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全北方常用绿篱植物品种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32MB
约13页
文档ID:409689322
最全北方常用绿篱植物品种_第1页
1/13

最全北方常用绿篱植物品种作者:XXXX 部门:XXXX   绿篱或树篱,在园林中主要起分隔空间、范围,衬托景物,美化环境及防护作用等按特点又可分为花篱、果篱、彩叶篱、枝篱、刺篱等绿篱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所用植物品种较多适合北方地区较优良的植物种类共计有二十五种:一、大叶黄杨  大叶黄杨(学名Buxus megistophylla Levl.),又称冬青卫矛,黄扬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小枝四棱,具细微皱突叶革质,有光泽,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5厘米,宽2-3厘米,先端圆阔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有浅细钝齿;叶柄长约1厘米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喜光,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土壤中均能生长,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分枝多,耐修剪整形扦插繁殖,也可播种生长较慢,寿命长耐寒性稍差常见的栽培品种有以下4种:金心大叶黄杨(Awens)干皮灰褐色,小枝和叶柄均为淡黄色,叶片中央呈金黄色银边大叶黄杨(Albo-marginatus)叶柄和小枝呈白绿或灰色,叶片边缘具很狭的银白色条带金边大叶黄杨(Ovatus Aureus)叶缘金黄色北海道黄杨(新品种)顶端钝圆,主要特点为顶梢粗壮,顶端优势明显,主干明显,单干直上,表现出优良的乔木特性,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可达70-170厘米,平均生长量约为70厘米,5年生苗可达3米以上。

冬季整个树冠仍保持绿色,耐寒、抗旱,成树能忍受-23.9℃的低温引自日本北海道,适合在中国华北、西北及以南地区栽植二、小叶黄杨(别称瓜子黄杨)  黄杨科常绿灌木小枝密集,四棱形,单叶对生,革质有光泽,蒴果春季开花,雌雄同株,簇生同属还有锦熟黄杨、雀舌黄杨等耐阴喜光,在一般室内外条件下均可保持生长良好长期荫蔽环境中,叶片虽可保持翠绿,但易导致枝条徒长或变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轻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盆栽亦可以蛭石、泥炭或土壤配合使用,耐碱性较强生长慢,萌发力强,耐修剪,不耐水湿秋冬季光照充分并进入休眠状态后,叶片可转为红色[播种、扦插繁殖 三、紫叶小檗(又名红叶小檗)  小檗科落叶灌木多分枝,幼枝紫红色,老枝紫褐色,有槽,具刺叶互生,菱状倒卵形,深紫或紫红色,伞形花序,黄白色花浆果长椭圆形,成熟时红色同属有小檗、矮紫小檗等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播种、扦插繁殖紫叶小檗的适应性强,喜阳,耐半阴,但在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耐修剪园林常用与常绿树种作块面色彩布置,可用来布置花坛、花镜,是园林绿化中色块组合的重要树种四、金叶女贞  金叶女贞(拉丁学名:Ligustrum × vicaryi Hort、英文名:Hybrida Vicary Privet)木犀科女贞属半常绿小灌木。

灌木,分枝多,叶对生,椭圆形,阳光充足时,叶片呈金黄色,半阴条件下,呈黄绿色花小,白色同属种很多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适应性强,较耐寒,稍耐阴,不耐旱,萌发力强,耐修剪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为宜扦插繁殖是城市绿化中黄色调的主栽品种,常与大叶黄杨、紫叶小檗一起组成黄、绿、红三色绿篱五、小叶女贞  木犀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枝条铺散,叶薄革质,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无毛,叶柄有短柔毛,圆锥花序,花白色,芳香,无梗,核果,紫黑色圆锥花序顶生,近圆柱形,长4-15(-22)厘米,宽2-4厘米,分枝处常有1对叶状苞片;小苞片卵形,具睫毛;花萼无毛,长1.5-2毫米,萼齿宽卵形或钝三角形;花冠长4-5毫米,花冠管长2.5-3毫米,裂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5-3毫米,先端钝;雄蕊伸出裂片外,花丝与花冠裂片近等长或稍长花期7月至8月喜光,稍耐阴,较耐寒,萌枝力强,耐修剪,年老绿篱可平茬更新复壮播种、扦插繁殖是优良的抗污染树种六、金森女贞   金森女贞,别名:哈娃蒂女贞,学 名:Ligustrum japonicum‘Howardii’木犀科、女贞属大型常绿灌木,花白色,果实呈紫色春季新叶鲜黄色,至冬季转为金黄色,节间短,枝叶稠密。

花期3至5月份,圆锥状花序,花白色大型常绿灌木,高3-5米,叶及树干无毛小枝灰褐色或淡灰色,圆柱形,疏生圆形或长圆形皮孔,幼枝圆柱形,稍具棱,节处稍压扁叶片厚革质,椭圆形或宽卵状椭圆形,稀卵形喜光喜光、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酸性、中性和微碱性土均可生长春、秋、冬三季金叶占主导只有夏季持续高温时会出现部分叶片转绿的现象冬季植株下部老叶片有部分转绿现象,但温度越低,新叶的金黄色越明艳主要扦插繁殖生长迅速,根系发达,耐修剪,萌芽力强,叶色金黄,株形美观,是优良的绿篱树种,观叶、观花和观果兼有,很有开发前景,可供人观赏七、侧柏  侧柏(学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属常绿乔木树冠广卵形,小枝扁平,排列成1个平面叶小,鳞片状,紧贴小枝上,呈交叉对生排列,叶背中部具腺槽雌雄同株,花单性雄球花黄色,由交互对生的小孢子叶组成,每个小孢子叶生有3个花粉囊,珠鳞和苞鳞完全愈合球果当年成熟,种鳞木质化,开裂,种子不具翅或有棱脊喜光,幼时稍耐荫,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轻盐碱土壤中均可生长主要以种子繁育为主,也可扦插或嫁接春植多用带土团的苗,雨季可用裸根苗。

缺点是11月至次年3月期间叶片颜色变为土褐色其他品种有洒金柏,为侧柏的一个变种其树冠浑圆丰满,酷似绿球,叶色金黄,仿佛金沙笼罩,群植中混交一些观叶树种,则斑烂若霞,交相辉映,艳丽夺目夏绿冬青,不遮光线,不碍视野,尤其在雪中更显生机洒金柏对污浊空气也具有很强的耐力,在城市绿化中是常用的植物,在市区街心、路旁种植,生长良好,不碍视线,吸附尖埃,净化空气 洒金柏丛植于窗下、门旁,极具点缀效果八、圆柏(也叫桧柏)  圆柏(学名:Sabina chinensis (L.) Ant.)是常绿乔木;有鳞形叶的小枝圆或近方形叶在幼树上全为刺形,随着树龄的增长刺形叶逐渐被鳞形叶代替;刺形叶3叶轮生或交互对生,长6-12毫米,斜展或近开展,下延部分明显处露,上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鳞形叶交互对生,排裂紧密,先端钝或微尖,背部面近中部有椭圆形腺体雌雄异株球果近圆形,直径6-8毫米,有白粉,熟时褐色,内有1-4(多为2-3)粒种子在庭园中用途极广作绿篱,行道树,还可以作桩景、盆景材料喜光树种,较耐荫,喜温凉、温暖气候及湿润土壤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对土壤的干旱及潮湿均有一定的抗性但以在中性、深厚而排水良好处生长最佳。

耐强太阳光照射,耐高温、浅根性,播种、扦插繁殖,耐修剪,作绿篱比侧柏要优良培育品种分类:1、球桧(cv.Globosa)为丛生圆球形或扁球形灌木,叶多为鳞叶,小枝密生矮型丛生圆球形灌木,枝密生,叶鳞形,间有刺叶[2] 2、金叶桧(cv.Aurea)栽培变种,植株呈直立窄圆锥形灌木状,全为鳞形叶,新生也全部为金黄色直立灌木,鳞叶初为深金黄色,后渐变为绿色[2] 3、金心桧(cv.Aureoglobosa)栽培品种,为卵圆形无主干灌木,具2型叶,小枝顶部部分叶为金黄色4、龙柏(cv.Kaizuka)树形不规正,枝交错生长,少数大枝斜向扭转,小枝紧密多为鳞叶,仅有时几部萌生糵枝上有钻形叶树冠圆柱状或柱状塔形;枝条向上直展,常有扭转上升之势,小枝密、在枝端成几相等长之密簇;鳞叶排列紧密,幼嫩时淡黄绿色,后呈翠绿色;球果蓝色,微被白粉长江流域及华北各大城市庭园有栽培[2] 5、鹿角桧(cv.Pfutzeriana)丛生灌木,中心低矮,外侧枝发达斜向外伸长,入鹿角分叉,多为紧密的鳞叶丛生灌木,千枝自地面向四周斜上伸展华东地区多栽培作园林树种[2] 6、塔桧(cv.Pyramidalis)树冠塔状圆柱形;枝不平展,多贴主干斜生,小枝密集,2型叶,以钻形叶为多。

亦名圆柱桧枝向上直展,密生,树冠圆柱状或圆柱状尖塔形;叶多为刺形稀间有鳞叶华北及长江流域各地多栽培作园林树种[2] 7、匍地龙柏(栽培变种)植株无直立主干,枝就地平展九、红叶石楠  红叶石楠 [1] (学名:Photiniaxfraseri)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为常绿小乔木,株高4-6米,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霜重色逾浓,低温色更佳做行道树,其杆立如火把;做绿篱,其状卧如火龙;修剪造景,形状可千姿百态,景观效果美丽 红叶石楠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常见的有红罗宾和红唇两个品种,其中红罗宾的叶色鲜艳夺目,观赏性更佳春秋两季,红叶石楠的新梢和嫩叶火红,色彩艳丽持久,极具生机在夏季高温时节,叶片转为亮绿色,给人清新凉爽之感觉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耐土壤瘠薄,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和耐干旱能力不耐水湿红叶石楠生长速度快,萌芽性强,耐修剪,易于移植,成形种子或扦插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十、海桐海桐(学名:Pittosporum tobira) ,海桐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伞形花序或伞房状伞形花序顶生或近顶生,花白色,有芳香,后变黄色;蒴果圆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径12毫米;花期3至5月,果熟期9至10月。

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亦颇耐暑热黄河流域以南,可在露地 安全越冬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黏土、砂土及轻盐碱土中均能正常生长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抗性强用播种或扦插繁殖十一、红花继木红花檵木,又名:红继木,拉丁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cm,先端短尖,基部圆而偏斜,不对称,两面均有星状毛,全缘,暗红色花瓣4枚,紫红色线形长1~2cm,花3~8朵簇生于小枝端蒴果褐色,近卵形花期4~5月,花期长,约30~40天喜光,稍耐阴,但阴时叶色容易变绿适应性强,耐旱喜温暖,耐寒冷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嫁接、扦插或播种繁殖十二、洒金桃叶珊瑚 洒金桃叶珊瑚,常绿灌木,原产中国台湾及日本不甚耐寒小枝粗圆叶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圆形至长椭圆形,油绿,光泽,散生大小不等的黄色或淡黄色的斑点,先端尖,边缘疏生锯齿属桃叶珊瑚属、桃叶珊瑚科喜湿润、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极耐阴,夏季怕光曝晒。

枝和叶均对生叶片厚纸质至革质,卵状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广卵圆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契形,边缘1/3以上疏生粗锯齿,上面绿色,有大小不等的黄色或淡黄色斑点,下面中脉疏生柔毛或无毛,干后黑褐色;叶柄粗壮花期3~4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扦插极易活,也可用播种繁殖,种子采后即播,发芽较迟,苗期生长缓慢,移栽宜在春季或雨天进行园林观赏、环境绿化和抗污染树种,尤其对烟尘和大气污染抗性强十三、箬竹箬竹(拉丁学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别名米箬竹、篛叶、粽巴叶、若竹、箬叶竹、檐竹,为禾本科竹类植物该种取自中国出口的茶叶篓子中的竹叶而定名发表的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叶片大型属观叶植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叶片多用以衬垫茶篓或装作各种防雨用品,亦可包裹粽子箬竹竿高0.75-2米,直径4-9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