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朗读"木兰诗"的情感与配乐设计"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都是不朽名篇,朗朗上口但"孔雀东南飞"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诉说夫妻离别、抗婚、殉情,这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太过于沉重难懂况且,"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样的山盟海誓;"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样的悲壮沉痛,也不适合对他们强行灌输然后让他们形之于声"木兰诗"则不同,它表达了少女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参军,征战沙场,凯旋归国,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是一出喜剧从年龄上猜测,木兰离家时也不过十五岁左右,她的想法、行为对孩子们来说很有接近性,能够得到孩子们设身处地的理解于是,"木兰辞"用于教学和演出,成为首选一、朗读之前,首先应该确立的是基调,就是整篇作品的感情色彩,这是通过对作品深入分析之后得出的"木兰诗"有六段:第一段写木兰决定替父参军第二段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和奔赴战场第三段写木兰多年的征战生活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第五段写木兰回到故土与亲人团聚第六段用雌雄兔子的比喻结尾,妙趣横生第一、二、三、六、七段表现的是木兰女儿情怀;第四、五段记述木兰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
于是得出了木兰是英雄、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这个英雄还是一个平民少女,活泼得意,聪明勇敢,疼爱家人,热爱生活所以,坚毅、勇敢、热情,应当成为整篇作品的主基调具体到每一段,会有分基调出现,情感又会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但无论分基调怎么变化,都会被包含在主基调中,又为主要的感情色彩提供铺垫,或者增加饱满度第一段,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唧唧唧唧的织布声,忽停忽续,木兰已无心织布了那是什么原因呢.作为朗读者、作为听众和观众,也都想问这个问题,"何所思〞"何所忆〞,这是这段朗读的一个共鸣点木兰的心事和听众的疑惑成为朗读时一定要表现的容紧接着,答案出现了!原来边疆战事吃紧,可汗要征集兵员,保家卫国木兰想,父亲已经老了,如果去了军营,那是等于送死啊自己又没有哥哥,怎么办呢.一番思考之后,木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女扮男装,替父参军"女叹息〞的心事重重,"大点兵〞的紧形势,"替爷征〞的坚决决心,形成了第一段的感情波动。
第二段是忙碌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不会再迟疑,那就赶紧准备吧买骏马,买鞍鞯,买辔头,买长鞭集市上,人声鼎沸,木兰的热血也在一丝不苟的准备过程中沸腾着第二段又是深切的思念"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白天,木兰和将士们加快脚步向边疆急行,时间一晃就过去可到了夜晚就不同了,毕竟是个小女孩,没有离开家出过这么远的门,没有离开父母这么长的时间夜晚"鸣溅溅〞的黄河水,"鸣啾啾〞的"燕山胡骑〞,哪一样都会触动木兰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弦,撞击着心扉这段朗读,就怕朗读者陷入思念,不能自拔要结合第一段"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坚决决心和第三段征战沙场的勇敢无畏,给出情感的合理过渡:哪怕是离开亲人、远离家乡、满含思念,但奔赴沙场的脚步没有停歇,保家卫国的信念越来越强第三段只有30个字,却表达了长达十年的历程,这十年是铮铮铁骨的十年"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假设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此时的木兰,已不是柔弱的农家少女她跟随着大军,穿山越岭,跋山涉水,夙夜奔袭铁打的营盘里,刀光剑影,铠甲辉映着月光杀声震天的战场上,她策马挥剑,怒吼着,左冲右突,奋勇杀敌血光里,你能看见她愤怒的眼神,无所畏惧的身形勇敢和豪迈是这十年的在精神,朗读时对声音要强控制这是对誓死为国英雄气概的歌颂,是对"柔弱生坚强〞的盛情赞美第四段的第一个字承接了第三段的最后一个字,乐府民歌就是这么自然淳朴,意义衔接,音韵回环"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土〞此时的"明堂〞不仅是神圣的庄重的,又喜悦的祥和的木兰,这个身经百战的女孩,一身戎装,载誉归来在大殿之上拜见天子,有礼有节,对答自如,不卑不亢面对高官厚禄,面对百千赏赐,她没有动心此时,强烈牵动她的,是赶快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芊芊柔肠是啊,离开家乡这么多年,爹娘的身体还好吗.姐姐、弟弟现在怎么样了呢.家里的那台织布机还能用吗……一面是厚重的赏赐,一面是迫切回家的心愿,这都是朗读者必须透过简短的语句细细感受到并且努力表现的第五段是快乐的,甚至可以说是欢腾的父女情、母女情、姐妹情、姐弟情、战友情,淋漓尽致,没有一丝遮掩,没有一点收敛,尽情地宣泄,尽情地绽放!"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段的人物逐次出现,好似是电影镜头的蒙太奇,特点鲜明,个性十足朗读时要传递的是"谁〞、"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三个信息第一个镜头给了"爷娘〞听说女儿要回来了,爹娘跑出很远迎接他们朝思暮想的木兰古代"之为城,外之为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一个"出郭〞就把两位老人急迫的心情表现出来见着女儿,左看看又看看,摸摸头,牵着手,热情相拥,喜极而泣第二个镜头给了"阿姊〞,妹妹回来,这是比过年还喜庆的日子姐姐梳妆打扮,她要让妹妹看到,姐姐还是那个漂漂亮亮的得意的姐姐!第三个出场的是"小弟〞,这时的小弟已经不是跟在木兰姐姐身后的小屁孩儿,而是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磨刀、杀猪、宰羊,身强力壮姐姐这么多年出生入死吃了不少苦,这回一定要给姐姐好好补补!也让一大家子和亲友们举杯庆祝好好喝上一杯!第四个镜头给了木兰一个欢蹦乱跳活泼得意的木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回到家,东瞧瞧,西看看;脱下盔甲,穿上女儿装,"理云鬓〞"贴花黄〞,瞧把她忙的!美丽大方又干练快乐的木兰出现在大家面前。
第五个镜头是战友见到木兰的惊讶如果朗读的时候只停留在惊讶,那就浅薄了惊讶之后,还是喜悦——好哇,你竟然是女孩子,还骗了我们这么多年!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了,这么多年征战沙场,我们对死生都不在乎,还在乎男女吗.我们的深情厚谊是钢,是铁,又胜过钢铁,胜过这世间的一切!第六段用雄兔和雌兔打比方,"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拎起兔子的两只耳朵,雄兔子的脚会不停地扑腾,而雌兔子会眯缝起眼睛两只兔子放在地上奔跑,谁能分得清哪一只是雄的,哪一只是雌的.我们在一起行军打仗也是如此啊!这个比喻生动活泼,趣味性很强在朗读完时是俏皮得意的甚至,朗读完之后,可以开怀而笑"哈哈哈哈……〞使人物更具色彩,特点更鲜明二、 配乐多用中国古琴名曲,渲染气氛,衬托主题,表达民族特色中国的古琴名曲大多有着传奇的背景故事,如"高山流水","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子期既死,伯牙绝弦〞说的是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时而愉悦、时而悲哀"广陵散"是以战国时期聂政刺王为题材的叙事曲,气势磅礴,庞大的构造,表现了一种大方激昂的英雄气概"胡笳十八拍"反映的是蔡文姬归汉前,盼望早点回到故土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归乡喜悦和骨肉离别之痛所带来的非常矛盾的心情。
等等所以,在众多的传统古曲中,总能找到与木兰诗的情感表达相契合的音乐语言"木兰诗"的第一段,前四句与后四句有着明显的情感区分前四句的情感归集点是"女叹息〞,后四句的情感归集点是"替爷征〞在为前四句配乐时,选用了"平沙落雁"这是一首借大雁远去,表达逸士心胸的曲子开场局部,乐曲描绘江上宁静苍茫的暮色,为后面的生机活力做铺垫〔配乐1〕这正好符合"木兰诗"第一段的先抑后扬的特点"抑〞有了,"扬〞怎么办呢.突然想到了"十面埋伏",这反映的是项羽被围又走投无路的情形,由"列营〞、"吹打〞、"埋伏〞、"败阵〞、"自刎〞等段落组成配乐时选取"十面埋伏"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慢到快的局部,是琵琶独奏,有一个铿然顿挫点,剧烈,震撼人心这个顿挫点被设置在了"替爷征〞的"征〞字上,坚决而有力〔配乐2〕第二段中情感和节奏也有着鲜明的变化"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好不繁忙,为的是"骏马〞、"鞍鞯、〞辔头〞、"长鞭〞,配以战马嘶鸣、马蹄飞奔的声音,反映繁忙、紧、热烈的色彩〔配乐3〕接着,从繁忙、紧、热烈转向深深的思念,音乐选取了"武牧羊"选段武出使匈奴,被扣19年,在冰天雪地的北国,始终不屈不挠,思念家乡肝肠寸断,忠于大汉坚决不移。
选取的"武牧羊"片段与木兰远赴边关,思念亲人,又一心报效祖国的的决心在情感上是共通的〔配乐4〕第三段的30个字是壮阔的、壮烈的,朗读的力度和速度是关键,配乐也必须表达这一特点四名男生朗读这一段,先是每人一小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为共同朗读设想的画面是四名男生身着古代戎装,威风凛凛在极富节奏感的鼓点声里昂首挺胸,双手擎着大旗,在舞台上踏步走一个椭圆形,再一字排开,鼓点停,朗读开场这样的鼓点起先挑中的是电影"后面的祭祀音乐但在实际排练时,踏步行走有点机械,大旗也舒展不开于是,这个设想被放弃重新挑选了艺人伟霆在2015国釜山亚洲音乐节上的一首"战士+Do you wanna dance"的前20秒过门,去除警报声,鼓点从有规律节奏,到后来加快速度,密集敲打后收住〔配乐5〕四名男生的动作也改成双手高举大旗小跑上场,因为是小跑,所以大旗被舒展开来这样的配乐和朗读表演处理,有气势,令人震撼,舞台效果很好由于在整个朗读开场时,只有这四名男生不上台,在侧面等候自己的这段,所以,他们一亮相,就让人视觉和听觉为之一振,这小段也可称作"木兰诗"朗读的"秘密武器〞一番剧烈高昂的情绪过后,音乐收住,只由朗读者的声音饱含着情感将"归来见天子〞到"送儿还故土〞一气诵成,是表达,是发问,是答复,语气的变化使得这一小段无乐胜有乐。
衬托喜庆热闹场面的乐曲数不胜数,国外的交响乐肯定是不适宜的"木兰诗"中归家团聚的幸福画面,必须是中国的音乐来衬托,而且必须是中国的民乐,必须是中国民乐的交响由此,民乐合奏"迎春花"被挑中〔配乐6〕此时配乐开场的位置稍稍前移,前移到前一段的最后三个字"还故土〞借鉴电影电视画面的剪切手法,画面在"明堂〞之上,音乐却已是回家的欢唱了情感的衬托与过渡,自然又热烈!最后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在幸福祥和喜庆的气氛中,大家共同朗读,两两对视,这是是战友与战友的对视,是战友与木兰的对视幽默的比喻,传递的是淘气的眼神,快乐的生活,深厚的情谊!"木兰诗"朗读的最后音乐是延续的"迎春花",伴随着爽朗开心的笑声,这个笑声最干净,最痛快,最透彻,最热烈每一个朗读者如果能把自己当木兰,就能发出这样的笑声因为此时,木兰是你,你是木兰!作者 唐从华 2019年6月10日.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