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序列化单元教学计划《足球——运球平衡与协调能力内容》模块化单元教学计划(水平 一 , 二 年级)学校: 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任课教师: 林志远 单元学习目标运动能力:通过足球能力与感觉统合能力协调发展,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足球运球能力,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以及保护与帮助方法健康行为:通过足球运球平衡与协调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身体运球中平衡与协调,改善正确身体姿势以及触觉、视觉、本体感觉感统失调现状体育品德:积极、愉快地上好参与课堂活动,指导所学项目名称,促进学生合作交往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课次运动能力发展目标学习内容专项体能技、战术1熟悉球性,通过游戏加强学生对球的控制力,提高学生灵敏与平衡能力踝关节力量:10秒提踵开合跳*6组身体平衡性:10秒*5组单脚支撑跳学习脚搓(拔)球动作2学习踢球动作,会踢球方法,通过游戏中发展学生在踢球时身体的协调与平衡能力,提高感觉统合的能力平衡性:10秒*6组单脚跳动踢球协调性:10米绕障碍行进间踢球脚背踢球、脚尖踢球、脚背正面踢球2多种方式运球动作,会用脚进行5米控制范围内运球,发展学生身体灵敏协调与平衡能力。
平衡性:非支撑脚摆放位置不同的单脚跳10秒*5组灵敏与协调:5米*10组不同形式的折返抱球不同方式直线运球3提高足球运球中平衡与协调能力,提高感觉统合的能力平衡与协调:自由追球跑10米/组*10(提高学生有障碍物应变躲闪能力)进一步学习运球,提高学生运球平衡与协调动作能力5通过游戏,启发学生不同形式运球发展足球运球协调性动作能力,提高学生感觉统合能力1、 变向抱球跑5米/组*52、 同侧手脚屈膝走5米/组*51、集体抓老鼠运球(抢球)2、运球绕障碍物6通过游戏,启发学生不同形式运球发展足球运球平衡性动作能力,提高学生感觉统合能力1、 闭眼非支撑脚摆放位置不同的单脚跳10秒*5组2、 抱球后退跑5米*10组倒后搓球行进7通过游戏,启发学生不同形式运球发展足球运球协调性动作能力,提高学生感觉统合能力1、 钻爬5米/组*52、 膝着地爬5米/组*5游戏:一对一(二对二)抢球8通过游戏,启发学生不同形式运球发展足球运球平衡性动作能力,提高学生感觉统合能力1、 绕球跑(5圈)后换脚踩球2、 左右脚跳踩球游戏:一二三木头人、红路灯9学习运球,提高学生速度与平衡协调相结合,增强学生体能素质,提高学生感统能力。
1、 象限跳2、 跳房子游戏:1、踢球后快跑追球能力2、三人一组组合抢球10小考核1、10米折返跑计时1、 计时多种方式运球绕障碍物10米2、 计时脚背正面直线运球10米东莞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时计划. 《足球——运球平衡与协调能力 》 模块化单元第 3 课时 《运球平衡与协调能力》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运动能力: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足球运球能力,发展足球运球平衡与协调的能力健康行为:通过足球运球平衡与协调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身体运球中平衡与协调,改善感觉感统失调现状体育品德:积极、愉快地上好参与课堂活动,知道所学项目名称,促进学生合作交往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学习内容技战术能力一、提高运球平衡与协调能力练习1、 左右脚交替踩跳球2、 游戏——绕球跑停球3、 游戏——夹球跳4、 游戏——长龙5、 游戏——发号施令(听哨声运球、停球)体能素质灵敏与协调性:追球跑设计依据学情分析水平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等身心特点,认知和技能尚处于较低水平,学习以感性认知为主,他们善于模仿,对游戏感兴趣本班45人,男生较多,该学生在一年级阶段接触过足球球性学习,处于基础阶段,男生协调性比女生弱,女生较强。
有2-3位男生在日常体育课学习中感觉统合失调较严重,其余学生协调平衡能力没有明显差距所以,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比较高本单元就针对提高学生运球平衡与协调能力巧让学生们学习体验,提高学生感觉统合功能教材分析运球动作能力是足球基本技术动作能力之一,也是一种快速推进、摆脱防守的方法水平一阶段的足球运球内容动作简单容易学,创造性的游戏练习,让学生体验到运球时身体姿势和动作方向变化的感觉,提高学生的前庭功能,促进学生协调及平衡体能水平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本单元以游戏练习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游戏为载体,发展学生“平衡与协调”的运球能力,促进其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法与学法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有趣的学练中对教法与学法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有趣的学练过程中养成主动参与,积极动脑以及良好合作的意识,用心体验与同伴一起活动的无穷乐趣教学方法1、 讲解示范2、 分组练习3、 分层教学4、 自主练习5、 游戏法场地布置及图示1、一块标准篮球场面积2、在篮球场面积内进行足球运球学习安全防范1、 近日天气原因,考虑足球场地湿滑,有淤泥不利于上课,采用体育馆室内木质地板进行室内足球教学2、 安排见习生,课前检查学生身体状态3、 提醒学生在练习中,保持眼睛向前观察教学流程准备部分(1.专项足球操+2.体能练习:追球跑发展学生灵敏性、协调)——基本部分(1. 熟悉球性(左右脚揉球)2. 平衡感统能力融入练习:绕球跑停球+3. 平衡能力游戏1——左右脚交替跳踩球4.、协调感统能力游戏2——夹球跳5、协调感统能力游戏3——发号施令(听哨声运球、停球),游戏4——长龙,结束部分(放松操、课后小结)第 4 课时 足球运球平衡与协调能力 教学计划(教案)(水平 一 , 二 年级)学校: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任课教师: 林志远 ,二 年级(1)班,学生人数: 45 人学习目标1.运动能力:本节课进一步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足球运球能力,发展足球运球平衡与协调的能力。
2.健康行为: 可以有效提高身体运球中平衡与协调,改善感觉感统失调现状3.体育品德:积极、愉快地上好参与课堂活动,发展学生平衡、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教学内容技战术能力:一、提高运球平衡与协调能力练习游戏——绕球跑停球左右脚交替踩跳球游戏——夹球跳游戏——发号施令(听哨声运球、停球)游戏——长龙专项体能:灵敏与协调性——追球跑重点:运球的身体准确及时完成动作难点:学生身体控制好平衡与协调课的部分学习内容方法与步骤组织与要求时间次数开始1、课堂常规1、集合队伍2、师生问好3、安排见习生组织:四列横队(如图一)图一要求:学生注意集中,听从老师上课要求2min1准 备1、 专项足球操2、体能(灵敏性与协调)游戏:追球跑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专项足球操2. 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散点体能游戏——灵敏与协调性——追球跑1. 足球操练习组织与要求如图一2. 体能游戏组织如图二学生 方向要求:学生自觉自主练习 图二5min1基本1、熟悉球性(左右脚揉球)2、游戏——绕球跑停球3、左右脚交替踩跳球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熟悉球性练习2、 原地绕足球跑(5圈)后听到哨子声迅速停球3、 左右脚交替跳跃,前脚掌轻轻触碰球上部组织如图三图三 学生注意集中,听从老师上课要求10min15次/人以上4、游戏——夹球跳5、游戏——发号施令(听哨声运球、停球)4、 分层教学:练习好的同学开始进行散点式夹球跳跃前进游戏(相隔1米以上),自主练习5、 散点式听哨声运球、停球(跟着老师,听哨子,说停就停,控制好球)4、 夹球跳组织如图四 图四要求:认真练习,注意安全。
5、 发号施令游戏如图2要求:抬头观察,注意躲散15min15次/人以上6、游戏——长龙6、散点式自由分组进行长龙游戏,踢球学生要将足球从组员一路纵队双脚穿越组织要求如图四510次/人以上结束1、 放松操2、 课后小结1、 散点形式集合学生,向老师靠拢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操3、小结1、放松操组织如图五要求:学生投入放松,调整呼吸,认真完成老师要求2、小结组织与要求如图一3min1场地器材一个标准篮球场、足球47个 、标志碟20-30个预计运动负荷运动密度87.5%心率曲线图(竖:脉搏横:时间)练习密度75%运动强度(平均心率)135±5次/分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投入热情高,课后学生微微出汗,心率135次以上,运动负荷适宜,学生可以愉快投入游戏中,在游戏中提高自己运球时平衡与协调能力由于天气原因,场地选在室内木质地板篮球馆,学生的运球跑动区域有限,下次课可以在足球场进行,效果会更加,在游戏中,要注意学生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控制好心率和运动指导教师点评: 今天我很高兴有机会一次听了一节水平一足球课,我认为,这节课都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精神,同时也符合“高效课堂”的特征《东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高效课堂”建设指导意见》里面描述的体育与健康高效课堂的特征是:符合体育学科教育性、知识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的本质特性。
课堂学习目标具体、具有可观测性和可操作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充满活力,学生有充足的学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