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控制养殖业污染的措施及建设1、国外养殖业污染及防治措施1.1美国1.1.1点源性污染为了防治养殖业造成的污染问题,1977年的清洁水法明确规定了点源污染的具体要求,将密集设 施(工厂化)养殖业和城市集雨排放下水道与工业和城市设施一样视为点源性污染,排放必须达到国家 污染减排系统许可严格执行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NEPA建立一个程序用于计划编制提出较 好的环境保护和改善的计划养殖场的建设必须报批,进行环境评价,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污染 减排系统许可的要求规定的点源污染养殖业的具体标准如下畜禽养殖业:没有植被的密集的设备养殖,动物被圈养45d或一年以上,污染物排放必须满足国 家污染减排系统许可的要求(除非25年一遇、24h连续强降雨)以下三种饲养规模都是点源污染1) 存栏1000个动物单位以上,除非强降雨养殖场不能直接排放污染物2) 存栏300个动物单位以上,除非强降雨养殖场不能通过人工的管道直接排放污染物或往河流放 污染物,通过现场考察,EPA的地方管理人员或有关项目的主任有权力决定任何规模的养殖场是否 是点源污染3) 存栏300个(或以下)动物单位,通过人工的管道直接排放污染物和往河流排放污染物。
通过现 场考察,EPA的地方管理人员或有关项目的主任有权力决定任何规模的养殖场是否是点源污染动物单位的计算方法:达到屠宰标准和育肥的牛为1个动物单位,成熟奶牛为1.4个动物单位, 超过55磅的猪为0.4个动物单位,绵羊和山羊为0.11个动物单位,马为2个动物单位,蛋鸡和肉鸡 为0.01个动物单位,使用水冲粪便系统的蛋鸡和肉鸡为0.0333个动物单位,火鸡为0.0182个动物 单位,鸭为0.02个动物单位各州的标准严于上述标准密集动物水产养殖:标准对冷水和热带水产养殖进行了分类规定,以下范畴水产动物的养殖被定 为点源性污染(必须符合国家污染减排系统要求)1) 塘、水沟中,冷水鱼种或其他冷水水产,每年至少30d排放,年生产2万磅以上的水产,最高 月投铒量5000磅以上2) 在塘、水沟中,热带鱼或其他热带水产,每年至少30天排放封闭的池塘(除非降雨造成流溢), 年生产不足10万磅的水产动物养殖设备不属于点源性污染3) 由认可的权威人士根据具体案例决定养殖场(设备)对水污染的严重程度1.1.2非点源污染由于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零排放水质污染主要来自非点源污染,占调查河流和湖泊 污染的70%。
1987年修改的水法,增加了第319章,对非点源性污染进行了规定,制定非点源污染 防治规划该计划要求各州对非点源性污染造成的水体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价,准备或向EPA提供评 价报告,联邦根据各州的评价报告,制定出水质管理计划,要求各州提供发明良好的管理减少污染的 计划方案以便消除污染法律规定联邦政府为各州提供完成这些计划费用的60%,除联邦的资助外, 州也通过设立清洁河流项目专项经费支持一些控制非点源性污染的试验项目,最后地方政府和河流管 理当局利用联邦和地方的资金采用适合自己的非点源性污染的防治计划1.2欧盟20世纪70年代以来,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性的农场减少了三分之一,农场总数减少了 25%以上 1995年,在欧盟15国,2100万个从事畜牧业专业化的农场仅占农场总数的28%,这些专业化农场 所使用的农业用地同期也减少(仅减少6%),造成农场应用的粪便超过了土壤的吸纳能力,长期以来 对环境造成影响此外,由于动物性传染病的危害、配额制(主要是牛奶)的引入,20世纪90年代, 欧盟成员国通过了新的环境法,规定了每公顷动物单位(载畜量)标准、畜禽粪便废水用于农用的限量 标准和动物福利(圈养家畜和家禽密度标准),鼓励进行粗放式畜牧养殖,限制养殖规模的扩大,凡是 遵守欧盟规定的牧民和养殖户都可获得养殖补贴。
根据农场的耕作面积安装粪便处理设备,通过减少 载畜量,选择适当的作物品种,减少无机肥料的使用,合理施肥等良好的农业实践减少对环境造成的 负面影响由于欧盟的养殖业主要是农牧结合型,工厂化程度不高,通过执行每公顷动物单位(载畜量)标准、 粪便还田标准和动物福利政策(规定圈养畜禽的密度),降低了养殖规模(单位农场的存栏数),使养殖 排放的污染物不超过土壤的吸纳能力,不形成污染物的排放所以,关于欧盟的养殖业污染一般不涉 及点源污染,如果造成污染应理解为非点源污染不同类型的农场对环境的影响不一样,例如以猪为主农场,表现为水体中氮磷增加的富营养化, 而羊放牧表现为土壤的退化荷兰通过立法规定每公顷2.5个畜单位,超过该指标农场主必须交纳粪 便费实际上大多数农场都超过该指标,立法10年来,农场数增加,规模缩小2、国内养殖业污染现状2.1养殖场(点源)主要规定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中,应规定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和措施; 畜禽养殖场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畜禽养殖场排放污 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依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畜禽养殖场 必须按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畜禽养殖场必须设置畜 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采取对储存场所地面进行水泥化等措施,防止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 雨水淋失、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畜禽养殖场应当保持环境整洁,采取清污分流和 粪尿的干湿分离等措施,实现清洁养殖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 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养殖场的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中规定,对于无相应消纳土地的养殖场,必须 配套建立具有相应加工(处理)能力的粪便污水处理设施或处理(置)机制;畜禽养殖场的设置应符合区 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排污口应设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规定的排污口标志《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的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 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其他类型 的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参照上述标准作出规定。
地方法规或规章对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规定严于第一款确定的规模标准的,从其规定《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的规模分级,按表1和表2执行所有丨级规模范围内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以及II级规模范围内且地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 城市、重点流域和污染严重河网地区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开始执行综上所述,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养殖场管理规范,对养殖场的建场,废弃物堆放、处理和排放都提 出了一系列要求但存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据浙江省报道,全省只有2%的养殖场建有污 水和废弃物处理设备,大多数养殖场的废弃物都随意排放,严重污染水体和周围环境养殖业必须尽 快实行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2非点源污染虽然没有对养殖场以外的非点源污染提出明确规定,但要求县级以上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在拟定本辖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时,应根据本地实际,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并 将其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规划中农业部、科技部和部分省(市)都开展了相关科学研究,建立控制 示范区,制定地区或流域防治规划,推广成熟、可行的技术为保护湖库及其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遏制湖库富营养化发展,指导湖库富营养化防治并提供技术支持,为湖库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批准的太湖、巢湖、滇池水 污染防治计划,以及国家关于湖库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和标准。
3、建议3.1有关法律和标准的完善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养殖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防治规划,但养殖场污染(点源污染)的定义不明 确,点源性和非点源性污染混淆,不利于有关政策、防治规划的制定,并造成管理混乱《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养殖场必须达到国家 有关污染排放标准,建立相关的制度,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养殖场是一个明确的污染 源,是养殖业的点源污染,但定义有待完善《管理办法》和《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养殖场只是对养 殖规模的规定,二者的规模(猪)相差6倍(前者是2001年颁布,而后者是2004年颁布的),应该统一《排放标准》中规定集约化畜禽养殖区的适用规模是养殖场的2倍定义不准确不利于管理,除对规模进行规定外,建议增加以下规定:作为点源:养殖场)应该有排放 途径或管道和时间规定,除特大降雨(如25年一遇)不得向环境中排放;若养殖场有属于自己的农场 或土地,不直接河流和湖泊,不属于点源污染以便有关管理部门认定集约化畜禽养殖区是目前我国广泛存在的养殖方式,其特点是农民小规模、低水平生产,农业和 养殖业相对不分离,有一定的土地消纳废弃物,形成相对集中的专业村。
所以,应该与点源污染(养 殖场)有所区别《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中的技术原则规定:畜禽养殖场的建设应坚持农 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根据本场区土地(包括与其他法人签约承诺消纳本场区产生粪便污水的土 地)对畜禽粪便的消纳能力,确定新建畜禽养殖场的养殖规模但是没有相应的配套标准,建议借鉴 欧盟的经验,通过立法制定养殖业载畜量标准和粪便还田的限量标准,使养殖户的废弃物在自己拥有 的土地上消纳,并有助于抑制养殖规模的扩大非点源污染: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控制养殖业非点源污染的法规,由国务院制订成一系列的、连贯 的、强有力的法规体系,明确管理的主体,建立国家养殖业非点源污染防治规划和相关政策3.2政策和管理由于法律没有对养殖业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进行明确规定,我国目前养殖业的非点源污染包括了 点源污染(养殖场),存在多头管理(环保和农业)的现象必须针对二种不同性质的污染类型制定相应 的政策和管理规划点源污染: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入标准》,点源污染(养 殖场)应由各级环保行政部门执行相应的政策,通过收集和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污染物达标排 放考虑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源相对匮乏,对动物性产品的需求还远大于对环境的需求,养殖业 还是一个弱质产业,存在执法难的问题。
根据国外的经验,建议国家在适当的时候,通过立法对养殖 业污染物处理给予资金的补贴非点源污染:通过立法明确管理的主体,按国家养殖业非点源污染防治规划建立各级政府的非点 源污染管理计划,完善非点源污染的监测、普查和评估体系实施流域综合管理计划,统一规划非点 源污染控制政策和设立执行部门,进行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非点源污染的危害和原因 的宣传,增强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与参与意识;全面推动非点源污染控制成熟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启动 非点源污染控制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黑龙江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