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耀司 世界时装日本浪潮的新掌门人 : 山本耀司 Yohji Yamamoto1943 年,出生于日本横浜1966 年,毕业于庆应大学法律系1966 年-1968 年,在日本东京文化服装学院学习时装设计1968 年,获装苑奖,并得到去巴黎学习时装的奖学金1970 年,从巴黎深造回国,一直活跃在以东京为主的时装设计界 设计师山本耀司是八十年代闯入巴黎时装舞台的先锋派人物之一他与三宅一 生、川久保玲一起,把西方式的建筑风格设计与日本服饰传统结合起来,使服装不仅 仅是躯体的覆盖物而是成为着装者、身体与设计师精神意韵这三者交流的纽带星路历程:•60年代末,他从帮他母亲做衣服开始走上服装之路此前,东京的裁缝们地位 低下,他们要走家串户, 而且只能走小门,小心翼翼地照着西方流行的式样裁制衣服 山本却不是这样一个人,他从法学院毕业后,到欧洲游历了一圈,在巴黎停留了一段 日子• 早年,山本曾对一切都看不惯,包括对世俗观念、小资产阶级情调、规范着日 本人生活的老条条框框等 “二战后,许多日本妇女不得不走出家门到外面工作以补 贴家用,但她们并没有真正得到同男子平等的待遇 ”为了使妇女们工作时穿着方便一些,山本开始为她们设计宽松而且舒适、灵巧并且漂亮的衣服。
•1972 年,成立了自己品牌的成衣公司•1976 年,在东京举行了第一场个人发布会•1988 年,在东京成立山本耀司设计工作室•1988 年,在巴黎开设时装店•1998 年,推出了一个以 50 年代法国服装风格为主题的服装系列,令他的崇拜 者们欢欣鼓舞•1999 年,巴黎秋季时装发表会上,山本曾让伸展台上的新娘,从婚纱裙中的拉 链口袋掏出鞋子、手套、和捧花他还重现过铁达尼号女性乘客所戴的大帽子•近来在美国上市新男性香水 “Yohji Homme” 60年代末,山本耀司从帮他母亲做衣服开始走上服装之路此前, 东京的裁缝们地位低下,他们要走家串户,而且只能走小门,小心翼翼地照着西方流行的式样裁 制衣服山本却不是这样一个人,他从法学院毕业后,到 欧洲游历了一圈,在 巴黎停 留了一段日子早年,山本曾对一切都看不惯,包括对世俗观念、小资产阶级情调、规范着日本 人生活的老条条框框等二战后,许多日本妇女不得不走出家门到外面工作以补贴 家用,但她们并没有真正得到同男子平等的待遇为了使妇女们工作时穿着方便一 些,山本开始为她们设计宽松而且舒适、灵巧并且漂亮的衣服1999 年,巴黎秋季时装发表会上,山本曾让伸展台上的新娘,从婚纱裙中的拉 链口袋掏出鞋子、手套、和捧花。
他还重现过铁达尼号女性乘客所戴的大帽子山本耀司曾经在法国学习过时装设计,但他并未被西方同化西方的着装观念往 往是用紧身的衣裙来体现女性优美的曲线,山本则以和服为基础,借以层叠、悬垂、 包缠等手段形成一种非固定结构的着装概念山本喜欢从传统日本服饰中吸取美的灵感, 通过色彩与质材的丰富组合来传达时 尚理的念西方多在人体模型上进行从上至下的立体裁剪,山本则是以两维的直线出 发,形成一种非对称的外观造型,这种别致的意念是日本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精髓,因 为这些不规则的形式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却显得自然流畅在山本耀司的服饰中,不 对称的领型与下摆等屡见不鲜, 而该品牌的服装穿在身上后也会跟随体态动作呈现出 不同的风貌山本并未追随西方时尚潮流,而是大胆发展日本传统服饰文化的精华,形成一种 反时尚风格这种与西方主流背道而驰的新着装理念,不但在时装界站稳了脚跟,还 反过来影响了西方的设计师美的概念外延被扩展开来,质材肌理之美战胜了统治时 装界多年的装饰之美其中,山本把麻织物与粘胶面料运用得出神入化,形成了别具 一格的沉稳与褶裥的效果擅长于新面料的使用也是众多日本设计师共同的特点山本耀司品牌的服装以黑色居多,这是沿袭了日本文化的风格。
山本耀司尤其以 男装见长,其 Y&y 品牌线的男便装利于自由组合,并配以中价策略,赢得了极大成 功在山本耀司服装内,标牌上曾经出现这样的字句,很能表达品牌精神 ——“还有 什么比穿戴得规规矩矩更让人厌烦呢? ”他坚信服装设计和绘画一样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决心不让自己被人视为下等 人1990 年代初,世界时装舞台上来自日本的 “新浪潮”已成强弩之末 当时尚的接力 棒转到以 Martin Margiela 为首的比利时反结构学派手中,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和川 久保铃等人的东方文化传教使命似乎已经结束然而 1990 年代末,山本耀司( Yohji Yamamoto )推出了以 1950 年代法国服装 风格为主题的服装系列,令时装界再次对这些日本人刮目相看他本人的服装展示会 也再一次成为人们朝拜的圣地一个新的专卖店在伦敦开业了,人们甚至传闻,山本 耀司正在考虑执掌一个等待起死回生的法国时装公司与此同时,他的老朋友川久保 玲东山再起,三宅一生的褶裥成衣系列再次风行一时时装界的许多著名设计师如 C alvin Klein 、Jil Sander 、Hussein Chalayan 、Helmut Lang ,也开始热衷于将日本 式剪裁法 ——尤其是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的层叠和悬垂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款式之 中。
对于西方人来说,始终与西方主流时尚背道而驰的山本耀司是个谜,是个集东方 的细致沉稳和西方的浪漫热烈于一身的谜而他的时装正是以无国界的手法,把这个 迷的谜底展示在公众的面前:模特转身的刹那,你会发现他的衣裙无论背面或正面都 是一样的漂亮!这就是高级时装工艺在高级成衣中的应用,每个细节都同样的精彩, 无懈可击追述山本耀司的家史,我们会发现他作为一个时装设计师的自然成因1943年出生于横滨的山本耀司,母亲是东京城里的一个 裁缝所以,自I960 年代末,他就开始帮母亲打理裁缝事物那个时候,东京的裁缝们地位低下,他们必 须走家串户才能做到生意,而且只能走小门在服装的裁剪上,也完全没有自己的主 张,只能小心翼翼地照着西方流行的式样为雇主效力但山本耀司却不甘于如此他从法学院毕业后便去了欧洲,并在巴黎停留了一段 日子回到日本后,他决心再不让别人将自己视为下等人,因为他已经认识到,服装 设计可以和绘画一样成为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尽管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山本对身边的一切包括世俗观念、小资情调、规范着 日常生活的条条框框等都十分厌倦,但二战后的种种变化仍为他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那时的日本妇女不得不走出家门到外面工作以补贴家用, 这使得山本有机会为她们设 计更加宽松舒适、灵巧漂亮的衣服。
据山本回忆: “在那时,大家都想穿从巴黎进口 的衣服,但进口的衣服穿在大多数日本人身上真有些滑稽 ”1972 年,山本耀司建立起自己的工作室,并在 70 年代中期被公认为是先锋派的 代表人物不仅如此,他还和另一个先锋人物川久保玲经常见面,并陷入了一场旷日 持久的柏拉图式的恋情之中有意思的是,山本至今还与川久保玲的丈夫、英国编织 服装设计师 Adrian Joffey 保持联系,并 “互相交换 ”有关川久保玲的故事: “当我们一 踏上巴黎, 新闻界即说我们穿着典型的日本人装束, 而在日本我们却被认为太前卫1981 年,他们在巴黎举行一了次备受争议的时装展示会,据《卫报》的时装编 辑 Brenda Polan 回忆:“在那之前巴黎从没有过那种黑色、奔放、宽松的服装,它们 引起了关于传统美、优雅和性别的争论 ” 而山本和川久保铃担心的却是: “我们都认 为我们是很国际化的,可是在国际上,传媒还是把我们做的定位为 ‘日本风格 '”经历了 1990 年代初的萧条之后,山本又以新的激情投入了工作尽管有一段时 间他的心情很坏,而且想故意做一些丑陋的衣服但很快他就被一种永恒的美感完全 吸引住"有些人认为,我在拙劣地模仿 Chanel和Dior的风格,"他说的是1997年那次 点燃起他的新生命火焰的展示会。
“那是我对大师们的怀念 ……我现在的每个服装系列都是崭新的,而我却越来越觉得我可以加入一些以前的成分 ……实际上,我这个人很懒这就是为什么我没有去搞法律开始的时候,我只想在巴黎开一个小店,从 没想过办展示会最后由于生意上的压力,不得不停地工作 ……在 90 年代初那段 不景气的日子里,做什么都很费力而现在,我轻松多了,对工作又充满了兴趣,也 许这个职业就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现在,我把一切都看得很开 ”“五十而知天命 ”的山本耀司深谙如何保持时装的新鲜他那些著名的顾客如小甘 乃迪的妻子 Carolyn Bessette Kennedy 和艺术家 Cindy Sherman 等,为了穿上创 意十足、剪裁微妙且十分实用的时装,每一季总不忘搜寻他的最新作品 1999 年春 季,为了顺应大行其道的实用风潮,山本耀司竟让伸展台上的新娘从婚纱裙的拉链口 袋里掏出鞋子、手套、和捧花同年秋季,又在时装发布中重现了 “铁达尼号 ”上的大帽子对于喜欢从传统日本服饰中吸取灵感的山本而言, 通过色彩与质材的丰富组合来 传达时尚理念是最恰当的手段在西方的设计师那里,更多运用的是从上至下的立体 裁剪,而山本则从两维的直线出发,形成一种非对称的外观造型,这种自然流畅的形 态,正是日本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精髓。
他的服装以黑色居多,并以男装见长,其 Y&y 品牌线的男便装由于能够自由组合、价格适中,在市场上赢得了极大成功2001 年秋冬,山本耀司发表了以爱斯基摩人为原型的高级时装,其精湛的裁剪、 不动声色的设计以及对褶皱技巧的巧妙运用, 再次令时装界为之折服 对于他的服装, 人们喜欢引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加以解释: “还有什么比穿戴得规规矩矩更让人厌烦 呢?”全球运动装巨头阿迪达斯与日本著名设计师山本耀司(YohjiYamamoto )就旗下 品牌Y-3系列的下一步合作事宜进行了协商,双方决定将合作合同延长至 2010年双方均未对外透露合约具体细节设计师山本耀司表示: “阿迪达斯使我获得了一种非常奇妙的灵感体验与它的 合作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创作生命,我们期待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