被扑灭后,应继续冷却防止复燃,安排人员进 行现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