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课时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标要求: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对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和国家产生以及阶级社会的更替,明确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通过评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明确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精神:通过分析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科学分析和把握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公共参与:查阅史料,了解社会的演进过程,总结各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思维导图核心考点一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对比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阶级社会,也是人类文明的开端生产力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金属工具广泛使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生产关系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管理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共同管理集体事务国家:奴隶主阶级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进步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和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提醒] 原始社会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①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只有共同劳动,才能满足人们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共同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而且生产资料必然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②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剥削和压迫,但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2.正确认识阶级与国家的关系阶级国家含义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阶级统治的工具产生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历史现象本质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形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联系①阶级和国家都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属于历史范畴②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提醒] 正确认识私有制的产生(1)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生产资料私有2)评价:①尽管私有制的产生,造成了贫富分化的加剧,原始社会人人平等的生产关系被瓦解,出现了人剥削人的现象,但不能说私有制是“万恶之源”,私有制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②私有制的产生,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的产生,促使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产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考向一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典例1 原始社会,人们在采集食物时,由于饥不择食可能吃到有毒的野果,以致患上疾病甚至死亡为了防止中毒,他们就对采集的各种植物进行甄别,经过上千次的尝试、体验,逐渐积累了一些药物知识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值得称颂,但也透露着无奈这种无奈是因为原始社会( )A.生产工具不断改进B.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C.劳动对象范围有限D.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答案 D变式1 电影《疯狂原始人》讲述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每天以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下面对原始人咕噜一家生活的描述不可能的是( )①老爸瓜哥使用铁制工具进行狩猎②咕噜用石头使劲切割兽肉③一家六口共同分享采集来的野果④大女儿用羽毛制成的笔在树叶上写下心愿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①符合题意,铁制工具并不是出现在原始社会;②③不符合题意,在原始社会劳动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平均分配食物,符合原始社会特征;④符合题意,原始社会时期没有出现文字。
考向二 奴隶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典例2 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一些新式生产工具,但是奴隶主害怕奴隶破坏生产工具,只是把一些粗笨的、不易破坏的工具交给奴隶使用,使新式的生产工具得不到推广和使用这表明( )A.奴隶没有科学文化知识,不懂得使用新式生产工具B.当时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C.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已经高度发达D.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关系的发展答案 B解析 A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C错误,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材料体现的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正确,D错误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由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原来的生产关系,从而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实现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式2 商朝的奴隶主统治很残酷,常常把奴隶当作牲畜一样屠杀他们屠杀奴隶祭祀神灵和祖先,叫做“人牲”;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做“人殉”这表明(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②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可调和的③阶级压迫是奴隶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④奴隶因失去劳动权利而无法得到生活资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②错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存在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④错误,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易错点一 误认为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训练1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强调:劳动分工是私有制产生的社会前提,剩余产品的增加是私有制产生的物质前提,劳动个体化的趋势是决定性因素,交换的发展促进了私有制的普遍化,私有制的发展使社会分裂为阶级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A.私有制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B.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C.国家是调和阶级矛盾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D.占有剩余价值是出现剥削的开始答案 B解析 A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B正确,材料说明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C、D在材料中未体现易错点二 混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过程提醒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奴隶制国家便产生了训练2 社会的阶级划分或政治关系形成,是以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分化,导致了阶级的出现,国家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关于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发展,其因果关系顺序为( )A.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国家→阶级B.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阶级→国家C.私有制的确立→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国家D.私有制的确立→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阶级答案 B解析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为起始项,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而“私有制的确立”属于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又决定产品如何分配,故因“私有制的确立”导致“贫富分化的加剧”,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逐渐形成两大阶级,阶级产生后就会产生国家,B排序正确核心考点二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社会生产力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显著进步;水利事业较大发展;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经济剥削①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②主要方式:收取地租,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③其他方式:高利贷、苛捐杂税、各种徭役等政治压迫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思想钳制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①生产关系: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建立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2)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革命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封建制度的存在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手段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地位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进步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基本特征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原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含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趋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考向一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典例1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他们不单立户口,而是依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赦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反映了农民与奴隶的区别在于( )①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②相对于奴隶,农民可以获得大部分劳动成果③农民拥有大量土地,奴隶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④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奴隶则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②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