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博览园讲解词(40分钟)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4KB
约10页
文档ID:282655493
博览园讲解词(40分钟)_第1页
1/10

刘公岛博览园讲解词(40分钟)(门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参观刘公岛博览园,博览园是 一处大型的综合性旅游景观,园内采用高新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 展示手法,全方位.立体化地讲述了刘公岛的三大主题文化:刘公文 化、甲午战争和英租历史我们看前面是博览园古朴而大气的门楼,这里大型的石雕和水 景蕴含了一个成语,不知道大家能否猜出来?那就是“四海升平” 我们看西北角是一只犀牛,古代“犀”与“四"谐音,中间的水寓意 着海,东北角是民族乐器“笙J中间托起了一个巨大的花瓶,“四海 升平”由此而来第一展区)博览园占地5万平方米,共开放有六大展区,这里 是刘公岛博览园的第一展区刘公文化区,主要讲述了刘公刘母的身世 以及刘公岛名称的由来,弘扬了乐善好施的刘公精神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尊宝鼎名叫二龙戏珠宝鼎,它最早由明朝万历年 间的司礼掌印太监冯保所供奉,后来移至雍和宫,我们这尊宝鼎是完全 依照原品复制而成的鼎高4. 26米,重4吨,鼎的上方有6个火焰门, 门两侧是二龙戏珠的图案,整尊宝鼎上共雕有258条形态各异的龙,是 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海圣殿)各位来宾,正中端坐的两位老人就是刘公、刘母刘 公岛正是因为这两位老人而得名。

两侧的壁画采用上千种纯天然的彩 色玉石精雕细刻而成,画面中的人物约有千人,耗费玉石30多吨, 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玉石壁画展简)据传,刘公是东汉时期,汉少帝刘辩遗落在民间的皇子刘民, 因宫廷政变,遭受迫害而落难,后来几经辗转逃亡到这座海岛刘民 夫妇在岛上广施善行,搭救了许多海上遇险的船民,日复一日,年复 一年,老人手擎火把为过往船民指引航程的形象,已凝成一座永恒的 雕塑,永远矗立在刘公岛上为纪念刘氏二老,明朝末年人们将此岛 称为刘公岛,一直沿用到现在详)东汉末年,宦官弄权,忠臣蒙冤,汉王室处于风雨飘摇之 中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病逝,皇子刘辩继位,史称汉少帝这 位就是少帝刘辩,右侧是他的爱妃唐妃,他们两位也就是刘公的父亲 和母亲少帝即位仅半年时间,就被奸臣董卓废黜,董另立其年仅九岁同 父异母的弟弟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壁画中武士强拉着的是当时年 仅九岁的汉献帝刘协,这位身材肥胖者是董卓为斩草除根,董卓命亲信用鸩酒毒杀少帝,同时命武士绞杀唐妃, 当时唐妃已身怀六甲,就是怀有刘公受命绞杀唐妃的这名武士因感恩于唐妃,在行刑时做了手脚,用 麻药将唐妃弄昏假死下葬,同时将这一消息告知他宫外的朋友一一弃 官在家的正直官人郑泰。

在唐妃被埋的当天晚上,郑泰及时将唐妃救走,将她护送到隐居 在小龙山的孔子十九世孙孔荫家中唐妃从此幸免遇难,带着少帝的 遗腹子踏上了艰难的漂泊之旅这是一组东阳木雕作品,讲述了威海民间广为流传的“李龙传 说”,李龙又名秃尾巴老李相传刘民的母亲患病久治不愈,为了给 母亲治病,他历尽艰辛,在文登昌山找到一种仙草,在返家的途中, 听说当地一位姓李的妻子因食了一个甜李而怀有身孕,14个月未能 产出,生命危在旦夕,善良的刘民便把这颗仙草送给了李夫人,李夫 人食后便生下一子,形状象龙,龙儿每晚归来吮其母乳其时长尾缠 梁,巨爪着地,李夫人每每惊惧不过,昏死过去村人一齐劝她到别 处躲避了,免得受罪;她却不忍心龙儿饥饿,宁死不离家室她丈夫 不堪忍受,偷偷寻来利刀,晚上龙儿再来时,猛地挥刀砍中其尾龙 儿一声惨叫,腾跃而去,自此便不再来后来人们见得李龙儿身形, 万般皆真,只是龙尾断缺众人遂称其为“秃尾巴老李秃尾巴老 李在民间一一尤其胶东一带,是个颇受尊崇的神灵他正义,勇敢, 热爱家乡,逢旱送雨,风助舟行,时时为黎民百姓造福接下来我们参观《刘公齐鲁漂泊图》孔荫一行途经杨家村,唐妃生下一子,按少帝遗愿,取名刘民, 时值公元190年。

之后,他们在杨家村住了下来,一住就是10余年公元204年,曹操战胜袁绍等诸侯,称雄一方当他得知唐妃尚 在人世,并生下少帝的骨肉,为绝后患,便派兵前往捉拿唐妃得到 消息后,决定继续向东逃难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公元207年,来到天尽头的日主祠 母子二人在此定居下来有一天,刘民上山打猎,救了 一个少女名叫 蝶燕,这就是后来的刘母刘民母亲病故以后,刘民和蝶燕相依为命, 后来他们辗转来到刘公岛,在岛上垦荒种地,救助过往遇难的船民, 每逢海上风大浪急,两位老人就手持火把或堆篝火为船民指路引航, 他们不知搭救了多少遇难的船民,人们尊称二老为“海圣刘公刘母”, 并将这座海岛称为刘公岛第二展区)博览园第二展区是威海民俗文化区,主展区鲤堂讲述 了威海民间盛传的“鲸仙子报恩”的美丽传说鲸仙殿)公元232年,威海一带爆发了一场罕见的蝗灾,庄稼颗 粒无收,村民食不果腹正当人们绝望之际,一天清晨,一头巨鲸冲 上海滩,将躯体献给了灾民得救后的灾民用剔剩的鲸骨修建了一座 祠堂,取名“恩鲸祠”,也叫“鲤堂百姓们传说,巨鲸就是当年刘 公放生的小鲸回来报恩的,是“鲸仙子”的化身这一传说,表现了 威海百姓淳朴善良、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无限向往。

正因为威海人民对鲸的感情由来已久,所以威海至 今仍保有“鲸园”这样的地方称谓鲸仙殿内供奉的是美丽善良的鲸 仙子,两侧的壁画采用温州瓯塑工艺制作的,陈列柜里展示的是鲸骨第三展区)各位来宾,这里是博览园第三展区甲午文化区前方的中华海坛是为纪念甲午战争110周年而建的正前方石壁 上56条石雕飞龙,象征着中华56个民族一脉相连,团结相亲海坛 上方巍巍耸立的是定海神珍它的神圣使命在于“镇海”,同时也寄 托着中华民族企盼海上和平的美好愿望各位来宾,中华海坛下方是甲午海战演示馆,馆内以北洋水师的 兴衰,甲午军魂的悲壮为展示主题,讲述了北洋海军艰辛的发展历程, 再现甲午战争的悲壮惨烈序厅)这里是演示馆的序厅,是按照1: 1比例复制的北洋海 军旗舰定远舰的锅炉舱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北洋水师”{黄龙旗}这面旗帜是北洋海军的军旗,同时也是大清国的国旗{航迹}北洋海军成军后曾多次出访,所到各国都令当地华侨振 奋不已图片中三种不同颜色的航线代表了北洋海军的航迹当年北 洋海军的航迹几乎覆盖世界各大海域可见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 的海军舰队曾驶入“蓝色文明”{学堂}北洋海军是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全新近代化海防力量, 除舰队本身之外,还拥有与舰队相适应的后勤保障体系。

为了培养新 型的人才,当时清政府共设立了十多所水师学堂其中威海卫水师学 堂创办于1890年,它地处北洋海军基地刘公岛上,学员在课堂学习 之外可兼习枪炮,这一优势是其他学堂无法相比的威海卫水师学堂 旧址仍然保存在刘公岛的西侧,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有迹可寻的近代 水师学堂{训练}根据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北洋海军经常组织舰队进行军 事训练,这里几组阵法是北洋海军在训练中常用的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两台虚拟空间成像仪,通过光学原理展示了 北洋海军的一些武器装备下面,请各位来宾走进海战演示厅,观赏影片《甲午海魂》第四展区)各位来宾,前面的大型楼阁是望海楼望海楼始建于 唐代,是地方官员为迎接武则天皇帝东巡所建,当年的望海楼高21 米,自建成以来一直是刘公岛上的最高建筑,所以古人为望海楼之高 留下了 “音韵传闻望海楼”的佳句不幸的是,一代名楼在明朝永乐 四年被倭寇放火焚毁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望海楼是刘公岛管委会为再 现历史,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从一至四层,分别冠以春、夏、秋、 冬、福、禄、寿、喜组合厅名(即春福厅、夏禄厅、秋寿厅、冬禧厅) 新的望海楼不仅以望海观景取胜,楼内还汇集了我国二十多位著名工 艺美术大师的精品杰作,堪称艺术宝库。

第五展区)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内采用场景复原、史迹照片与 影视相结合的展示手法,讲述了威海卫和刘公岛被英国殖民统治的历 史序厅)甲午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掀起一场宰割中国的争夺 战,1898年,英国为维护在华利益,强行租借军事要地威海卫以抗 衡沙俄与德法等国,并于1898年7月1日同清政府签订了《租威海 卫专条》大型铜雕作品“祖国母亲与威海卫”表达了祖国母亲呼唤威海卫 回归的强烈感情1925年,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先生创作完成了《七子之歌》, 把被列强租占的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七 处地方比作远离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下面,让我们重回百年前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威海卫通道)各位来宾,通道两侧的巨幅照片是作为英方租借地时期 的威海卫及刘公岛租借地是列强的一种特殊侵华形态,根据条约,租借地主权仍属 中国,但实际上,列强却无视中国主权,把租借地当作各自的殖民地, 使之成为独立于中国行政体系之外的国中之国下面让我们走进本馆 的第一部分:建立在威海卫土地上的国中之国第一部分建立在威海卫土地上的“国中之国”(租威海卫专条)这里陈列的是《租威海卫专条》的影印件和英威海卫租借地区旗升旗仪式)甲午战争失败后,威海卫一直在日军的掌控之中, 直到1898年5月7日清政府对日战争赔款在伦敦全部付清,日军才 开始陆续撤离。

就在日军全部撤离的第二天,即1898年5月24日, 这一天正好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日,所以英军便迫不及待地在刘 公岛黄岛炮台下举行了占领升旗仪式,这就是升旗仪式的场景复原骆克哈特)威海卫行政公署是英国殖民部设立的威海卫事务的 最高管理机构,行政公署的最高首脑是行政长官,由英国国王直接任 命在英租威海卫的32年里,英国总共向威海卫派出了七任行政长 官,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首任文职行政长官骆克哈特和末任行政长 官庄士敦骆克哈特是威海卫殖民制度和统治策略的主要制定者和执 行者,在威任职19年这里的影片讲述了行政长官骆克哈特工作的 情景墙上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行政长官骆克哈特、庄士敦参加的 一些政务活动威海卫高等公堂)当时设立在威海卫诉讼案件的最高审理机构 是威海卫高等公堂,这里是威海卫高等公堂内开堂审案的场景该公 堂审判长由英国国王直接任命当时陪审制已被引入威海卫,当局规 定,无论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如果有一方是华人,法庭应指派两 名陪审官,其中应有一名华人陪审官,但陪审官对法庭判决不得参与 任何意见,形同虚设庄士敦官邸)这里是末任行政长官庄士敦的官邸一角庄士敦 1904年来威任政府秘书,1927年任行政升官,1930年10月代表英 国政府参加威海卫归还仪式后回国。

庄士敦曾担任废帝溥仪的老师, 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唯 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本馆也收集 陈列了庄士敦同溥仪的合影下面我们继续参观本馆的第二部分:军事控制与利用(远东舰队的后花园)由于威海卫的特殊战略地位,英国最终确 立将威海卫作为一处不设防的军港,用于驻华海军的训练补给和官兵 疗养为了把刘公岛建成英军专属军事区,殖民当局将岛上所有地产 全部征用,并颁布《驱逐刘公岛原始居民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严 禁中国人随意上岛英国海军则在岛上常年派驻海军陆战队,利用刘 公岛和大陆沿岸的军事设施进行演习,这时的威海卫已经成为英国远 东舰队的“后花园”这里复原了当时英国人在岛上修建的将军避暑 楼、军事训练基地及营房,至今,大量的遗址在岛上依然保存完好第三部分难圆的“第二香港梦”英租威海卫后,殖民部决定“以最低的成本管理威海卫”,这种 举措使威海卫没能成为英国政界预言的“第二个香港”,相反,却被 同期的青岛、旅大迅速地抛在身后下面是本馆的第三部分:难圆的 第二香港梦国王饭店)威海卫自古就是旅游渡假胜地,英租威海卫后,西 方商人纷纷来威投资旅游服务业,当时租借地内有30多家宾馆和饭 店,这家国王饭店是当时威海最豪华的西商饭店,也是在威西方人主 要的集居地和娱乐场所。

饭店原址位于威海市区东山一带,设施在当 时堪称世界一流,饭店还配备了往来于东山和刘公岛之间的许多游 艇,以方便达官贵人进入刘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