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词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 族文化智慧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 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 常重要的位置选入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大都是大家名篇,流传数十载甚 至于数百载这些诗词意境优美,感情丰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进 行诗词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呢?一、 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据今人所作的统计,存世的唐古诗就有55000首以上,而且有姓名 可以考唐代诗作者不下3600人 [1]0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文学遗产的丰 富,不是说讣学生背多少古典诗词,但是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尽可能的多掌 握一些为了让学生多积累,必须从学生自身入手,让学生将古诗词的积 累培养成为一种爱好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方面要开展一些与古诗词相 关的活动,从外在来要求他们积累,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古典诗 词的魅力,从自己内心來要求他们积累诗词,同时感受到积累古诗词对自 己品格提高有的积极作用二、 加强朗读,反复吟诵甜味意境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因为一些字的发音存在着古今差异,而只有按照古代的发音来读才会读出合辙 押韵,体现诗词的韵律之美,如果按现在的发音来朗读,就会使一些词句 读得拗口难听;其次要注意诗词的节奏,古诗词每一句都有严格的停顿, 正确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再次,要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学生自己 的理解,让学生朗读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反复诵读会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 解。
―)反复品读,领悟情感古典诗词由于流派不同,其风格也迥异,在朗读时要注意语气的轻重、 缓急、平仄押韵,让学生反复来品读,一方面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律Z美, 另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二)体味语言,感受结构古诗词不但意韵深厚,而且讲究平仄对仗,语言的建筑美得到了很好 体现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气蒸与波撼的对仗,诗词的押 韵,这些都是古诗词所特有的,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反复诵读,感受语言 的形式美三、从整体把握诗词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许多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喜欢对诗 词进行对照翻译,或者逐字理解,整体串讲,这些方法无形中将诗词分解 得支离破碎,把优美的古诗词变成了一段简单的现代文,这样虽然很容易 让学生理解,但是这种理解只停留在诗词的表面,对于诗词的意境的把握 则全然不顾,破坏了诗词的优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应当注意 从整体來把握四、探究背景,感知诗词诗词作品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现与结晶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让 学生充分的体会到作者的情怀,了解诗人生活环境,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 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了解背景同样是进入诗词意境的前提五、 创设情境,引入意境古诗词的美除了体现在它的韵律与形式之外,它的魅力更多的体现为 它的意境美。
但是许多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学生体会起來却很困难, 而且许多东西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是因为诗人的生活环境与 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诗词当中所描述的一些场景对于 现在的我们是很难想象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许多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 少,这也会使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出现障碍从教师角度来说一些教师个人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也很难将诗词 当中的意境描述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借助一下现代多媒体教 学设备了例如在学牛诵读时适当的播放一些中国古典音乐,用音乐烘托 气氛、诠释古诗词的意境,这样有利于学生读出感情,体会诗词内容也 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与诗词内容相近的图片,帮助学生来体会诗词意境六、 引导想象,体会意境诗词所蕴含的意境之美有时候很难用具体的语言向学生描述清楚,一 些内容教师则可以只提供大致情形,而具体的意境之美可以引导学牛•展开 丰富的想象,引导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 市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总之,诗词的教学重点是感知理解、领悟感情,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教学方法主要是品读、赏读、诵读,重在意境的把握而轻对诗句意思的把 握,更不能将一首完整的古诗词进行肢解而要注意整体的把握,通过朗读 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加深理解,积累语言。
对诗词的讲解要把握 其精要,不能断章取义,自由发挥同时教师也要避免将自己对诗词的理 解强加丁学生之上,而是做好对学生的点拨,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理 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诗词欣赏运用能力注释:[1]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李兴林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中心学校73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